继上个寒假安排了一系列机器人主题的英文电影后,老母亲觉得这种看英文电影要主题化的操作效果很好,于是故伎重演,又提炼了两个主题:科幻与动物。
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有很多科幻元素,但重点却多在人类和人类情感上。
1、《E.T.外星人》(E.T.theExtra-Terrestrial)1982年。
这部影片真是够老了的吧?没想到,居然已经足有40年了。
可是,它几乎建立了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外星人的第一印象。
特别是那个善良的小男孩与迷路的外星造访者E.T.,他们之间建立了纯真友谊,并帮助他找到回家方法。
那种悲伤和感慨,让很多人铭记颇深,不愧为被称作是最温情、最感人的科幻电影。
我觉得特别适合小学中低段的孩子看,虽然是在外星人的题材里,讲的却是人类感情的真善美。
2、《回到未来》(BacktotheFuture)1985年。
1990年的《回到未来3》把故事带到19世纪的西部牛仔世界。
这个影片的主角是学生,剧情惊险刺激,对白幽默风趣,在充满喜剧性的同时,也有很深的寓意。
第二阶段,2000年前后的科幻电影,故事情节都开始非常精彩,观赏性很强,商业大片开始了。
3、《独立日》(IndependenceDay)1996年。
这部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科幻动作片,影片主要讲述一艘巨型的外星人母船进入地球轨道,并释放了三十多个小型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停留在世界几大城市上空,造成人们的恐慌。
这部电影特效惊人,场面宏大,众多战机、碎片、导弹、光球、外星飞船、外星母船,逼真震撼,它是当年的年度票房冠军,更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视觉效果奖。
在今天看来,这个片子当然是宣扬美国主旋律的,是美政府与美军都乐见的出色宣传片,美国电影人继续做全球领袖的梦想。但我们,不用太理会片中渗透的观念,只要享受好宏大的特技场面带来的震撼就够了。
4、《千钧一发》(Gattaca)1997年。
这部片子立意很棒,也有人评价它优秀科幻电影中最励志的一部。
它讲述了在未来世界,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再是充满未知,检测基因后,早已把人分三六九等,拥有优秀基因的人将一路光明,而基因有缺陷的人将则被注定了要生活在社会底层。
而主角就是一个从小饱受不公正基因歧视的人,他喜欢与弟弟进行游泳比赛,事实也证明他并不比具有优秀基因的弟弟差,然而这一切又有什麼用呢?人们相信的只有基因,他只能去当清洁工。
可他痴迷於太空,为了实现飞上天去的梦想,后来他结识了具有优秀基因但却因意外事故而下身瘫痪的精英成员,后者与他交换了身份,帮助他实现了进入太空的梦想。
这种基因优选法会让人类走向完美,还是灭亡?电影里有句台词很有深意:“基因决定命运?但人的灵魂没有基因。”
5、《世界末日》(Armageddon)1998年。
这部片子的风格和《独立日》相近,都是场面壮观、视觉惊人的动作大片,由动作巨星布鲁斯·威利斯出演,经典的拯救地球的情节。
一颗巨大的陨石正朝地球方向奔来,并将于十八天里撞上地球。美国太空总署想出阻止该陨石与地球相撞造成人类毁灭的办法:派人登陆陨石的表面,钻洞贯穿至陨石的地心,放入核弹引爆。但这一切必须要在十八天里完成。钻油井工头被委以重任,而他的下属恰也是其女儿的男朋友,此次任务能否成功完成,关系到女儿下半辈子的幸福。为此,他和下属接受了太空总署的高强度训练,一夜之间从打井工人变成救世英雄。
陨石撞击地球,看看大场面,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6、《星银岛》(TreasurePlanet)2002年。
《星银岛》是一部冒险动画电影。
该片讲述了15岁的吉姆·霍金斯,偶然得到了一张宇宙间最伟大的海盗的藏宝图。
于是,他作为侍者乘上一艘闪烁着光芒的航天飞船穿越广阔宇宙,开始了他的奇妙历险记。
孩子们都喜欢看各种冒险故事,那这些小学娃来场宇宙冒险,也不错啊。
7、《后天》(TheDayAfterTomorrow)2004年。
该片主要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北半球因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的故事。
这么集中的讲极端天气的电影并不多见,科普性也很强,对于孩子们建立灾难性天气的感性认识,我觉得帮助很大。
如果地球有一天被银河系管理员拆了,我们该何去何从?
《银河系漫游指南》是一部英国电影,是根据英国作家的同名科幻小说改编而成。
讲的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地球人,一个到处为家的外星人,还有几位个性鲜明的角色,大家一起进行的一场穿越银河的大冒险。而其间,能够帮助他们的,只有一本叫做《银河系漫游指南》的书。
小说和电影的语言风趣幽默,适合青少年看。
第三阶段,近10年来的片子,各项技术都发展迅猛。电影制作看起来真的很“科幻”、很“震惊”,内容也特别前沿,科技感十足。
9、《阿凡达》(Avatar)2009年。
这个片子,应该算是群众基础很高的吧,3D电影技术再次推动电影技术革新,而《阿凡达》就是这段辉煌的开端,当时就掀起了世界级的观影热潮。
迷人的是潘多拉星球风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各种不同形态的植物发着光,声势浩大的瀑布奔流而下,还有色彩艳丽的飞龙等动物,无论是3D效果,还是故事都非常棒。
该片讲述了在未来,人类飞到遥远的星球潘多拉开采资源,受伤后以轮椅代步的前海军杰克,自愿接受实验并以他的阿凡达来到潘多拉。然而,在结识了当地纳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后,杰克在一场人类与潘多拉军民的战争中陷入两难的故事。
从这部片子开始,电影各种新技术,让人用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带进了21世纪。
10、《2012》2009年。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影片故事发生在2012年12月,一家人正在度假。没想到根据玛雅预言,2012年的12月21日,正是世界末日,玛雅人的日历也到那天为止,再没有下一页。电影讲述了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灾难面前,尽现人间百态。
11、《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年。
《星际穿越》是2014年美英联合制作的科幻电影。该片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就是盗梦空间的导演)。
该片在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之上进行改编,主要讲述了一组宇航员通过穿越虫洞来为人类寻找新家园的冒险故事。
可以通过这部片子,了解到相对论的一些知识噢。
12、《火星救援》(TheMartian)2015年。
该片也是根据同名科幻小说改编,讲述了由于一场沙尘暴,马克与他的团队失联,孤身一人置身于火星面临着飞船损毁,想方设法回地球的故事,一个关于在陌生环境中努力独立生存的故事。
里面有句很有意思的台词:“我估计你会把这叫做一个“失败”,不过我更喜欢“学习经历”的说法。”
13、《头号玩家》(ReadyPlayerOne)2018年。
这部片子可是很多游戏玩家最喜欢的题材,讲的是虚拟现实。
该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无所寄托、沉迷游戏的大男孩,凭着对虚拟游戏设计者的深入剖析,历经磨难,找到隐藏在关卡里的三把钥匙,成功通关游戏的故事。
14、《芬奇》(Finch)2021年。
这个片子是去年的新片,没有在电影院公映,是在网络上线的。由汤姆·汉克斯主演,讲述了地球迎来了世界末日,一个人、一只狗、一个机器人在世界末日生存的故事。
片子描写世界末日的灾难发生并不多,重点放在灾难后的荒凉世界,并且,着重刻画在人与机器人的相处中,反思情感,建立信任,感觉充满了温情,这种科幻视角倒是挺别具一格的。
15、《沙丘》(Dune)2021年。
在一个被黄沙填满的星球上,存在着大量“香料”,它是人类进行星际旅行的关键,各大势力争相抢夺对香料的开采权,然而,这个星球的原住民只能在一个又一个殖民者的手下辗转。
在原来的殖民者管理沙丘和原住民多年后,皇帝突然指派另一个家族为新殖民者,真实目的却是想借此铲除势力日益强大的新殖民者家族。在两大家族的战争后,后来的家族遭遇了背叛。最终,族长的儿子受命运的指引,去保卫自己的家族和人民。
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小说本身知名度就很高。
它是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沙丘》入选了美国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BBC“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幻·奇幻小说TOP100“等多项榜单,更是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
小说本身体系庞大,但电影第一部只能呈现部分,其沙漠星球的景观令人惊叹。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暑假里的15部科幻片单,大约两天看一部,让这些精彩的电影,慢慢撑起一个充实的暑假吧。
作者:李悦
怀揣电影梦的网红视频博主女儿,对智能设备和社交网络一窍不通的守旧老爸,充当父女间润滑剂的妈妈和弟弟,还有一只搞怪搞笑的宠物八哥犬。拼贴、滤镜、鬼畜、表情包、洗脑神曲。有网友评价《智能大反攻》如同“大拼盘”,看似热闹非凡、花样百出,却不过是一个“披着科幻外衣的家庭伦理喜剧”,其内核依然是凭借家人之爱拯救地球的老套故事,毫无新意。但跳脱出故事本身,这部动画大片在微小的细节设计和整体的情节设定方面都充满着讽刺。应该说,讽刺才是其真正内核。
熟悉吗?这不就是当下我们的生活?
更讽刺的还是关键情节的设定。机器人毁灭人类的方法是切断无线网络:一键按下,WiFi从开到关,全球立刻陷入混乱,人们举着手机四处狂奔,为寻找信号纷纷自投罗网,钻进机器人准备好的配有无线网络的“人类趣味舱”,被集结发射到外太空(就不能用一下移动网络吗?)。机智如女主角,想出了远程上载机器人终止代码的妙计,结果端着笔记本电脑与各种智能设备一通厮杀,好容易逃脱了,发现进度条到98%弹出了“上传失败”的提示(果然移动网络不够稳定?)。生死存亡之际,电脑白痴老爸在被感化投诚的两个机器人的帮助下,入侵了全球屏幕,利用机器人不能对自家八哥犬进行“狗脸识别”的大bug,以女儿油管主页上的宠物视频一举摧毁了机器人大部队(到底断没断网?)。然后,女儿奋力一掷,把整场阴谋的幕后黑手——数码助理Pal(类似Siri)丢进水里,结束了战斗(超级人工智能的阿克琉斯之踵:能毁灭地球,但不防水)。
《智能大反攻》于2021年4月30日在网飞上映。就在半年前,网飞刚刚推出了纪录片《社交困境》(豆瓣电影译名:《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片中,油管、脸书、谷歌等各高科技公司的内部人士纷纷揭秘,社交网络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收集隐私信息,攫取人们的注意力,致人上瘾、沦为数字奴隶;又是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有选择地进行推送,蒙蔽人双眼,加剧隔阂、制造混乱和分歧。这一切又是怎样改变了出生即身处社交网络中的一代新人。影片最后沉重发问:我们会是“在幻象发生前见过世界真实面貌的最后一代人吗?”对此,《智能大反攻》作出了呼应——老爸叫凯蒂“放下手机去欣赏大自然”,凯蒂回答:“我正在欣赏大自然,用手机拍摄发到网上就是我欣赏大自然的方式”。
《社交困境》一片在港台地区被译为《愿者上网》《智能社会:进退两难》。又一次,中译片名更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当有一天,断网即是世界末日。而人类自救的办法是依靠互联网,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帮助下战胜超级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一切是何其讽刺而又荒诞。而这,恰恰就是《智能大反攻》为我们讲述的“合家欢”故事。
谷歌前“设计伦理学家”特里斯坦·哈里斯在《社交困境》一片中指出:我们不需要担心有一天机器人会“接管世界”,我们必须担心的是,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利用人类的弱点,操纵我们的行为,最终毁灭人类。《智能大反攻》则设计了人们为了联网自觉钻入“人类趣味舱”,一个个被输送进火箭、发往外太空的终极危机。无数“人类趣味舱”在空中形成输送带,打造了漫天的莹莹蓝光。而那正预示着人类的末日。输送带下,凯蒂老妈感叹:“谁能想到高科技公司会不以我们的利益为重呢?”趣味舱里,高科技公司前高管哀鸣:“原来盗取人们的个人信息、将其提供给人工智能、形成不受管制的技术垄断,是一件坏事啊!”
又一次,讽刺消解了沉重。
再回顾《智能大反攻》这一豆瓣电影选用的中译片名:到底是人工智能反攻人类?还是人类反攻人工智能?还是人类用人工智能反攻人工智能?暧昧模糊之间,这一中译片名反倒显得比其他片名更为巧妙贴切了呢。(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