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1、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主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国家旅游局施行日期:1990年1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90)建标字310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4)城科字第153号文及(84)城设字第162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主编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经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62-90,自1990年12月1日起施行。在施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2、。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规定。建设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1990年6月2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四章防火与疏散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五章建筑设备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给水排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暖通空调第二节客房部分第三节电气第三节公共部分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第四节辅助部分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旅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至少设有20间出租客房的城镇旅馆建筑设计。有特殊需求的旅馆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第1.0.3条根据旅馆的使用功能,按建筑质量

3、标准和设备,设施条件,将旅馆建筑由高至低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六级6个建筑等级。第1.0.4条旅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当设计旅游涉外饭店时,应有明确的星级目标,其功能要求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基地。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

4、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第2.0.2条总平面。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三、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六、总

5、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七、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八、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公共用房及辅助用房应根据旅馆等级、经营管理要求和旅馆附近可提供使用的公共设施情况确定。第3.1.2条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保证客房及公共用房具有良好的居住和活动环境。第3.1.3条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第3.1.4

6、条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第3.1.5条采暖地区的旅馆客房部分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第3.1.6条锅炉房、冷却塔等不宜设在客房楼内,如必须设在客房楼内时,应自成一区,并应采取防火、隔声、减震等措施。第3.1.7条室内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第3.1.8条电梯。一、一、二级旅馆建筑3层及3层以上,三级旅馆建筑4层及4层以上,四级旅馆建筑6层及6层以上,五、六级旅馆建筑7层及7层以上,应设乘客电梯。二、乘客电梯的台数应通过设计和计算确定。三、

7、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四、客房服务电梯应根据旅馆建筑等级和实际需要设置,五、六级旅馆建筑可与乘客电梯合用。五、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第3.1.9条当旅馆建筑中采用方便残疾人设施时,应符合现行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第二节客房部分第3.2.1条客房。一、客房类型分为:套间、单床间、双床间(双人床间)、多床间。二、多床间内床位数不宜多于4床。三、客房不宜设置在无窗的地下室内,当利用无窗人防地下空间做为客房时,必须设有机械通风设备。四、客房内应设有壁柜或挂衣空间。五、客房的

8、隔墙及楼板应符合隔声规范的要求。六、客房之间的送风和排风管道必须采取消声处理措施,设置相当于毗邻客房间隔墙隔声量的消声装置。七、天然采光的客房间,其采光窗洞口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8八、跃层式客房内楼梯允许设置扇形踏步,其内0.25m处的宽度不应小于0.22m。第3.2.2条客房净面积不应小于表的规定。第3.2.3条卫生间。一、客房附设卫生间应符合表3.2.31的规定。二、对不设卫生间的客房,应设置集中厕所和淋浴室。每件卫生器具使用人数不应大于表3.2.32的规定。三、当卫生间无自然通风时,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气措施。客房净面积()表3.2.2建

9、筑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单床间121098-双床间201614121210多床间每床不小于4注:双人床间按双床间考虑客房附设卫生间表3.2.31建筑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净面积()-占客房总数百分比(%)1001001005025-卫生器具件数(件)不应少于3不应少于2-每件卫生器具使用人数表3.2.32洗脸盆或水龙头大便器小便器或长小便槽淋浴喷头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男使用人数60人以下1012122015超过60人部分1215152518女使用人数60人以下810-1510超过60人部分1012-1812四、卫生间不应设在餐厅、厨房

10、、食品贮藏、变配电室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五、卫生间不应向客房或走道开窗。六、客房上下层直通的管道井,不应在卫生间内开设检修门。七、卫生间管道应有可靠的防漏水、防结露和隔声措施,并便于检修。第3.2.4条室内净高。一、客房居住部分净高度,当设空调时不应低于2.4m;不设空调时不应低于2.60m。二、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为客房时,应至少有8面积的净高度不低于2.4m三、卫生间及客房内过道净高度不应低于2.1m。四、客房层公共走道净高度不应低于2.1m。第3.2.5条客房层服务用房。一、服务用房宜设服务员工作间、贮藏间和开水间,可根据需要设置服务台

11、。二、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消毒间;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有消毒设施。三、客房层全部客房附设卫生间时,应设置服务人员厕所。四、客房层开水间应设有效的排气措施;不应使蒸汽和异味窜入客房。五、同楼层内的服务走道与客房层公共走道相连接处如有高差时,应采用坡度不大于110的坡道。第3.2.6条门、阳台。一、客房入口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9m,高度不应低于2.1m。二、客房内卫生间门洞宽度不应小于0.75m,高度不应低于2.1m。三、既做套间又可分为两个单间的客房之间的连通门和隔墙,应符合客房隔声标准。四、相邻客房之间的阳台不应连通。第三节公共部分第3.3.1条门厅。一、门厅

12、内交通流线及服务分区应明确,对团体客人及其行李等,可根据需要采取分流措施;总服务台位置应明显。二、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会客、外币兑换、邮电通讯、物品寄存及预订票证等服务设施;四、五、六级旅馆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接待等服务设施。第3.3.2条旅客餐厅。一、根据旅馆建筑性质、服务要求、接待能力和旅馆邻近的公共饮食设施水平,应设置相应的专供旅客就餐的餐厅。二、一、二级旅馆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宴会厅和风味餐厅;三级旅馆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和宴会厅;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餐厅。三、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

13、应低于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的一级餐馆标准;四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二级餐馆标准;五、六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三级餐馆标准。四、为旅客就餐的餐厅座位数,一、二、三级旅馆建筑不应少于床位数的80%;四级不应少于60%;五、六级不应少于40%。五、旅客餐厅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上述各款规定外,还应按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餐馆部分的规定执行。第3.3.3条会议室一、大型及中型会议室不应设在客房层。二、会议室的位置、出入口应避免外部使用时的人流路线与旅馆内部客流路线相互干扰。三、会议室附近应设盥洗室。四、会议室多功能使用时应能灵活分隔为可独立使用的空间,且应有相应的设

14、施和贮藏间。第3.3.4条商店。一、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有相应的商店;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小卖部。设计时可参照现行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执行。二、商店的位置、出入口应考虑旅客的方便,并避免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第3.3.5条美容室、理发室。一、一、二级旅馆建筑应设美容室和理发室;三、四级旅馆建筑应设理发室。二、理发室应分设男女两部,并妥善安排作业路线。第3.3.6条康乐设施。一、康乐设施应根据旅馆要求和实际需要设置。二、康乐设施的位置应满足使用及管理方便的要求,并不应使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三、一、二级旅馆建筑宜设游泳池、蒸汽浴室及健身房等。第四节辅助部分第3.

15、4.1条厨房。一、厨房应包括有关的加工间、制作间、备餐间、库房及厨工服务用房等。二、厨房的位置应与餐厅联系方便,并避免厨房的噪声、油烟、气味及食品储运对公共区和客房区造成干扰。三、厨房平面设计应符合加工流程,避免往返交错,符合卫生防疫要求,防止生食与熟食混杂等情况发生。四、厨房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上述各款规定外,还应按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厨房部分的规定执行。第3.4.2条洗衣房。一、各级旅馆应根据条件和需要设置洗衣房。二、洗衣房的平面布置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污衣入口及洁衣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路线。三、洗衣房的面积应按洗作内容、服务范围及设备能力确定。四、一、二、三级旅馆

16、应设有衣物急件洗涤间。第3.4.3条设备用房。一、旅馆应根据需要设置有关给排水、空调、冷冻、锅炉、热力、煤气、备用发电、变配电、防灾中心等机房,并应根据需要设机修、木工、电工等维修用房。二、设备用房应首先考虑利用旅馆附近已建成的各种有关设施或与附近建筑联合修建。三、各种设备用房的位置应接近服务负荷中心。运行、管理、维修应安全、方便并避免其噪声和振动对公共区和客房区造成干扰。四、设备用房应考虑安装和检修大型设备的水平通道和垂直通道。第3.4.4条备品库。一、备品库应包括家具、器皿、纺织品、日用品及消耗物品等库房。二、备品库的位置应考虑收运、贮存、发放等管理工作的安全与方便。三

17、、库房的面积应根据市场供应、消费贮存周期等实际需要确定。第3.4.5条职工用房。一、职工用房包括行政办公、职工食堂、更衣室、浴室、厕所、医务室、自行车存放处等项目,并应根据旅馆的实际需要设置。二、职工用房的位置及出入口应避免职工人流路线与旅客人流路线互相交叉。第四章防火与疏散第4.0.1条旅馆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现行的防火规范外,还应符合本章的规定。第4.0.2条高层旅馆建筑防火设计的建筑物分类应符合表的规定。建筑物的分类表4.0.2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50m一类一类二类二类二类二类>50m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一类第4.0.3条一、二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18、、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电梯的设置等均应按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第4.0.4条集中式旅馆的每一防火分区应设有独立的、通向地面或避难层的安全出口,并不得少于个。第4.0.5条旅馆建筑内的商店、商品展销厅、餐厅、宴会厅等火灾危险性大、安全性要求高的功能区及用房,应独立划分防火分区或设置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并设置必要的排烟设施。第4.0.6条旅馆的客房、大型厅室、疏散走道及重要的公共用房等处的建筑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并严禁使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及窒息性气体的材料。第4.0.7条公共用房、客房及疏散走道内的室内装饰,不得将疏散

21、水等用水定额应按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执行。三、客房卫生间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处的静水压,最高不宜超过350kpa(3.5kg/C),水压超过上述规定时,应考虑分区供水或设减压装置.四、水箱间和水泵房位置应尽量避免与客房及需要安静的房间(电子计算机房、消防中心等房间)毗邻,并应便于维修和管理。泵房及设备应采取消声和减震措施。高层建筑的水泵出水管应有消除水锤措施。五、贮水池、高位水箱应有防污染措施,且容积不宜过大,以防水质变坏。六、采用非饮用水做冲洗和浇洒等用水时,应有明显的标志,非饮用水管道不得与饮用水管道相连。第5.1.3条排水。一、排水系统应根据室外排水系统

23、水排水设计规范执行。表内所列用水量已包括在表5.1.2生活用水定额中。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小时耗热量;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根据使用热水的计算单位数、用水户额计算;四、五、六级及用于会议的旅馆按卫生器具数、同时使用百分数计算。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加热前是否需要软化,应根据水质、水量、使用要求等确定。四、热水系统各用水点处的水压应与该处冷水水压基本相同,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与冷水系统相同五、热水管道应设机械循环系统,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连续供应热水,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宜定时供应热水。第二节暖通空调第5.2.1条暖通空调设计除应符合现行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

24、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各条规定。第5.2.2条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空调;四级旅馆建筑在夏季宜设降温空调;五、六级旅馆建筑不宜设空调。室内暖通空调设计参数及噪声标准应符合表的规定。第5.2.3条空调系统。一、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温暖地区(沿海地区除外)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客房的新风系统应有加湿措施。二、客房内卫生间应保持负压。三、一、二级旅馆建筑门厅出入口宜采用冷、热风空气幕;三、四级旅馆建筑宜采用循环风空气幕。四、餐厅、宴会厅、商店等公共部分宜采用低速空调系统;三、四级旅馆建筑可采用独立机组空调。厨房宜采用直流式低速通风或空调系统。五、厨房应保持负压

26、会厅252020停留区风速(m/s)客房-餐厅、宴会厅-空气含尘量(mg/)客房<<-餐厅、宴会厅<噪声标准(NR)客房30353550-餐厅、宴会厅35404055一、严寒地区空调冷源宜优先考虑利用室外空气。二、严禁采用氨制冷机,有条件时宜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三、空调冷、热水管的系统环路,应按建筑层数、使用规律及设备承受压力大小划分。四、系统环路宜采用同程式系统,如采用导程式系统时,宜装设平衡阀。五、冷冻水和冷却水应采取水质控制措施,蒸发器及冷凝器水侧的污垢系数应不大于燉Kcal/kw)。第5.2.5条排烟、排风。一、防排烟设计除应符合现行的高层民

27、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外,四季厅内应考虑排烟,并宜与通风系统相结合,排烟量不小于4次/h的换气量二、空调系统的新风与排风系统宜设冷热量回收装置。三、地下室排水泵房及设备用房等应设机械排风。四、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宜采用水路自动调节控制;四级旅馆建筑仅开停风机控制。第三节电气第5.3.1条供电电源除应按现行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程及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根据旅馆建筑等级、规模的不同,用电负荷分为三级,并应符合表5.3.11的规定。二、一、二级旅馆建筑及三级高层旅馆建筑宜设应急发电机组,其发电机容量应能满足消防用电设备及事故照明的使用负荷

THE END
1.2019年旅馆建筑设计规范.docx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 主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 国家旅游局 施行日期:1990年12月1日 关于发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客房部分 ...https://www.taodocs.com/p-746760786.html
2.微分享上海市施工图设计技术审查要点(建筑设备篇)V3.0《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19及(2022年局部修订) 10.0.7 住宅的消防给水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十层及以上或建筑高度超过27m且不超过100m的住宅,其每层的公共部位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http://m.mep-link.com.cn/h-nd-555.html
3.《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 2022-09-28 | 阅: 转: | 分享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查看本规范强条 更新时间:2022-03-09?实施时间:2019-10-01?保存目录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3.1民用建筑分类3.2设计使用年限3.3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3.4建筑与环境3.5建筑模数3.6防灾避难4规划控制4.1...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928/09/80694304_1049637007.shtml
4.JGJ62JGJ 62-2014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高清版).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业内常用技术资料,备之有益。 收藏 分享赏 0 内容提供方:可疑侵权标准 审核时间:2019-06-27 审核编号:8114141045002032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627/8114141045002032.shtm
5.消防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概述,适应原则!设计资讯设计服务示例2:物流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尚应满足《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51157-2016要求。 示例3:食品冷库的防火设计,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尚应满足《冷库设计标准》GB50072-2021要求。等等 其他建筑类别,如住宅、影院、剧场、体育馆、图书馆、档案馆、旅馆、餐饮、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等,以各类工业...http://www.longzhuadou.com/design/show-htm-itemid-544.html
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6.6.4 集热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 50364的规定。 6.6.5 集热系统附属设施的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中集热、集中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水加热器或集热水箱(罐)宜与供热水加热器或供热水箱(罐)分开设置,串联连接,辅热热源设在供热设施内,其有效容积应按...http://www.jiningxiaofangdaiban.com/doc_27333838.html
7.传统建筑工程技术标准GBT51330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2014 防烟排烟-地方标准答疑汇编(500问) 详解《防排烟技术标准》与上海《防排烟设计标准》之异同 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98-2014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T50114-2010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http://www.e119.vip/md/1241
8.关于安徽省物流企业新建物流建筑定性“民用建筑”问题的报告...(四) 2016年国家住建部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51157-2016)中,“2.0.4物流建筑logistics?building 进行物品收发、储存、装卸、搬运、分拣、物流加工等物流活动的建筑”。“物流建筑”与“民用建筑”的概念内涵完全不同。标准对“物流建筑”的定义与“民用建筑”的“居住和公共活动”属性完全不同...http://ahhuiyun.cn/m/display.php?id=540
1.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2014:前言注册消防工程师3.适应旅馆建筑使用、管理、技术方面发展的要求,对相关条文进行了修订。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旅馆建筑设计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https://www.educity.cn/xfgcs/1908874.html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宿舍旅馆建筑项目规范》的...一、《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16第4.2.5、7.3.4条。 二、《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2-2014第4.1.9、4.1.10条。 本规范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zhengce/zhengcefilelib/202204/20220412_765629.html
3.建筑学院《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解读《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同时废止。下面针对新《标准》的变化,对《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与设计结合紧密的内容进行解读。 1.0.1 为使民用建筑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满足安全、 卫生、环保等基本要求,统一各类民用...https://bbs.co188.com/thread-10068537-1-1.html
4.建筑设计(知识)︱2019年真题–注册建筑师小助手建筑设计(知识)︱2019年真题 2019-001.分隔,削减手法可是简单的形体变得丰富下列哪个作品主要用这一手法 A.拉维莱特公园 B.Casa Rootonda住宅 C.德国vitra家具博物馆 D.加拿大蒙特利尔 habitat 67B 2019-002.柯布西耶把比例和人体尺度结合在一起,提出独特的:...https://www.jhhandbook.com/?p=1391
5.同济大学版《建筑构造》作者手记取消地下室防潮。(旧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包含地下室防潮适用条件,《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已取消该条) §第3章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中取消了窗间墙、窗槛墙的称呼,改称为“开口之间的实体墙”,但考虑传统习惯暂时仍选用。2.增加了“自承重墙”一词。部分规范与其他书籍中...https://www.douban.com/note/823075166/
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最新版全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 、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5003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 以及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https://www.yunjianzhu.com/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