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记者闾子嘉王璟通讯员秦臻)变废为肥,种养循环展现生态底色……走进南京秦邦吉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场,树木繁茂、满目苍翠,悠扬舒缓的音乐萦绕耳边,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
“这是放给农场里的鸡听的,能放松它们的心情,促进其生长。”秦邦吉品负责人秦俊表示,这里的鸡不仅有音乐听,还可以在林中散步,吃的是农场自产的有机玉米、大豆等制成的饲料,喝的是地下180米处的地下水。这一片看似不起眼的土地,却孕育着不凡的绿色梦想。
“我做农场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我的家人能吃上最纯粹、最安全的食品。”秦俊经过十九年的种养结合、生态闭合经营,正以其独特的生态智慧和坚持,在这片并不“优越”的土地上,书写着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步入秦邦吉品农场,仿佛踏入了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随处可见“堆积成塔”的蚯蚓粪便、散落腐熟在泥土里的果子……为了生产出健康安全的好产品,这里不打农药、不做驱虫,成了各类昆虫的乐园,因此被前来调研的专家们戏称“昆虫旅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命,在农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帮助控制害虫数量,促进土壤健康,形成了天然的生态循环机制。而这里还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态模式——秦邦模式。“化学合成的杀虫剂会连土壤里的益虫也一网打尽,我要做的就是遵循自然的方式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繁育,保证农场的良好生态。”秦俊介绍道,随着农地里的生命体越来越多,土壤里面的微生物菌群也会越来越多,也就慢慢形成了绿色高效的闭环式生态种养循环。
除了改良土壤,给作物找到“好邻居”也很重要。据了解,秦邦农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利用的生物动力农场,也是获得国际有机最高标准“德米特认证”的有机农场,也正因为秦邦模式的出现,农场里面所有的鸟类有四十多种,蚯蚓有一百多种,每平方里面的蚯蚓有一百多条,最长的蚯蚓已经八十多公分。
记者发现,农场内还设置了微生物菌群的发酵池,工人只需把微生物菌群牛粪收集起来,利用中国传统的固体发酵把里面的微生物菌群进行熟化,然后用它参与到农场的土壤修复、堆肥、种植、养殖工作中。在秦邦农场,禽类与牲畜食用的是农场生产的果蔬,养殖基地的空气净化使用的是农场自产的生物制剂,6.0的鸡舍下面铺的是种植业的废弃秸秆和稻壳,更重要的是秦邦微生物菌群的消纳能力大于鸡粪的排泄能力,所以在这里闻不到鸡臭味,也看不到任何一只苍蝇。这不仅实现了土壤中能存在各种有益菌群和微量元素的平衡,还能激发土壤活力提升农作物对各种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这样生态循环产出的农产品不仅安全且更具营养,真正实现了种植养殖的有机循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秦邦吉品农场积极响应号召、加大投入,目前已实现畜禽粪污再利用、土壤熟化改良。如今,生态理念正在南京田野落地生根,秦邦吉品正是生态农场建设发展的缩影。对于未来,秦俊希望继续通过绿色生态有机高品质的发展道路,依托生态种养和产业融合,打造出集种植养殖、生态循环、咨询体验为一体的秦邦农业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