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租平台叫停20城直营业务民宿市场如何重启?
疫情之下,高度依赖线下客流量的民宿行业受到较大的冲击。近期,有消息称,国内民宿短租预定平台途家民宿(以下简称“途家”)向其自营业主发布停止业务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营业务将于2020年4月26日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疫情之下,高度依赖线下客流量的民宿行业受到较大的冲击。
近期,有消息称,国内民宿短租预定平台途家民宿(以下简称“途家”)向其自营业主发布停止业务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营业务将于2020年4月26日后停止运营。
途家方面表示,途家自营覆盖130个城市,受疫情影响,本次调整涉及20个城市的直营业务,而以代理模式运营的110个城市将持续运营,且是途家自营的主要模式。
事实上,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人们减少出游、出行,民宿业几乎处于停摆状态。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平台型企业也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和补贴政策,帮助民宿企业渡过难关,许多民宿主也通过短租变长租、电商卖货等方式自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民宿市场有所复苏,但对于中小民宿经营者来说,眼下的入住率较往年同期依然下降了不少,从复工到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似乎还有一段距离。“市场前景是有的,做了这么多年,还是想坚守下去。”连日来,不止一位民宿企业经营者向记者表达类似的观点。
关停20城直营业务
通知显示,途家自营所提供的托管房屋服务正常提供到4月26日,之后将不再提供服务;房屋收益结算不受影响,若托管房屋曾缴纳押金等费用,途家自营将在6月30日前予以返还。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途家集团将自营业务视为2019年“一体两翼”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此次调整的原因,途家方面表示,是出于公司战略调整的考虑,将集中资源进行核心业务体系化。
尽管途家表示是出于战略调整的原因,但是在疫情期间停止自营业务,仍不免让人联想到是否为受疫情冲击才进行的上述动作。而途家方面也对记者坦言:“此次疫情给旅游行业造成巨大损失,我们公司也损失上亿元。”但同时,“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些影响也只是暂时的,民宿的需求量持续存在。”
一位接近途家方面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直营模式的盈利关键在于控制成本和提高入住率,但这种模式的运营成本较高,资产投入相对较重,需要在当地城市养运营和管理团队,现在不是烧钱的时候了,平台如果既做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势必会分散一部分精力、降低整体运营效率,途家直营业务占比并不大,之所以作出调整,很大原因在于进一步减少损失。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超80万家住宿业企业,且超过85%都是个体工商户,风险抵御能力偏弱。2020年2月1日至3月30日,我国共成立了5255家住宿业企业,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2626家。也就是说,疫情让近两个月新增的住宿企业减少了58.38%。
乡伴创客学院院长顾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2017年,国内民宿行业达到顶峰,2018年后进入调整期,投资热潮散去,行业增速放缓,截至2019年底,已经有部分众筹民宿无法偿还利息。如今受到疫情冲击,民宿市场可能会出现较大面积的停业、倒闭。
在顾军看来,首先撑不住的是经营城市民宿的二房东,他们对资金周转率要求高,其次是有网络众筹、高成本投入的乡村精品酒店,而具备自有物业、客房数量在10间左右且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小型乡村民宿相对安全。
而实际上,疫情只是民宿行业走向困境的导火索,民宿行业早已是乱象丛生。此前,人民网《人民直击》就房源审核、退订条款、入住安全等方面对多家民宿平台进行了实测,发现有“三乱”。一是审核轻松过,上传了几张模糊甚至是空白的房产证和房屋租赁合同都被审核通过了,而且各大平台为了逃避责任,制定了房屋真实性的免责条款。二是退订房屋的霸王条款,使得消费者被不合理对待。三是民宿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消费者的安全被置之度外。《人民财评》指出,民宿乱象丛生,平台不能做甩手掌柜。
花式自救
为了挺过这段艰难时期,无论是民宿平台还是民宿房东,他们都在积极开展自救。业内有观点认为,目前民宿市场还处于冰封期,但需求依然存在,待市场活力恢复后,民宿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而自救能力的高下也是民宿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小玉告诉记者:“民宿行业前期投入大,而且不是一个能短期盈利,会有爆破性增长的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快消品来应对危机,而根据我们的观察,民宿客人和茶叶购买者是高度重合的,这次疫情中,我们围绕茶叶业务的物流、仓储、包装、设计、销售全部被打磨出来了,我也看到了民宿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