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夏天、金小花图片提供/周敏军
如果要问正月里苏州人朋友圈里的“明星”,不得不提一只大闹苏州城的“大师兄”。从金鸡湖花园到玲珑湾花园,前两天又蹿到了平江路上“轧马路”,这位像风一样的“大师兄”游遍苏州,每次都“挥一挥衣袖”,只带走一些吃的。
虽说大家对猴子都不陌生,但像这样在苏州城里来去自由,对人毫不忌惮的猴子,这些年来算是头一次见。
这还不是个例。以前,苏州人一般得到动物园才能与动物们亲密接触。可是这两年,动物们“反客为主”,跑到城里来“吃吃喝喝玩玩”的现象越来越多。
【猴】
“熊”的不一定是孩子
还可能是野生猕猴
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常被用于各种医学试验。
出没:南方的广大山区,如今还在园区、平江路露脸
“大师兄”猴哥一定要划重点。在今年农历新年之前,就有很多人在苏州的各个地方看到过猴子,它们不但上屋顶、爬树,还非常难捉。
这个猴缘最早是从2015年10月开始的,当时苏州经贸学院、技师学院两所挨在一起的学校,突然闯进了很多猴子。这些猴子闯进正在上课的教室,在宿舍里翻东西,甚至还会追着人跑。无奈之下,学校找来的消防队员,却无功而返。最后大概猴子玩腻了,自己走了。
之后,旺山开始有了猴子的踪影,它们一般在旺山的酒店和山边的农家乐周围活动,等待有人投喂。再随后是2017年6月的机械新村、2017年7月的皋桥、2018年11月的后巷村、陆家湾以及园博园都有猕猴出没。
从2018年11月之后,猴子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先是吴中区临湖镇东吴村的村民吴先生发现家里来了“不速之客”——一大四小五只猴子。这些猴子非常有“表演欲”,众目睽睽之下在几幢楼之间飞檐走壁、上蹿下跳。还好,猴子们只是把这里当成了一个过路的地方,它们很快奔向了下一个“目的地”——胥口镇石庄村。这次它们学乖了一点,在屋顶上乖乖晒太阳,有人接近,还会跳下来,做各种各样的姿势。
逛着逛着,猴子们似乎不再满足与在村里与人类互动,它们开始向城市进发。12月17日,这个猴群出现在吴中区苏州交运驾校的办公楼里。一开始,它们只是停留在办公楼外,然后借助树木和墙壁上的空调外机,蹿到了屋顶天台。人们拿了一些零食丢给它们,它们倒也来者不拒,吃得挺开心。吃饱以后,猴子还敲打办公室的玻璃窗,龇牙咧嘴向人做鬼脸,感觉就是几个“熊孩子”。
这次之后,零散的猴子目击报告开始在苏州城里不断出现:碧波街出现三只小猴子快乐的身影、园区金鸡湖花园小区里有一只大猴子在爬上爬下……年初七,这只大猴子又转移到玲珑湾花园。这回的目击者有点多,各种猴子照片和视频在朋友圈开始刷屏。甚至还有一则消息称“猴子是上方山动物园跑出来的”。不过,动物园很快给出回应:这猴子不是动物园的,园里的猴子都好好的,一只没少。
这些猴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众说纷纭中,有人推测这些猴子可能是十几年前从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逃出来的猴子的后代。那是2004年的8月,当时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里十几只临时寄养在孔雀园里的猴子一夜之间全部“越狱”。最后没抓回来几只猴子,管理方采纳专家的建议,索性放猴归山。
这些“出逃”的猴子们算是找到一个好地方,上方山有许多天然食物,野果丰盛,从此苏州的野生“猴丁”就开始“兴旺”起来。有人估算了一下这次猴子们的路线,先是一只大猴子带着几只小猴子出门“见世面”,小猴子数量大概是3只或4只,在吴中区玩了一大圈,小猴子和大猴子失散了,小猴子们可能调头回了山里,落单的大猴子继续北上到园区,随后来到市区的平江路。
不过这些都是猜想,也可能这些猴子本身就是苏州“地产”的野生猕猴。苏州市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吴中区部分区域周边生态环境好,出没在那里的猴群很可能来自这些地方的丘陵丛林地带。至于园区和市区的猴子跟吴中区的猴子是不是一批的,很难求证确认。
值得注意的是,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可以随便猎杀、逮捕,只有向林业局申领野生动物饲养许可证以后,才能饲养猴子。专业人士还提醒,野生猴子虽然有趣,但行动灵敏,野性难驯。遇到它们时,不要挑逗戏耍、攻击、投食或近距离接触,以免受到伤害。
【鸟】
最熟悉的“陌生人”
苏州水多、湿地多、鸟也多,而且鸟儿们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的生活。走在路上,时不时就会与不知名的鸟儿来一次不期而遇,望两眼,然后从它们身边绕过,这是许多人的日常。碰到鸟儿不小心闯进房子的情况,我们也总会想方设法给它们开窗放鸟。人与鸟的关系就是如此奇妙,生活在同一空间,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珠颈斑鸠、棕背伯劳、白头鹎[bēi]、白鹭、棕头鸦雀、黑水鸡、大山雀、白鹡鸰[jīlíng]、八哥……这是根据连续5年苏州湿地鸟类调查资料汇总的苏州原生态环境下常见的几种鸟。与我们通常认为的麻雀、喜鹊、燕子等等常常听说的鸟类似乎完全不同。那么,我们就来听听记录它们的观鸟人讲讲关于鸟儿的故事吧!
“鸟类屠夫”:棕背伯劳
记录人:杨云姵
棕背伯劳:雀形目伯劳科伯劳属,爱吃荤
出没:小区、公园、农村
妈妈说,苏州有句老话叫“黄伯劳吃娘鸟”,说黄伯劳很凶残。棕背伯劳有多凶呢?它除了吃昆虫,还喜欢捕杀小鸟、蛙类和啮齿类动物,还有把猎物穿在树枝上“晒尸”的癖好。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小区附近的小树林玩,看到好几棵桂花树的树枝上插着小蛤蟆、小青蛙的干尸。后来在同一片小树林,我们还见到了一只已经只剩下爪子和羽毛的小鸟……
我和妈妈还看到过棕背伯劳斗蛇——那是一条大概30厘米长的蛇。它们缠斗了十几分钟,最后棕背伯劳把蛇一把按倒在地,用爪子钳着它飞到树林里了。
遭遇照镜小霸王:白头鹎[bēi]
记录人:周敏军
白头鹎:雀形目鹎科鹎属,爱吃昆虫和果实
出没:学校、小区、公园里的电线和树上
白头鹎有个更大众的名字——白头翁。白头翁叫起来很小资,像在叫jiu-xin-qiao-ke-li(酒心巧克力)。
白头鹎经常在小区附近出没,不怕人,看你不顺眼了还很会来事儿。有个兄弟被盯上了,车子停在小区停车场里,每天都会碰到同一只白头鹎站在他的汽车反光镜上,对着镜子又是扑腾又是啄。后来才知道原因,它以为镜子里的自己是跟它抢地盘的同类,这是誓死维护领土发动的战争。
记忆中的一家三口:珠颈斑鸠
记录人:仙姑
珠颈斑鸠: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主食植物种子
出没:小区、学校、公园的草坪上
很多年前,我家空调外机住过珠颈斑鸠的一家三口。那阵子我们一家人早上起来、晚上回家,第一件事都是躲在窗帘缝里偷看亲鸟喂雏。直到有一天,雏鸟不停地吱吱叫。
我先生说:不好,估计亲鸟出事了!果然,后来几天亲鸟都没见回来,雏鸟的叫声也越来越弱。儿子急哭了,要我们想办法救鸟宝宝。我们当时给小鸟喂了米粒、米汤、牛奶…但是鸟宝宝什么都不吃,一周后死了。儿子对小鸟的事耿耿于怀。一直到现在,每次看到珠颈斑鸠,他都会问:那是把鸟宝宝忘在家里的迷路的鸟爸爸鸟妈妈吗?
【豹猫】
黑夜里的潜行“凶手”
豹猫:产于亚洲的猫科动物。通常以小型动物为食。
出没:江南的山林、郊野、村寨
去年年初,一条新闻震惊了苏州人。自两年前开始,常熟几个养鸡的农户先后遭遇了离奇的鸡集体死亡事件,至今已经有数千只鸡死于非命。
以徐虎村村民王永强来说,两年前开始,他的两个鸡舍里的鸡经常莫名其妙被咬死,原先养的100多只珍珠鸡被咬死了一半,散养的5只老母鸡被“吃”剩了2只,就连家里养的白猫都经常满身是伤,而且所有诡异的袭击事件都发生在月黑风高夜。
一开始,王永强以为是黄鼠狼来偷鸡,特地养了条狗看家护院。谁想,鸡还是不断被咬死,“凶手”依旧无影无踪。而周边其他村民家里的鸡鸭鹅等家禽也有被咬死的。狗也不是全无用处,每次“凶手”出现的时候,它都发现了,但只是狂叫不敢上前。到底是多可怕的“凶手”让狗都望而却步呢?
与此同时,距离王永强家2公里远的徐市村的养殖户曹志君也在与神出鬼没的“偷鸡贼”较量中。他家的农庄从2017年4月起就不断遭受“偷鸡贼”的侵扰,到这一年的11月,已经有超过1500只鸡被咬死。为了看好鸡,曹志君的父母甚至没有出席曹志君的婚礼。
不过,曹志君已经摸清了“凶手”的身份,并终于成功抓捕到了其中一员——一只豹猫。“凶手”落网,还没等曹志君喘口气,十多天后,又有豹猫窜入了农庄。没多久,王永强也抓到了一只豹猫。随着“凶手”接连落网,真相也水落石出,可是豹猫到底是何方神圣?
豹猫其实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食肉类,比家猫凶悍得多。在2006年版《常熟市志》“自然环境”编“野生动物”一节中,关于哺乳类猫科记载的是“狸(豹猫)”。在出版年代更早的《重修常昭合志》中,对“狸”的记载是:“斑、黄二种,躯尾皆长”。书中在关于“猫”的记载中提到:“有野猫,较大”。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常熟出现豹猫这样比较高级的食肉动物,其实是生态保护获得一定成效的反映。不过如果你想要看到这个豹猫,难度不小,因为它不单是夜行动物,行动速度还非常快,一般人真的很难见到。
【狐狸】
既不狡诈也没法力
就是一个爱吃老鼠的小可爱
狐狸:食肉目犬科动物。
出没:森林、丘陵、草原
狐狸,听上去就有点狡诈鬼祟。可实际上,狐狸的性格胆小机敏,主要吃老鼠,偶尔才袭击家禽,是一种益多害少的动物。这两年,出现在苏州的狐狸也越来越多。仅仅去年下半年,就有五起与狐狸有关的目击事件——
8月底,有人在吴中区旺山发现有狐狸出没,拍视频发到抖音上,这只灰白色的小家伙一下子火了。据说这只狐狸已经游荡了一个多月,脖子里还有项圈,疑似家养的宠物。
10月25日,相门桥出现了一只狐狸。但附近的环卫工人说,那只狐狸被过路汽车压死了。
11月初,一位狐狸造访苏州大学北校区。这只狐狸身上有橘红色皮毛,很乖不怕人。林业站工作人员表示:“就是我们本地的狐狸叫赤狐。”赤狐其实在江苏较常见,但这只狐狸是否确定是野生品种还有待确认。
12月底,高新区东渚的一个学校里出现了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随后这只狐狸被警方成功捕获。动物园的饲养员表示,野生狐狸一般不会是白色,这只狐狸大概是家养的。
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了。在苏州出现的白色狐狸一般都是家养后被遗弃或者出逃的,而赤狐也不能确定是否是野生。狐狸的品种不少,有的并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苏州也确实有不少人把狐狸当宠物养。但是如果有一天在外面遇到狐狸的话,还是不要太过于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