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建立数据库、数据表、视图、索引(12)
6.1.1建立数据库(12)
6.1.2建立数据表(12)
6.1.3建立视图(14)
6.1.4建立索引(14)
6.1.5建立触发器(15)
6.2数据入库(15)
七.系统调试和测试(15)
八.实习心得(15)
一.引言
本文以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为背景,全文分为目录、需求分析、概要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以及系统的实现等全过程。在程序设计与调试上采用了自上而下,逐步细化,逐步完善的原则。采用结构化的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功能,可读性好,易于扩充。基本功能全面,系统可读性好,易于维护、更新,安全性好。
二.需求分析阶段
2.1引言
需求分析是在于要弄清用户对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确切要求。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数据库的目的和如何使用,也就是说需要从数据库中得到哪些信息。明确目的之后,就可以确定您需要保存哪些主题的信息(表),以及每个主题需要保存哪些信息(表中字段)。
在构造系统时,首先从需求出发构造数据库表,然后再由数据库表结合需求划分系统功能模块。这样,就把一个大的系统分解成了几个小系统。这里把系统的层次划分为了四个部分:图书维护,人员信息管理,图书借阅管理,信息查询。能够实现以下功能:○1进行新书入库、现有图书信息修改以及删除;
②能够实现对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和编辑管理;
③能够进行超期罚款功能;
④能够进行借阅信息的查询功能;
2.2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2.2.1处理对象
图书信息:图书编号,索书号,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单价,状态
借阅信息:图书编号,读者编号,图书名,作者,借阅日期,归还日期,归还日期,应还日期,
2.2.2处理功能及要求
1.能够存储一定数量的图书信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书籍数据操作和管理,这主要包括:
1)图书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
2)图书信息的多关键字检索查询。
3)图书的出借、返还。
2.能够对一定数量的读者、管理员进行相应的信息存储与管理,这其中包括:
1)读者信息的登记、删除及修改。
2)管理员信息的增加、删除及修改。
4.对查询、统计的结果能够列表显示。
2.2.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1)安全性要求
2)完整性要求
系统完整性要求系统中数据的正确性以及相容性。可通过建立主、外键,使用check约束,或者通过使用触发器和级联更新。
2.3需求分析阶段成果
2.3.1体会与收获
系统需求分析主要是通过对本校图书管理员的咨询、请教,了解我校图书馆的管理规则和运行机制,并通过上网搜索有关图书管理系统的知识,了解到了图书管理的现状,以及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由于是第一次做这样的需求调查,开始总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自己该了解、该清楚那些方面的知识,在绘制系统业务流程图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通过老师的帮助与指导,和自己一遍一遍的分析和完善,才逐步把业务弄清楚,最终顺利完成了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