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论文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一篇现代医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作者:杨红星郑红艳单位:北方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留美医学生与现代医学新发现

二、留美医学生与现代医学新突破

三、留美医学生前所未有的地位和荣誉

在现代医学落户近代中国并生根萌芽的过程中,留美医学生是重要媒介和主导者。经过众多留美医学生的不辍耕耘,现代医学之树在近代中国开出了娇艳的花朵,这些花朵不仅为国人,而且为全世界所瞩目和称赞。这些花朵就是留美医学生的卓越成就所获得的前所未有的地位和荣誉。颜福庆190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亚洲人;林宗扬1928年被提升为协和第一名中国人教授兼微生物学室主任,1936年又被任命为协和医学院第一任中国人教务长;陈耀真1986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性视觉及眼科学研究会议上,被隆重授予“特殊贡献奖”,这是该会成立86年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应元岳1934年成为第一个获得印度加尔各答英国皇家热带病研究员金质奖章的我国学者,为我国在国际上争得了荣誉[1]8,49;谢志光1928年成为第一个在北平协和医学院任放射科主任的中国人[3]129。

在他们的努力下,大量现代医学的专著、教材和参考用书得以诞生,填补了很多空白,基本上完成了现代医学学科著作的比较完整的体系构建,从而大大促进了现代医学教育和现代医学教科书的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沈克非的我国第一部外科专业参考书《外科学》(曾六次再版)[3]118;诸福棠历时六年完成的儿科巨著《实用儿科学》,该书不仅是国人自著的第一部儿科学,而且是一部“活的书”[12]71-73;苏祖斐1964年主编出版的51万字的《实用儿童营养学》,这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儿童营养学专著是我国第一部比较高级的儿童营养学著作,它标志着我国在儿童营养学研究方面的进展水平[1]83;金蕴华编写的《药学文献》,第一次系统详尽介绍了国内外主要医药化学专著,成为新中国第一本制药领域的工具书[13]。综上可见,现代医学在近代中国的确立和发展,留美医学生功勋卓著。他们不仅把西方现代医学的科普知识带回中国,更重要的是,也带回了现代医学的科学理念和人文关怀并使之与近代中国的国运国情相结合,创建属于自己的现代医学科学,从而为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源动力。

作者:罗伯托·刚萨雷斯牛欣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墨西哥国立理工大学顺势疗法医学院

对正气的认识

笔者认为正气所包括的含义及功能为以下10个方面。

1.调节皮肤和黏膜连续性(防止液体和电解质的损失,维持体温和pH值,是感染微生物的主要障碍等)。保持分泌物的充足,其质量和生产的连续性。维持某些部位的运动功能,如肠道蠕动,呼吸树的微绒毛,保证上皮细胞的脱落(如阴道,消化道,皮肤等)。

2.与先天免疫有关不依赖抗原的巨噬细胞功能,白细胞的功能,自然杀伤细胞,一些白细胞介素等与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如:抗体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补体级联,有些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3.调节血液循环,维持其持续性如:内皮的连续性,调节有助于血管收缩和扩张的一些生物质和机制,如内皮素、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凝血等保持人体组织的氧气和营养充足,该进程包括消除自由基,防止组织氧化。

4.调节细胞的凋亡活化和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维持细胞修复过程抑制某些基因,如可损害细胞的癌基因。

5.调节参与某些特殊的脂质合成的几种细胞内酶和激素的相互正确作用,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足够的生产,其它一系列功能是负责维持脂肪储存,如:瘦素,脂联素等。

6.保持参与性和生殖功能成熟,维修和回归的激素的谐波同步生产。稳定心理活动和情绪:稳定神经化学、电气、结构神经等有关反应机制,触的数量和质量,髓鞘现象,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的生产,神经元内的信息神经递质的再摄取等。

8.维持骨头骨化,软骨的质地,韧带和肌腱的弹性和灵活性和肌肉张力的生理功能。

9.调节细胞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信号系统,一个不发或接信号的细胞,必须进入凋亡。调节血糖水平、调节体温、控制调节血压的多器官多功能生理机制(肾、心脏、内皮、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

10.调节肾小球肾的生理机制,维持控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生理机制。调节血液中的血黏度、渗透压、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生理机制(保持所有生理功能在一定范围之内)。

其他与正气有关的方面

正气为任何保持生理和结构在一定范围内的功能,接近于西医的“动态平衡的储备”。不同层次多功能地维持或恢复生理-心理-免疫-分泌-社会-精神健康状态(亚细胞细胞、多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身体区域、身体、社会和精神)导致人体从“亚健康”至“健康”的状态。正气功能和强度是个人性的。依年龄而变化。正气改变因素为:缺乏或过多的食物,食物不调(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或脂肪),营养不良,肥胖,天气温度与压力的变化,激素水平的变化,应力水平等。

正气不仅是免疫功能或免疫功能的一部分(不只是抗体或T淋巴细胞或补体级联);不仅是经络系统的气;不仅是一个脏腑或生理系统的功能;不仅限于一个细胞群、体系或某一物质。不限于一个具体基因(蛋白)的结果,因此不需要寻找“正气的基因”。中医调节正气的措施和预防方法针灸学最常用的扶正穴是足三里、脾俞、三阴交等,促进体力,体育,社会活动等有扶正的作用。有节律的,因人、因时、因地、饮食有扶正的作用,在健康环境中教育和训练儿童有扶正的作用。中药学里,常用的补健脾气药,有扶正的作用如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

对健康和疾病的后果和影响

西方的治疗范围基于降压药、镇痛药等药物来控制血脂、血压升高;或消炎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是以看健康-疾病为一种片面的,有限的和局部的思路方向。中医药、针灸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满足对血压、胆固醇或甘油三脂高的水平病人的治疗效果,而必须口服西药。在临床上同时选择使用一个他汀类药物,或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降压药,或镇痛药,同时也选择使用一个扶正气的治疗方法。亚健康是被正气支持,保守估计,包括70%的人口,正气的力量不断挑战,加强正气必须是预防医学的基本目的,除了疫苗和健康教育,在某些方面,如:饮食,酗酒,意外妊娠,精神等。

当使用扶正的治疗方法,解决表现为多种疾病综合征的原因,补中益气汤是扶正方剂之一。但该方对高血压病的疗效不是特别好,笔者使用补中益气汤体会,在一个病人同时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尿酸升高、脂肪肝、动脉硬化、关节炎、抑郁等,很可能该方的疗效会很好,特别是其长期疗效。治疗慢性疾病病人或亚健康人群,如只用扶正的部分或有限性的扶正,扶正不足将导致有限的疗效,邪气难去除。现代医学研究疾病的角度方法是以分析方法为主,中医以合成方法为主,中医不仅给予世界医学一套的有效治疗方法,而且一个基于合成方法的思想体系。中医研究疾病和健康用一个合成方法,正气概念是从这种思想提出来的。

作者:王学春石运芝马敏韩子强单位:泰山医学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实践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只有树立全新的现代医学实践实验教学理念、构建现代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多层面、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树立全新的现代医学实践实验教育理念

1.高度重视医学实践实验教学是时展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研究日新月异,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人类未来和国家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等医学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实践实验教学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无论是培养的目的、途径,还是最终结果,都离不开实践实验教学。有学者呼吁要“像重视课堂教学那样重视实践教学”。医学实践实验教学已不再单纯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而是和理论教学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医学实践实验教学是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创新能力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而医学实践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从本质上讲,医学实践实验教学是学生自主探索未知、检验假说和证实真理的实践活动。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动手,有机会把自己的创新思想付诸实施。”只有通过医学实践实验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自主设计、亲身操作实验项目,才能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构建现代医学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实践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涉及医学实践实验教学课堂内外、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层面。

3.提倡学生进行自我导向性学习,使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构建者。1984年美国高质量研究小组就发表报告,提出了“学生投身学习”的概念,要求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主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任何外因最终都要通过“自己”这个内因发挥作用。21世纪医学模式发生根本转变,未来所需求的医生是具有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学生从刚刚步入大学生活开始,就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的学习特点,根据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志趣等具体情况进行自我导向性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开展现代医学实践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所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现代医学实践实验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普遍提高。我校学生在“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种创新活动中硕果累累,获奖层次和获奖数量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均位居首位。另外有多名同学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通过专家鉴定,近年来已有数百篇本科生科研论文在国内正规期刊上发表。

总之,现代医学实践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加强实践实验教学教师培训方面;加强对医学实践实验教学的研究、开展有效教学方面;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医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个体性、主动性、内在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也是我们今后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作者:杜武勋朱明丹袁宏伟冯利民朱林平刘岩周莹魏聪聪张少强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病证结合”模式论治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为东汉张仲景所继承,并开创了病、证、症三位一体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宋、金、元、明、清时期,辨证论治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疾病诊治的核心,形成了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近代西医东渐,既冲击了中医传统辨病论治的地位,也启发了中医辨病思维,汇通各派医家由此而创造性地探索出衷中参西的病证结合论治模式。本文就临床中病证结合模式的类型、特点、发展问题作以探讨,以期构建中医临床病证结合模式新体系,并引起中医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必须对中医学术的整体发展产生指导作用;必须对中医临床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中医学只有持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新的事实和研究成果提炼升华,体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不同临床疾病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类型、特点

2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必要性

2.1时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标准有了科学的、统一的定论,这些标准是统一的,也应该是唯一的。当今中医必须融入现代医学的海洋之中,对于具体疾病的研究,国际有统一的名称和代码(ICD),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迄今为止已十次修订(ICD-10),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医学针对的目标是完全一样的,解决一切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仍沿用中医的病名,肯定是难以得到国际认可的,既然要融入世界医学,其规则是统一的,临床医学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是何种疾病。而目前中医学院教材的编写中仍在采用中医病名,但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2]第二章肺病中引用了“肺癌”病名。并且许多中医概念是参照现代医学概念定义而成的,如“中风”,“胸痹心痛”等,胸痹心痛章节中更是参考冠心病心绞痛的特点书写而成。

2.2目前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的需要

2.3有利于西医医院合理使用中药静脉注射剂和中成药

2.4中医临床发展的需要

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病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药发展至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今我们对有关中医诊断,仍然主要采用数百年前甚至数千年前形成的语言词汇来表述,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坚持采用两千年前的语言、病名来进行中医的诊断,在国际上行不通,也不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中医理论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形成开放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使之随着实践与时代变化,不断实现自我改造与更新,赋予新的内涵,从而获得新的提升和活力,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生命力所在,故步自封,拒绝发展和吸收新的东西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只要我们按照整体观念和中医理论思维研究现代医学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不会阻碍中医学的发展,相反会促进中医理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2.6有利于开展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2.7有利于系统、归纳、总结临床用药思维开展中药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已经发展成当今中医临床实践的主要形式,建立在现代医学疾病诊断病证结合基础上的中医临床辨证组方思维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

2.7.1针对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目前自觉不自觉的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虽然目前许多专家认为不符合中医理论,提出反对“见到炎症就清热解毒;见到高血压就平肝潜阳”。根据现代病理研究,结合现代药物研究,运用中医用药理论指导临床用药,这一思维的关键要看临床疗效,我们应当开展病机与病理结合的组方模式的研究,以能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实际上它不仅弥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不足,也使病证结合论治有了新的发展,中药药性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辨证组方思维模式是容纳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向中药药性理论回归,是中医辨证思维发展和中医理论发展的体现。开发药物的临床疗效不仅依赖于随机或重复临床试验取得的有效率,更重要地依赖于通过连续多次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更为精确的药物使用适应症,这与围绕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经验积累的过程非常相似[7]。利用疾病证候分类理念和方法,明确已有药物的精确适应症是“新”药开发的新途径。

2.7.2针对基本病机的专病专方专药的组方模式基本病机的专病专方专药的组方模式是目前大多数中成药开发的主要模式,也是许多名老中医形成对某病治疗特点和特色经验的主要思维模式,应该承认是辨证论治的升华。

2.7.3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中药复方配伍西药组方模式是我们必须要进行研究和重视的临床用药模式,重视和研究并应用的目的是中西药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效减毒,优势互补,在难治、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独特效果;药物研究专家开展的“方病证、药病证、有效部位与病证、有效成分与病证”的中药复方有效部位创新药物研究发现模式、有效组分配伍组方模式的形成是中药现代研究与传统理论相结合的结晶,是中药发展的重要方向,复方药物也是国际药物研发的方向。

3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的总体设想

3.1建立适合我国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

3.2建立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

治模式的中医药干预的循证中医疗效评价研究新体系衡量治疗疾病疗效的标准必须是国际认可的。针对具体疾病也有国家统一的疗效标准,疗效标准也是由国家专业委员会颁布,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疗疾病方法可以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终衡量治疗效果的标准是一致的。中医治病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中医独特的治法是中医临床特色发挥的集中体现。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针剂、针灸、推拿、康复、食疗、心理等非药物自然疗法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可以使临床医学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疾病防治的总体疗效。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拿出符合现代科学研究的循证证据,总结、评价中医药在现代医学各种疾病的疗效,是目前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任务。中医药赖以发展的形象思维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综合治疗与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结合会带来中医药的发展,它包含着的十几亿炎黄子孙的殷切希望,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与时俱进的正确方向。在全新思维的“概念时代”正是亟需中医药界同仁奋起直追、加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现代医学利用现代诊断方法和手段对患者进行疾病分类;中医学利用传统方法和手段对患者进行证候分类。结合两种分类方法,探索并发展疾病证候分类原理与实践是我国医学工作者最具原创思维的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工作[9]。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是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重要理论表现形式,是发扬中医学、创新生物医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疾病证候分类研究不仅表现为其理论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现实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构建现代医学疾病诊断,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诊治模式,是发展中医学,创新中医学的重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潘润存单位: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中医肾”理论

中医学认为,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藏精气,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主水,主持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及平衡;主纳气,调节呼吸;开窍于耳,司二阴,与膀胱相表里,与精、神、气、血、津液等有密切关系。肾所藏精气能激发和推动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肾为一身元阴元阳之根本。“中医肾”也就是肾与膀胱、骨、髓、脑、发、耳、二阴等构成的一个系统,包含着现代解剖及生理学中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学的理论。可见,中医藏象学说中某一脏的功能包含着现代解剖学、生理学和免疫学的多个方面内容。

2现代医学对“中医肾”的研究

近代肾本质研究认为:“中医肾”是集功能学与结构学为一身的整体,它与免疫、遗传、造血、神经、内分泌、生殖、呼吸、水液代谢、能量代谢等有关。从免疫方面来讲,有人认为“中医肾”本质上包括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功能,即神经内分泌系统之功能[1],在维持免疫功能的稳定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垂体能分泌神经递质和激素,是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环节。

2.1“中医肾”与骨髓的关系

2.2“中医肾”与泌尿系统的关系

“中医肾”的泌尿功能是“中医肾”的功能之一,即肾的形脏功能(主水)。肾主水的功能中医学称为气化功能,包括化水和司开合两个方面。西医学认为小便的储存和排泄,由膀胱的括约肌主管,但中医学认为膀胱的开合由肾主管,膀胱须受肾的指令才能开合。所以当肾气不足时,一可引起气化作用失常,产生肾前性尿少或无尿,导致水肿等病;二可引起膀胱开合失司,导致尿潴留等肾后性尿少或无尿,或小便失禁、遗尿等病症。西医学泌尿系统各器官的生理功能,虽然与中医学的肾系统功能相近,却也包含了中医学中其他4个藏象系统的部分功能。相应的,“中医肾”的功能,则也包含有西医学中泌尿系统以外的其他8大系统的生理功能。可见,西医学的泌尿系统与中医学的“肾”或者说是“肾系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我们不能把中医学所说的肾与西医学所讲的泌尿器官肾脏等同起来。用中医方法诊治泌尿系统疾病时,自然也不应局限于“肾脏”,而中医谈到肾时更多指的是肾系统。

2.3“中医肾”与脑的关系

脑与肾的关系很密切。在五脏中,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所以人的记忆力强弱,取决于肾精之盛衰,肾精旺盛,髓海满盈,脑得其养,则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记忆力强。若肾精亏损,脑髓不足或发生病变,轻则健忘,重则呆滞迟钝。在小儿,则表现为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在成年人,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顿,思维缓慢,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在老年人,可表现为健忘症或老年痴呆。临床实践也证实,对于一些记忆力下降的人,根据“中医肾”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效果。

2.4“中医肾”与生殖的关系

肾藏精,主生殖、生长和发育。中医学非常重视“精”的作用,强调“精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中医学认为肾藏之精可分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和后天之精(即水谷之精,机体内合成的多种活性物质)。先天之精是生身之本,后天之精是养身之源。无论先天之精的化生,还是后天之精的化生,都是靠肾的推动力来完成的,所以说肾精是人体生命的推动神[3],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肾精化生之气称为肾气,与人体的发育、生长、生殖和衰老有密切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对肾气的作用作了详细而全面描述,总结出了肾气、天癸、有子和形体的发育衰老四者之间有平行关系,其核心是肾气。肾气盛实则天癸至,天癸至则女子月经来潮,男子精气溢满,故阴阳和而有子。肾气衰则天癸竭,天癸竭则女子地道不通,男子精少,生殖力消退。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可以推论,肾气-天癸-有子,相当于丘脑下部-腺垂体-性腺系统的功能;而肾气-天癸-身体盛衰,相当于丘脑下部-腺垂体-甲状腺系统的作用,其中也包括腺垂体的生长激素的作用。腺垂体可分泌促性腺激素,调节性腺的功能活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后者与甲状腺素都可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2.5“中医肾”与气血循环的关系

2.6“中医肾”与呼吸的关系

肾主纳气,就是说肾参与人的呼吸功能。中医学认为呼吸功能以肺为主,但也有肾的参与。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在上焦主呼吸,但吸入的气必须下降,才能进入人体,供脏腑组织使用,但上焦的肺怎么使善于上升的气降至下焦,中医学认为必须由下焦的肾来接纳,气才能下至丹田,供组织使用。因而当呼吸功能失常而见气喘时,凡呼出困难者,责之于肺不能呼气,吸入困难者,责之于肾不能纳气。凡呼出困难者,多为实喘,吸入困难者,多为虚喘,所以中医学认为“实喘在肺,虚喘在肾”。这个观点是西医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其实这是“中医肾”的神脏功能,凡是神脏功能都是不能落实到有形脏腑上的。中医学肾主纳气的理论是从功能表现上来观察人的生理病理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脏分泌的前列腺素E,可扩张支气管,提高肺血循环量及速度,有利于肺的气体交换和组织的气体代谢。在临床上也常见到久病或年老之人,由于“久病伤肾”或“年老肾衰”多出现呼多吸少、呼吸短促等症状,这是由于肾虚而纳气功能不足所致。这些都与中医学所说“肾主纳气”相吻合。

3讨论

“中医肾”集功能学与结构学为一体,藏精气,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骨生髓,与精、气、神、血、津液等有密切关系。“中医肾”的形脏功能与西医基本吻合,但西医是完全从形态学揭示肾的形脏功能,中医则仍从整体的角度揭示肾的形脏功能,虽然也把肾的主水功能阐述得非常透彻,但并未涉及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等形态结构,完全是从整体思辨认识的。中医学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命是完整的、开放的巨系统,与自然有高度的一致性。强调运动变化,反对用静止的眼光看待病情[4]。现代医学对“中医肾”的研究不能仅从西医形脏学的角度思考“中医肾”的功能,而应从免疫、遗传、造血、神经、内分泌、循环、生殖、呼吸、水液代谢、能量代谢等功能方面对“中医肾”系统进行全面的研究。

中医以演绎为主,重点在人的整体,以理性认识为主,但没有把人体打开,去了解内部的细节,带有某种模糊性、不确定性。西医则趋向局部和微观,从组织到器官,从细胞到分子,从染色体到DNA,都是从生命结构研究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对生命结构的研究,就没有西医学,但它往往流于偏颇,不能从整体上、从根本把握生命本质。所以,中医和西医对人体的研究,各有特色,各有缺点和不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以,“中医肾”和“西医肾”在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医学含义。中医对人体的观察是以外象推证,长于“辨证”;西医对人体的观察是从器官、组织、细胞方面进行研究,采取剖而分之、解而视之,长于“识病”。所以,在对“中医肾”的研究中,不仅要广泛地从宏观上采取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也要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深层次上和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肾系统的功能。

作者:柴雪梅徐丽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gren’ssyndrome,pSS)是一种以外分泌腺被多种免疫细胞浸润而受损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外分泌腺中最常被侵犯的是唾液腺和泪腺,因而pSS以口干、眼干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了,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于“燥证”、“燥痹”“、燥毒”“、虚劳”等范畴。

1中医学病因病机

1.1阴虚为本

1.1.1不荣则干:气血阴阳亏虚,均可致津液不足或输布失常,发为干燥病。气虚生津乏源,津亏则燥病生;气虚推动无力,津液输布受阻,濡润不能则燥病生;气虚固摄无力,津液耗散过多则燥病生。血虚,津血同源,津亏而燥病生。阴虚生内热,热灼津液,津亏则燥病生。阳虚则温煦推动作用不足,津液输布受困,不能到达形体官窍则燥病生[2]。

1.1.2易感体质:邪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之人易化燥生热。正如芾南《医原》所说“阴虚体质,最易化燥”。男为阳,女为阴。育龄妇女更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易暗耗真阴,加之女性多忧思,使肝气易郁,日久则易气郁化火,更伤阴耗血[3]。

1.2津伤为标

1.2.1感受燥、热、暑、毒邪: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多挟湿,暑湿内停若发泄泻,可导致津液耗散。毒邪侵袭,化生瘀毒,煎灼津液,内则五脏六腑失其所养,外则五官九窍失其滋润;亦可直接损伤津液而生燥病。

1.2.2脏腑功能失调:肝失调,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津液输布障碍;肝火旺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致津随血脱则燥病生。心脾失调,心气虚则摄津无力,或心阳衰竭阴津重伤,阴不内敛;脾气虚则运化水湿津液失常,津液不能正常布散,形体官窍失润而燥病生。肺肾失调,肺失通调水道之功,则水液不能正常布散甚或丢失;肾阴虚则火旺,熬伤津液;肾阳虚则不能蒸腾气化,精微下注膀胱随废液排除而丢失津液;肾不纳气,则呼吸浅表、呼多吸少,终可导致津液丢失过多。

1.2.3瘀血阻滞: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其产生原因主要有:因燥致瘀、因郁致瘀及因虚致瘀。瘀血阻滞,导致气机受阻,气血津液输布受困,不能濡润形体官窍,导致口眼清窍失润,内及五脏六腑失养而致燥[4]。

2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2.2病毒感染:病毒学研究认为,Epstein-Barr、柯萨奇(CVB4和CVA13型)、HTLV-1等可能是其发病诱因之一。病毒机制研究推测病毒感染后阻碍了唾液腺上皮细胞正常脱落,长期存活在这些细胞中,使内皮细胞作为抗原持续表达CD40蛋白,激活CD4+T细胞、B细胞和DC等多种免疫细胞及B细胞活化因子(Bcellac-tivationfactor,BAFF)、增殖诱导配体(APRIL)等致使免疫反应正反馈扩大,诱导特殊类型B细胞分布异常,选择性迁移至腺体组织,使疾病持续进展[7]。病毒如何干扰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2.4雌激素的影响:既往研究表明E2通过抑制抗原呈递过程,上调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下调Th1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通过影响λ-干扰素和IL-2的表达来抑制T细胞依赖性炎性反应[11]。

2.4.1雌激素促进ss发病的作用机制:雌激素E能通过影响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NK细胞的活性来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诱导B细胞高反应性。雌激素可能通过细胞内的ER直接与ss-A/Ro基因的雌激素反应元件(EREs)相互作用,从而启动新的转录,使SS-A/Ro抗原的表达增加,并表达于细胞表面,维持甚至启动自身抗体的产生[12]。

2.4.2雌激素抑制SS发病的可能机制:Hayashi等经过研究发现雌激素缺乏可诱导鼠唾液腺上皮细胞凋亡及致病性自身抗原(α-fodrin)的裂解,引发ss样表现。日本德岛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蛋白质“RbAp”活跃,最终引发干燥综合征[13]。雌激素对免疫系统具有双重作用,对SS亦具有两种不同作用,体内是否存在两种不同的信号途径来介导雌激素的两种不同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5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王玉华[14]等研究表明pSS组唇腺MMP-9的mRNA转录水平是正常人的4~5倍,蛋白表达也显著增高,这一结果与国外报道一致,这一研究结果可部分解释干燥综合征唇腺中缺乏纤维组织的修复的原因。但MMPs增加的机制尚未明了,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2.6Th1/Th2细胞因子失衡:Th1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并主要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Th2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4及IL-10并帮助β细胞于体液免疫反应中产生抗体,IFN-γ引起Th1反应而IL-4导致Th2反应。Th1/Th2比例的下降将诱发收缩的发生(自身抗体的大量产生)。

3总结

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很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在于未能透彻的了解其发病的机理,虽然生物制剂能取得一定疗效,但仍处于研究阶段,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原发性SS的明确病因,是医学研究者的迫切任务。

作者:王正权王波单位:宣城市人民医院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临床上以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失禁);梗阻症状(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梗阻并发症(血尿,泌尿系感染,腹压增高所引起的症状,膀胱结石、上尿路扩张,肾功能受损)三方面为临床表现[1]。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其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美国近年研究发现在51~60岁的男性中,组织性BPH发生率是41%,61~70岁占70%,81~90岁达90%[2-3],可见前列腺增生严重地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

1中医对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前列腺增生的认识

良性前列腺增生在现代医学中病因至今未明,但有一点得到公认的就是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男性高龄。二是功能性睾丸存在。前列腺是由间质和上皮混合组成的器官,人体前列腺的生长和功能活动都处于一个多激素的环境,受多种因素的调配,正常前列腺生长的稳态平衡有赖于通过其间质细胞一上皮细胞间的通讯加以调节[6]。其中最重要的激素为雄激素。正常前列腺和BPH的发生和发展均需雄激素参与,但雄激素在上述过程中并非直接作用。前列腺生长动态平衡由雄激素通过间质-上皮相互作用间接调节[7],即通过间质的生长因子作用于上皮细胞的受体,刺激上皮细胞增值,调节前列腺的生长。

2.1双氢睾酮(DHT)学说双氢睾酮学说是Silteri和Wilso于1970年提出,认为DHT在组织中的集聚是BPH的致病因素。目前对于睾酮的认识,DHT的前体是睾酮,睾酮是由睾丸内的间质产生并受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信号调节。睾酮在5-α还原酶作用下转变成DHT,5-α还原酶是存在于细胞内膜(核膜)高度亲脂性的酶。前列腺上大约有40~50个附覆有上皮纤维基质是由睾丸的脉管组成。尽管上皮和基质属不同组织类型,但通过细胞信号,包括DHT及依赖DHT的生长因子的信号机制相互作用。DHT-5-α还原酶和雄激素受体存在于前列腺上皮和基质中。DHT可能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数种方式作用于前列腺细胞,使其增生[8]。

3结语

通过以上对前列腺增生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探讨,我们深知不管是传统医学理论还是现代医学理论对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理都有不足之处,不能用一种理论诠释整个病理过程。但是针对这些理论和学术所采取的相应的治疗,在临床上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祖国医学讲究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标本兼治,局部和整体结合,抓住肾虚血瘀这个病机,采取相应治疗以及现代医学中5-a还原酶抑制剂、a-1受体阻滞剂的应用,针对凋亡学术采取细胞减数基因治疗均已经取得了较好疗效,让我们看到了药物治愈前列腺增生的希望。

作者:崔彬单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发现的X线导致医生使用的新诊断工具出现。他发现X线几个月后,拉塞尔雷诺兹就制成了X线机。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X线机之一,它使人类得以在无切口的情况下,观看人体内部。X线机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其主要应用范围包括X线介入诊断、胸部透视、拍片、胃肠道钡餐透视、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胃肠道疾病、检查大肠疾病、检查泌尿系疾病、胆道“T”型管造影、检查肝胆系情况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X线技术不断得到开发利用,其应用已经从早期的检查发展到今天的介入治疗,现将近年来的应用概述如下:

1X线检查尿毒症肺损害

尿毒症所致的肺部损害也称尿毒症肺,其发病率高达40%~80%。由于尿毒症肺的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可直接反映患者的预后,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胡光等通过对24例尿毒症肺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与16例非尿毒症肺损害患者的胸部X线片相比较,探讨尿毒症所致肺损害的胸部X线片表现及预后。总结24例尿毒症肺患者的胸片表现可见:肺淤血期和间质肺水肿较多见,分别占45.85%和29.1%,但X线表现不特异,发展到肺泡肺水肿期及间质纤维化期才出现特征改变,如可出现以肺门为中心的操冀样阴影等[1]。

2X线定位治疗肾结石

3X线与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较高发病率,早诊断、早治疗能中止或逆转病变,采用X线监视下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可取得较好疗效。闫汝萍等研究探讨X线监视下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对46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X线监视下经皮穿刺针刀股骨头骨髓腔穿刺及X线监视下经皮穿刺针刀髋关节腔穿刺行骨髓腔及关节腔减压。结果:采用针刀经皮骨髓腔及关节腔减压,可有效降低骨髓腔压力,改善血运,重建微循环,46例患者中,优31例,占67.4%;良12例,占26%;可2例,占4.3%;差1例,占2%[5]。

4X线引导下的异物取出

由于X线的特点,对于人体内的金属和非金属异物在不破坏组织的情况下可以清晰观察异物的形状、位置,有利于医务人员及时准确取出人体中的异物,减少异物对人体的伤害。朱晓玲等在X线透视屏幕直视下用纹式钳,分两次取出异物,X线片异物的大小与手术后取出异物对照比较接近,有利于手术的准确性,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眼部的伤害[6]。贾宝富使用普通卧式X线机,将圆头鸭嘴钳闭合沿咽后壁轻轻插入食管口部,再顺食管伸入到异物的部位1~2cm处时,展开钳的先端,向下轻轻接触异物,当接触处出现两者接触的重合阴影时,闭合钳先端夹住异物后轻轻牵拉取出异物[7]。

总之,随着人们对X线的不断开发利用,其应用已深入到各个医学领域,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X线与电脑技术相结合对其发展又具有重要意义,如基于X线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应用于X线片的分析,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断速度和准确性。X线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医学心理学教育现状

1.1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重视程度不足专科医学生的学制是三年,对于医学生来讲很多人文素质课,包括医学心理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部分的课程设置均偏向于专业课,忽视了目前社会潜在压力下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虽然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开设了医学心理学课程、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机构等,但其程度远远不够,不能深入大学生的内心。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医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情绪控制力差、生理成熟与心理不协调、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心理问题。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2医学心理学教育渗透不足

内容偏离医学心理学是让学生懂得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换句话说,学习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临床。而目前大部分的授课教师均是心理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只注重心理学的教育,而医学内容渗透较少,不能很好的结合临床,导致学生不能将心理学熟练运用到医学当中,这使得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学习时重应试而轻临床,达不到医学心理学的教育要求。种种迹象表明医学心理学教育并没有融入现代医学模式,其课程定位应该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更好的服务岗位工作,实现心理学和医学的对接。

2医学心理学教育融入现代医学模式

2.1明确医学心理学教学定位

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特点,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在前期阶段,激发学生个体心理活动,使之对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有所了解,形成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学会掌握不同情绪的识别及干预。在这个阶段对大学生自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融入大学生活,应对压力和挫折都有帮助。后期阶段,就要将医学的内容逐步引入心理学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测试、心理干预、心理治疗等。重点要让学生掌握医生和患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应当与临床课程交替安排讲授。心理教师也要对临床知识进行一定的渗透,将心理学与医学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切实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2.2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2.3医学心理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建议

医学心理学与临床课程同时开设,两者就可以相互结合。开设临床课程后学生就可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进行临床见习,在接触到临床实践后,此时开设医学心理学就能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患者身上,也会注意使用技巧和技术,心理学知识更加实用和有效,这才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意义所在。在医学心理学中对语言技术的要求也很高,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语言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如安慰性语言,可以使患者减少治疗恐惧感,改善心情;鼓励性语言,可以使患者对治疗更加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医学心理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的认知,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对学好这门课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医学心理学的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克服自身面对的困难,更重要的是教育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帮助患者克服实际心理问题,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诊疗过程。医学心理学要不断进行改革尝试,才能使这门课程富有生命力,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

作者:肖璇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心理教研室

一、PBL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

二、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PBL教学法对中国当代医学教育的影响

作者:王长文王艳春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公卫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基础学院

1重组教学实验室,理顺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2师资队伍建设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关键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既是理论课的讲授者,也是实验课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教学观念、业务水平和对教学改革的热情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成败。

2.1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任命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实验室主任,其中两位为博士生导师、三位具有博士学位。这些主任在原教研室或研究所的职位、研究室和办公室保持不动,照常担任所从事学科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和研究生指导工作。

2.2实验室专职人员

2.3实验课指导教师

2.4加强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

为确保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成功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①开展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的研讨活动,邀请教育学专家来院作教学方法学术讲座;②举办多期计算机应用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以提高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③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去国内外进修学习、参观访问或参加教学会议;④对综合性实验,须由骨干教师进行课前预实验,然后再培训其他教师。

3以现代技术提升实验教学手段

在实验室调整、重组的同时,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使实验室环境和设备条件明显改善,如:①形态学实验室的显微镜和实验台凳全面更新,实验室实现了多媒体化,其闭路电视系统可同时播放5套教学节目;②通过大量配置微机和Powerlab机能实验系统及建立局域网,实现了机能学实验的微机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③解剖学实验室全部配备了不锈钢尸体解剖台,每个房间均安装了大功率空调、换气系统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购置了新型断层带锯机和生物塑化设备等;④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更换了层析、电泳、离心和分光4大生化技术的教学设备,增添了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常用设备;⑤诊断学为我校的优势学科,主编了卫生部规划教材《诊断学》第1~4版,现为其实验室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诊断、检体诊断和影像诊断的教学设备得到了全面更新;⑥手术学教学实验室始建于1957年,按手术室标准配置,经过建设,全面更新了手术器械,添置了大型手术显微镜示教系统、电刀、电子心肺复苏示教模型、全身麻醉机和心电监护仪等。实验室装备条件的改善使开展创新性实验成为可能。

4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传统的实验课上,老师将实验原理、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均详细地讲解或示范,学生只要“照葫芦画瓢”地按步骤操作,就可得出结果。这种实验教学方式不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新实验教学模式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跨学科联合的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合格医生的目的。

4.1机能学实验课程

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实验课融为一体,形成一门独立的跨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新型实验课程—机能学实验,系统地显示机体功能活动的整体性内在联系。依学生层次的不同,该门课程有90~110学时。教学内容为:①机能学科基本实验;②具有明显特色而不能融合的各学科经典实验;③按人体系统的融合性实验;④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⑤病例讨论。第1、2类实验约占总学时的1/5,第3类实验约占总学时的3/5,第4、5类实验约占总学时的1/5。将心理学融入机能学实验是该项改革的特色之一,基本的依据是心理活动必定会对机体多个系统的机能和代谢产生影响,目前已成功开设有“大鼠学习、记忆与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人的学习与记忆实验”和“情绪对机体生物电、呼吸和免疫功能的影响”3个实验。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参与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体精神,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优化、拓宽及深化了教学内容,节省了实验经费、学时和教学人员,实现了资源共享,锻炼出一批既掌握了机能学综合知识、又懂管理的新型教师和实验师队伍,显示出明显的效益和生命力。

4.2人体解剖学课程

将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融合起来,开出了以尸体解剖操作和观察为主的解剖学课程。以世界著名的《GRANT''''SDISSECTOR》(第12版)为蓝本,编写了满足教学大纲需要的《解剖学操作指导》。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幅度减少理论课的讲授,将原来不足48小时的实地解剖操作增加至144学时。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尸体解剖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效地培养了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与理论课分开单独设课,依学生的层次和专业而有42~70学时不等。该课程与理论课交叉进行,紧密配合,形成了“分而不离,相互促进”的局面。现正在酝酿为学生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4.4手术学课程

手术学课程是从外科学中分出单独成为一门以培养学生手术技能为主的实验课程。该课程以现代外科手术的发展为基础,全面更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如:增添了显微手术实验、心肺复苏等。改革考试方法,以录像及VCD考试代替以往的闭卷考试,取得良好效果。该实验室还设立了“荣誉长廊和名人殿堂”,集中展示对手术学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本校教授的照片、生平和事迹,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

4.5形态实验学课程

形态实验学课程是形态学实验室为临床医学专业(五、六、七年制)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在学生修完组织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学课程(理论及实验课)的基础上,为其开出融合性的形态实验学课程,使学生得到形态学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训练。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形态学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常见仪器应用、实验动物选择及实验操作,18个形态学融合实验,1~2个学生设计性实验。

4.6实验病理学课程

实验病理学课程是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联合利用形态学实验室和机能学实验室的条件为临床医学专业(五、六、七年制)学生开设的选修课。该课程在保留传统的细胞形态观察的同时,更加注重分子水平的机能代谢与形态改变的内在联系,强调形态与机能的统一。该实验的总论部分主要介绍现代病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各论部分重点学习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肿瘤的实验病理学。

4.7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

5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与基础

教材是培养人才过程中的知识载体[2],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故每门实验课均应有自己的实验教材(设计性实验除外)。我院积极组织教师编写实验教材,1999年以来,我院教师主编的11门实验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教材是:①七年制规划教材《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全国协编英文版《RegionalAnatomy》(吉林科技出版社),均系理论与操作指导混编教材;②《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山东科技出版社);③《形态实验学》(山东科技出版社);④《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讲义》(科学出版社);⑤《病理学实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⑥《描述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与彩色图谱》(科学出版社);⑦《细胞生物学实验》(科学出版社);⑧《生理学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⑨《药理学实验教程》(山东科技出版社);10《医用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为配合理论和实验教学,供学生自学,还编辑、出版了许多多媒体CAI课件、视听教材和幻灯片,如:《呼吸系统多媒体CAI课件》(人民卫生出版社)、《断层解剖学多媒体CAI课件》(山东省出版总社)、《运动系统》视听教材、《骨髓细胞学检查》视听教材和《实用手术学》视听教材(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等。

6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

山东大学医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管理严格。除认真执行上级有关文件和规定外,还建立了本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6.1专家议事制度

医学院建立了由17位知名教授组成的教学委员会,教学实验室的建立、撤销和调整必须经过该委员会认真论证,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教材的选用等须经该委员会讨论通过,教学委员会还不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评估,以督导实验室的工作。

6.2建立实验教学协调小组

6.3建立实验室年度检查制度

每年11月份组织专家对实验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6.4鼓励开设创新型实验

普通实验按理论课的60%计算学时,而创新性实验则高于理论学时,在实验经费的分配上向创新型实验倾斜。

6.5重视实验教学研究

现承担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省部级和校级实验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医学院还设立了院级教研项目。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建设,我院的实验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并于微生物和免疫学教学实验室内完成的“新型抗病毒武器构建蓝图”,在中国科协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诺基亚”杯全国高校“实现可能”创意大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们的体会是:①教学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改革的重点应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3];②改革方案的制定不能人云亦云,必须以本校的师资状况和教学条件为依据,形成自己的特色;③必须调动和保护教师的教改积极性,没有高水平教师的积极参与,一切教学改革只能是纸上谈兵;④教学改革必须周密计划,稳步推进,切忌暴风骤雨般地改来改去;⑤必须考虑学科特点,依不同的学科制定不同的改革方案,不能一刀切;⑥在实验室的建设上,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建立两者间的互为推动机制。

〔摘要〕从职业伦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核心入手,探讨了医学期刊编辑职业伦理存在和构建的意义,提出医学期刊编辑的职业伦理有利于正确认识医学编辑的道德问题,有利于促进医学期刊编辑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有利于医学编辑职业行为的标准化建设和医学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

职业伦理[1]是关于从事一定职业的群体或个人所应具备的总体性的伦理规范和价值要求,是蕴含在人们职业活动中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与伦理活动的总和。医学期刊编辑职业伦理是对于从事医学编辑工作的群体或个人的一些总体性的价值要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分析,职业伦理是一种特殊的伦理立法,由其确立职业的伦理规范及价值观问题。他告诉人们在从业过程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应该如何评判自身行为规范的真与假、对与错、合理合法与违纪违法、高尚与卑劣等等。伦理学在医学研究领域,对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对医学专业期刊的编辑工作也产生了影响,对于医学编辑职业伦理的探讨就是这一影响的体现。

医学期刊编辑工作中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按职业伦理学要求进行日常工作,从而推动我国医学编辑职业走上符合伦理原则的良性发展轨道,并促进医学编辑职业与国际接轨,是医学期刊编辑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医学编辑,职业伦理正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医学期刊编辑的职业伦理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医学编辑的道德问题

医学编辑职业伦理是医学编辑从业者对具有总体性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遵循,其与职业道德的个体性和主观性形成了对照。在社会化和市场化趋势日益凸显的现今社会,对于职业伦理的要求较之职业道德,将更为迫切和必要,因为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相比更加全面和具有操作性。在以往的认识中,我们都认为医学编辑工作的职业性质与业务操作是两个认识范畴,在由此产生的医学编辑职业道德规范中,奉献美德是编辑专业特点所要求的工作态度和道德境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但是如果我们把奉献美德这种主观评价当做编辑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来强调的话,恰恰忽略了编辑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应强调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观念。医学编辑职业道德的核心精神不能游离于其职业性质,由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决定编辑职业行为的因素很多,比如说选稿、定稿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不单是从稿件、工作本身而来的,单从奉献这个角度从职业道德上评价其伦理是非,既有失公正也脱离实际,同时对医学编辑的职业化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医学期刊编辑职业伦理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医学期刊编辑对职业角色的定位

职业伦理从社会意义的角度提出要求,是它的基本定位。把从业者视为按照职业来加以区分的特定的社会角色,并在此定位基础上对其权利与义务作出规定,这样来说,职业伦理其实就是角色伦理。作为角色伦理的职业伦理,必然要求明确依照职业来区分的每个社会角色的“名分”所在。“名分”可以看做是“名”与“分”的统一。医学编辑对职业角色的定位其实就是对这种“名分”的明确。对于医学编辑而言,名是医学编辑行业和岗位,分是医学编辑的职责和义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名分就是要求医学编辑须恪守医学编辑的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确定医学编辑的角色伦理是医学编辑工作者确定自己工作定位,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的基础。只有将编辑人员的操守和自律意识,上升到职业伦理的层面,使它形成一种明确的编辑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才会决定其道德实践的效果[3]。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的医学编辑真正职业化,真正把医学编辑工作作为一种有法可依、有德可依、有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需要遵守的职业,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其职业及事业的发展,同时对其工作及其职业道德进行评价。超级秘书网

3.医学期刊编辑的职业伦理有利于医学编辑职业行为的标准化建设和医学期刊编辑的素质培养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人类疾病的科学,也是将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融合在一起的学科。医学既具有自然科学性又兼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当今医学发展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人文属性原本更加浓烈。然而,处于技术飞速发展时期的当代医学,其人文精神的发展,却被技术主义的高光反衬下暗淡了色彩。医学对技术的高度依赖和追求,忽视了医学自身的仁爱精神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导致医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表现出的是现代医学技术与医生人文素养之间关系的失衡。因此,重新审视现代医学技术与医生人文素养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医生人文素养及其内容

人文素养是个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和层面含义有所不同。简单说,人文素养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理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成熟和稳定的价值体系,品格、气质和素质是一个人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医生的人文素养可以理解为医生对健康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一种人文关怀,以及对患者处境的无限关切,医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人格品质、精神追求则是医生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医生人文素养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患者个人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和尊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每位患者追求生命延续和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

(2)具有崇高的医德。医生作为一种与生命直接打交道的职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也是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行业而具体体现。良好的医德不仅是医生面对患者病痛时表现出内心深处的真实同情和深切关怀,还包括医生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具有正直的品德,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标准,严格遵守行业规定。

(3)具备不断进取的心态。一方面,要求医生自觉地纯净医疗行业,促进和维护和谐环境;另一方面,要求医生必须对生命要有源自内心的敬畏,以及不断追求并实践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局面。

2现代医学技术及其特征

大量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了医学技术。而现代医学技术是指涉及现代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尖端技术成果,在医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应用于人体的医学技术。可以说,现代医学技术是医学技术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对人类健康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与新材料技术的进步,推动者现代医学技术的空前革命。技术发展改变着医学技术的特性,现代医学技术体现出以下特征:

(1)医学的全面技术化。从表面上看,技术等同于医学,技术成了医生全部,而医生的人文素养受到技术的排挤,得不到重视。

(2)现代医学技术成为治病救人的独立工具。现代医学技术不再仅是医生控制疾病、增进健康的工具,而是能够按自身逻辑独立发展。

(3)现代医学技术削弱了医生个人经验的地位,医生过多依靠现代医学技术装备,甚至出现没有检测仪器的图像资料和精确数据,医生就无法进行诊断,医生的个人经验被医学辅助诊断技术替代,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了医生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4)现代医学技术制约了医生的理性。医生的意识形态受到现代医学技术控制,将更多精力用在了探究和掌握新技术,从而忽视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

3现代医学技术和医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3.1医生人文素养对现代医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医生人文素养指导和规范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的运用。医学技术本身只是人类谋求健康的工具和手段,但是在医学技术不断实用的进程中,对过程有效性和方案正确性的追求远远超越了对结果的认知,人们忽略了去探寻采取某种工具与手段所得到的结果一定会合理。然而,人文素养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要求人们必须去掌握医学技术实用进程中的客观规律,去认知医学技术这一工具手段所致结果的合理性。因此,只有医生人文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医学技术才能在人类设想的规范和目的内发展。

(2)医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条件。技术的进步,离不开良好、开放人文环境。在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人文环境中,医学技术发展的也会得到促进。

(3)医生人文素养极大地影响着医学技术的价值评价和舆论导向以及医学技术活动的方向、目的、效果。医生对医学技术的应用和评价,都会让人们对医学技术进行理性反思和重新选择。

(4)医生人文素养是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现代工具手段知识含量的提升,离不开人们勇于探索和求真务实等精神品质,而这些精神品质便是来自人文素养。

3.2现代医学技术对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1)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物质条件。人类历史的发展证实了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物质文明作为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人类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为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而人文素养作为精神文明的一部分,现代医学技术借助科技的力量,为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质条件。

(3)现代医学技术成为医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现实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客观规律,改造世界的真实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人类文明和人类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因此,没有科技的存在,医生人文素养也是难以实现的。现代医学技术提升了疾病诊断的精确高效,丰富了手术的多样性,促进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无形地提升了医学领域中的的人文关怀。正如超声刀、微波、射频、腔镜技术、氖气凝结器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体现出现代医学技术的每次进步都以更迅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病痛为目标,以能够让人类更长久健康的生活为最终目的,而医生人文素养也在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实用中得到的体现。

3.3现代医学技术对医生人文素养的削弱作用

(2)医学技术从手段变为目的。医生为解除患者病痛本应该不断追求医学技术的革新。然而,当医生只关心医学技术的运用时,技术从治病救人的手段却在医生的追逐中转变成了目的,对患者疾病全面和理性的辩证思考却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会延误患者病情的诊治,还会导致医生人性的逐渐消失。

(3)医生对患者的责任模糊不清。医学技术的滥用,使得如今的医院成为众多技术组合而成一个共同体,所有医生只是这一共同体上的零部件,医生对患者承担的个人责任被这一共同体所取代。

(4)医学技术过度使用带动医疗费用飞速上涨。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医生诊疗手段朝着依赖现代医学影像和检验等高新技术设备的方向发展,医生对疾病的诊疗过程更加快捷高效。而医生对这些技术的过度推崇,会盲目扩大了这些技术的使用范围,势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损害患者身心健康,从而导致医疗实践活动中人文价值和人文意义的出现偏差,给医生实现医学的公平与可持续增加了更大的难度,严重阻碍了医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总之,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医生人文素养的传承,作为现代医学发展的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相互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和必要张力;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现代医学技术与医生人文素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进一步完善现代医学事业,服务社会和大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邬晓薇梅林徐迪雄黄建军翟建才黄继东孙鹏王云贵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训练部

1数学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

2数学模型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应用

3数学统计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4统计软件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静李健康张立单位:巴南区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摘要:当前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在现代医学当中的交流和医疗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医学当中医院计算机网络的作用非常中啊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医院的应用被提出更好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如何适应当前医学领域的发展,进行创新发展,对其管理信息化进行全面的论述,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网络;现代医学;创新发展

医学这门主要是在人们的健康和疾病当中进行转化,医学主要就是对人们的健康和疾病进行研究,当前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医疗市场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增加,医院需要转变当前的正在使用的医学模式,促进医学自身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医院可以得到持续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可以促进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1医院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内容

1.1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通讯系统

首先需要是建设出来的网络环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样才可以促进现代医学信息的良好传递,利用各种不同的分布形式建构网络系统架构。对于后天大型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具有很强先进性的前台分层级的网段设计也要给予有效的利用,使体系结构可以实现快速性和有效性,使当今现代医学信息传递的各种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1.2针对现代医院建立数据库

无论是和医学有关的教研,还是和医学有关的教学,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数据库,这样一来,现代医学信息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才会得到满足。现代医学医疗的基础数据和人事档案管理的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数据库,这些具体的现代医学的数据库可以根据主要的功能特点为基础,进行有效地划分,使其成为各种不同的子数据库。

1.3建立现代医学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当前的医疗管理系统需要以医学特点为基础,对于当前的科学技术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人们对于当前医院医疗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医疗管理系统需要尽量满足这些要求,医疗管理系统的监理需要始终围绕着患者的实际需求,患者需求就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基础,建立具有现代化的信息系统。

2医院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

2.1先进性原则

要想建设计算机网络,需要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在选择硬件和软件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力度对计算机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挖掘,对于软件质量控制未来的发展空间需要有效的结合。

2.2实用性原则

2.3安全性原则

3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的措施

3.1开发具有医院特色的信息资源

3.2进行信息化管理

3.3加强玩过管理等工作

4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对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进行全面的论述,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医院计算机网络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可以掌握当今最先进的医学信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预计1个月内审稿部级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预计1-3个月审稿北大期刊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预计1个月内审稿省级期刊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

社会医学论文:西方社会医学管理对卫生事业的启发美国是在19世纪后期才建立起注册医师制度,而推动这项改...

护理管理论文: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的风险管理目的:分析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笔者选取自...

医学美容论文:对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美容专业实践实训教学的思考【关键词】医学美容专业;思考随着社会经...

国外医学论文:借鉴国外医学教育经验提高我国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改革研究摘要:目前,我国五年制...

口腔医学论文:模拟教具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一、仿真头颅模型及牙领模型在口腔领面外科临床技能培训...

重视症状体征在诊疗中的价值,用现代手段对其进行细分和拓展,有助于弥补现代医学在功能性疾病诊疗方面的...

THE END
1.贰降风险评估分析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卒中患者至少700万,心肌梗死患者250万,心力衰竭患者450万,肺心病患者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0万。每5个成人中有1名患心血管病。 掌握健康危险因素的识别方法 熟悉我国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 ...https://www.meipian.cn/2j8awwtw
2.关系型数据库与Elasticsearch组合使用要点关系型数据库局限性 1.关系型数据库支持有限度的关联查询,一般在业务应用系统中,关联表会控制在 2~3 个表(有 3 个表关联的业务场景需要评估是否容许,开发工程师只容许 2 个表关联),且单表的数据量要平衡考虑,跨同构数据库源关联不容许,而跨异构数据库源更是有心无力。 https://www.jianshu.com/p/34586334daa9
3.“信息安全”课程习题及参考答案网络信息安全doc消息认证是 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即验证数据在传送和存储过程中是否被篡改、重放或延迟等。 MAC函数类似于加密,它于加密的区别是MAC函数 不 可逆。 10.Hash函数是可接受 变长 数据输入,并生成 定长 数据输出的函数。 三、问答题 1.简述主动攻击与被动攻击的特点,并列举主动攻击与被动攻击现象。 http://read.cucdc.com/cw/62655/104021.html
4.舟山烟草ACP数据训练某医院的数据库中有一张记录看病人信息的数据表,包含了字段病人编号()、姓名(Name)、性别(Gender)、手机号(Phone)和住址(Address),该表中记录着六个病人的数据,仅有一个病人的手机号缺失,则该表的关系完整性为_ A.5/6 B.4/5 C.29/30 D.1/6 15. 分析师需要对各个省份及各个地区的住房市场和居民住房...https://www.wjx.cn/jq/116694900.aspx
1.关系数据库模型的特点是什么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在数据库中元组被用来代指行,属性则被用来代指列。用关系实例这个术语来指代一个关系的特定实例。也就...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sk/2147736
2.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详解关系型与非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各有千秋,选择哪种数据库技术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关系型数据库在事务处理和复杂查询方面表现优异,适合结构化数据和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要求高的场景。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高并发读写和灵活的数据模型方面更具优势,适合大数据和实时Web应用。https://blog.csdn.net/NiNg_1_234/article/details/143751135
3.非关系型数据库特点,非关系型数据库有哪几种易用性和开发工具:非关系型数据库通常提供简单易用的API和丰富的开发工具,使得开发者能够快速地开发、部署和维护数据库应用。 尽管非关系型数据库具有诸多优点,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大多数非关系型数据库不支持复杂的SQL查询,不能进行跨表连接等操作。此外,由于数据模型灵活,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不如关系型...https://www.selectdb.com/blog/1167
4.关系型数据库为什么不存储二维表安全性强:数据不能随意修改 选择哪个数据库 数据库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关系模型指的就是二维表格模型(一个表由行和列组成),而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就是由二维表及其之间的联系所组成的一个数据组织。 https://blog.51cto.com/u_16099168/12477180
5.财务软件数据库类型有哪些财务软件数据库类型有哪些 财务软件数据库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如or某ale、m某s某ql、sqlserver等)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memc某ahed等)。关系型数据库以表格形式组织数据,支持acid事务,易于数据管理和查询。非关系型数据库以键值对或文档形式存储数据,支持分布式部署,具有高性能和可扩展性优势。企业在...https://h.chanjet.com/ask/a51ac3c3ecd34.html
6.SQLiteMySQLPostgreSQL:关系型数据库比较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ySQL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做所有事情,因而它在功能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一些先进应用程序的要求。 可靠性问题 MySQL对某些功能(例如引用、事务、审计等)的实现方式使得它与其他的关系型数据库相比缺少了一些可靠性。 开发停滞 尽管MySQL依然是一款开源产品,但是自从它被收购之后人们就对其开发进展有很多抱怨。https://www.osgeo.cn/data/7489g
7.图数据库图数据库就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同于关系型数据库的新型数据库,它处理的是大规模的数据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图数据库的历史由来、建模方法、工作原理和一些真实的用户用例,详细地说明了图数据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并以Neo4j数据库和Cypher查询语言为例,阐述了图数据库的建模方法和领域用例,最后还介绍...https://www.epubit.com/bookDetails?id=N11801
8.病患需求调查表12篇(全文)9.你最信任的网络系统有哪些?*q请至少列举3个* (1) (2) (3) 病患需求调查表 第3篇 关键词:脑血管病,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的危机重病,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由于病程长, 恢复慢, 绝大多数患者出院后需要继续治疗, 给予针对性的康复指导[1], 而三级医院医师往往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1ueuvtb.html
9.新型信息系统(精选十篇)宏观决策系统数据库可有效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将决策中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与时间有关的和不可修改的数据集合在一起,从地方大量的事务型数据库中通过清理和转换按统一数据格式抽取必要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宏观决策系统软件用于管理宏观决策系统的数据库和用户接口,保证用户与宏观决策系统的数据库之间方便地...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bl04qo.html
10.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技术方法研究审计科研专题专栏不同的文献给出了不同的大数据的定义,最常见的定义有世界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把大数据定义为:大数据指的是大小超出常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Manyika,2011)。Gartner把大数据定义为:大数据是具有大容量、快速、和(或)多样性等特点的...http://sjt.fujian.gov.cn/ztzl/sjky/201805/t20180520_3343826.htm
11.浅析技术的重要性论文(精选15篇)在整个机械制造过程中,即使没有很多的人工干预,自动检测技术也可以实现提升生产产品质量的目的,从而使生产产品的不合格率有效降低。传感器、数据信息处理、信号的及时调节和信息结果的输出构成了自动检测系统。这种技术结合了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动检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https://www.ruiwen.com/lunwen/1166747.html
12.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有哪些?SQL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简单说,关系型数据库是由多张能互相联接的二维行列表格组成的数据库。当前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Oracle、DB2、Microsoft SQL Server、Microsoft Access、MySQL等。 1、Oracle Oracle是1983年推出的世界上第一个开放式商品化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采用...https://www.php.cn/sql/421899.html
13.ICH指导原则E2E药物警戒计划其他毒性相关的资料或数据。 如果产品将用于特殊人群,应当考虑是否需要有特定的非临床数据。 2.1.2 临床 a. 人类安全性数据库的局限性 安全性数据库有其局限性(例如,与研究人群样本大小,研究纳入/排除标准有关) ),应当清楚的讨论这种局限性对于预测上市后产品安全性的影响。应当专门描述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产品适用的...https://db2.ouryao.com/ich/content.php?lang=cn&id=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