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科学的三大支柱与五大要素是什么?
答:数据科学的三大主要支柱为:
Datalogy(数据学):对应数据管理(Datamanagement)
Analytics(分析学):对应统计方法(Statisticalmethod)
Algorithmics(算法学):对应算法方法(Algorithmicmethod)
数据科学的五大要素:
A-SATA模型
分析思维(AnalyticalThinking)
统计模型(StatisticalModel)
算法计算(AlgorithmicComputing)
数据技术(DataTechnology)
综合应用(Application)
2.如何辨证看待“大数据”中的“大”和“数据”的关系?
字面理解
Large、vast和big都可以用于形容大小
Big更强调的是相对大小的大,是抽象意义上的大
大数据是抽象的大,是思维方式上的转变
量变带来质变,思维方式,方法论都应该和以往不同
计算机并不能很好解决人工智能中的诸多问题,利用大数据突破性解决了,其核心问题变成了数据问题。
3.怎么理解科学的范式?今天如何利用这些科学范式?
科学的范式指的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科学家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第一范式:经验科学
第二范式:理论科学
第三范式:计算科学
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
今天,是数据科学,统一于理论、实验和模拟
4.从人类整个文明的尺度上看,IT和DT对人类的发展有些什么样的影响和冲击?
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正在走向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DataTechnology)数据时代。大数据驱动的DT时代
由数据驱动的世界观
大数据重新定义商业新模式
大数据重新定义研发新路径
大数据重新定义企业新思维
5.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大数据时代”和“智能时代”告诉我们:
数据思维:讲故事→数据说话
总体思维:样本数据→全局数据
容错思维:精确性→混杂性、不确定性
智能思维:人→人机协同(人+人工智能)
6.请列举出六大典型思维方式;
直线思维、逆向思维、跳跃思维、归纳思维、并行思维、科学思维
7.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同5
8.二进制系统是如何实现的?
计算机用0和1来表示和存储所有的数据,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用1表示开,0表示关
9.解释比特、字节和十六进制表示。
比特:一位0、1;字节:8比特,从000到111,十六进制:0000到1111十六个数分别用0,1,2,3,4,5,6,7,8,9,A,B,C,D,E,F来表示
10.请辨析现象、数据、信息和知识这几个概念。
信息是关于世界、人和事的描述,它比数据来得抽象;而数据则是信息的载体。
知识比信息更高一个层次,也更加抽象,它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从现象、数据到信息、知识,抽象层次是越来越高的。
人类的进步就是靠使用知识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周围的世界,而数据是知识的基础。11.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
存储程序控制
程序和数据都用二进制数表示
机器以CPU为中心
12.简述GB2312编码和Unicode编码原理;
GB2312编码适用于汉字处理、汉字通信等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行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中文系统和国际化的软件都支持GB2312。
基本集共收入汉字6763个和非汉字图形字符682个。整个字符集分成94个区,每区有94个位。每个区位上只有一个字符,因此可用所在的区和位来对汉字进行编码,称为区位码。
Unicode(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是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一项业界标准,包括字符集、编码方案等。Unicode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字符编码方案的局限而产生的,它为每种语言中的每个字符设定了统一并且唯一的二进制编码,以满足跨语言、跨平台进行文本转换、处理的要求。
13.简述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14.为什么计算机系统要往并行与异构的方向发展?
单核CPU已经走到尽头,不能承载更多的晶体,所以采用多核和GPU及FPGA等并行与异构,多台计算机一起工作,进一步提升计算性能
15.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是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方便地按需通过网络访问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服务)的公共及。这额资源可以迅速提供并发布,同时最小化管理成本或服务提供商的干涉。
16.为什么说数据上云是一种趋势?
大数据上云,数据上云,分析上云,人工智能上云,数据上云是一种趋势
17.从技术体系和资源结构两方面谈一下云计算的逻辑平台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