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080718(基础科段)、080719(本科段)
主考学校:福建农林大学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以高等教育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是为满足软件产业迅速发展需要而设置的;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考核应考者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历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分专科和本科两种学历,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相近专业同等学历的水平相一致。
本专业考试计划为衔接式计划,整个计划分为基础科段和本科段两个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的阶段,依据不同层次考生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形成多模式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凡通过本计划基础科段规定的15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通过相应课程的实践考核,累计达到80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专科毕业证书。凡继续参加本计划本科段规定的12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并通过相应课程的实践考核,完成毕业设计并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
凡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三.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计算机实际应用技能与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适应国内外软件产业市场需求的国际型、通用型、实用型的软件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应考者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求掌握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计算机软件主流技术、软件开发方法与软件工程、软件项目工程组织与管理;有良好的外语运用技能。可以攻读计算机科学和相近学科的有关研究方向硕士学位。
四.考试课程与学分
(1)基础科段(C080718)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1*
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2*
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3*
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2
4*
0011
大学语文(本)
6
5*
0023
高等数学(工本)
10
6*
0015
英语(二)
14
7*
2198
线性代数
8*
2316
计算机应用技术
2317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
9*
034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34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1
7011
数字逻辑电路
5
7012
数字逻辑电路(实践)
11*
2318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12
7013
算法与数据结构
7014
算法与数据结构(实践)
13*
2326
操作系统
2327
操作系统(实践)
14*
2336
数据库原理
2337
数据库原理(实践)
15*
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897
电子商务概论(实践)
总学分
82
(2)本科段(C080719)
备注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219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7015
计算机专业英语
2324
离散数学
2339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7
7016
编译原理
2333
软件工程
2334
软件工程(实践)
3142
互联网技术及应用
3143
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实践)
7017
面向网络编程技术
7018
面向网络编程技术(实践)
11
7019
分布式数据库
7020
分布式数据库(实践)
702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过程考核
6998
毕业设计
不计学分
52
加
考
课
程
说明:
1.序号后加“*”号为全国统考课程。
2.年龄在40岁以上的考生可申请免考英语(二),但必须加考三门课程,其学分不少于14学分。三门课程为:工程经济(4学分)(课程代码2194)、网络操作系统(5学分)(课程代码2335)、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5学分)(课程代码3141)。
3.为鼓励考生参加国际国内认证,凡获得SUN公司的JAVA认证可免考“面向网络编程技术”课程;凡获得Oracle公司的Oracle认证,可免考“分布式数据库”课程等。
4.报考本科段的条件
(1)学完本计划基础科段的考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本科段。
(2)计算机类各专业(非本专业基础科段)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1一门课程
(3)电工电子信息类非计算机类各专业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1、2、3三门课程。
(4)理工类非电工电子信息类专业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1、2、3、4四门课程。
(5)非理工科类各专业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1、2、3、4、5五门课程。
五.课程说明和自学教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说明略)
自学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赵家祥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说明略)
自学教材:《邓小平理论概论》钱淦荣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说明略)
自学教材:《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巩献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说明略)
自学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罗正楷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说明略)
自学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6.大学语文(本)
自学教材:《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英语(二)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公共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应考者掌握4000个单词(含中学阶段1600个单词)、一定量的习语和系统的语法知识,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英译汉能力以及初步的听、说、写和汉译英的能力,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应考者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能借助词典独立阅读与后期课文难度相当的一般性资料,并能译成汉语,理解基本正确,译文基本通顺。
自学教材:《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高等数学(工本)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公共课。通过学习,要求应考者系统地获得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包括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级数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要求应考者掌握各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比较熟练地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抽象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自学教材:《高等数学》(上、下册)陈庆乐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9.线性代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行列式的定义,性质;熟练运用矩阵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其判别法则,掌握特征值的重要概念。
自学教材:《工程数学(线性代数)》魏战线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10.数字逻辑电路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数字电子技术概述、逻辑代数、集成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脉冲信号的产生和变换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器、中小规模的逻辑电路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一些数字逻辑电路基本理论、概念、方法及应用,具有中小规模逻辑电路设计初步能力。
自学教材:《数字集成电路基础》皇甫正贤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1.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DOS、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中文WINDOW95/98操作系统的使用,汉字输入/输出方法综述、字处理软件WORD97与表格处理软件EXCEL97、网络初步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应考者具有微机应用、文字编辑表格生成的能力。
自学教材:《计算机应用技术》张宁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1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主要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内容包括:C语言程序结构、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各类语句、构造数据类型(数组结构、联合、枚举)和应用,指针、函数、编译预处理、文件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和调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应考者掌握C语言及使用C语言编程的知识,具有用C语言描述、求解问题的基本能力。
自学教材:《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迟成文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13.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主要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运算组织、存储器组织、导址技术和指令系统、整机结构、控制器的设计、输入输出和接口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应考者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结构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实现。
自学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胡越明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14.算法与数据结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深理解“算法”与“数据结构”的紧密关系,学会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和存储结构,设计有效的求解算法;通过实践训练,强化学生运用基本数据结构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
自学教材:《数据结构用C语言描述》宁正元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
15.数据库原理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内容为:数据库概论、关系数据模型、关系运算理论、SQL语言、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数据库的保护、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以及分布式数据库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等数据库新技术的介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应用现有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方法。
自学教材:《数据库原理》丁宝康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16.操作系统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为:操作系统的典型算法和结构、作业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操作系统结构设计以及UNIX操作系统介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法,了解它与硬件和其它系统软件的关系,能使用和分析常见的操作系统。
自学教材:《操作系统》谭耀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公共课。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一门数学课。本课程概率论部分包括: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变量、多维随机变量和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等内容;数理统计部分包括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理解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熟悉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重要性质,熟悉随机变量的常用分布,并会进行相应的计算。掌握数理统计中有关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方法,了解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
自学教材:《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范金城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18.离散数学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为:命题逻辑和一阶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演算;集合的概念和运算、二元关系和函数;代数运算和代数系统的基本性质、半群和群、队和域、格和布尔代数;图的基本概念、树、欧拉图和哈密顿图、平面图、图着色、赋权图、二部图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有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常用的离散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自学教材:《离散数学》左孝凌等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19.计算机专业英语
本课程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有:计算机专业词汇,包括一般的单词在计算机科学中的不同的意义,以及各种缩写词(操作系统、与计算机有关的组织、各种应用软件、计算机的各种部件等);操作过程中出现“出错信息”理解,以及对解决问题的解释;通过查阅字典完成对一些英语版应用软件中README、HELP文件的阅读、理解,从而解决在将来的日常应用中使用英语版应用软件的能力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能熟练阅读计算机外文资料,熟练理解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出错信息”,提高计算机软件编程能力。
自学教材:《大学计算机英语》张政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互联网及其应用
自学教材:《互联网及其应用》袁宝宗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
21.电子商务概论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如何进行电子商务、如何进行企业的电子规划等。通过课程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良好素质。一是针对现有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善于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二是培养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经理人的电子商务的基本素质。
自学教材:《电子商务学概论》陈国龙等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22.软件工程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包括: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方法、设计方法、编程方法、检验和测试方法、维护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工具和环境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软件工程和有关概念和和各阶段的主要技术、方法与工具、具备组织和从事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
自学教材:《软件工程》陆丽娜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3.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数据通信技术、包括数据传输原理、通信交换技术、通信规程、差错控制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QSI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及高层协议;计算机局域网、网络互连、因特网的实用技术与应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简化的ISO/OSI参考模型,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概念,熟悉计算机网络典型技术与协议,具备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
自学教材:《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冯博琴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24.面向网络编程技术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有:Java语言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和结构,抽象窗口工具箱的概念,半编译和虚拟机的概念及应用;一般Java开发环境的工作方式;Javaapplet的开发和设计方法;Java语言的语法规定、数据类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式,SymmantecJava图形界面设计方式和VJ++的常用控件;Java接口和包的概念、构造和使用包的方法,异常抛出机制、异常处理机制;Java的输入输出方式,网络环境编程、网址的处理、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的概念和TCP/IPSocket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应考者掌握运用Java先进的语言机制、构造问题的模型建立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培养应考者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线程程序设计、applet设计及网络环境编程的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主要提高应考者以下两方面的素质,其一,学会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建立问题解决方案;其二,理解跨平台语言的本质和机理,理解Java虚拟机的机制。
自学教材:《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李金铭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5.编译原理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有:有限自动机和形式语言理论的基本概念;语法分析各种技术;语义生成和优化技术;自动生成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应考者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应考者利用自动机理论和形式语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应用编译技术和方法构造编译系统和其它应用软件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将使应考者在以下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1)对程序设计语言使用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2)在抽象思维和形式推理的能力方面得到良好的锻炼。
自学教材:《编译原理》(第二版)徐国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6.分布式数据库
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内容有:分布式数据库基本概念;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数据分布;分布式查询处理;分布式事务管理;分布式并发控制与恢复;分布式完整性与安全性,以及以oracle为示例,展开对分布式数据库原理和开发的介绍。
随着用户对数据库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数据库技术经历了如下的几个变迁:从集中式→分布式,从C/S→B/S,从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等等。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众多的数据库新技术中,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研究得比较透彻、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一门计算机前沿学科。因此,仅仅学习和掌握《数据库系统原理》,对计算机本科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开展数据库新技术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并初步具备分布式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经验,才能培养出的计算机应用(特别是数据库应用)高级专业人才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处于先进行列。
自学教材:自编,出版社待定
参考教材:《分布式数据库》郑振楣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Oracle9i中文版基础教程》张曜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7.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被国际软件界公认为是软件工程学的一项重大成果。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应考者科学地评价软件开发单位的软件能力成熟度等级,帮助软件开发单位进行自检,了解自已的强项和弱项,从而不断完善单位的软件开发过程,确保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自学教材:《能力成熟度模型》刘孟仁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