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范例6篇

对于基于J2ME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而言,在设计过程之中主要采用了三位一体的总体设计技术,主要是由三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分别是J2EE中件间服务器、J2ME客户端以及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而从其总体结构的角度来看,又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内网访问以及外网访问。在内网中,主要包含有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内网的操作方式主要是通过B/S方式进行交互操作;而对于外网而言,其组成相对复杂,主要是由J2EE中件间服务器、J2ME客户端和ORACLE映射数据库这三者组成,外网访问主要指的是通过B/S方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远程访问以及无线访问。除此之外,在这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将J2ME技术和J2EE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这种整合之下,能够对手机与计算机的饿通信进行有效的实现。基于J2ME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模型见图1所示:

2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2EE服务器端设计

在对这一基于J2ME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客户端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主要是对J2EE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使用。而对于J2EE技术而言,它是对J2SE技术的继承与发展,首先它是在J2SE技术基础之上的,其次它在此基础之上提供了一些新的服务,例如事务服务、安全以及消息服务等。对于J2EE应用而言,它可以对一系列的客户端进行有效集成,且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有台式客户端、无线客户端以及基于Web浏览器的客户端等。

在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2EE服务器端软件进行设计时,根据具体功能的差异性,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在校学生管理系统以及离校学生管理系统。其中,在校学生管理系统之中包含了五个子系统,分别为学生信息录入系统、辅导员管理系统、B/S学生信息查询系统、手持设备学生信息查询系统以及超级管理员系统;而对于离校学生管理系统而言,它则包含了B/S学生信息查询系统、手持设备学生信息查询系统以及超级管理员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对于L2ME而言,它全称为Java2Platform,MicroEdition,即Java2平台,袖珍版,它能够对网络上的可用资源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扩展,并在此基础之上将其联网到移动空间之中。而对于一般手机而言,所能够支持的网络协议主要有三种,分别是HTTP协议、UDP协议以及Socket协议。但在MIDP1.0规范之中有明确规定,要求HTTP协议是必须要实现的协议,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将HTTP协议作为首先的协议,同时,通过使用HTTP协议,能够对代码的重用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也有效的满足了在不同类型手机上移植的要求。

J2ME联网的主要目的是对移动设备的广泛频谱不同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联网系统必须是特定于设备的,为了对这些要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我们在J2ME联网之中对通用连接框架进行了有效的引入。在对客户端进行设计时,我们充分结合了通用连接框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构件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封装,在这一环境之下,就可以采用构件及功能模块的方式进行有效设计。具体情况见图2所示:

图2:客户端模型设计

4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基于J2ME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阐述,这一系统采用了三位一体的总体设计技术,主要包含有J2EE中件间服务器、J2ME客户端以及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阐述并分析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2EE服务器端设计,重点阐述了在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与离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设计。最后,较为详细的论述J2ME学生信息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拓守恒.基于J2EE的多层架构的Web信息系统构建与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01).

[2]郭昌建.基于移动技术的数字农业系统设计[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3]闫振福,张晓诺.基于J2EE平台的教学管理系统设计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9).

[5]蔡学军,仵博.基于J2ME-J2EE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的研究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17).

关键词:公寓;设计;性能

学生公寓是每一位在校同学生活、学习、相互交流的主要场所,如何提供一个良好的学生公寓的管理体系对学校和同学而言至关重要。以往的学生公寓管理基本上还处于人工操作的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采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来管理学生公寓似乎也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本系统主要完成对学生公寓的学生管理,寝室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本系统主要有以下模块:系统概要、修改密码、新生入住、查看学生、学生搬离、入住情况、更换宿舍。

下面分别论述本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

一、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的模块构成

1.系统概要:本模块就是对系统的一个简介,从各个方面简单阐述了本系统的功能及运行环境。

2.修改密码:本模块即用来为用户修改密码,需要先验证超级密码,验证成功后才可以修改密码。

3.新生入住:本模块即新增学生,按照输入的要求输入学生的信息,将信息添加入学生表,即入住成功。

4.查看学生:查看现在入住的所有学生,本模块其实是模糊查询,即输入任意关键字,数据库将会从学生表里面查找与之相匹配的所有字段的信息。

5.学生搬离:即删除学生,需要给出一个学生的学号,然后根据学号进入学生表里面进行查找,找到后将其删除。

6.入住情况:这里运用的是多表链接查询的技术,并且运用COUNT()方法在查询的时候就计算每个宿舍入住了多少人。

7.更换宿舍:本模块即修改学生信息,将其宿舍号字段修改为需要更换的宿舍号。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存储着所有的信息,在信息管理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数据库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这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存储效率,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一直性。同时,一个合理的数据库结构有利于程序的实现。这里选用MySQL5.1作为后台数据库。

数据库是某个企业、组织或部门所设计的数据的一个综合,它不仅要反映数据本身的内容,而且要反映数据之间的联系。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简单地说,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模拟。

在软件的编制当中,各个模块的设计以JSP语言实现,采用MySQL5.1开发环境进行编译。

二、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在用户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行,最后完成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一般可定义为: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否可行。

1.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系统目标可行性分析:分析新系统的目标是否符合某此小发展的需要。

②社会可行性分析:社会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政策。

③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根据新系统的目标来衡量是否具备所需要的技术。

④管理可行性分析:管理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分析现行的管理体制和领导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统;新系统开发人员的数量和水平,即人力资源;硬件和软件资源。

首先根据新系统的目标,考虑目前有关的技术能否支持所开发的新系统。这里讨论的技术必须是已经普遍使用的,而不是待研究的或正在研究的。

2.硬件资源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所需的硬件资源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系统开发人员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仪器设备及其有关的外部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投入使用后,使用单位所应具备的计算机仪器设备及其有关的仪器设备。对硬件资源进行可行性分析时主要考虑计算机的主机内存、类型、功能、联网能力、安全保护措施以及输入/输出仪器设备,外存储器和联网数据通信仪器设备的配置、功能、效率等指标是否符合系统方案设计要求,同时还要考虑计算机的性能/价格比。

3.软件资源

软件资源的可行性分析主要考虑以下几点是否满足用户的要求:

①操作系统的选择;②编译系统的选择;③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④高级编程语言的选择;⑤汉字处理系统的选择。

三、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的特点

1.系统维护简单,系统所需要的任何数据或者任何仪器设备信息资料,都是被保存在各自独立的数据库当中的,大部分的工作都由我们的系统来完成,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只要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就可以了。

2.系统的使用方便,系统任何截面都全中文显示,友好和可预见性的界面,及时的提示,让用户能很快的掌握操作方法。

3.系统的高效实用。数据库的引入,不仅使本系统便于维护,而且,使得系统高效实用,无须了解系统的运行体制和内部结构,就能掌握要领,运用自如。

4.对于不同的数据资料都是采用分别独立的数据库来保存的。

关键词:Web;信息管理系统;ASP;access

本系统开发的目标是实现学生信息的统一化、规范化。具有信息处理的自动性,完成学生信息管理功能、学生成绩管理功能,实现对信息的浏览、上传、更新、删除、查询、打印等。可以非常方便地使各系部的教师查询、下载学生的信息。

一、系统分析

二、系统功能结构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数据浏览、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打印报表,用户管理。具体实现功能如下:

(一)信息的浏览功能。即学生基本信息和大学期间形成的个人信息的浏览,主要功能为浏览。

(五)报表输出功能。信息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条件收集或输出功能。

(六)系统维护功能。运行系统的过程中,要对系统有基本设置、管理员维护功能。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具有数据信息多样化,管理人员多且权限复杂但学生数量不多等特点,所以,本系统采用B/S架构、以学院的网络中心的机器作为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采用Windowsxp和IIS5.0,数据库服务器采用Windowsxp和access2003。

本系统的界面开发采用Dreamweaver8,它是一套集网页制作和网站管理于一身的网页编辑软件,是建立Web站点和应用程序的专业工具。它将可视布局工具、应用程序开发功能和代码编辑支持组合在一起,其功能强大,使得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都能够快速创建界面吸引人的基于标准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使用Dreamweaver及所选择的服务器技术来创建功能强大的Internet应用程序,从而使用户能连接到数据库、Web服务。

本系统采用Access2003数据库,Access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的桌面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即RelationalDatabaseManagementSystem),是Office系列应用软件之一。它提供了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7种用来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对象;提供了多种向导、生成器、模板,把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界面设计、报表生成等操作规范化;为建立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方便,也使得用户不必编写代码,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数据管理的任务。可以利用它来解决大量数据的管理工作。现在它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

四、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数据库的设计。根据系统功能,本系统建立以stua为数据库名的数据库,该库中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信息数据,管理员信息数据。

1.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学生基本信息数据为1张数据信息表:即学生基本信息表。

2.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信息数据。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信息数据为8张数据信息表,即:贫困生情况表、奖学金情况表、助学金贷款情况表、助学金管理信息表、诚信情况表、寝室情况表、违纪情况表,成绩表。

3.管理员信息数据。包括1张信息数据表,即:管理员信息表。

数据库建立好后,需要将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之间建立连接,建立数据库的方法有几种,本系统使用ADO提供的Connection对象,它用于建立和管理应用程序与OLEDB兼容数据源或ODBC兼容数据库之间的连接。

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创建connection对象

Cs=”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source=”'创建oledb连接字符串

Conn.connectionstring=cs&server.mappath(“rsg1.mdb”)

Conn.open%>'打开连接

本系统将以上连接数据库的语句写入conn.asp文件中,以方便用到连接数据库语句的数据文件的调用,只要数据库文件是根目录文件,都可以在文件头中写

代码来实现数据文件连接数据库的功能。

pwd=Trim(Request.Form("pwd"))%>

然后要通过获取的值与数据库中的数据相比对,如果出现错误,应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反之,则应进入系统。if语句结构如下:

alert('请输入学号或密码!')

Else

Ifrs.eofThen

alert('学号错误,请重新输入!')

ifrs("pwd")=pwdthen

Session("name")=Rs("name")

Session("number")=Rs("number")

Response.Redirect"Seek.asp"

else

alert('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endif

EndIf

%>

五、结束语

本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统一、方便、规范、高效、合理、有序。为实现建设高职院校数字化、信息化的宏伟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1]岳学军,李晓黎.Web应用程序开发教程+SQLServer[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邱岩,王庆玲.用.NET实现系统整合的关键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24:136-138

关键词:学习过程管理;网络管理平台;教学管理

引言

随着现代网络及手机的普及与应用,高校网络教学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教和学的实施中,网络教学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1]。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师对学生成绩及发展水平的宏观把握,学生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有必要的。此系统不仅能实现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监督和鼓励,又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并推动教师之后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善[2]。

信息化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个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管理信息低、效率低、可决策性差的人工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多属性和信息化的网络管理模式。学习过程管理信息化在高校教师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大大减少教师们的工作量,也解决了人员冗余现象,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另外,与传统的繁琐繁重的人工管理模式相比,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更加具有正确性和安全性。系统的开放性和时效性也解决了之前信息仅局限在教师手中的问题,老师们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查看个人的学习成长信息,方便了学习和管理之间的交流[3]。

1.1B/S模式

在现代网络领域,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用的比较多,其又称为B/S结构。此结构主要是利用WWW浏览器技术的不断成熟,结合多个浏览器脚本语言,使用标准的Web浏览器实现需要强大复杂的专用软件可以实现的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与C/S体系结构比较,无论是在系统性能方面,还是在系统升级维护方面和在系统开发方面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1.2J2EE框架

J2EE是一套技术架构,其中所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术层次,均有共通的标准及规格,让各种依循J2EE架构的不同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兼容性,主要可简化且规范、统一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与再用价值。

1.3MVC

MVC是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是一种典型的软件设计理念,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MVC被独特的发展起来用于映射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在一个逻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结构中。它的目的是实现系统的功能划分。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需求分析

目前绝大多数高等学校仍然采用传统人工方式进行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主要是靠教师手工地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如出勤、提问、作业和平时测验成绩)登记到平时成绩登记表上,最后进行汇总和打分,极易造成错误、不客观、耗时耗力。学生们不能方便和及时地查询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绩信息。辅导员和家长几乎无法查询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绩信息。教学督导或教学负责人也很难全程监督教师教学过程中作业批改情况、提问情况和考勤情况。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学生管理系统,对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并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不仅高效而且科学。并且现在东北农业大学无线网络全面铺开,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系统的应用条件已经成熟。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便捷的录入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基本信息;二是能够便捷设置和修改考核方案的参数,做到科学考核;三是能够直观的展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四是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2.2系统应用流程设计

整个学生管理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网络设备和网站服务器构成。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学生、教师和家长。学生通过系统进行注册和个人信息的修改。教师通过智能手机在学生管理系统上作业,统计学生上课情况,设置成绩考核方案等。系统会根据教师输入的数据,按照事先设定的考核方式自动生成学生的成绩,供学生、家长和教师查询。

2.3系统功能模块

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信息管理、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学习预警和信息查询四个子系统。学生学习过程信息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是为教师提供每门课程中每名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学号、班级等)和学习过程的信息(如作业成绩、出勤情况、提问情况和平时测验成绩等)的录入、删除和修改的功能;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客观地给出阶段性成绩和总体成绩;学生学习预警子系统主要功能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状态预警;信息查询子系统主要功能是为学生、辅导员、家长和教学督导(教学负责人)提供查询功能。

2.4系统实现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的查询、学生出勤情况的管理、学生出勤情况的修改、学生课堂表现、学习过程管理等内容,其中学习过程管理功能是是本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其他所有功能的总结与汇总,界面如图2所示,显示了指定班级的所有同学在指定学科的所有的学习情况,具体包括学号、姓名、班级、出勤、作业、课堂、阶考1~5,以及修改操作。

系统管理模块是该系统的安全模块,其有如下几个功能:修改密码功能、系统版本信息查看功能以及退出系统功能。修改密码功能直接在主页上就可以进入,为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此过程需要输入用户名、原始密码、新密码、重复新密码等4项内容。

3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1]李晓静,房国栋,段渭军,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5:63-65.

[2]苏建洋.学生学习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东北农业大学,2014.

关键词:高校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管理系统设计

顶岗实习以及就业是学校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落实,一般都具有实习内容多样化、主体多样化以及实习地点分散化的特征,所以,一般情况下,进行定岗实习和就业过程中的管教都会成为一个难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就会使得顶岗实习的意义大打折扣甚至是不具备其实施的原始意义。随着现阶段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使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着,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发的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那么究竟怎样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去作用于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已经成为建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的重要课题[1]。

1对于功能特色的需求

1.1用户方面

依照顶岗实习的标准性的管理以及对于顶岗实习所遵循的管理方法,要对每一用户进行统筹,尽可能满足用户的整体需求,因为他们之中对访问内容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在对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进行构建时要考虑到用户的职业角度以及使用进行分析,可以系统对其分成企业管理员、学校教务管理员、学校思政老师、实习和就业学生、系统管理员、企业指导教师、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实习工作组组长等方面,从而为信息系统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甸。

1.2栏目的设置特色

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管理系统的构建还要从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的质量和管理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为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那么,就要在进行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将栏目的设计以及功能设计作为系统建设的重要因素,并且也要依照不同用户或者主体的需求进行切实的设计,要对实习的学生以及顶岗过程中的学生实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要具有良好的信息交流、反馈功能以及信息的功能,依据这些数据对栏目实行专业管理、交流论坛、家长通道、学生通道、实习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等对栏目进行分设。

2系统管理模块的建设与应用

在进行系统的构建时要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为基准,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确定。而且在设计系统模块的基础上,要对企业管理、学生通道、交流论坛、专业管理以及实习管理等栏目进行深化,从而设计出结构以及数据库的模板,最终使得系统建立完成。

2.1企业模块

对于企业模块的管理多是通过企业信息的录入,以及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来实现功能的建立的,其中包括企业间与院校合作的流程以及成立等方面。

2.2院校模块

对于院校管理模块的建设和应用多是为了实现班级管理、公告管理、师生管理以及报表管理等,它也是进行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师生的管理模块更多的是方便学生和教师的资料添加以及修改和审核等目的,而且也会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符合和落实新课改所要求的目标进行考核和分析,还能对学生对于学习的接受能力是够能达到教师所要求的标准进行考核,从而针对这些实际的数据和内容进行信息存档[2]。

2.3学生模块

利用这一模块中的优势,学生在顶岗实习或是就业后还可以利用其中包含的工作日志、工作总结以及工作计划等来提升工作效率。

3实现系统的构建

这一系统汉族要利用典型的数据层、业务层以及表示才呢过进行构架设计,并且利用B/S来实现,运用Oracle进行数据库的设计,使用动态链接进行业务层的封装,最后要选用VisualStudio2010进行平台的开发。在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构建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以下为详述。一方面是针对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的质量监控层面,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将会实行多形式的监控方式,例如,可以在学生的模块处对学生进行定时的提醒,督促他们对近一周的实习以及就业情况进行详细汇报,并且在教师模块中设置提醒并要求教师进行及时的回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报告没能达到一定的次数,或者是教师没能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及时的回复处理,就会对学生或者教师账号的信用产生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以及教师的负责人的态度进行督促,从而实现多方面的监控。另一方面,是对于实习和就业单位的管理分配来讲的,系统将会支持企业对于Excel表格的导入,并且针对学生的表现或者是对于岗位人员的需求在表格内得以实现,从而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3]。

4结语

在高校中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可以使得院校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的过程中进行实时的跟踪监督,并且也能实现高效的对顶岗实习和就业中学生进行管理的目标。

[1]代晓岚.民办高校就业指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昆明:云南大学,2013:51-53.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实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系统目标和总体需求

3关于教务管理系统如何设计

设计系统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不但能够稳定不变还要相对靠谱。系统只要开始设计研发,将会持续运行,因此不允许中间因某些不稳定因素影响进程;(2)对外进行开放与拓展空间;(3)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先进水平且各项技术都比较成熟;(4)在实际应用当中,能够对其进行最大化利用且方便管理者管理。检验一个系统的优劣关键是看其实用性如何,里面的各项功能能否适用于用户需求,有无综合考虑用户的特点,或者根据用户日常习惯专项研究后再进行设计;(5)安全性。针对全部的用户来说,系统的管理机制必须安全可靠

THE END
1.学生信息管理系统1(数据库设计篇)智博的日常本次是做一个学生管理系统,在学了数据库之后,希望通过这个系统把所学知识应用与实际项目中去。加强自己的熟练程度。 开发背景:具备数据库,C#的相关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html知识。 用途:仅作练习用。通过一门语言,将数据库展现出来。 2.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概念层设计:功能用例图如下 ...https://www.cnblogs.com/zhiboday/p/6266424.html
2.MySQL(三)为教学管理系统的学生成绩功能设计一个数据库作业思路数据库用处和对实际设计思路的影响 业务分析 在拿到需求以后,不应该立刻进行代码级别的操作。要进行业务上的梳理。比如,我们所作的学生管理系统里面的学生成绩部分,它所涉及的到底有哪些东西?不明了则思路混乱。 对象分析 不同专业可能会设有“相同”的课程;那么课程为什么要归集在专业之下,而不是在整个学校层级里面...https://www.jianshu.com/p/c5c702ca496e
1....学生管理系统数据模型图根据实体关系设计数据库表,包括表的字段主...数据库设计: 基于java+ssm+mysql的高校学生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库表主要包含如下: 管理员表、班级表、课程表、选课表、留言表、离校表、专业表、公告表、奖惩表、课程安排表、学生表等 界面设计: 基于ssm框架的高校学生综合管理系统,包含了超级管理员、管理员、教师、学生角色,管理员主要是专业、班级、学生、教师、课...https://blog.csdn.net/qq_3532335389/article/details/143731271
2.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盐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议收藏...题目: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87857
3.学生盐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生选课管理系统已成为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高效、稳定的选课系统,不仅能够简化学生的选课流程,还能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便捷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功能。而这一切的基石,正是一个合理且完善的数据库设计。本文将围绕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展开探讨,分析设计原则、关键步骤及实施要点...https://blog.51cto.com/u_16175134/11188487
4.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范文在理论教学开始时教师利用大概2周的时间,讲解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以及前沿的知识体系、开发工具,让学生对该领域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从典型案例着手――以学生管理系统为例,讲解如何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功能分析和数据需求分析,如何绘制用例图,在数据库设计...https://www.gwyoo.com/haowen/159744.html
5....音乐美术学科考试说明(适用于201?7级高中学生)的通知...“数据管理技术”模块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它与必修模块的内容相衔接,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与数据管理有关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使用数据管理技术管理信息,处理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https://fszx.lyun.edu.cn/info/1039/1057.htm
6....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毕业设计因此,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实现志愿服务管理系统,使之能够方便地应用于志愿服务活动领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志愿服务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以微软公司的Visual Studio为IDE,基于.NET开发框架,运用C#和MySQL关系型数据库,实现系统前台与后台之间数据的交互功能。使志愿者...https://www.cdutetc.cn/c/4c068411-751b-4f12-b725-f69e34c010a3.html
7.Java实现学生管理系统详解java学生管理系统(Java版) 前言:这个是大二做的课设(还是学生管理系统…),理论上虽然是4个人一组一起做的,但是,注意这个“但是”,还是我一个人承担了所有…代码和文档基本都是我一个人写的,当初直接肝得吐血,这也是为啥后面的 Web 版部分功能没有完成的原因。 https://www.jb51.net/article/225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