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学考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材大纲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该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骨干课程之一。

21世纪是信息社会,每个人、每个社会组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已成为其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现代通信信息系统、管理决策系统、生产控制系统等等,它们作为信息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人们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支持组织目标的战略手段,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社会组织的变革、推进了社会信息化进程、提高了组织自身素质与竞争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但是信息技术这支利剑必须切实瞄准各行各业的业务需求这个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门课程的任务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这支利剑,结合具体的企业组织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弄清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等阶段的目标、任务、要求和过程,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种方法,从而提高应考者信息系统开发的理论水平,锻炼他们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以讲解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及实施各个阶段的任务、方法、过程为主要内容,引导应考者利用实验课时进行实践摸索,不断深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一门课程。其特点是:课程实践性较强,应考者通过系统而专门的学习,在树立清晰的系统意识的基础上,必须灵活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各种工具和方法,实际开发自己的信息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不仅可以增强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而且提高自身的实践开发能力,成为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驾驭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要求,应考者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

2、重点掌握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了解各种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3、重点掌握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意义、任务、特点及基本步骤;

4、掌握信息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特点,重点掌握信息系统分析阶段的方法和工具;

5、掌握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目标,重点掌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6、了解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和实现方法;

7、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原理和工具、优点和不足;

8、掌握原型法的概念、作用、优缺点,了解软系统方法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9、了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10、了解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内容、意义;

另外,在了解和掌握上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开发一个实际的信息系统。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管理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管理学介绍企业管理的一系列概念,原理、方法,计算机文化基础介绍有关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程序设计语言和编程技巧,这三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术语和基本思想,掌握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采用的工具,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和管理方法,并灵活应用于实践。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系统论的基本思想,信息与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以及信息系统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考者应当了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懂得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掌握有关信息、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了解信息系统的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了解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以及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的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系统

(1)领会:系统论的思想,系统思想的发展过程;

(2)掌握:系统的定义;

2、信息与信息系统

(1)领会:信息的定义、属性,人作为信息处理器的特点,信息是管理的基础,决策过程,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

(2)掌握:结构化决策与非结构化决策的含义,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系统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和结构;

3、信息化

(1)领会: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2)掌握: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的关系;

第二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本章主要介绍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以及开发过程,信息系统的几种开发方法及软件开发工具,信息系统发展的诺兰模型,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准备工作以及可选择的四种开发方式。

了解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知道一些非技术因素往往决定着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与否,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软件工具,掌握信息系统建设经历的生命周期,掌握进行信息系统开发所采用的几种主要方法的基本思想,掌握信息系统发展的诺兰模型以及四种开发方式。

1、信息系统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1)领会: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的回顾;

(2)掌握: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原因,懂得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过程;

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领会: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含义及组成;

(2)掌握: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五个组成阶段的任务,熟悉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1)领会:早期开发方法的不足之处以及不足的原因,结构化方法的产生由来,软件开发的发展过程;

(2)掌握: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原型法和软系统方法的含义;

4、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

(1)领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诺兰模型,成功建立信息系统并使之正常运行、取得效益的基础条件;

(2)掌握:系统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能力,四种系统开发方式的比较,系统开发中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几个方面;

第三章系统规划

本章介绍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系统规划。主要介绍系统规划的任务、特点和意义,BSP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可行性分析的含义。

这一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系统规划的任务、特点和意义,了解BSP方法的基本流程,领会可行性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内容,掌握可行性分析报告的书写格式与内容。

1、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

(1)领会:系统规划的任务和特点;

(2)掌握:系统规划的五个原则;

2、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1)领会: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是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

(2)掌握: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一种方法——战略集合转移法;

3、企业系统规划法

(1)领会: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含义,运用企业系统规划法进行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包含的七个阶段;

(2)掌握:运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定义管理目标、定义管理过程、定义数据分类和定义信息结构的过程和办法;

4、可行性研究

(1)掌握: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

(2)应用:结合实例能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四章系统分析

本章介绍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系统分析阶段。主要介绍系统分析的任务、特点、方法与工具。

1、系统分析的任务和特点

(1)领会:系统分析的任务和特点,系统分析的困难之处;

2、数据流图

(1)领会:数据流图的作用;

(2)掌握:数据流图所含的基本成分的含义,基本成分所使用的符号的画法;

(3)应用:能结合案例画出系统数据流图;

3、数据字典

(1)领会:引入数据字典的原因,数据字典的功能,数据字典的使用与管理;

(3)应用:能根据系统开发的需要编写数据字典;

4、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

(1)领会:表达处理逻辑的三种工具,引入基本说明的原因,基本说明的功能,编写基本说明的注意事项;

(2)掌握:用结构化语言编写基本说明、描述处理逻辑的方法,用判定树编写基本说明、描述处理逻辑的方法,用判定表编写基本说明、描述处理逻辑的方法,以及三种表达方式的比较;

(3)应用:能用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编写描述数据流图中处理逻辑的基本说明;

5、事件和数据流图

(1)领会:什么叫事件,一个信息系统中三种类型事件的含义;

(2)掌握:如何基于事件来分解DFD图;

6、数据建模

(1)领会:实体、联系、属性的概念;

(2)掌握:实体关系图的画法;

(3)应用:在实体关系图中如何分解多对多的联系;

7、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1)领会:如何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8、系统说明书

(1)领会:系统说明书的内容,系统说明书的审议过程;

(2)应用:能结合实例编写系统说明书;

第五章系统设计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1、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

(1)领会:系统设计的任务、目标和设计内容;

2、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1)领会:模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结构图的作用及表示方法,模块间的联系用耦合和内聚两个概念来表示,耦合和内聚的概念,引入耦合和内聚概念的原因,模块的扇入与扇出的概念;

(2)掌握:影响模块间的耦合程度的三方面因素,降低模块间耦合程度的办法,模块间内聚的分类、各个分类部分的含义和好坏,模块的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的含义及画法,模块扇入与扇出的原则;

(3)应用:结合实例理解基本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画出总体设计中的结构图,并进行改进;

3、从数据流图导出结构图

(1)领会:变换结构和事务结构的概念;

(2)掌握:用变换分析法从DFD导出系统结构图的过程,用事务分析法从DFD导出系统结构图的过程;

(3)应用:能用两种方法从DFD导出系统结构图;

4、一体化设计方法

(1)领会:引入一体化设计的原因,初等功能、菜单树、事务的概念;

(2)掌握:一体化方法的工作步骤,菜单树设计的过程,事务设计的过程,数据库模式设计的阶段和过程;

5、代码设计

(1)领会:代码的作用,代码的种类,代码的类型,代码的校验方法;

(2)掌握:代码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3)应用:能结合实例有原则地编写代码;

6、输出设计

(1)领会:输出设计的重要性,输出设计包含的内容;

(2)应用:能编写程序代码,进行输出设计;

7、输入设计

(1)领会:输入设计的原则,输入设计的内容,输入数据有哪几种校验方法;

(2)掌握:输入设计时对输入数据的记录格式设计的要求和采用技术,用户界面设计的原则;

(3)应用:能编写程序代码,进行输入设计;

8、数据库设计

(1)领会:关系的概念,主键、外键的概念,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的概念;

(2)掌握:从实体关系图设计关系数据库模式的步骤,怎样进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处理,消除函数依赖关系,物理设计的内容;

(3)应用:能根据系统开发的需要进行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9、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

(1)领会: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的意义;

(2)掌握:结构化程序框图的画法,盒图的画法;

(3)应用:能画程序框图;

10、技术系统的设计

(1)掌握:选择计算机系统的依据,网络总体设计的内容,可参考的性能指标,确定网络类型和网络产品的原则;

11、系统设计说明书

(1)掌握:系统设计说明书包含的内容;

(2)应用:能结合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书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第六章系统实施

本章介绍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与特点,结构化的实施方法,系统测试的概念与类型,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这一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与特点,了解自顶向下的结构化系统实现方法,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掌握系统测试的概念、原则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了解系统交付使用时的几种交付方式。

1、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1)领会: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及相互关系,系统实施阶段的特点;

2、自顶向下的实现方法

(1)掌握:自顶向下方法的实现思路;

(2)应用:结合实例理解自顶向下进行系统实施的过程;

3、编程技术

(1)领会:编程是系统实施阶段的核心工作;

(2)掌握:好程序的标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及遵守的原则,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性质,可视化编程技术的主要思想;

4、编程风格

(1)领会:利用程序的内部文档提高程序的可阅读性,使用内部文档时的注意事项;

(2)掌握:程序的结构的设计方法,程序名、变量名以及书写格式的规范化等;

(3)应用:能够利用所学的编程技术编写程序,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上述鼠疫事项;

5、系统测试

(1)领会:检验软件设计成功与否的三种手段,测试的概念,测试的目的,测试的四种类型,测试的原则;

(2)掌握: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排错的方法;

6、系统的交付使用

(1)领会:系统交付使用的几种方式;

第七章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本章介绍信息系统开发中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化设计方法的比较,以及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

这一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与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掌握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的基本原理,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1、原理与工具

(1)领会: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的主要任务;

(2)掌握:UML的目标、优点、定义的视图类型;

(3)应用:能绘制各种简单的UML图;

2、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过程

(1)领会:了解利用RUP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的过程;

3、识别系统的目标和边界

(1)掌握:如何识别信息系统的目标,如何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

(2)应用:结合实例理解并实际识别系统目标和边界,为以后了解用户需求,构建用例模型,建立系统逻辑模型打下基础;

4、用例和用例图

(1)领会:什么是用例,用例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2)掌握:如何识别用例,构建用例模型;

(3)应用:能结合实际画出某简单系统的用例图;

5、对象与类图

(1)领会:对象的概念,属性的概念,服务的概念,类的概念,了解永久对象及其与关系数据库的关系;

(2)掌握:类的区分,如何识别对象,如何识别属性,如何识别服务,怎样进行对象分类,如何识别对象关联,构建逻辑模型——类图;

(3)应用:结合实例构建类图;

6、交互图

(1)领会:交互图的作用,协作图与顺序图的比较,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2)掌握:顺序图的内容,在顺序图中引入边界类和控制类的意义;

(3)应用:能结合实例画出对象之间相互作用、交换消息的顺序图;

第八章基于学习的开发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信息系统开发中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基本步骤及优缺点,软系统方法论不作要求。

这一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原型法的原理、实现步骤和优缺点。同时结合实例理解以软系统方法论为指导的多视点方法的5个阶段。

1、原型法

(1)领会: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的优缺点;

(2)掌握:采用原型法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四个步骤;

2、软系统方法的由来

(1)领会:硬系统方法的实质,软系统方法论的概念,软硬系统思想的比较;

3、软系统方法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1)领会:多视点方法的概念、目标;

(2)掌握:多视点方法包含的5个阶段及阶段之间的内部联系;

第九章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对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进行管理的工具,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几个方面。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让应考者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特点,了解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管理的内容,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工具和方法,要求应考者对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有一个清晰的理论认识,并且能结合实例叙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过程和办法。

1、项目管理的概念

(1)领会:项目的定义及基本属性;

(2)掌握:项目管理的意义,项目管理的特点,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特点;

2、进度管理

(1)领会:进度管理的含义、意义;

(2)掌握:制订计划的三个步骤,根据计划安排项目进度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进行项目的进度控制过程和控制方法;

3、经费管理

(1)掌握:信息系统的成本构成,信息系统成本测算的一般过程和测算方法,成本计划变更控制的方法;

4、质量管理

(1)领会: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树立全面质量控制观念的必要性;

(2)掌握:软件质量特性,软件质量管理的内容;

5、文档管理

(1)领会:文档的作用,信息系统文档的类型和内容,高质量文档的一些特点,信息系统文档管理的内容;

6、人员管理

(1)领会:项目负责人的技能,高效率项目团队的特点,团队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7、系统开发的监理

(1)领会:监理的概念与作用;

(2)掌握:信息系统监理的内容,信息系统监理的工作准则;

第十章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本章主要介绍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内容,系统维护的意义、类型和步骤,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些问题。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让应考者了解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以后,怎样建立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组织机构,如何制订运行管理的制度,日常的运行管理需要做哪几个方面的工作,系统维护的目的、意义、特点和步骤,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和攻击以及安全管理的意义、措施等等。要求应考者理解信息系统投入运行,系统的运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了解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内容及意义,包括系统维护、安全管理、系统评价等。

1、运行管理的组织与制度

(1)领会: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需要制订哪些管理制度;

2、日常运行管理

(1)领会:日常运行管理包括的几方面工作;

3、系统维护

(1)领会:系统维护的目的和意义、对象和类型;

(2)掌握:系统维护的工作程序;

4、安全管理

(1)领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和攻击以及如何制订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

5、系统审计与评价

(1)领会:信息系统审计的必要性,审计包含的内容,有哪些系统运行评价的指标;

实验

(一)实验目的

帮助应考者结合实践深入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工具和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要求

每位应考者(也可按2~3人一组),从实验内容所列题目中任选1至2个题目(也可自行定题),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计算机系统和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某个实际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在分析和设计过程中,要求必须亲自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切忌照搬照抄,盲目跟从。做到:

(1)画出详细的数据流图,建立必要的数据字典,编写处理功能的小说明,建立实体关系图;

(2)提出新的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

(3)画出新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4)新系统代码设计

(5)计算机配置设计与网络设计;

(6)数据库设计

分析数据字典中各数据存储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化设计消除数据冗余,并确定所有数据库文件的名称及其所含字段的名称、类型和宽度;

(7)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

(8)输入/输出设计

最后,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代码各一份,并进行系统演示。

(三)实验内容

应考者可从下列题目中选1~2个题目,也可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的背景,自行设计一个信息系统。

1、运动会成绩统计系统

以校田径运动会为背景,开发成绩统计系统。

包括下列功能:登记各项比赛成绩;根据预赛成绩产生预(决)赛名单;实时报告各项竞赛成绩,包括是否打破记录;统计各团队的总分、名次。

2、学习成绩管理系统

3、图书出纳管理系统

4、医院门诊管理信息系统

病人挂号,就诊,划价、交费。医院先给出收费流水帐号,然后根据处方划价、收费,打印收费凭证,病人凭收费单据去药房取药,药房审核单据,不合格则拒绝发药、合格则发。

5、教师的档案管理系统

实现教师档案的管理。

包括:教师基本情况的录入、增删,年工作量的统计(包括授课学分、论文发表情况)与计算、工资调整、职称评定等。

6、超市的管理信息系统

超市的商品买卖和库存管理。

包括:各营业人员代码、权限设定,顾客购物金额的计算、发票输出、库房商品的变动登记等。

7、某宾馆的客房管理信息系统

某宾馆关于客房的空房查询、顾客注册、换房、额外消费登记、结帐等。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领会、掌握、应用三个层次要求应考者,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分别表示:

1.领会:掌握本课程中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2.掌握: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提出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并能对各种概念、原理、方法进行联系和区别,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3.应用:在领会和掌握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进行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工作的实际操作,同时能用各种图、表、文字正确地叙述、完整地表达自己对某实际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思路与过程,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自学教材:《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邝孔武、王晓敏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本课程内容涉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各个阶段,内容比较多,范围比较广。应考者首先应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大纲对知识点的不同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的内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在阅读时如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基础上,可暂时搁置,等阅读完整本教材以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些遗留问题。

3、学完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应考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本课程要注意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切忌死记硬背,而应当将课程中所讲述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一定的系统开发案例相联系,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更好地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原理和过程,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防止他们出现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2、本课共5个学分,含实验2学分。如果进行辅导,按应考者平均每周接受6学时面授计算,本课程计划需要8周,讲授48学时。

3、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应考者的自学能力,要引导他们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在本课程的助学或教学中,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培养应考者的上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能使应考者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还使他们能够在考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要尽可能给予应考者获得实践经验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案例,以使他们在各种情况下运用所学知识和获得的经验。

5、为应考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使应考者能够通过一定的切身体会感受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任务、目标、特点与工作步骤,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6、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影响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核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应考者引向猜题模拟题的误途。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命题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范围,本大纲各章所列内容和考试目标均为考试内容,不要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应用”为4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该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填空(根据本课程指定教材,将正确的词或数字填入空白处)

1、企业系统规划法的主要步骤是:定义管理目标、定义管理过程、定义数据分类以及定义(信息结构)。

2、数据字典中描述的内容有: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和外部项。

二、名词解释

1、数据字典

数据流图描述了系统的分解,即描述了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等等,但没有说明系统中各个成分是什么含义。系统分析中用的数据字典,主要用来具体描述数据流图中各个成分: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和外部实体的含义。

2、变换型结构

变换型结构是数据流图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是线性状结构,分为逻辑输入、主加工、逻辑输出三部分。

三、选择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正确,将其选出,并填入题内括号中)

1、产生数据流图的系统分析工作阶段是(C)。

A.系统初步调查

B.可行性研究

C.系统详细调查

D.提出新系统逻辑方案

2、系统规划的特点是(D)。

A.结构化程度高

B.面向最终用户

C.主要是技术问题

D.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四、简答题

1、简述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答:(1)目标:明确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系统规模和开发计划。

(2)任务:

3)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提出实现开发计划所需要的硬件、软件、技术人员、资金等计划,以及整个系统建设的概算,进行可行性分析。

2.结构图与数据流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1)区别:

结构图是结构化设计中用来描述系统的模块结构及模块间的联系的。

数据流图是结构化设计中描述系统中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关系,也称逻辑数据流图,一般用DFD表示。

(2)联系:

用结构化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时,首先用结构化方法获得用DFD等工具描述的系统说明书,设计阶段则以DFD为基础设计系统的模块结构。

在系统设计阶段,可以根据DFD图,分别通过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方法,先设计结构图的顶端主模块,然后自顶向下逐步细化,从DFD图导出满足数据流图要求的、标准形式的系统结构图。

五、综合应用题

1.请绘制银行处理存款的数据流图。

储户将填好的存款单、存折、现金交银行,银行作如下处理:

(1)审核存款单、存折和现金,发现不合格时退回储户;合格的存折、存款单和现金交存款处理。

(2)处理存款时要修改帐目和存折,再将存折退回储户。

(3)银行将现金存入“现金库”。

答:银行处理存款的数据流图如下:

2、检查订货单的方法如下:如果金额超过500元,又未过期,则发批准单和提货单;如果金额超过500元,但过期了,则不作处理;如果金额低于500元,则不论是否过期都发出批准单和提货单,但在过期的情况下,还需要发通知单。

THE END
1.超市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超市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下:(1)顶层数据流程图:图1-1顶层数据流程图(2 )第一层数据流图P0 :超市业务管理系统图1-2第一层数据流程图(3)第二层数据流程图-采购IIIP1I图1-3采购数据流程图(4)第二层数据流程图一仓储P2P2.1F7缺货单S3报损单;H11P2.5F141分拨单1P2.2分拨货物<dF15出库单P2.3仓库主管 审...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70336220.html
2.《超市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docx《超市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docx,P0: P0:超市业务管理系统 超市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下: (1)顶层数据流程图: (2)第一层数据流图 (3)第二层数据流程图-采购 F2采购单| E1 供应商 P1 -I r P1.1 米购 审核 L— F7缺货单 f 、 P1.2 P1.3 发k单一 入库检 查 1 验货 F10采购 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31/8141030143003032.shtm
3.网上商城数据流图流程图模板网上超市销售系统 DBMS1.5付款明细 FBMS1.11订货单 二层数据流图员工管理 9.2 修改用户信息申请 FBMS1.9 管理客户 管理个人信息 二层数据流图商品管理 客户端系统 修改商品信息申请 二层数据流图会员管理 输入商品信息 FBMS1.15FBMS1.14FBMS1.22FBMS1.23 直接购买 FBMS1.9管理订单 FBMS1.15修改分类信息 商品管理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6fe1ff6e4b0fbb6c966b724
4.超市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doc该【超市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是由【Bonnaco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超市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超市管理...https://www.taodocs.com/p-969704084.html
5.软件工程实验—物流公司管理系统用例图软件工程实验—物流公司管理系统用例图软件:Rational Rose 2003 软件工程 用例图 物流公司管理系统 2009-12-30 上传 大小:57KB 所需: 48积分/C币 立即下载 基于B/S模式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根据快递物流公司的特点,对物流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用例分析,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物流管理系统主要...https://www.iteye.com/resource/q1r4w2e3-1949473
6....有效管理各个超市的业务工作,需要构建一个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答案解析】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集团公司在全国不同城市拥有多个大型超市,为了有效管理各个超市的业务工作,需要构建一个超市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结果】(1)超市信息包括:超市名称、地址、经理和电话,其中超https://www.cnitpm.com/st/381463849.html
7.JSP超市商品销售管理系统超市销售管理系统基于jsp的servlet进行开发,基于B/S架构模式,开发软件有:Myeclipse,sqlserver数据库,Tomcat服务器,使用MVC三层分层思想,通过这些技术的实现,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并且文档方面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答辩ppt等,本系统是独立的运行,不依附于其他系统,可移植,可扩展。代码的编写规范,注解较多,本...http://www.kecheng8.com/jsp_java/706.html
8.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文件)表示()。【多选题】数据流图是用于软件需求分析的工具,下列元素()是基本元素。 A. 数据流 B. 加工 C. 数据存储 D. 外部实体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是AFC系统的核心业务数据,是清分结算处理的数据来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data.frame()函数输出的是一个数据矩阵 A. 正确 B. 错误...https://www.shuashuati.com/ti/fbcae43365ba48cea4d07ef6fc27046d.html
1.基于ssm得超市管理系统的搭建与实现通过开发基于SSM的超市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超市管理业务流程系统处理,解决超市营业员手动管理的工作看,超市管理员只需要对商品信息、供货商信息、销售价格管理、超市会员信息记录和管理。根据业务要求划分为超市收银员员工用户实现功能为收银、添加会员、当日销售同价查看以及商品检索查看,为超市管理员设计了后台管理系统,超级...https://blog.csdn.net/mxg74110/article/details/143772830
2.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数据流图软考数据流图真题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数据流图 软考数据流图真题 例:假设某大型商业企业由商品配送中心和连锁超市组成,其中商品配送中心包括采购、财务、配 送等部门。为实现高效管理,设计了商品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描述如下。 (1)系统接受由连锁超市提出的供货请求,并将其记录到供货请求记录文件。https://blog.51cto.com/u_16213611/8920978
3.小型超市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8篇)系统分析阶段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本次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是数据流程图,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图,辅以数据字典、小说明等工具来描述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系统。 (一)、数据流程图 1.商品仓库管理数据流程图: 商品仓库管理信息处理的步骤: ...https://www.ruiwen.com/word/xiaoxingchaoshikexingxingyanjiubaogao.html
4....咖啡再收纳斯达克退市通知;我国完成北斗全球系统星座部署3、鲲云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数据流AI芯片,较英伟达T4提升最高3.91倍实测性能 4、华为入股表面声波滤波器厂商中电科技德清华莹 5、英特尔携手南京共建“未来科技智慧中心”,推动智慧城市创新实践 文娱影游 1、快手正式对外发布基于流式的直播多码率自适应标准LAS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89612600&efid=Xwkq_-zSXRGLCGlufOQbsg
5.收支评价(精选十篇)1 系统总体需求设计 在此研究超市收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针对服务器端进行设计, 主要采用B/S模式, 系统数据流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了进货管理、账务管理、库存管理、员工管理、供应商管理等功能模块, 以下将介绍其部分功能。 1.1 进货管理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fsspnmw.html
6.会计信息系统调研报告6篇(全文)6)系统规律模块:各种系统的基本操作,如剪切、复制、窗口间切换等。 1.3数据流图: 记账凭证——凭证输入——凭证审核——日常处理——记账结账——输出账簿及报表 1.4系统分析、设计任务的要求 1.4.1系统分析任务 1.系统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得到一个会计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分析是整个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st4dird.html
7.监控方案范文十篇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视频监控系统具备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可减少人工干预和人工维护;同时自身具有安全管理机制和日志管理功能,可防止外人侵入和非法操作。 分布式录像体系视频监控系统在采集端的视频数据已经按照标准编码格式进行了数字化,并可进行本地录像,将视频数据保存在硬盘上。同时,也可以各个时间段选择性录像,回放、用...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1556968.html
8.00051《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考册mis的名词形式3.【决策支持系统】(DDS)以数据库、决策模型和方法库为基础,将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与决策者的分析能力有机结合,利用人机对话,提供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和运算结果,支持管理决策的系统。 4.企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等实现内、外部资源的合理结合,使企业在经营方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全面提高...http://www.zzfmdn.com/article/804841
9.中小型超市库存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关于系统布局,首先,本文通过UML系统建模、数据流图等表现方式对各子系统功能模块进行流程及模块间关联分析;其次,基于供应链营销、订货点法、经济批量原则等经济学理论对SMS库存管理子系统补货上架、缺货采购等业务及模块间的数据交换进行数值关系设计、基于用户协同过滤、商品间关联分析等推荐技术对GRS商品推荐子系统进行...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41-1018716965.htm
10.物流信息系统管理(38)第一节 物流信息系统的内容与作用 一、物流信息系统的内容 (一)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 物流信息系统(LIS:Logistics lnformation system)作为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一类,可以理解 为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加工处理来达到对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 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它具有实时化、网络化、系统...https://doc.mbalib.com/view/55c9d1c82fdbb355026a6428a4313b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