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0日讯大狗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哈尔滨的“禁犬令”出台经历一波三折。哈尔滨人究竟不可以养哪些狗?8月26日,答案出来了。藏獒、斗牛犬、阿拉斯加犬等39种狗被列入“黑名单”。如果你养了这种大型、烈性犬,那么,在明年五一之前,要自行处理。于是,建立寄养场所成了诸多养犬市民期盼的事情。
藏獒资料片
“禁犬令”这次动真格的了
因为遭遇抵制,《哈尔滨市养犬管理条例》的实施并不顺利。之前确定禁养的49种大型、烈性犬遭到一些市民的强烈抵制。哈尔滨人究竟能养什么狗?专家、市民以及政府部门也一直在探讨一个合理的答案。2013年8月26日,这个结论终于出台了:新确定的39种大型烈性犬上了禁养名录。其中,让市民爱恨纠结的金毛、哈士奇等性情温顺的犬种未被列入其中。
此外,专业机构认定的其他烈性犬类,以及犬体高(犬只直立时前足到肩部最高点的距离)超过55厘米或犬体长(自两耳联线中点沿背线到尾根处的距离)超过75厘米的大型犬类也将被禁养。
被禁犬寄养去处多
记者从哈市公安局了解到,哈市计划建设一处犬类留检所。目前,留检所已经提出立项申请,初步预计面积上千平方米,至少可容留几百只犬,初步设想有观察室、隔离室、寄养室,狗舍将采取“前院后房”的模式。建成后,哈市限养区的居民可将家中大型犬送到留检所。同时,一些非限养区的居民也可到留检所登记,领养大型犬。送养的居民可了解到自己的狗被送到了哪里,送到了谁家,和领养人建立联系,可随时到领养人家看望。留检所将依法登记留检的流浪犬、弃养犬,凡健康的犬只经免疫后,定期在网上、媒体公布,可由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领养。对于没能通过对接被认领的犬只,由公安机关留检所进行饲养,直到犬只自然死亡。
“禁犬令”经历三年阵痛终分娩
在回顾这些修改过程时,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室立法一处副处长尹皓抱来了两摞各约5厘米厚的卷宗。立法档案非常详细,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众多网上建议。
而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则是禁养的范围。在2009年4月报审的《哈尔滨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代拟稿中,禁养的范围为“重点管理区内禁止饲养烈性犬”,并不包括大型犬。
2010年9月7日在市人大法制委全体会议上,有委员提出,许多大型犬虽然不伤人,但由于体形庞大,会对人造成惊吓,建议在专家代拟稿的基础上,将大型犬列进去。当时,委员们对此并没有很强烈的疑义,因为许多人都有过被大型犬吓到的经历。
“禁犬令”一出台就遭遇谣言抵制
根据《哈尔滨市养犬管理条例》,居民养犬每户限养一只,金毛、哈士奇等49个犬种均在禁养范围。该禁令引起网友的强烈质疑,认为被禁狗的种类过多,一些温顺的犬种也在被禁之列。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希望“放狗一条生路”,更有市民为爱犬挂上“SOS”牌求救。
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质疑声音,甚至还出现了“哈尔滨全城屠杀大型犬”的谣言。为此,哈尔滨市公安局及时回应:“大型犬如在2012年10月31日前不自行处理将被没收屠杀”的说法是歪曲事实。公安局的处理办法是,已经饲养大型犬和烈性犬的居民在2012年11月1日整治工作开始前,居民可自行安置,没有安置地或无法安置的,可以交由公安机关留检所进行安置、饲养。
烈性犬易伤人成被禁主因
记者从哈尔滨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犬类管理所获悉,2013年以来,管理所接到的有关大型犬的投诉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成多。近年来,大狗伤人事件也是时有发生。
2011年7月1日6时许,哈尔滨市道外区黎华小区内发生惊心一幕,3条凶猛的藏獒从未上锁的铁门内蹿出,将市民唐晓明小腿肚上的肉撕掉吞食,并咬伤另外5名市民。
据不完全统计,哈市城区现有各类犬只的数量超过10万只。
专家建议文明养犬
省人大代表李万春没有养狗的经历,但谈起养狗问题,他也有一肚子话要说。“很多非养狗户反对养狗,是因为狗粪便污染环境;狗吠声扰民;不按规定养高大犬,容易吓到老人、孩子;很多狗没有登记、没有注射疫苗,万一恶犬伤人,会造成狂犬病等无法挽回的损失。”
李万春认为,养狗户和非养狗户不是一种对立关系,因为也有些养狗户是很文明的。所以,关键是要加强管理,文明养犬。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程遥表示,市民有养狗的自由,但其他人也有不受你养狗干扰的权利。治理狗患不是简单地“打狗”,除加强法律制约外,关键还在于引导市民提高素质,增强公德意识,文明养狗,看护好狗。要充分意识到权利与责任的对等,考虑不养犬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