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办狗证、注射芯片、牵狗绳、领养替代购买……这些动作已成为深圳养犬人的文明共识。
年轻人通过领养替代购买犬只
近日,家住布吉的胡小姐和男朋友想养一只狗狗,但他们没有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狗狗,而是参加了一场由城管部门组织的深圳犬只领养活动,在活动中,胡小姐被一只小小的“串串”吸引,并决定和男朋友一起领养。现场,他们办理了领养手续,把狗狗领回家后就给狗上证、注射芯片等。
犬只领养活动现场协助领养的深圳市犬类管理协会有关人员介绍,前来领养犬只的多为年轻人,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新知识,养狗也比较有责任心。有一些老年人也想领养,但老年人对养狗比较随意,以为散养就可以。该名工作人员还重点提醒领养犬只的市民“办理领养手续后就要给狗上证、注射芯片,出门遛狗要牵绳,狗狗便便后要清理等”。
深圳犬只登记率居全国首位
目前,深圳创新建立了从源头纳管,到精细服务、规范行为,再到末端爱护的文明养犬全周期管理模式,引领文明养犬新风尚。
同时,深圳从2020年全面推行犬只芯片注射,且芯片植入免费,许多市民自觉带狗狗注射芯片。截至目前,全市各区通过委托宠物医院共设置了328家芯片注射点,为15.9万只系统登记犬只植入了电子芯片,通过登记、注射芯片,有效提升对犬只的精准服务和溯源管理。今年,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试点引入AI宠物鼻纹识别技术,对因特殊原因不能注射芯片的犬只,进行补充识别,拓展犬只识别手段,实现全市犬只皆可精准识别。深圳市宠物医疗协会会长喻信益介绍,自从深圳开展给犬只植入芯片工作以来,芯片的颗粒越来越小,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芯片相当于狗狗的“身份证”,可以对犬只进行有效管理。
(原标题:《文明养犬,深圳人在行动办狗证、注射芯片、领养替代购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