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起源很早。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德就写书强调了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在20世纪50年代,西蒙提出了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概念。同一时代维纳发表了控制与管理论,他把管理过程当成了一个控制过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营管理协会及其事业部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即建立一个有效的MIS,使各级管理部门都能了解本单位的一切有关的经营活动,为各级决策人员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但由于当时硬件、软件水平的限制和开发方法的落后,效果并不明显。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MIS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MIS的概念逐步充实和完善。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才逐渐形成一门新学科。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GordonB.Davis)才给出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记忆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这个定义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和组成,而且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当时已达到的水平。
它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在高、中、低三个层次,即决策层、管理层和运行层上支持管理活动。
“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在中国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按照《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学科,是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信息科学的系统性的边缘学科。它是依赖于管理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到目前为止还很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