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小学生放学后托管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区各小学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落脚点,以服务学生、家庭和社会为宗旨,着力破解学生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孩子难以接回、无人看护的问题。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和《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通知》(吉教联〔2018〕14号)文件精神,着力破解“三点半难题”,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使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自愿参加。以服务学生、家长为宗旨,着力破解“三点半难题”。本着家长自愿参加的原则,充分尊重家长需要和意愿,由有需要的家长自愿报名,接受课后托管服务。
为扎实做好我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工作,推动全区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转变,根据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度农业生产托管项目试点的通知》(农办经发〔2021〕191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政办发〔2019〕48号)、《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关于下达2021年农业生产托管资金计划及任务清单的通知》以及省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区辖2乡2镇7个街道办、10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25.18万亩,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6.72万亩(其中玉米面积6.29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的37.6%)。
截至2020年底,我区大中型拖拉机总量达到75台,配套农具总量达到165台(套);玉米收获机总量达到10台,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4.1万千瓦。全区机械化耕地面积达到14.9万亩,机械化播种面积达到14.8万亩,机械化收获面积达到8.2万亩。
二、项目实施的范围及任务
以玉米、马铃薯、杂粮等产业为主,引导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户走现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道路,着力解决小农户分散化生产问题。以支持农业生产托管为重点,推进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在尊重农户独立经营主体地位前提下集中连片推进规模化生产。
商业局托管中心筹建工作情况汇报
了加快局属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妥善处理改制遗留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队伍稳定,经商业局党委研究决定,于二00六年二月十五日正式筹建商业局托管中心。
一、明确职能、规范操作
二、建立科学系统管理工作流程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供销合作社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精神,扎实开展惠农服务平台创建行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推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结合我社实际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发10号文件精神,以为农服务服务为宗旨、综合平台建设为重点、线上线下融合为方向,加大开放办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经营服务网点,整合全区涉农服务资源,打造比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
二、目标任务
到2022年,全区基本建成运营中心、乡镇有服务平台、村有服务站点的三级惠农服务网络,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惠农综合性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区建成1个惠农服务运营中心,70%的乡镇建成惠农服务平台,50%的行政村建成惠农服务站点,基本形成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网络体系分散化、碎片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根据市供销社《关于开展联系基层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下面我代表供销社作三点汇报。
一、找准重点难点,理清全年工作思路
2015年,县社的工作思路是按照全市供销社工作总体部署,紧扣深化供销社改革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两条主线,突出基层供销社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网工程”实施、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招商争资5项重点工作,妥善处理好安全信访维稳难点,加快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圆满实现年度目标任务,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以改革创新打造新型基层供销社
在基层供销社建设中,不是一个简单的恢复,而是要建立新型的基层供销社。要坚持开门开放办社思想,组建一个有事业心、责任感强,有活力、能创新的团结拼搏班子。新型基层供销社,县供销社控股或参股,要有专业合作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标准化农资经营门店和庄稼医院,有日用消费品中心超市,有再生资源回收门店。要建立新的用工和利益分配机制。
(二)以产业提升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一、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建立健全校外托管机构监管机制为着力点,努力构建校外托管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互相补充的良好局面。
二、管理职责
实行“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建立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管理。
1.各乡镇(街道):将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纳入乡镇(街道)、社区(村)安全生产管理范围;负责辖区内校外托管机构的摸底登记造册、安全隐患排查及上报工作;协助各职能部门对校外托管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协助查处、取缔非法校外托管机构。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以赴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扎实抓好农业生产,粮棉枣生产稳定发展。
2021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47.02万亩,同比增长5.2%;单产465公斤,同比增长11.4%;总产21.86万吨,同比增长17.1%。夏粮播种基本完成,预计夏播面积66万亩。盐碱地吨粮田建设示范区再创高产,小麦亩产达503.4公斤。“滨海盐碱地吨粮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实现亩产1199㎏,真正实现吨粮田创建目标,《大众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继续加大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力度,全县植棉9.8万亩。建立了4个机采棉示范基地,建设机采棉核心示范区1.63万亩。全县冬枣大棚达到3206亩,完成低产低效园改造5500亩,已建成117亩的枣标准化生产园。
(二)开展惠农项目建设,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以建立健全校外托管机构监管机制为着力点,努力构建校外托管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
二、治理对象
三、工作目标
2021年以来,镇紧紧围绕区“十四五”规划及2035长远发展目标,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整体推进,狠抓落实,在面对拆迁兑付、耕地保护、企业拆除等多重大考下,多年积攒的家底回到了十年前。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人民的团结拼搏下,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扛着巨大的财税锐减和负债偿还的压力,咬紧牙关、迎难而上,拼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坚持疫情常态防控,不断巩固拓展向好态势
二、扎实推进任务落实,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三、打造干事创业平台,以“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一、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二、项目目标
为确保粮食安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全县范围内的撂荒地全部耕种,高标准农田生地全部熟化,生产托管覆盖小农户比例不断提高,服务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21年完成全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任务面积8.333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