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制定十二条鼓励政策加快推进宠物产业
高质量发展
“包头农牧”APP上线运营为农牧民带来
“信息化”帮手
近日,“包头农牧”APP正式上线运营。APP内容涵盖党的声音、农牧政策、技术指导、乡村集市等12个内容模块以及发布、大喇叭、一卡通查询等5大便民服务模块,是包头市首个为农牧民提供政策资讯和生产经营、生活方式、种植养殖技术、疫情防控等全方位信息服务的专业化平台。同时也可以及时获取包头市及周边城市的用工信息,在便民服务模块中查询社保、医保信息,缴纳水电费等。(信息科)
打好种业“翻身仗”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在土右旗、达茂旗等7个旗县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200份以上。在土右旗和固阳县重点开展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工作,收集种质资源160份以上。开展戈壁短尾羊、澳洲白羊、荷斯坦牛等培育品种和引进品种畜禽遗传资源的性能测定、特征特性专业调查,提高遗传资源保护能力和利用效率。
我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新技术推广。与中国农大、四川农大、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培育筛选出7个优质、高产、抗逆的玉米、番茄和辣椒等品种;争取专项资金350万元,在东河区、九原区等30个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推广二氧化碳气肥、水肥一体化增产增效技术,配套建设二氧化碳气站30个,目前已建成5座、实现蔬菜增产20%以上。推进农科所改革,制定了专项改革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生物菌剂、生物病虫害防治等农牧业新技术35项。同时,围绕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关键技术推广,举办专题培训班48次,累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3.1万人。
二是加大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提交农作物种质资源235个。与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合作,引进推广天泰316、帮玉339等玉米品种,指导尚氏番茄公司加快番茄高效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引进大北农集团的玉米、大豆等39个生物新品种开展实验示范种植;广泛征集适合包头种植的玉米品种39个、大豆品种30个、小麦品种18个,打造“看禾选种”平台3个。同时,组织开展肉羊改良繁育1.2万余只。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育成农作物新品种28个。
三是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今年以来,落实中央、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124万元,并下达至旗县区;并对补贴范围内适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机具补贴比例提高到35%,有力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引导合作社服务手段信息化,培育专业合作社46个,农机大户达到3229户,并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信息库。同时,针对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购进新疆天诚农机公司和巴彦淖尔大博农机公司生产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播种机90台,并委托一机集团、华禹机械、嘉创农机公司及部分经营主体改装播种机380台,同时购进1000套播种器,组装500台播种机,全市共计落实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各类播种机970台,同时自主研发中耕除草喷药机400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拖拉机近4万台,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58.7万千瓦;全市农作物机耕率为96.39%、机播率为94.23%、机收率为82.1%,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46%,比自治区平均水平高4.9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46个百分点。同时,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培育形成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社220个、集体经济组织15个、社会化服务企业11个、社会化服务专业大户175户,覆盖农牧户超过5万户。(办公室、科教科)
打造健康包头共筑健康餐饮
无抗猪肉供应链授牌启动仪式举行
6月29日,由市农牧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无抗猪肉供应链授牌启动仪式举行,包头草原立新食品有限公司和包头市铁西排骨餐饮有限公司现场签约,两家餐饮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无抗猪肉供应链平台,促进无抗猪肉全产业链品牌合作,共同构建我市放心的餐饮食材供应链,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信息科)
包头市农牧局办公室2022年7月5日印发
主办:包头市农牧局承办:包头市农村牧区经营管理和信息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