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鲁软件园2、齐鲁创新谷3、济南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4、综保区(北区)跨境电商产业园5、济南浪潮思科产业小镇6、虚拟现实产业基地项目7、齐鲁交通信息有限公司齐鲁交通信息产业园项目8、山东移动智能产业园项目9、浪潮大数据双创中心项目10、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中德智能制造实验室项目11、谷歌体验中心项目12、国惠安创智能物联产业园13、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14、中国科学院(济南)创新产业园15、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16、云媒讯猫智能化商业系统项目17、八仙过海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平台项目18、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多媒体技术体系项目19、物联网智能室内空气管理系统云平台项目20、物联健康医疗云系统项目21、山东蓝海领航互联网产业园
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
齐鲁创新谷
济南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
大数据产业基地现有大数据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投入使用。平台配置大数据计算服务器、高性能应用服务器、深度学习服务器,Hadoop、Tableau商业化大数据工具;平台底层操作系统采用CentOS7.3,CDH版本为5.12.2,并集成ApacheHadoop2.6.0,ApacheSentry1.5.1,ApacheSpark1.6.0以及2.1.0等工具。五、政府政策支持及服务
济南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
一、项目名称济南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二、园区(或楼宇)概况1.为高新区政府主导、综合保税区发展中心推动,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国际快递分公司运营的跨境电商产业项目。2.一期位于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港源六路与港西路交叉口西南角港盛大厦;二期规划航天大道北侧,新机场北路东侧,综保区围网南侧。
一期位置
二期位置
济南浪潮思科产业小镇
虚拟现实产业基地项目
齐鲁交通信息产业园项目
山东移动智能产业园项目
浪潮大数据双创中心
山大华天软件中德智能制造实验室项目
序号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1
营业收入
1000
1500
2500
4000
6000
2
成本费用
900
1200
1800
3500
3
营业税金及附加
20.4
30.6
51
81.6
122.4
4
利润总额
79.6
269.4
649
1418.4
2377.6
5
所得税
10.348
35.022
84.37
184.392
309.088
6
净利润
69.252
234.378
564.63
1234.008
2068.512
7
净利率
6.93%
15.63%
22.59%
30.85%
34.48%
年份
建设期1年
经营期1年
上半年
下半年
建筑工程费
0
折旧费
100
开发费
360
500
300
400
测试费
50
80
60
90
示范推广费
150
200
管理费
10
人工费用
325
8
其他费用
合计
975
1245
1075
1205
谷歌体验中心项目
国惠安创智慧物联产业园项目
高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园项目
中国科学院(济南)创新产业园
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
荣获“2017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奖”
园区整体规划图
园区项目与产业布局
园区交通便捷、四通发达
双创大厦
园区效果图
三、产业发展基础或定位(一)产业发展基础市中区发展数字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服务基础与优势:1.区位优势明显。市中区位于京津冀都市圈、环渤海经济圈、长三江经济圈、中原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市场辐射范围广。2.产业氛围良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省市公司总部坐落市中区,辖区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主体多达1600余家,产业氛围良好。3.人才资源丰富。辖区内有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省社科院等院所,毗邻济南大学城,人才资源丰富,可提供“高中低”多层次、多类型人才。4.金融资本富集。辖区内有山东新金融产业园,聚集了70余家股权投资机构,管理基金规模超1200亿元,可充分发挥资本杠杆作用,市中区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机。5.服务理念一流。市中区秉持“请让我来服务你,就像服务我自己”的服务企业理念,实施“百名处级干部联系百家重点企业”行动,营造出一流的招商环境。(二)高端顶层规划
高端顶层推进路径
《关于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中发〔2017〕37号)
“数惠市中”行动计划架构图
市中区促进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
“数惠市中”行动计划详细架构图
创新实施“企业上云10大行动”,助推“数聚市中”工程
3.创新推进路径坚持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区域优势定标准,通过推进路径创新打造数字经济发展亮点。按照“产业集聚+行业应用+人才培养+支撑环境”四位一体工作思路,谋划建设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形成大数据资源汇集流、大数据企业云集流、大数据产业聚集流“三流”和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四要素”汇聚市中态势,带动形成一批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业态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成市中区数字经济产业大生态体系,抢占智能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打造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助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
“四位一体”工作思路
“三流四要素”汇聚态势
4.突出五大创新亮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站高、看远、想深、谋实,突出五大创新亮点:(1)体制机制创新。全市第一个设立大数据产业专职服务机构,第一个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一个组建大部制产业招商委,第一个出台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第一个制定产业扶持政策。(2)工作思路创新。坚持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区域优势定标准,创新性提出“产业集聚+行业应用+人才培养+支撑环境”四位一体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促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3)合作平台创新。积极与国家级产业发展机构合作,建立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研究院和联盟等实体机构;聚焦全球资源,基于产业、技术、资金、活动、人才等要素,搭建产业发展各类支撑和服务平台。(4)推进路径创新。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产业发展“痛点”,精准对接资源,打通“云管端用”和“垂直整合”产业链,打造闭环产业大生态。(5)发展业态创新。按照“一楼一产业、一楼一生态”功能,突出“感知、存储、数据、智能、应用”技术前沿,坚持“软硬结合、重点突破、融合共生”,打造“一园多集群”的产业布局。
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5大创新亮点
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山东大数据产业园)“1468”产业布局
(四)产业创新生态链。深挖资金、人才、IP、项目、市场等要素“痛点”需求,加强科技资源、金融资本等多要素对接,多维度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生态链:(1)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链,打造具有省内一流特色的产品生产体系基础产业链。(2)培育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链。(3)建立产业教育培训和园区服务链,打造10分钟商务生态圈和都市核心生活区。(4)打造产业创新投融资链。(5)搭建产业共性资源平台、底层共性平台、产品开发平台、产业孵化平台、产业活动平台,实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创新。积极打造“龙头聚集、平台多元、投资活跃、活动丰富”的产业创新运营环境,形成“主体多元、开放协同、特色鲜明”的创新生态圈,加快人才高地建设,打造全国知名创新创业高地。
打造产业发展创新生态链
坚持种“企业庄稼”,一茬接一茬,发展从创意研发到产品、从企业到产业、从产业链到生态链的产业模式,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格局,最终形成“企业成群、产业成链、全面开花”态势。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中小企业逐步成长为龙头企业,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打造品牌众创空间,积极发展创业咖啡、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从底楼到顶楼”的空间,营造一个个创业创新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
形成“研发+龙头+配套”垂直整合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
营造创业创新成长环境
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及业态规划布局
产业园内部效果图
“猪八戒”园区效果图
云媒讯猫智能化商业系统项目
八仙过海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平台项目
山东大因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多媒体技术体系项目
物联网智能室内空气管理系统云平台项目
山东省计算中心物联健康医疗云系统项目
山东蓝海领航互联网产业园项目
图1:园区效果图
图:2:A地块效果图
图3:C地块鸟瞰图蓝海领航A地块规划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0平方米;主要有明水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商业中心、企业墅、双创基地、IDC及高层研发写字楼。其中企业墅面积从300平米到1200平米不等,可满足多种类型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