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软件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正在步入加速迭代、群体突破的关键时期,迎来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的新阶段。同时,5G商用为中国软件行业春风送暖。随着中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也为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渗透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软件产业服务化、平台化、融合化趋势更加明显。同时,中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需求持续强劲,产业发展进入融合创新、快速迭代的关键期,产业整体将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中国软件融资融券信息显示,2023年3月13日融资净偿还877.66万元;融资余额15.63亿元,较前一日下降0.56%。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2.41亿元,融资偿还2.5亿元,融资净偿还877.66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24.82万股,融券偿还27.5万股,融券余量164.43万股,融券余额1.27亿元。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6.9亿元。
从目的和效果来看,软件企业的并购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通过收购自己不具备的技术或产品,扩充产品线,提高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通过收购自身具有、但竞争力较弱的技术或产品,在增强自己竞争力的同时减少竞争对手;通过并购直接获取对方的市场资源;通过跨境并购实现公司的国际化战略;通过并购经营非本企业核心业务的企业,实现公司战略转型。
从全球来看,软件技术和产业格局正孕育着新一轮的重大调整。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基础设施和硬件水平快速提升,应用需求持续深化,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推动着全球软件产业进入产业转型时期。从软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第一个趋势是公共数据的开放,将促进大数据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应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产业规划,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或者数据在未来的整个社会发展当中所贡献的价值。
智能化是软件技术追求的目标。智能化是在海量信息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自动识别,赋予信息系统自适应能力,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软件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情景感知、知识挖掘、自动开发等方面。随着物联网和泛在网的迅速发展,感知技术日益丰富多样,感知范围逐步由温度、水、气、物体等物理形态向意识思维领域拓展。软件将能够从复杂多样的海量数据中自动高效地提取所需知识,软件开发语言更加高级化,开发工具更加集成化。
平台化是软件技术和产品发展的新引擎。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相互渗透,向一体化软件平台的新体系演变。硬件与操作系统等软件整合集成,可降低IT应用的复杂度,适应用户灵活部署、协同工作和个性应用的需求。平台化有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基于技术层面的基础架构平台;一个是基于业务模型的应用平台。平台化趋势下,软件的竞争从单一产品的竞争发展为平台间的竞争,未来软件产业将围绕主流软件平台构造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