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损益表是最直接明了的财务报表了,非常好接受,只要大家牢牢把握一个上市公司该有的面貌,基本上,若是做了大的手脚,你认真看看也能发现
以下是正文:
损益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来编制,主要反映一定时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支出之后的净收益。通过损益表,我们可以对一般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管理的成功程度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和报酬。
从损益表的结构来看,表的项目分为五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营业收入、营业毛利、营业净利、税前净利及净利。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看这张报表,一个是从上向下看,透过计算营业收入到得出净利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这个净利产生的过程;如果从下向上看,即先看净利,最后看营业收入,可以得出净利产生的原因。从分析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从下向上看,首先看最后的结果,是赚了还是亏了,然后再看,是如何赚的,如何亏的。
1.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买卖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
2.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它不是由企业经营所产生的收入,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处分资产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投资收入、政府补助、现金盘盈等。
1.销货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花费。销货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销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单位内为生产和管理,而支出的各种花费,主要有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薪资和各项制造费用。广义的销货成本除了生产发生的各项管理和销售费用等。
2.营业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应从企业净利中扣除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性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员子女学校经费补助和技术学校经费补助、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4.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应由销售产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负担的销售税金。包括营业税、所得税等。
1.好企业的销货成本越少越好
只有把销货成本降到最低,才能够把销货毛利升到最高。尽管销货成本就其数字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公司是否具有持久的竞争力优势,但它却可以告诉我们公司的毛利的大小。
2.长期盈利的关键指标是毛利率
企业的毛利是企业的营运收入之根本,只有毛利率高的企业才有可能拥有高的净利。我们在观察企业是否有持续竞争优势时,可以参考企业的毛利率。
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如何。如果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其毛利率就处在较高的水平,企业就可以对其产品或服务自由定价,让售价远远高于其产品或服务本身的成本。如果企业缺乏持续竞争优势,其毛利率就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就只能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来定价,赚取微薄的利润。
如果一个公司的毛利率在40%以上,那么该公司大都具有某种持续竞争优势;毛利率在40%以下,其处于高度竞争的行业;如果某一个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低于20%,那么该行业一定存在着过度竞争。
4.衡量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的高低
在公司的营运过程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不容轻视。我们一定要远离那些,总是需要高额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公司,努力寻找具有低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公司。一般来说,这类费用所占的比例越低,公司的投资报酬率就会越高。
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毛利率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那就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但这样的公司毕竟是少数,很多具有持续竞争优秀的公司其比例也在30%~80%之间,也就是说,如果一家或一个行业的这类费用比例超过80%,那就可以放弃投资该家或该类行业了。
5.远离那些研究和开发费用高的公司
那些必须花费巨额研发的公司都有在竞争优势上的缺陷,这使得他们将长期经营的前景置于风险中,投资他们并不保险。
那些依靠专利权或技术领先而维持竞争优势的企业,其实并没有拥有真正持续的竞争优势,因为一旦过了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或新技术的出现替代,这些所谓的竞争优势就会消失,如果企业要维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在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上,也就会导致了净利减少。
6.不要忽视折旧费用
折旧费用对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观察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厂房、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
7.利息支出越少越好
和同行的其他公司相比,那些利息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最低的公司,往往是最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利息支出是财务成本,而不是营业成本,其可以作为衡量同一行业内公司的竞争优势,通常利息支出越少的公司,其经营状况越好。
8.计算经营指标时不可忽视非经常性损益
在调查企业的经营状况时,一定要排除非经常性项目这些偶然性事件的收益或损失,然后再来计算各种经营指标。毕竟,这样的非经常性损益不可能每年都发生。还要考虑所得税的影响以分析净利率。
小技巧虽然有用,但是我们看财务报表最害怕的,还是上市公司动了手脚。要想不受制于人,就得先发制人,来学学上市公司的利润通常是如何做假的吧。
上市公司为了向社会大众展现自己的经营业绩,提高社会形象,往往利用母子公司交易来调节其利润,主要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增加收入,转嫁费用
进行投资分析,一定要分析其母子公司交易,是否存在着相互关联的交易,转嫁费用的现象,对于有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的,一定要将其上市公司的当年利润剔除掉关联交易虚增利润。
2.资产租赁
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从母公司分离出来的,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资产主要是从母公司以租赁方式取得的。从而租赁资产的租赁数量、租赁方式和租赁价格就是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可以随时调整的阀门。有的上市公司还可将从母公司租来的资产,同时转租给母公司的子公司,以分别转移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利润。
3.委托或合作投资
一、委托投资。当上市公司接受一个周期长、风险大的项目时,则可将某一部分现金转移给母公司,以母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将其风险全部转嫁到母公司,却将投资收益纪录为上市公司当年的利润。
二、合作投资。上市公司想要配股与其股东权益报酬率达到一定的标准,公司一旦发现其股东权益报酬率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便推出利润缺口,然后与母公司签订联合投资合约,投资回报按倒推出的利润缺口确定,其实这块利润是母公司的。
4.资产转让置换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透过与母公司资产转让置换,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经营状况,长期拥有“壳资源”所带来的配股能力,对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都是一个双赢战略。
通常上市公司购买母公司优质资产的款项挂往来帐,不计利息或资金占用费,这样上市公司不仅获得了优质资产的经营收益,而且不需付出任何代价,把风险转嫁给母公司。另外上市公司往往将不良资产和等额的债务,分离给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以达到避免不良资产经营所产生的亏损或损失的目的。
损益表是最直接明了的财务报表了,非常好接受,只要大家牢牢把握一个上市公司该有的面貌,基本上,若是做了大的手脚,你认真看看也能发现,掌握好尺度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