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的评价,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在核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提高企业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第二,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正确地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本文主要结合个人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常见的桩基工程及其投标成本要素分析,探讨了成本与黏性价格的关系及不平衡报价法的应用,希望能给同行业人员的投标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桩基;投标;成本分析;黏性价格;不平衡报价
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出不同的地层岩性,因而也就需要因地制宜,选择相适应的地基处理方式。就地处西北边陲、远离海洋、气候干燥、风力强劲的新疆而言,在自然环境的孕育下,聚居区逐渐形成了以表土、黄土状粉土、粉土、黏土、角砾、砾砂、细砂、泥质粉砂岩风化基岩等为主的岩土层。若想在这些迥异的岩层上立起直冲云霄丰碑,就必须要提高地基承载力,那么打桩无疑是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高效方法,可有效地进行力传导,抗地震液化;抗上拨力和倾覆力;挤密无黏性土;提高地基刚度;抗冲刷,提高安全性及控制沉降。
1常见的桩基及其投标成本要素分析
1.2投标成本要素分析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必要的市场开发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提。商品的价值P=C+V+M,其中C为固定成本,V为可变成本,M则为剩余价值。对于桩基施工企业,完成的每一根桩就是一种商品,同样它的价值也是由成本、剩余价值构成。实际上剩余价值和利润是一回事,利润是用来掩盖剩余价值的,剩余价值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利润[1]。而日渐成熟的招投标是一种很好的开拓市场、赚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综合单价(价格)=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税金+风险+利润[2]。用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最适宜解释清单综合单价,即y=C+f(x,t)(y为商品价值,C为原始生产资料价值,f(x,t)为新创造的价值,等于V+M,即利润)[3]。而在清单计价的模式下,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已经杂揉在一起,所以将马克思的数学公式简单的理解为V=C+M(V为价值,C为平均成本,M为平均利润),这样清单综合单价就更容易理解了。通过上述的简单描述,我们得到除去以平均成本为计算基础的平均利润,价格主要由成本组成,这就意味着成本的高低决定着价格的高低。也就是成本是价格的最低经济界限及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商品的成本与价格之间成正比的关系[4]。
2桩基投标成本与黏性价格的关系
分析完投标成本要素后,下面就来看看桩基投标成本到底和黏性价格有没有关系只要仔细分析对比,你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黏性价格,黏性价格就是指价格不会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的发生变化,黏性价格理论认为由于黏性信息和理性疏忽的存在,使得行业中投入的成本具有一定的黏性,并且客户的搜索成本导致企业输出的价格比投入成本更具有黏性,也就是价格对成本变化的延缓反应[5]。工作经验表明桩基工程的投标报价就具有粘性的特征,比如说在相同条件下,无论是相隔几个月或是几年,相同类型的桩基报价都只是上下浮动几块钱,并无巨浪。因此,正是因为这种黏性特征的存在,才使得历史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价格是由成本和利润组成的,既然价格具有黏性,那么价格基数的成本也当然具有黏性,实际上黏性价格是由黏性成本决定的,倘若成本波动巨大,自然价格也就跟着参差不齐的波动。当然,追溯成本黏性的实质还是在于成本三要素存在黏性,即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相对稳定,奠定了成本的相对稳定,继而投标报价也就相对稳定了。因此,从上述中不难看出桩基投标成本与黏性价格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即黏性成本成就了黏性价格。
3投标报价的技巧
3.1不平衡报价法的含义所谓不平衡报价法,是指相对于正常报价而言,在清单模式下量价分离的基础上,当工程项目的投标总价确定后,根据招标文件的付款条件,合理调整投标文件中子项目的报价,在不抬高总价又不影响中标的前提下,实施项目时能够尽早、更多地结算工程款,并能够赢得更多利润的一种投标报价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投标总价不变的情况下,合理调整投标子项目的综合单价,以期提高中标率、赢得更多利润的一种报价方法。
3.2适用不平衡报价法的几种情况不平衡报价法的适用情况大概有6、7种,但是在桩基工程投标中常用到以下3种情况:1)设计图纸不明确,估计修改后或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工程量要增加的,可以提高单价,而工程内容说不清楚的或工程量会减少的,则可以降低一些单价[7]。2)招标文件如要求投标者对工程量大的项目报“单价分析表”,则可将单价分析表中的人工费及机械设备费报得较高,而材料费算得较低[7]。这样报价的好处就在于如果日后补充项目的单价要参考此次“单价分析表”来确定的话,除了材料费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市场价确定外,人工机械费则参照单价表中的价格,那么投标单位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3)在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中,虽列有项目,但无数量,而在实际施工中又可能遇到时,可提高其报价,即使以后不遇到也可适当提高报价,因为无数量的项目不影响总报价[7]。比如在计日工表中,招标人所给的清单格式中只列出了项目名称,但并未给定具体的数量,那么在投标报价时投标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周全后填写一个合理的报价,以备日后发生零星项目可参考该表确定人工、机械单价进行结算。
3.3采用不平衡报价法的工作经验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笔者认为在投标报价时还可以采用这样的不平衡报价法。在投标报价时可以把工程数量相对较多的,占造价比例高的子项目的综合单价相对的调高一些,而数量少的综合单价调低点,达到相对的平衡。这样数量大的子项目的单价虽然只调高了一点点,但是由于量大,相应的从中获取的利润空间也就变大了。
4结语
本文是对笔者在实践工作中经验的一个总结,笔者深知投标工作对企业开拓市场、承揽工程的重要意义,所以在投标工作中必要的成本分析是前提,通过成本分析可以为决策层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确定投标总价,而投标总价的高低在投标期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它是经济标评标的唯一要素。当总价确定后就可通过不平衡报价法为后期工作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董亚.剩余价值理论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9(33):13.
[2]张允宽,吴左民.建设工程计价(2014年修订)[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3]李建平,黄志刚.商品价值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J].东南学术,2008,21(1):114.
[4]王庆双.产品成本与价格的关系[J].价格月刊,1992,13(8):51.
[5]LuísCabral,ArthurFishman.Businessasusual:Aconsumersearchtheoryofstickypricesandasymmetricpriceadjustme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2012(30):371-376.
[6]费丽渊.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技巧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税收成本管理
一、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中小企业飞速发展,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制中的中坚力量。而税收成本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发展策略,是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创造利润的重要制度措施。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形式各异的企业逐步加强对税收成本的优化管理,通过良好的税收成本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追求的目标。
二、税收成本的含义和特征
(一)税收成本的基本含义
(二)企业税收成本的特征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税收成本所包含的内容众多,本文主要对企业的实体性税收成本和企业税收处罚成本的基本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1、企业税收实体成本特征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发展,税法作为调整我国国家财政、企业经营的重要制度保障,逐步得到规范发展,在对企业进行一系列的实体性成本征收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经营之间的公平负担,在企业自身发展体系下,由于自身的税收筹划的差异,其实体性成本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因素。
2、企业税收的处罚性成本特征分析
三、企业税收成本发展中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一)税收成本管理意识初步形成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法律体制同样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家通过多种方式逐步加大对企业税收知识的宣传推广,这使得众多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对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税收知识进行了全面了解。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企业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已然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共同意识,税收成本管理意识的初步形成,促进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能够不断改进管理体系,推动企业的持续经营发展。
(二)成本分析体系相对混乱
四、企业税收成本优化管理建议
(一)筹建系统的税收成本管理体系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注意对企业的税收成本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管理,实现税收陈本预算执行报告制度,不断加强税收成本管理控制体系,逐步推行税收互负统计规划,依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属性、产品分类和企业发展体制进行系统的税收成本筹划,逐步形成依赖于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为保障,在以往企业预算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税收成本管理协调化。
(二)不断加强对企业员工培训
五、结论
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通过逐步完善企业的税收成本管理体系,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机制,以先进税务运行机制,保障企业经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能够自觉履行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杨元杰.税收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吴玉林.基础会计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主要费用责任成本预算及实际支出统计表
序号
费用类型
预算成本费用(万美元)
实际成本费用(万美元)
差额(万美元)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备注
1
人工费
104.14
105.62
1.48
1.1
管理人员工资
31.29
31.09
-0.20
1.2
中方工长工资
29.65
32.26
2.61
1.3
当地工人工资
43.20
42.27
0.93
2
材料费
57.61
99.62
42.01
3
机械费
109.66
184.11
74.45
3.1
折旧费
43.09
81.19
38.10
3.2
燃油动力费
56.03
79.63
23.60
3.3
日常维修费
10.54
23.29
12.75
4
分包费
291.75
290.44
-1.31
5
其他费用
2.00
9.72
7.72
备注:另外税费及费共计约200万美元,但这2种费用高低不会对亏盈情况产生影响,故上表未列支。
对照上表,人工费及分包费等大额支出费用预算与实际发生金额基本一致,无较大出入。但材料费、机械费及其他费用预算与实际支出金额差额较大,对此问题我部已及时进行亏盈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项目主要盈利点
1.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Dowa公路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分包施工,共计约14.14万平方米。分包单价14,562.5MK/㎡(含税单价),项目投标报价17,000MK/㎡(不含税),单价利润仅2,437.5MK/㎡。责任成本核算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分包总利润约46.9万美元,对比沥青混凝土工程总金额327万美元,利润仅14.3%,分包利润较低。
2.石方爆破工程
项目石方爆破段共2处(CH2和CH5),共计3259.45m3。石方爆破分包施工,分包单价18,471MK/m3(含税单价),项目投标报价165,202MK/m3(不含税),单价利润146,731MK/㎡。责任成本核算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分包总利润约64.7万美元,对比石方爆破工程总金额73.3美元,利润较可观。
二、项目成本支出较大的费用
1.材料费
材料费责任成本预算金额57.61万美元,实际成本金额99.62万美元,超预算约42万美元,材料费超预算的主要原因是:
1.马拉维物价较高,且不同商店及厂家价格不一,前期编制责任成本时,估算的材料单价与实际购买价存在差异;
2.原始合同清单工程量严重不足,经过3次变更后工程量大幅度增加,且由于项目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改变(底基层掺拌河沙,基层掺拌级配碎石)导致大宗材料购买量增加。例如:水泥预算用量470吨,实际用量1278吨;河沙预算用量2100吨,实际用量19720吨;碎石及级配碎石预算用量2150吨,实际用量18132吨。
2.机械费
机械费包含折旧费、燃油费及日常修理费,责任成本预算金额109.66万美元,实际成本金额184.11万美元,超预算约74万美元,机械费超预算的主要原因是:
①项目原始合同工程量清单土方量填挖方合计约25.1万立方,经过3次变更后土方量增加至约48.7万立方,增幅达到94%。土方量大幅度增加导致项目投入大量机械设备,折旧费、燃油费及日常维修保养费用随之增加。
②折旧费预算金额43.09万,实际花费81.19万美元,超预算约38万美元,主要原因是变更之后项目施工周期较长,且大部分车辆设备均为2018-2019年采购,新设备折旧率高,导致项目折旧费偏高。
③燃油费预算金额56.03万,实际花费79.63万美元,超预算约24万美元,主要为柴油费用,汽油使用较少。造成燃油费较高的原因一是项目约60%的土方工程量集中在山区段,地势起伏较大,车辆设备平均油耗量要比正常情况下高出许多;二是项目从首都碎石场共购买混凝土碎石、级配碎石及片石(前期部分浆砌片石从石场购买)约2万吨(850多车),石场运距较远,来回约200公里,平均每拉一车石料需耗油100升左右,仅拉运石料燃油费花费近9万美元。
项目计划与实际车辆设备配置表
设备名称
计划配备(台套)
2018年实际配备(台套)
2019年实际配备(台套)
履带挖掘机
3.5
轮式挖掘机
0.5
平地机
装载机
压路机
路拌机
自卸车
8
9
21
2018年自有6台加外租3台共9台
水车
平板拖车
加油车
随车吊
扫地机
沥青洒布车
推土机
丰田双皮
丰田单皮
轻卡
3.其他费用
项目其它费用支出主要为现场征地费及市政段水管改线费。其他费用责任成本预算金额2万美元,实际成本金额9.72万美元,超预算7.72万美元。主要原因是:
1.项目所在地填筑料分布不均匀,可以找到的合适料场面积均较小,且均为当地农户种植地,项目共计与不同的地主征地约23次,累计花费约4.2万美元。
2.CH0-CH2市政段因施工需要,必须对市政水管进行改线处理,水管改线花费约1万美元。
三、造成项目利润低的主要原因
1.普通土填挖方单价严重偏低
项目普通土填方14.2万立方,挖方23.7万立方,普通土填方及挖方合计约37.9万立方,但普通填方单价仅2,000MK/m3,挖方单价仅1,500MK/m3。对比其他项目普通土填挖方单价,Dowa公路项目单价严重偏低,在如此低的单价下,项目根本无利润可言,反而造成土方施工出现亏损问题。如普通土填挖方单价能各增加3,000MK/m3,达到正常单价水平,那么Dowa项目土方利润即可增加约155万美元。
2.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分包单价高
受马拉维市场限制影响,马拉维具有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能力的承包商较少,可供选择的路面分包单位有限,故造成沥青混凝土分包价格过高,过高的分包单价压缩了我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利润。
3.底基层及基层参配河沙,施工工艺改变后单价未变但成本增高
关键词:预制梁场,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分包
中图分类号:F045.3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textisbasedonPrefabricatedTbeamconstructionpracticeofDaotonginChongqingSanhuanhigh-speed.Itelaboratesthecompositionofthecostofpre-Tbeamsandanalysisthecostsofintegratedsubcontractorsandlaborsubcontractor,comparesthe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both.Atlength,thistextmakessomeSuggestionsabouthowtocontrolthecost.
Keywords:precastbeamfield,costanalysis,costcontrol,subcontractors,
1工程概况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全长58.091738km,起点永川双石,终点江津塘河。大同梁场位于江津区石蟆镇大同村桩号K47+980~K48+160。大同梁场承担着大同水库大桥112片30mT梁预制和K47+640分离立交和K46+830黄泥凼中桥90片16m空心板预制。其中T梁台座10个,空心板台座8个。本次主要分析大同水库大桥T梁成本。
2T梁成本组成
图1T梁成本组成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T梁成本组成主要分为五大类,即梁场建设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人工费用、管理费用。以大同水库大桥112片T梁施工实践为依据,详细分析T梁的成本。
梁场建设费用主要包括场地硬化、台座预制、龙门轨道安装、采光棚、活动板房、水电布置等。场地全长180m,宽21m,为防止台座不均匀沉降场地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硬化;台座底部采用扩大基础形式,底部用20cm厚C20垫层。台座采用C30混凝土,长30.6m,宽50cm,高40cm,设置2.5cm反拱度,钢筋采用Φ1240cmx30cm间距15cm箍筋,主筋采用10根Φ12通长钢筋;轨道采用14#工字钢,全长360m,轨道下部采用C30混凝土40cmx30cm;采光棚长16m,宽4m,四个;板房长12m,宽4m,一个。
材料费用主要包括钢筋、钢绞线、混凝土、压浆料。
每片T梁所含材料统计表如下:钢筋6696.06kg,钢绞线917.71kg,C50混凝土29.07方,压浆料750kg。
每方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表1
拉法基水泥(kg)393
黄沙(kg)683
碎石(kg)10mm-25mm780
碎石(kg)5mm-10mm334
Ⅱ级粉煤灰(kg)98
外加剂(kg)5.89
自来水147
机械设备费用主要包括模板2.5套、龙门吊一套、架桥机炮车一套、电焊机4台、钢筋切割机1台、钢筋直螺纹制作机一台、数字下料机一台、钢筋弯曲制作机2台、高频振动器10个、张拉油泵、张拉千斤顶2套及小型设备(振动棒、土工布、配电箱、电线、插头、扎丝、焊条等)
人工费用主要包括钢筋制作绑扎费用、关模板和拆模板费用、混凝土的浇筑费用、张拉压浆费用、T梁架设费用。
管理费用主要包及理人员费用、水电费用以及税金。
3综合分包成本分析
综合分包是将T梁施工按照施工工序分包给各施工班组,机械设备费用包括梁场建设由各施工班组自己承担。尤其是在最近几年这种综合分包的形式越来越广泛。大同梁场目前采用的是综合分包形式。综合分包成本=各施工班组(钢筋班组+模板班组+混凝土班组+张拉压浆班组+架桥班组)+梁场建设+材料费用+管理费用,合计69302.32.28元/片(所有单价以实际单价为准)。
4劳务分包成本分析
劳务分包是指工人工资按工作的工日数来支付,所有设备机械费用由承包人提供。劳务分包成本=T梁预制工日x工日单价+梁场建设+机械设备费用+材料费用+管理费用,合计65016.61.68元/片(所有单价以实际单价为准)。
其中每片T梁的预制工日通过实践测得大同梁场21片T梁各班组实际用工,其实测数据如下图。
图2大同水库T梁用工统计
5两种分包模式优缺点对比
两种模式比较之下能看出了按劳务分包相对于现有的管理模式要省下一笔费用。但要清楚看清这两种模式下的实际情况不能只看数据,应该认真分析其各自的有缺点然后慎重的选择。
按劳务分包优点:1.可以作为一种激励的制度,能够更好的管理各班组各工人;2.管理人员把工日做好以后,可以节省一笔人工费用;3.各施工班组之间关系和睦,团结一心,能更顺畅的完成工作。
按综合分包优点:1.工人主动性强,加班热情高,对赶工期促进度时期这种模式特别好;2.一个好的分包商对施工单位来时省时省心,可以节省施工方的管理费用。
缺点:1.各班组之间各自做自己的事情,互相推卸交点工作,相互勾心斗角,同时施工队伍有好有坏,很难保证梁场的施工安全和质量;2.工人做事不认真,有时只管完成任务不管质量,能偷工的活绝对偷工。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一味的认为哪种模式好,哪种模式不好,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短处。个人认为,应该合理根据现有的条件来决定用什么模式好。
6控制成本建议
从分析结果来看,梁场建设费用占4.08%,材料费用占62.11%,人工费用占21.44%,机械费占10.87%和管理费用占1.51%。
图3T梁费用比重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占总成本的83.54%,要想控制成本应该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材料层次
1.混凝土数量的控制。
刚开始浇筑时就要积累经验,找到设计量与现场施工量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以便在以后搅拌时控制其量。
关模板尺寸要尽量的准确,因为T梁长度大,一个细微的尺寸就会增加混凝土的用量,不仅浪费了混凝土同时会加大梁体的自重。
修建搅拌站时要尽量靠近梁场,当混凝土量不够时立刻可以回去再次搅拌,从而减少担心混凝土不够而多搅拌造成的浪费。同时搅拌站应该及时清理维修搅拌设备,以面造成浪费。
2.钢筋数量控制。
每片T梁的钢筋有6-7吨,在钢筋加工和制作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方案,针对不同的钢筋长度与下料长度要进行最大化的优化,减少钢筋废料数量。对废料不要乱丢乱扔,收集到统一的地方,不仅可以节省一部分费用同时保证文明施工。
钢绞线预留的工作长度不能太长,不仅对材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也不便与施工,尤其是张拉施工。
3.模板、小型机具、土工布、钢丝绳等数量控制。
针对小型机具、振动棒、千斤顶、土工布等要节约使用,能够重复使用的要及时清洁和保养,每次数量不多但是积少成多总量就会很大。
人工费用层次
针对不同的班组采用不同的分包模式,做到最优化组合。选择施工队伍就想买东西一样要货比三家,选择技术过硬的队伍,不仅能都保证质量和安全同时还能省下很多人工费用。
其他层次
注重合同的管理,各班组在进场前要签订劳务合同,细化合同中的计价、支付、安全质量验收标准、施工进度以及细化责任、文明施工规范等要求,避免因合同不明确造成工作滞后,工期延误等问题的发生。
全体员工要加强节约意识教育,梁场普遍存在浪费水、浪费电的情况严重。做好总平面布置、资源配置、施工方案制订等开工前布局工作。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控制资源消耗,减少成本支出。同时充分调每一个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在航空餐饮服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了保证航空餐饮的质量问题,餐食的制作成本也不断提高。很多航食企业的食品原料都是进口,并且大多数原料在制作前要进行严格的筛选、清洗、消毒工作。制作完成后必须立刻进行冷藏和运输,而且,冷藏运输的温度要求控制在零下十八度以下,这都大大增加了配送、水电成本。目前,国内航空企业的配餐成本约占公司总收入的百分之六,随着航空油价的不断上涨,国内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已经存在很大压力了,因此,降低配餐成本问题已成为航空公司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二、航空配餐企业所面临的配餐成本问题
(一)食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由于安全是航空运输的首要问题,所以在安全的基础上对航空食品的要求非常高。由机上的食物不能有硬物,所以,肉食中不能带骨头,在做鱼肉餐的时候,只能取鱼肚或者鱼背上的肉,其余的部分只能当做垃圾扔掉。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许多原本经营航空配餐的公司开始转向经营地面配餐,以此提高食材的利用率和公司的收益。从成本组成结构来看,航空配餐成本主要包括三部分:原材料成本、机器等固定资产折旧、人工成本。其中,原材料成本占绝大部分。在航空配餐成本组成结构中,食材和一次性餐具的成本约占百分之五十,人工成本占百分之三十,其余的百分之二十就是设备折旧、冷藏运输以及水电支出。
(二)航空配餐公司净利润比较低
现在单纯做航空配餐的公司在扣除人工成本后,净利润相当低,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状态。近几年,随着物价上涨,食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逐年上升,然而航空食品的价格涨幅却很有限,这也就是为什么航空配餐企业如此清贫的原因。航空配餐价格不能和成本同步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对配”。现在国内主流的几个航空公司为了相互之间能够推行“对配”方案都建立了不同的地方航食公司,其流程就是甲公司去程的餐饮由甲公司自己负责而返程的餐饮则会由乙公司的航食公司负责,相对的则是乙公司负责去航甲公司负责返航,由此甲乙公司实现“对配”,并且由于不同公司之间餐饮价格的制约导致价格不会明显的上涨。
(三)附加成本的难以解决
三、针对成本控制航空公司所实施的方案
(一)控制航食原料成本
1、严格控制航空配餐的数量。按照惯例,在准备餐食备份时,始发航班的需求量最少的,而非始发航班则需要增加备份数量,因此控制非始发航班的航班配餐的本分是目前航空公司最主要的减少成本的措施之一,而且需要注意到航班配餐的制作和配送是在乘客人数不确定的情况下就需要完成的。如果在空运过程中如果飞机配备的配餐备份出现短缺的话对航班造成的负面因素是非常严重的。所以靠减少航食备份来控制成本的方法并不可取。
2、减少配餐分量,控制好标准,既能够满足乘客的食用需求不影响服务,又能够减少浪费,减少餐饮制作成本。将餐食进行定量密封包装并及时进行冷藏,以确保送到乘客手中的食品安全放心。
3、通过选择制作配餐的原料来减少成本,例如调整配餐的荤素搭配,通过荤素搭配平衡原料成本,也可以根据季节来调成配餐的搭配,尽量使用当季菜,新鲜而又实惠,有些航空配餐公司也会通过选用低价的原料来控制餐饮成本。
(二)提高员工效率,降低用工成本
员工效率是降低用工成本的重要途径。员工工作的动力和目的是员工动机。有的人把工作当做挣钱的途径,有的人把工作当成提升自我的必然过程,而有的人只是把工作当成乐趣。在动机的驱使下,员工会积极地完成任务,并且能创造性的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大多数员工还是以挣钱为目的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所以,为了满足员工的目的,同时又缩减航空成本,航空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建立公平的考核制度和薪酬机制。如果一个企业的绩效考核十分公平公正,那这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首先、工资是激发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如果工资分配合理,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再次、如果员工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标准,他们将不再重视薪酬的高低,公平和公正会更加吸引他们。
2、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就是奖优罚劣,表彰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惩罚或批评不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通过这种方法,在公司中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风气和健康阳光的工作氛围。此外,航空企业在分配员工的时候,要充分把握每个员工的长处和缺点,在工作中扬长避短,根据岗位的特点合理分配员工,让他们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提高工作效率。
(三)合理管理设备,降低设备成本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航空配餐企业会运用食品加工设备,采取批量生产的方式。设备买回来以后还要进行维修和保养,这些后期工作都会增加配餐企业的成本。如果配餐企业在使用设备时能正确运用、合理配置,并且能定期对设备进行修护、保养的话,将大大缩减企业设备损耗,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运用成本。
1、合理配置设备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孰企业在购进设备之前,应该先衡量使用设备与使用人工之间的成本孰高孰低,根据实际情况、生产量、员工质量和设备生产力来配置设备,增加使用率。在确保按时完工的同时,减少生产成本。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分析
一、成本分析有什么内容
成本是一个衡量生产消耗的重要指标,也为价格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企业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成本指标可以为领导提供决策中需要的决策依据,也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等综合活动成果。成本降低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经济利润,提升企业的可分配收入还可以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人力与物力、财力,降低产品的市场售价,这样的情况对于经营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形势,所以说利用成本分析可以为企业谋得一个最有效的降低成本途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企业今后的生存竞争提供更好的环境。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分析、考核等环节所组成的循环才可以称之为成本管理,在这一循环当中,分析是最重要的环节。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足额甚至是超额完成成本计划,查出企业完成成本计划以及未完成成本计划的原因,最终给予成本计划和结果正确的评价,分析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总结教训,最终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
二、成本分析有什么原则
三、成本分析有什么程序
1.准备工作
成本分析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成本水平与构成变动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影响成本上升与下降的原因进行研究,逐渐挖掘出成本的潜力,帮助企业进一步控制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成本进行一定的研究之后可以树立明确的成本分析目的以及分析评价标准,对于不同的分析目的也要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历史标准、相对标准、绝对标准、可用预算标准等标准。在进行成本分析时,一定要以大量完备的成本资料作为分析基础,这样成本分析的结果才能够更加准确。
2.实施阶段工作
对报表整体进行成本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成本指标进行分析。成本指标是成本分析中的主要内容,在整个成本分析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成本指标分为绝对指标分析和相对指标分析两种,这两种指标分析法也称为指标对比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而成本分析中还有一种分析方法叫做基本因素分析,成本分析不仅要分析成本现象,还要分析影响成本的原因,在整个成本分析中,报表整体分析和成本指标分析是因素分析的基础部分,对于一些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这样才能够确定成本受因素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依据。
四、结语
企业会计工作是企业的核心工作,它掌握着企业的命脉,也为企业提供了许多发展的参考数据。成本分析工作在整个企业会计工作中都非常的重要,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收入。成本分析主要从影响成本的众多因素中进行研究,抓住成本的主要特点,最终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成本分析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1]韩松萍.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意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115-116.
[2]王昕妮,贾茜.浅谈我国企业成本控制面临的挑战[J].西部财会,2008(,5):37-38.
一、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架构
(一)对内稳定币值――稳定物价
在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内,由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原因,央行主要采用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信贷限额、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指央票发行和回购交易等)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从而预防和控制物价过度波动。我国央行调控物价的效果如何,可以通过图1了解。
在央行的宏观调控方面,我国央行基本上是遵循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规则,这一点从图2中可以看出。即央行货币供应量也呈周期变化,1993-1994年以反通货膨胀为主:1998-2002年以反通缩为主:2003-2007年以反通货膨胀为主。
(二)对外稳定币值――稳定汇率
11985年,取消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价,人民币汇率由1美元兑换2.7963人民币持续贬值至1美元兑换5.2221元人民币。
3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4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进行自2005年后的第二次汇改,2010年7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20元,与上一交易日相比大幅上升138个基点,再创5年新高。
二、中国目前货币政策架构存在的问题
中国目前货币政策架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现行货币政策的成本越来越高。
(一)被动的货币供应机制
在中国的货币供应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被动的货币供应,这一情况可以从以下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看到。其中,国外资产中的外汇项目在全部资产项目占比中达到了70%以上。之所以称其为被动的货币供应,是因为在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中,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中央银行必须买入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外汇,从而导致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大量被动地吐出基础货币,在市场中会导致流动性泛滥,并催生资产泡沫。为了对冲多余的流动性,央行要么减少其他资产项目,要么增加负债项目。但是由于“对政府债权”比重较低,“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等都属于央行的政策性贷款而无法收回等原因,其他的资产项目缺乏操作空间,央行只能在负债方增加“金融性公司存款”,即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发行债券”即发行央票来对冲这些流动性。
这种被动的货币供应,一方面导致流通中的通货膨胀风险,尤其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会加速经济过热,并使央行的紧缩政策陷于无效:另一方面使得央行在对冲流动性的过程中承担利息成本和效果的不确定性风险。
(二)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
在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中的国外资产占到81%,而负债项目中的国外负债只有0.33%,这些数据对比说明央行存在着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
(三)两难的货币政策目标
(四)匮乏的货币政策工具
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国外资产占比最高,其次是对金融机构的债权(比如再贷款和再贴现)。对政府的债权占比较低;而最大的负债是金融机构的存款(即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2009年为45%。2003年以来,随着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央票的占比(资产负债表中“发行债券”一项)大幅上升,目前为18%左右。对比中外货币政策工具有很大不同: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基准利率等:而中国则主要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信贷限额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结构一方面使央行直接承担更多的调控成本,因为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和中央银行票据都是要付息的;另一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乏使得金融领域的价格信号可能被扭曲,从而带来更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发展
(一)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加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就是要摆脱币值稳定受制于经济增长,更要强调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对此,政府可以确定每年的货币供应增长目标,具体工具的使用如改变利率、存款准备金等的幅度和时点的掌握应该交给专业的央行官员去操作。
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如利率市场化等,有助于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工具结构的合理,加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一、每亩主产品产量较上年增加
预测**年玉米平均单产615.74公斤左右,较上年实际单产603.90公斤增加11.84公斤,增幅1.96%。单产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气候稳定,春耕时没有受到太大的自然灾害;二是选用优质高产良种,推广先进农业技术,采用新的耕作方法。预测本年将是玉米丰产年。
二、每亩总成本较上年上升
预测**年玉米每亩总成本461.40元,较上年434.11元增加27.29元,增幅6.29%。其中:
(一)生产成本377.82元,较上年增加26.94元,增幅7.68%
1.物质与服务费用为245.41元,较上年增加17.57元,增幅7.71%,其中:种子费较上年增加2.04元,增幅10.94%;化肥费、农家肥费和农药费分别为9.69元、1.41元和0.12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0.19%、5.94%和5.74%;机械作业费和排灌费分别为3.13元和3.78元,分别较上年增长9.45%和13.40%;农膜费、畜力费和其他费用分别为0.84元、1.15元和0.61元,分别较上年降低6.66%、18.11%和7.65%。从以上数据来看,受今年年初部分农资价格上涨、成品油价格上涨、水价上调等因素,影响了物质与服务费用略高于去年。
2.人工成本为132.41元,较上年增加9.37元,增幅7.62%。其中:家庭用工折价较上年增长11.10%,主要是**年劳动日工价上调,增加了人工成本。
(二)土地成本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每亩净利润、现金收益较上年增加
预测**年玉米亩净利润、现金收益均较上年增加。每亩净利润、现金收益分别为174.55元、371.09元,分别较上年159.25元、341.86元增加15.30元、29.23元,增幅9.61%、8.55%。主要原因:一是玉米市场行情较好,内地需求量增加,销量较去年有所上升;二是随着当前牛、羊肉价格的回升及禽流感疫情影响的消失,部分农户已开始补栏,饲料需求将逐步恢复。同时,国内**年淀粉和燃料乙醇深加工企业发展迅速,除了酒精行业以外,目前淀粉价格居高不下,淀粉企业对玉米的需求将保持旺盛态势。这些因素都将成为拉动玉米市场价格上升的有利因素。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品质有更高的要求,玉米油满足了人民的这一需要,玉米用于榨油的需求量随之增加。
今年全区玉米总的情况是:亩单产、总成本、净利润、现金收益和平均出售价格有所上升。
四、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首先保证化肥的供应,稳定农资价格,控制其它涉农价格上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其次工商、质检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检查力度,严力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上市销售,避免坑农、害农现象发生。
(二)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使乡镇农业技术部门一方面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对当前耕地土壤状况进行检测,准确了解各地土壤所需钾、氮、磷等元素及用量,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的能力,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控制;原则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和原则
(一)成本控制的内容
(二)成本控制原则
1.员工成本控制
2.全过程控制
全过程控制原则就是在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和阶段所产生的人力费用、物力费用以及各项支出费用,成本控制工作都必须参与到整个过程,既不能疏漏,也不能随心所欲,要保证工程项目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在可控范围内。
3.适时控制
4.成本目标风险分担
5.例外管理
例外管理原则主要针对不在计划之内的问题,比如盈余或者亏损超出了预计的比例,一些突发想象导致成本控制失控等。此时,应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实效判断,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利用适当的方法解决例外问题。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一)明确项目成本分析对象
2.人工费用
影响人工费用的因素是工程耗用天数和单位工作日的平均工资额。这两个因素中,前者是反应工程项目的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后者是反应平均工资水平。其中单位工程的人工费用直接影响了单位工作日的平均工资额,同时也关系到单位工程的耗用工日。所以,针对人工费用分析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差额分析法。
3.机械使用费
(二)技术措施
1.优化施工设计方案
2.提高施工效率
3.减少材料消耗
材料是成本最直接的体现。材料消耗在工程项目成本占据着重要的分量,一般大概会占一半左右。同时,伴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施工效率的提高,材料消耗在成本中占有比重将会不断增加。所以,必须成本控制工作必须监管材料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运输、使用和完成的回收等。
(三)组织措施
1.合理规划项目部
2.保证项目管理人员的稳定性
三、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的概述
施工成本分析就是按照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呈交的资料,分析施工成本的高低影响因素和形成过程,并制定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方案。同时,利用成本分析,可以通过账簿、报表等具体成本数据看清成本的实质,进而提高成本项目的透明度和控制度,使成本控制目标更容易实现。
四、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的方法
五、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经营效益和项目的成本是反比例关系,将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到最低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作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部分,项目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将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企业在施工之前、施工各个环节以及项目完工,都应该做好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工作,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将项目的成本降到最低,完成项目成本管理的总目标。
[1]高青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8,(15).
[2]朱红丽.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