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猫粮、狗粮之后,鲜花着锦的宠物市场,又刮起了一阵“宠物友好”之风。
宠物训练师、让“喵星人”自己选玩具的宠物超市等新业态逐渐兴起,宠物友好带火“它经济”。
《宠物行业蓝皮书:2023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养宠数量将增至近2亿只,宠物市场规模增至近2500亿元,细分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人宠和谐生活”产品成为“潜力股”,越来越多人踏入这片“蓝海”,专门负责宠物出行的服务业也悄然兴起。
中国宠物数量及养宠人数持续增长,其中19-30岁的青年人是主要养宠人群。
矫正狗狗咬人、护食等行为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其中一名训练师发布的视频中,他正在对一只柴犬进行训练。
主人说,这只柴犬有非常严重的护食行为,它在进食时,哪怕是主人从它身边走过,也会被龇牙,甚至咬伤。在过去几年中,这种暴躁的柴犬曾经因为护食,咬伤过三次主人。到后来,主人已经无法靠近它,只能将它关到阳台上,用铁链拴着。喂食时,隔着栅栏投食。训犬师到达时,刚走到1楼,就听到5楼这只柴犬的狂吠声。训犬师说,这只柴犬之所以出现这些行为,是对环境过于敏感,他给主人制定了3个月的训练计划,包括脱敏训练、纠正护食等行为。
在训练视频中,他一手戴着防咬手套,一手拿棍子,当柴犬进食时,将饭盆移动。此时,柴犬就扑了上来,但被他手中的棍子狂打嘴巴。经过一个月,多次反复训练,柴犬逐渐改掉护食问题,还慢慢听懂了一些口令。
训犬师说,每只狗狗每月训练费3000-10000元,视训练难度而定。像这只咬主人的柴犬,训练费就相对较高,3个月周期训练下来,得3万元左右。
据封面新闻报道,今年28岁的阿松是一名宠物训练师,他说,“狗狗和主人就像家长和青春期的孩子,而宠物行为调整师就是他们沟通的桥梁。”每天早上,当阿松打开训练营的门,就像打开了一个小小的世界,随着开门声音响起,一群品种大小各异的汪星人兴奋地向他扑去,像小孩子一般和他亲热地打闹。抚摸着它们温暖光滑的皮毛,阿松心里一股暖流渐起。
“狂躁、易怒、嗜眠、癫痫、过食……”在一个多月以前,这些狗狗有着各自严重的行为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它们有的被主人嫌弃甚至抛弃。通过不同的渠道,它们被送到了训练学校来,阿松就成为了它们的行为调整师。
阿松介绍,自己每个月大概要训练20只狗狗,3年以来他处理的宠物行为调整工作几百起。那些狗狗有些是阿松自己在街上收养的流浪狗,有些是主人付费送来的,训练周期1-6个月不等。
让宠物和主人一样享受逛街乐趣
“蛋蛋,今天你来做店长!”每天出门上班前,王景琪会根据家里宠物狗的表现决定带谁一起“上岗”。这位28岁的北京女孩不仅是6只宠物狗的主人,还是两家“火星宠物超市”的联合创始人。
走进“火星宠物超市”,经常可以看到宠物自己叼着喜欢的玩具让主人直接结账。“店里专门设计了适合宠物高度的陈列架,就是为了让宠物和主人一样能享受逛街的乐趣。”王景琪说。
2020年,王景琪与四位挚友一拍即合,投入到宠物零售行业中,创办了“火星宠物超市”。今年,他们在“THEBOX朝外|年轻力中心”开了第二家分店,首月便迎来了超过10万人次的客流,两家宠物超市的月流水达到了180万元。
王景琪将成功的创业经历归功于中国“Z世代”(通常指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对工作生活平衡与情绪价值的追求。
王景琪还敏感察觉到“Z世代”对线下社交的渴望,“火星奇异登陆计划”“外星人运动嘉年华”等线下活动都为与宠物互动设计了“脑洞大开”的玩法。“社交属性是我们创业的初心,想打造一个人和宠物都可以交到朋友的互动空间。”
除了狗、猫等常见宠物,王景琪发现“Z世代”还喜欢养各种另类宠物,店里还来过蜥蜴、小仓鼠等“顾客”。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4936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8114亿元。“可以说,‘Z世代’为中国的宠物经济注入了无限活力和可能。”王景琪说。
北京已有1700多家餐厅可带宠物
2023年中国养宠数量将增至近2亿只,如此庞大的宠物数量自然衍生出宠物出门的需求。
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区三层,意库、意角、墨圈儿、达屋等餐厅的室外就餐区域里,常能见到宠物犬、宠物猫的身影。记者获悉,这几家餐厅都已经将自家门店打造成“宠物友好餐厅”,为携带宠物出门的消费者提供就餐便利。
对于不少养宠人士而言,带宠物出门时吃饭总是一大难题。“周末休息时要想带着宠物出门一起玩,吃饭基本上就是去便利店买些零食来凑合。”市民王女士说,自从家里养了只小柯基犬,周末假期出游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小,频次也越来越低。“最近经朋友推荐知道了还有宠物友好餐厅,真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升级,越来越多宠物友好餐厅也开始出现。大众点评此前发布的《全国宠物友好餐厅口碑报告》显示,北京市的“宠物友好餐厅”数量已经超过1700家。除了允许宠物入内,有些宠物友好餐厅还为宠物提供专属菜单。
除了宠物餐厅,还有不少地方开始建设宠物友好型商圈。据深晚报道,深圳的宠物友好型购物中心超过50个,分布在各个区(新区),方便市民朋友携宠游玩。大部分宠物友好型商场都支持肩高40厘米以内的小型猫犬入内,并提供宠物推车、牵引绳租借,商场内支持携带宠物入内的店铺会张贴“宠物友好标识”,便于宠物主到店消费。
除了商圈,深圳等多地也建成了许多宠物友好型公园,如景田北六街街心公园、景蜜村公园、华侨城创意园等,宠物主可以带着爱宠前往遛弯,公园内的宠物运动器械能够满足“毛孩子”的基本需求,部分园区还会不定时举办宠物交流会,提升宠物及宠物主的社交体验。
“宠物友好经济”处于初级阶段
“宠物友好”场所日渐增多背后,一方面是宠物市场规模的疯涨。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8144亿元。
然而,尽管市场很大,但现阶段的“宠物友好经济”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据钛媒体报道,“它经济”的繁荣,也让其从宠物行业溢出到其他消费行业,“宠物+餐饮”“宠物+书店”“宠物+文创”“宠物+照相馆”等跨界业态,通过宠物概念打开新话题,拓展市场,增强客户黏性。
如何扩大宠物友好商圈,未来对待宠物不再“靠爱发电”?
“宠物经济”何以拉动消费新引擎?
宠物经济”催生消费新场景
宠物经济蓬勃,国产宠物品牌弯道超车
宠物经济困局:光热闹不赚钱的千亿市场
“宠物经济”进入时速竞赛
平阳县委书记章寿禹在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开拓宠物经济新蓝海
★宠物经济问卷调查
★宠物产业链背后的宠物经济
★行业风口丨宠物经济板块本月涨幅近10%,机构看好这三大细分赛道
★宠物经济人计划王哥是真的吗
宠物食品带跑“它经济”,快来看看
宠物经济升温,市场迎来“它机遇”
南宁两人感染住院,养这类宠物的注意了
构建人宠和谐社会、共赴绿色可持续未来,皇家宠物食品荣膺“2023国民消费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