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就是要学会做数据收集,很多爆款作品不存在所谓的偶然。所有爆款视频背后都有它的数据逻辑在支撑。当你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足够精准,你就能参透它们的规律。
有一个方法我觉得有点笨,但却特别有用:如果你要做哪个平台,不管是抖音、快手、还是小红书,你就把这个平台上跟你账号属性、定位、人设类似的同行账号的top100找出来。然后一个个去分析它们,找到他们的爆款,最好是有一张表把这一百个账号罗列出来,然后再把他们每个账号的数据最优秀的top10全部看一遍,你就能找到这些账号的过人之处了。看了以后要做记录,就是要把你看到的
规律以文字化固定下来。
数据看完后,要坚持拍。其实就是网感,你在做很多视频账号的时候,光学习理论是没有用的,要去实践。很多人都说,什么时候才是真正的学会一个东西呢?就是当你去教别人的时候。要教别人,首先你要自己先做过。“学做教”,就是任何一个事情,先学,然后自己去做,最后输出教人才是真正的“会”,看到和实际操作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需要反复推敲,不断复盘。
最后要注意形成规律。这样才方便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内容。通过学习实践后把这些数据模型化,然后再通过模型找规律,最后根据规律结合自己的情况,变成自己的创新。
做运营,千万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今天,团队在给一个客户做引流设计文案的时候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
团队leader抱怨前几次引流不好是文案问题,大概就是需要一个好的编辑,让我从其他部门调一个资深编辑来写,我一听就炸毛了。为啥?
找最好的编辑都没用,编辑只是文案包装的最后一道工序,你定位核心逻辑是错的,却甩锅给编辑?
编辑仅仅是承担转化不好的背锅侠而已。我们看问题做运营要深度剖析主要矛盾,而不是看表面。
这件事的正确操作,应该是找同类、全网搜索同类产品在百度、头条投放的信息流软文,那都是别人验证过的。
今天给团队开工作会议,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缺乏运营思维,这样的工作形式会显得杂乱和没有方向,并且低效,因此梳理了以下三点工作方法,希望团队可以得以提升:
1、用【用户视角】倒推,形成营销或运营路径,并以分拆法不断优化每个触点的因子和触点间的转化率。
2、用【数据思维】分析,把每次的营销和运营动作筛选出固定几个数据,常见的有Roi、Ltv、Arpu,然后不断分析比对,多做AB测,最终不断接近甚至超越预设目标值。
3、用【模型思维】固定,在形成稳定的路径后,需要将路径暂时固化,并且设计每个环节的标准,形成一整套标准模板,形成sop,让运营人员哪怕是新人都可以依葫芦画瓢。
完成以上三点,做好职责分工,明确岗位目标及工作量,才能具备做好营销和运营工作的基础。
第一种,靠信息差赚钱。顾名思义,就是大家理解的“中间商赚差价”,我们身边潜伏着一个猫贩大军。他们不用自己养猫,核心竞争力就是“猫源”,拥有的猫源越多,提供给顾客的选择也就更多,也更好谈价格。
这类人就是利用这样的信息差来赚得盆满钵满的。这种模式属于轻资产,投入少,不需要自己饲养,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快速入门赚钱,也没有什么门槛。不用担心售后折损,只售卖就可以了,说白了就是利用信息差来赚钱。
第二种,主要靠贩卖猫类的产品赚钱。如猫粮、猫砂、以及各种各样和猫有关的用品。这里也分两种赚钱模式,一种是生产方,一种是代理方。
1)我们先说一下生产方。除了大工厂之外,很多小商家和个人会做一些猫的消耗品,如猫粮、罐头,好看的逗猫棒等等,并剪辑成文案信息放在朋友圈、闲鱼、淘宝售卖。
生产方需要资金占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渠道开发等,门槛高。小打小闹弄一下的话,可以评估一下ROI,做爆款,若产品有特色,还可以溢价,市场还是不错的。
2)再来说代理方。也就是通过自己的渠道售卖,很多都是通过tob的方式销售的。特别是如果你很幸运找到一个爆款,将之快速生产销售的话,那么就是踩到了一波风口。
第三种,实体店赚钱。如猫咖、宠物店,宠物美容这类都算。猫咖就是以猫为主题的咖啡店,大家都打着喝咖啡的晃子进去撸猫。猫咖能不能赚到钱,还是要看位置,因为位置决定了流量、租金,以及人工成本。
希望大家举一反三,不过还是要说一点,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的风口和风险,只要有心愿意深挖,很多机会其实就躺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