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领取,2024国考备考资料/白皮书/报名人数统计/各岗位进面分数线
嗨,各位参加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考的湖北同学们,你们好呀~
国考行测题型题量
要准备行测考试,首先要对行测考试有大概的了解,题型题量就是了解国考题的基本入手点。从近五年国考来看,都是130题以上,2022年开始,国考分类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两类分成了三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近两年,这三类的题型题量没有变化,省级为135题,地市和行政执法为130题。从各专项来看,常识判断与资料分析各2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与判断推理各40题,数量关系省级为15题,地市和行政执法为10题。
通过上表不难看出,国考不管哪一类考试,在100分行测试卷中,从五大类题型的题量占比方面来看,比重最大的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其次是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数量关系题量占比最小。考生在备考时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应该去华图买备考书。关于备考书主要应该买两类,一类是大纲与真题,另一类是题库。大纲与真题是必买的,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具体考察什么内容,通过大纲的大致梳理,心中就有了谱,再配合真题的使用,就能有效查漏补缺。不过大纲毕竟内容有限,只会描述大致的题型,行有余力的人需要配合题库使用。平时训练要只做真题,模拟题没有必要做,历年的国考与省考题足够了。
商品名称
温馨提示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
行测的内容共有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几大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考察的内容有很多。关键词和成语的正确使用这一部分需要首先理解历年真题考过成语的意思,其次可以在平时多多积累。这也是高考语文的考点,如果高考语文辅导书没有扔,可以回溯,知识点足够应付国考了。主旨观点、细节判断、词语理解、推断下文、寓意理解、标题添加等题型都有相应的方法,需要对题干进行理解。这一模块的难度不大,尽可能多练真题掌握技巧,提高速度与正确率。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雷雨可使土壤的氮肥增加
B.18K黄金制品的含金量为70%
C.聚四氟乙烯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涂层
D.在金属表面喷漆可以防止金属被氧化腐蚀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物质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K金的计算方式是将纯黄金分为24份,24k金即足金。18k金是黄金含量至少达到75%的合金,即金含量为18/24的合金,其余25%为其它贵金属,包括铂,镍,银,钯金等。18K金是造价较低而且佩戴较舒适的一种金饰。B项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单选题)与人类繁衍发展的漫长历史相比,科学的历史并不_______。但就在科学有了一席之地的有限历史维度中,人类社会从关系架构、行为方式到思维模式都被科学深刻影响甚至颠覆性_______。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_______的重要部分,是延续和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久远重构分割
B.深远解构分离
C.永久重建分隔
D.长久创新分裂
正确答案:A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个空。主语是人类社会,根据“甚至”一词说明第二空前表递进,可知本空语义重且搭配“颠覆性”,说明语义有重新构建的含义。A项“重构”指重新构建,符合;B项“解构”指结构分解,本身也是一种重构,先保留;C项“重建”是重新建设或建立;重新组建,虽有重新组建之意,但常见搭配是重建秩序等,不与人类社会搭配,排除;D项“创新”是创立或创造新的或者首先,不符,排除。
第二步,分析第一空。搭配历史,B项“深远”搭配的是影响,而不能与历史搭配;A项“久远”是长久、长远;广阔辽远,符合文意。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A项“不可分割”为固定搭配,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考试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构成。
每套申论题目都有一个特定主题,考生需要通过理解主题、处理给定资料,回答指定题目,展现出自己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五大题型几乎都是命题的重点,虽然每年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备考的重点,不可顾此失彼。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年轻人在上班与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热点背景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当下社会生活节奏太快,不确定性极大提高,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面临的烦恼和挑战比以往更多。升学、工作、婚育等各种压力接踵而至,而就所处人生阶段而言,他们刚刚接触社会,生活经验不足,也难免对现实的复杂程度预估不够,都可能造成一定的迷茫与无措。在这个时候,祈福许愿、期待美好实属人之常情,选择上香既是一种“减压”,也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现象,需要我们理性看待和尊重年轻人的行为。
【综合分析】
1、本质
在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对于功利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中也容易忽视人文素养和精神生活的培养。这就导致了现在的年轻人在面对学业压力和职场竞争时,缺乏一份内心上的坚定和力量,更容易感到焦虑和失落。
2、意义
(1)上香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上香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化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和上香是一种信仰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和感恩之情的表达。因此,选择上香是年轻人在工作之余,选择了一种自己认为重要的文化活动,增强年轻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2)上香有利于放松和寻求内心平静。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着高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很容易感到疲惫和焦虑。寺庙安静祥和的环境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心灵的安慰,让人们放松身心,有助于提高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健康。
3、建议
(1)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同时,也应该注重现实社会中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通过多种方式去缓解压力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