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控制的经济资源产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外部市场环境等。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的资料,有助于预计企业的综合能力。2)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尤其是获利能力的报表。企业经营业绩,特别是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对所控制的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并预计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判断企业可能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潜在能力和新增资源利用程度的能力的资料。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报表。通过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资料,可以了解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影响的全貌,了解企业取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方式以及现金流出的合理性等财务信息。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表间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未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损益表的未分配利润项,因为,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报表,而损益表是一个时期报表,两个不同时点之间就是一段时期,这两个时点的上未分配利润的差额,应该等于这段时期内未分配利润的增量。未分配利润就是企业支付成本费用,取得收入,然后交了税金,付完利息后,将余下的利润分给股东之后,最后余下的钱。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的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等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现金流量表最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报表,现金流量表是一个时期报表。而现金等价物是就是可以把这些东西当成现金来看待的,主要包括短期投资,以及可以马上变现的长期投资等。
“勾稽关系”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权益。在会计上,目前我拥有的一切,就叫资产,而借来的钱,就是负债,自己的,就叫权益。这就是资产负债表最重要的内部“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同损益表的表间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损益表的未分配利润项。
现金流量表是按收付实现制来编制的,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都是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在同一张财务报表中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表内关系,相对于表间关系而言,表内关系是简单的。)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之间勾稽:
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年末数分别与利润分配表(现在已经不编制利润分配表了,只编制利润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相等。这些勾稽关系是基本的勾稽关系,也是报表编制者判断报表编制是否准确的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一般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末数、年初数之差相等,前提是企业不存在现金等价物。
现金流量表中的“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就分别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的年初余额、期末余额。
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等项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可以简单估算:营业收入--应收账款=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然,还要考虑应交税费中的有关税金的变动数)
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等项目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