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会计报表附注又叫会计报表注释,它是为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所做的解释。会计报表的组成见表1:
会计报表的组成(表1)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月度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为年度会计报表。
企业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并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的,除了编制企业本身会计报表外,还应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以综合反映企业本身和由拥有控制权的子公司所形成的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1)合并资产负债表;
(3)合并现金流量表;
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一般包括在建开发产品成本表、已完开发产品成本表等。
会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以下分类:
3、按会计报表的服务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内部会计报表和外部会计报表。二者的作用是不同的。会计报表的分类具体见表2:
会计报表的分类(表2)
(1)数字真实,计算准确
(2)内容完整
(3)报送及时
1、表表相符;
2、不可虚报盈亏;
3、表账相符;
4、报表附注真实;
5、编制合并报表时不弄虚作假。
1、会计报表及附注;
2、全部账目;
4、科目余额表1级至末级的期初、期末和累计发生额;
12、发票使用情况汇总表领购票号、金额;已使用的票号、金额;剩余的票号、金额备查类资料;
13、工商营业执照;
15、组织机构代码证;
16、纳税鉴定文件;
17、公司章程、工商备案协议;
1.资产负债表审计
(2)将本期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字与前一期或各期相比,查明有无变动较大或异常情况;同时,检查资产负债表与其他报表的勾稽关系,并进行复算核对。
2.损益表审计
(1)检查损益表内各项目填列是否完整,有无漏填、错填;核对各项目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
3.现金流量表审计
(1)检查现金流量表是否按照有关企业会计具体准则的规定编制。
(2)检查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是否恰当。
4.合并报表审计
(1)检查合并报表编制的基础
(2)检查确认合并报表范围
即检查母公司提供的有关经济往来的资料是否完整,并通过核对合并报表的抵销关系,验证合并报表的真实性。
运用规定的抵销程序编制分录进行测试,看是否存在已进行汇总而未编制抵销分录以及抵销分录的编制不正确等问题。
1.通过报表审计,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所处的地位,使他们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又由于财务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专业性很强,它的使用者难以对它的真实可靠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更不可能亲自处理。而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审核,便于验证财务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3.通过报表审计,有利于促使企业改善内部管理
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三张报表紧密结合,表与表之间存在很多勾稽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勾稽关系”主要有以下六种:
1.平衡勾稽关系
2.对应勾稽关系
3.和差勾稽关系
报表中的有些勾稽关系表现为一个指标等于其他几个指标的和或者差。
4.积商勾稽关系
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表现为一个项目等于其他几个项目的积或商。
5.动静勾稽关系
6.补充勾稽关系
报表中反映的某些指标,为了解它的明细核算资料和计算依据,另设项目或表式加以补充说明。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三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体现如下:
1.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勾稽关系体现在: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末数-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初数=利润表净利润本年累计+(-)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分配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
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勾稽关系主要是通过未分配利润和净利润来实现的。
2.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体现在:
1.会计报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的文件。
2.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在年报中披露)、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