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践行社会责任公益项目展示
▇学校简介
北京城市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本科学历学位资格,并举办中职、高职专科教育。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恪守为民办学的公益性宗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型、实用性为特色,以服务区域发展为目标,走“本科立校,依法治校,优质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道路,全力创建高水平大学,全心造就高素质人才。近年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积极传播先进文化。
▇项目介绍
1、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社会服务
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重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升学部在服务与引领区域发展的贡献力。从覆盖面、辐射度、社会服务项目总量上来讲,学部以提供语言社会服务为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开展的中小学多语种教学项目。围绕社会服务“为何做、如何做、成效如何”三个问题,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开展三项语言服务,实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双赢。
①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简介
依托学部外语类专业人才优势,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于2016年10月成立,共开设英、法、西、德、日、韩等六个语种,选拔优秀学生担任课程助教,配备专任中教、外教担任指导教师,面向北京市属中、小学合作开设线上线下趣味外语类课程实践、开展中国及各国文化专题实践活动。
近三年(截至2020-2021春季学期),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共培养学生助教共计312人次,其中104人次参与组织趣味外语教学,208人次参与组织文化专题活动,面向中关村第一小学、中关村第二小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三里屯一中、北京八中京西附属小学、北京中法实验学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沙岭实验学校等9家委托单位(共12个校区)开展语言类社会服务项目,提供教学及活动服务累计超过700学时,参与外语课程学习和文化体验活动的中小学生累计超过3800人次。
②开展三项语言服务,搭建立体化、多维度公益服务平台
⑴开展多语种趣味外语教学
结合中、小学多语种教学需求,经过与委托单位的深度沟通,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各语种学生助教在中外籍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组建各语种教学团队、精心设计了中小学趣味外语系列课程大纲、教学方案和活动手册,并走进委托单位教学课堂,教授《趣味法语》、《趣味德语》、《趣味西班牙语》、《趣味韩语》、《趣味日语》小语种零起点课程。内容重视体现语言的实用性,并贯穿各国语言文化知识;《趣味英语》课程的学生助教们则通过指导小学生表演英文绘本故事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⑵开发多语种趣味外语线上公益课程
⑶开办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各国文化的特色专题体验活动
为了加强中小学生国际理解力,即对本国和他国文化特色及文化差别的理解能力,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与委托单位共同设计并成功开办特色专题体验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中关村第二小学开展了全校范围的“英语节”活动,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为专题,选取四个节日,按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层次,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的三个校区共计112个班级实施了八套英文教学及体验活动方案,使小学生们可以运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寓教于乐的同时提升了参与者的家国情怀。
另一典型活动是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在中关村第一小学开展了全校范围的“国际文化节”活动,学生助教们穿着各国特色服装,现场展示及讲解各国特色文化展板及代表性实物,通过介绍世界各国传统文化,展示了北城多语种教学联盟学生助教们的语言功底和交流能力。国际文化节以“开放拓视野,多元促理解”为宗旨,以“相约葵园,你好世界”为主题,在中关村第一小学本部校区、天秀校区及党校校区三个校区同时举行。
③助力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双丰收
2、中医药文化传播公益活动
为了传播中医药科学理念,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健康意识,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专业老师从2016年至今一直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播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分别从中医药进课堂、中医药服务市民两个方面开展,共计服务人数近3000人。
①行动一:中医药进课堂
生物医药学部中药学专业老师分别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中学,101中学、北京海淀区小学开展非遗项目进课堂系列公益活动,活动包括中药大山楂丸的制作、中药香囊的制作、中药书签的制作、甲骨文与中医药文化、身边的药用植物以及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等活动。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生物医药学部中药学专业教师怀有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情怀积极参与中医药文化进中小学校园系列公益活动,在多所小学开展共计10次公益讲课服务,增进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同时,为孩子们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启了一扇大门。
北医附小学生与制作的中药书签合影
②行动二:中医药服务市民
生物医药学部中药学专业老师分别在北京地坛公园、北京凤凰岭、朝阳区大西洋新城社区、顺义区南彩镇坞里村社区和朝阳门新鲜社区养老驿站等地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希望通过系列公益项目的开展,让居民接触生活中的中医药文化,参加丰富的养生活动,培养健康意识、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同时提高社区幸福感。
北京电视台采访地坛中医药健康文化节活动中药学专业学生
生物医药学部教师进社区为民众讲解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瑰宝,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不息和繁荣昌盛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直以来,中医中药事业都受到高度重视。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近年来一直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播开展系列公益活动,在坚持做好教学的同时,带动中医文化的弘扬与传播。
3、北京城市学院“一路暖馨”铁路志愿服务项目
①项目开展情况
2009年,北京城市学院学生骨干贾辰龙同学在日常校园学习生活中,注意到许多外地同学在寒假期间乘火车返乡人数众多,而交谈中他深刻地感受到候车期间同学们焦急的情绪和面对突发困难时的无助。那时,恰好北京市铁路局急需志愿者,并着手招募铁路春运志愿服务团队。贾辰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搭建平台,建立机制,使北京城市学院义工服务学校的志愿者参与一线服务。
在校团委的支持下,2010年1月开始,北京城市学院志愿者开始走上铁路春运的志愿服务岗位。正是在一届又一届北城志愿者的努力下,十一年来铁路春运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学院志愿服务的品牌活动,参与人数日趋稳定,参与比在全市范围在专项活动中排名前列,运作机制、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专项志愿服务已经逐步开始从量的保障转化到质的提升上。
2016年起,清明小长假、五一小长假、端午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暑运、元旦期间,该校团委直接与北京局集团公司团委进行小长假的铁路志愿服务合作。该校自2016年清明小长假起,又独立承担了北京南站的铁路志愿服务,且在2017年春运期间,试运行承担北京站的铁路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服务旅客10万人次以上。
②项目收效
⑴学生铁路春运志愿者占全北京市大学生春运志愿者的比例由三分之一上升为五分之四
从2010年开始,学校有一批同学自愿成为了铁路春运志愿者,那时仅仅占全北京市大学生春运志愿者的三分之一,随着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志愿者的誓言。北京城市学院的铁路春运志愿者人数逐年增加,由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逐渐上升到五分之四。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北京春风行动”的深刻内涵,为北京建设和谐之都、保障春运有序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100余名志愿者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志愿者”、3名师生获“全国铁路春运优秀志愿者”、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铁路春运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单位。
⑵无私奉献,用爱温暖旅客的回家路
4、设计服务城市推进公益文化活动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专业老师一直通过设计致力于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公益活动,近年来,完成了顺义区2021年“颂读百年路,展阅新征程”全民阅读倡导活动;北京城市学院“燕京八绝”大师聘任仪式视觉设计;北京城市学院庆祝建党100周年36个党史教育宣传片制作;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颁奖奖牌设计、火炬设计、礼服设计为首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集聚力量、培育人才。
①项目一:顺义区2021年“颂读百年路,展阅新征程”全民阅读倡导活动
艺术设计学部部分教师参与活动现场合照
艺术设计学部白佳鹰教师在活动现场绘制纪念品
2021年4月25日,由顺义区委宣传部、胜利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顺义区2021年全民阅读倡导活动暨实体书店推进会在顺义华联商场召开。北京本土特色书店更读书社与顺义华联商场举行了签约仪式,标志着更读书社正式入驻顺义城市核心商圈。
②项目二: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颁奖礼服设计项目奖牌、火炬设计
艺术设计学部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了北京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火炬设计项目,项目共进行60天,提交奖牌设计19套,火炬设计7套。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火炬设计”影响深远、纪念意义重大、面向全民征集的公益设计项目,来提升学生设计服务社会的意识。
冬奥会奖牌和火炬设计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元素,是传播北京冬奥会理念、展示中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从项目发布到设计制作,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奥林匹克运动和残奥运动的核心价值与目标,所设计作品也充分体现北京冬奥会理念与愿景,达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奖牌设计方案1:冰丝带
奖牌设计方案2:玉结同心
奖牌设计方案3玉结四方
火炬设计方案1:冰火铸城
③项目三: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颁奖礼服设计项目
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颁奖礼服设计项目受设计师协会委托,共进行41天,完成五套设计方案,共计20款礼服设计作品。师生在这次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设计能力得到了提升,为祖国奥运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设计讨论会,邵芳主任带领安达、张靖晨、周洪任、张茜宜及15名学生进行讨论
设计方案1雪如意
设计方案2-锦绣华年
设计方案3-云间之棉
设计方案4-苍翠京城
设计方案5-冰韵·开篇
5、北城社工战“疫”专业服务——“八大行动”彰显助人使命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在此次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爆发后北城社工专业团队闻令而动,在北京城市学院党委部署的防疫抗疫“五心”行动指导下,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应对,1月31日制定发布《社会工作专业“安心行动”方案》,整合专业教师、北城心悦社工事务所、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中心、社工学子等内部力量,组建“战‘疫’心理支持项目组”、“战‘疫’线上平台建设组”、“战‘疫’专业社工助力组”、“学子志愿战‘疫’组”等。链接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新型线上服务路径,策划开展北城社工战疫“八大行动”。
⑴行动一:专业社工心理支持行动——搭建平台专业陪伴
北城社工团队2月4日开通“积极抗疫安心陪伴”专业社工服务平台,新设“安心陪伴”专栏,采用线上“一对一”的方式提供线上心理咨询和专业督导服务。平台由具备高级资质的专业教师直接接案,北城心悦负责运作,覆盖海淀区、顺义区和东城区200余个社区,并针对重点街镇和社区开通心理援助专属通道,为65位服务对象提供了心理支持和社工督导服务。
⑵行动二:社会倡导与信息服务行动——每日更新温暖微推
⑶行动三:助力社区与文化营造行动——三社联动六位一体
2月初,北城社工团队主动与健翔园社区联系,推动“三社联动”服务机制在社区防疫抗疫工作中发挥作用,助力构建街道、社区党支部与居委会、社区民警、社会工作者、物业及社区居民组成“六位一体”社区防疫体系。与社区协商策划健翔精神—健翔战“疫”活动方案,针对居民的各类服务需求持续化且多样化,面向社区居民所有线上平台发起战“疫”集结号,开展健翔战“疫”线上系列服务——畅言接力、展艺抒情、自拍助力、共同守护四个板块服务,吸引了数百位服务对象的参与。
⑷行动四:居家指导专业行动——关爱家庭趣味加持
北城社工教师团队线上推出了“小家共筑爱,大家同防疫”家庭亲子活动手册,通过“爱阅读,共游戏,同观影”系列操作性强的专业活动,包括友善助人类、热爱生命类、认识自己类等五类儿童绘本,共发布12期家庭亲子活动手册,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成员掌握沟通技巧,为消除焦虑情绪、建立亲子关系贡献绵薄之力。
⑸行动五:关爱社区困难群体行动——暖心助力精准帮扶
⑹行动六:专业资源链接行动——主动捐赠专业保障
北城社工团队承担社会责任努力联系各方资源,成功购买到一批84消毒液、酒精消毒液、防护手套、一次性医用口罩等物资,捐赠给海淀区、顺义区多个街镇、社区;另外为济南春晖星儿捐赠体温枪;链接北京市社工协会,向街道社区提供捐赠信息,帮助申领防护物资,保障社区防控疫情工作的有效开展;链接“益宝计划”,向社区推送公益资源,为600余名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免费参保“抗击新冠公益行动者行动保险”。
⑺行动七:抗疫公益行动者保障行动——多边覆盖未雨绸缪
2月初,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中心和益宝团队,牵头发起、联合各方积极开展抗疫公益行动者免费保险保障行动,一共为全国34个省市近1000家社会组织/街道/社区28831位抗疫公益行动者提供免费保险资助,其中湖北共80家公益组织和街道社区1471位抗疫工作者,北京共87家社工组织和街道社区3247位抗疫工作者,其中涵盖回天计划所覆盖的天通苑街道、回龙观街道的大部分社区。
⑻行动八:志愿抗疫社工学子行动——积极响应勇担责任
就读于北京城市学院MSW教育发展中心的社区、街道一线社区工作者,在疫情爆发后,迅速到岗,成为抗击疫情大军中重要的生力军!18级、19级的全日制研究生也发挥自身长处,开展社区抗疫工具研发志愿服务,通过“社区课堂”的宣传,让638名一线的社区书记受益;线上支持湖北孝感抗疫物资保障志愿服务,累计服务120小时,为孝感市37家医院、机构等提供医护物资、生活物资等物资调配志愿服务。此外,还有数十位社工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勇于冲到一线站岗,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助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