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稳定有利于公司持续向好发展。公司董事长秦华直接持有50.85%股权,并分别通过聊城华聚和聊城华智控制2.09%和0.74%股份的表决权。其子秦轩昂通过聊城海昂持有7.7%股份,二人合计控制61.39%股权,为一致行动人关系。公司从2018年5月至今共增资6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两次,据招股书披露,2020/2021/2022年度公司未发生重大资产重组情况。
高质量运营管理团队为公司发展护航。管理团队专业完善,组织生态持续进化。公司多位高管深入公司基层,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市场营销、质量把控及海外拓展等方面多角度助力公司发展。公司管理层制度自建立伊始,始终保持规范有序运行,保障了公司决策的科学性,维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3升级研发生产基地保障产能增长
募资扩产增强公司竞争力。为扩大公司产能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主营业务竞争能力和市场影响力,服务于公司中高端宠物食品市场的拓展规划,公司拟募集资金用于宠物食品生产基地扩产项目、智能仓储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及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项目的实施有利于降低仓储成本,提升产品配送效率和整体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1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美国宠物食品行业进入成熟期,整体发展稳健。美国2019-2022年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5.9%、8.2%、10.9%和14.0%,美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261.3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483.1亿美元,CAGR达6.33%。且在疫情中表现出较强的消费韧性。2019-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由1242.74亿元增长到1371.94亿元.中国宠物食品市场具有刚需和高复购的特性,由于养宠渗透率较低,与国际市场相比规模较小,前几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并出现负增长,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步恢复,中国宠物食品市场有望恢复高速增长。
宠物消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宠物行业快速发展。2019-2022年,城镇宠物犬消费市场规模从2024亿元增至2706亿元,CAGR达10.16%。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起步较晚,但中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中长期角度分析,中国宠物食品渗透率远低于主要养宠大国,增长空间广阔。2022年美国宠物食品市场CR5渗透率高达70.8%,日本宠物食品市场CR5渗透率高达63.8%,多年以来维持稳定,市场已开拓成熟。同期中国宠物食品市场渗透率仅为21.3%,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宠物食品发展空间广阔。
宠主数量与单宠人均消费提升支撑行业空间未来增长。据2022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20-2022年,城镇宠主数量从5230万人增长至6729万人,CAGR达13.43%;2017-2022年,单宠人均消费从1532元增长至2322元,CAGR达8.67%。宠物市场规模由宠主数量与单宠人均消费所组成,两项数据现阶段均维持较高增速,宠物市场长坡厚雪,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宠物主收入带动宠物经济增长。2019年-2022年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宠物主比例由49.6%降至24.17%,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宠物主比例由24.2%增至26.6%。随着宠物主收入的持续提升,宠物消费前景广阔。2019-2022年,单只犬年均消费从2261元增加到2882元,单只猫年均消费从1768元增加到1883元。单只犬消费出现快速增长,而单只猫消费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增猫主人多为年轻宠主,消费能力相对较低,未来随着养猫时长的增加与收入的提升,未来单只猫消费存在快速增长的潜力。
犬猫数量增长出现分化,猫数量维持高增,犬数量出现小幅下滑。据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19-2022年,中国犬猫数量从9915万只增长到了11655万只,CAGR达5.54%。受经济环境影响,宠物数量增速放缓,但猫数量仍维持较快增速,此前受疫情影响,狗数量增长放缓,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们认为宠物数量增速有望逐步恢复。
2.2宠物主结构变化刺激宠物需求增长
宠主结构变化扩容宠物市场。2018-2022年,宠物主数量从5648万人增加到7043万人,CAGR达5.67%。老龄化程度加深,家庭结构呈单身化趋势。对比日本宠物发展历史,养宠的潮流是从陪伴的需求开始的,国家进入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后,有望催动家庭的陪伴需求,导致宠物饲养数量增加。中国65岁以上人口从2007年的1.06亿人上升至2022年的2.10亿人,饲养宠物成为老年人情感寄托的重要方式,由于很多老年人缺乏子女的关怀和陪伴,这类人群对于宠物的需求逐渐提升。中国结婚登记比例自2010年的1241万对下降至2022年的764万对,孤独经济崛起,宠物可以满足单身人群对于陪伴和精神寄托的需求,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
2.3品牌高端化发展为未来趋势
国内宠物食品行业集中度低,国产品牌未来有望向高端化发展。据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在宠物主粮品牌使用率TOP20中,麦富迪、伯纳天纯、比乐、网易严选、卫仕、豆柴、红狗、顽皮为国产品牌。国产品牌挤进前二十榜单的数量增加,与前几年相比增加明显,但整体使用率与国外品牌相比仍有差距,未来国货替代为宠物食品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
犬类市场国产品牌占比使用率较高,国外品牌皇家犬主粮占据榜首。根据2022年宠物行业白皮书,犬主粮品牌使用率中国产品牌伯纳天纯、麦富迪、比乐、比瑞吉进入前十,十至二十位中国产品牌占比较高,犬主粮市场中,国产品牌与海外品牌分庭抗争。全零食领域中,国产品牌占较大优势,其中海外品牌宝路、滋益巅峰、皇家、真致、多格漫、比利玛格挤进犬零食品牌使用率TOP20。
宠物食品渗透率持续提升,主粮仍为最大市场。据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22年宠物食品领域中主粮、零食、营养品渗透率分别为95.7%/84.7%/66.1%,较2021年分别提升2.5/2.9/4.3pct,渗透率的逐步提升带动宠物食品市场扩容。2022年,主粮、零食、营养品整体宠物市场消费占比分别为35.3%/13.3%/2.1%,较上年分别变动-0.5/-0.6/0.3pct,从细分结构上看,营养品占比略有提升,但主粮为食品市场中最大细分市场。
国产品牌信赖度仍需提升,品牌定位为未来主要发展问题。据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1年宠主主粮消费痛点前三位分别为产品众多&选择困难、可信的国产品牌少、难以辨别进口粮真伪。从消费痛点中可以看出,目前宠物主在选择品牌时摇摆不定,暂未形成对单一品牌的依赖性,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消费者认同的国产品牌相对较少,国外品牌的可信度仍保持一个较高位置。未来国产宠食机遇较多,打造值得信赖的国产品牌会为宠物食品公司发展的大方向。
3.1零食主粮业务发力带动营收净利增长
3.2国内外业务齐发力促增长
产品单价看,主粮单价持续增长,持续提升潜力较大。2022年公司销售产品零食、主粮、保健品和其他销售单价分别为49.86/14.27/47.37元/kg,增速分别为10.07%/26.84%/4.78%,现阶段国内宠物市场主粮渗透率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3.3线上线下差异化营销模式优势凸显
品牌营销优势凸显,子品牌麦富迪使用率领先。通过观察2022年国产犬干粮与猫干粮品牌使用率TOP10,国产品牌麦富迪、伯纳天纯、比瑞吉同时出现在国产犬干粮与猫干粮使用率TOP10榜单,其中麦富迪两项榜单均靠前,品牌优势凸显。
3.4产研联动保证生产销售
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产量和销量规模均有所提升。公司主粮产品2019至2021年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主要系公司2020年、2021年新建主粮生产线尚未完全释放产能所致。2019年至2021年,公司零食产品产能利用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尤其在“双十一”、“618”购物节的销售节点,公司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增长。公司主粮和零食产品产销率保持高位,均在90%以上。公司外购的主粮产品主要为代理的K9Natural和FelineNatural产品,外购的零食产品主要为委托加工的半成品以及少量从泰国进口的零食罐头。公司销售的少量保健品和其他产品主要为外购。
公司研发部门具备较强的创新、创造和创意能力。对于公司的境内自有品牌业务,公司密切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基于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完善的产品研发流程,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提升研发和生产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强品牌竞争力。在产品设计创新方面,公司注重研发工作,紧密跟踪行业趋势及客户需求,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技术升级,坚持以创新开拓市场,严格遵循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机制,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升级,公司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拓展产品品类,优化产品方案,持续开拓海内外市场。目前公司产品涵盖犬用和猫用主粮、零食和保健品三个系列,共计千余个单品。
公司注重产品创新,多技术助阵公司产品矩阵建设。在工艺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始终把握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趋势与方向,重视生产过程工艺创新,不断改善生产工艺,为公司新品研发、产品升级及成本控制提供支持。
公司主营业务为宠物主粮与宠物零食,上市前自主品牌优势明显,多渠道扩展效果显著,未来凭借上市所筹备资金进一步拓展公司产能,随着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生产数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有望将更多外协生产订单转换至公司内部销量,从而提升公司营收,公司营收与净利存在较大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