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些只有几十平米的店里,男男女女正在专心体验着“洗脸”的服务。
没错,这些店就是最近几年在全国迅速兴起的“洗脸吧”。
这种新型轻美容业态,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提供洗脸服务的门店。
它们以洗脸为核心,摒弃了传统美容院繁琐的其他项目,只专注于为顾客提供极简的面部皮肤护理。
数据显示,自2018年首家“洗脸猫”开业以来,这种新兴业态在5年间就迅速占领了市场。
到2023年,头部品牌“洗脸猫”已拥有1700多家门店;
“洗脸熊”则在15个月内新增门店数超过1600家,扩张速度直逼当年的瑞幸咖啡。
不仅如此,资本热潮也在推波助澜。
2023年6月,洗脸吧品牌“洗脸医森”更是完成了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洗脸吧何以能够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其商业逻辑到底在哪里?
在人们日益重视护肤的当下,清洁被认为是所有护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和刚需的一环。
根据数据,2022年中国面部清洁产品的销售额就高达163.4亿元,增速领跑整个护肤品类。
而正是抓住了这一赛道需求,洗脸吧用一种全新的业态模式满足了人们对于快速、便捷、高性价比的基础清洁需求。
不同于传统美容院“大而全”的复杂服务,洗脸吧只聚焦于单一的“洗脸”项目。
一家80平米左右的洗脸吧门店,通常只设3个工位,员工3人即可运营。
相比美容院的大堂、休息室等复杂布局,它们更像是简约明亮的单一功能空间。
在服务内容上,洗脸吧的确也做了大幅精简。
一次服务通常1小时内就能完成清洁、按摩、补水等基础护理步骤。
洗脸吧对于产品和服务也实行了极度透明的定价,绝不推销其他商品,让顾客把钱只花在自己想要的服务上。
这种前所未有的“轻量化”和“去杂质化”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让服务的价格变得前所未有的亲民。
一般50元左右就能享受到深层清洁,150元以内即可体验全套护理,这在传统美容院里是难以想象的。
数据显示,在洗脸吧的客户构成中,男性顾客占比高达40%-60%。
由于形象简约亲民,且定价透明合理,洗脸吧成功扫清了男性对传统美容院的抵触心理,他们可以大大方方地走进去“洗个脸”。
这无疑也为洗脸吧这个新兴业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动力。
那么对于洗脸吧的老板们来说,这种模式究竟赚不赚钱?
洗脸吧的高利润模式
洗脸吧广受资本青睐,除了它的创新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利润空间。
洗脸吧本身的运营成本非常之低。
由于门店面积小、员工少且无需复杂设备,一家洗脸吧的初始投资在15万元左右即可,这在美业里可谓低门槛了。
而在运营过程中,洗脸吧最大的支出其实就是人工成本。
但即便如此,仅需3-5名员工就可以支撑一家门店的日常运转。
由于服务项目精简,员工们经过7天的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薪酬水平自然也不会太高。
由于门店不涉及产品销售,也无需库存压力。
连用于服务的洗护用品,每瓶进货价都只有30元左右,分摊到上百位顾客头上,单个消费者的材料费根本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洗脸吧最大的支出只有房租和人工,但正如前文所说,这两项投入本身就已经极为轻量。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一线城市,一家洗脸吧的月均营收可达6-10万元,而毛利率高达90%以上,净利润甚至能超过50%。
可以说,凭借着低投入、低成本的运营模式,洗脸吧轻而易举地就实现了高利润率,这也让它成为了创业者的“新宠”。
除了低成本之外,洗脸吧的快速扩张之所以能够持续,另一个关键就在于加盟制。
有别于传统美容院需要数百万元重资产投资的模式,洗脸吧的门槛极低,通常10-20万元就能在自己城市内开一家门店。
这种风险低、门槛低的加盟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加入这个赛道。
正是得益于加盟商的不断开店,洗脸吧这个新兴业态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
洗脸吧的隐忧
尽管洗脸吧的商业模式看起来利润丰厚,但这个赛道也并非尽是美好。
伴随着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洗脸吧行业也暴露出了不少潜在的问题和隐患。
同质化严重是这个赛道最大的顽疾。
由于门槛低、模式可复制性强,各大品牌的洗脸服务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
不论是流程还是使用的工具,基本上都高度雷同,很难有品牌能够真正走出同质化的阴霾。
正是由于缺乏差异化,导致洗脸吧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价格战、抢夺地盘等现象层出不穷。
有的门店为了获取客流,不得不使用低价策略来揽客,结果却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
快速扩张往往也带来质量问题。
一些品牌为了追求规模,疲于应付新开店面,反而忽视了对现有门店的持续培训和升级,难免出现员工操作草率、服务态度差等问题,进而影响顾客的体验感受。
更有消费者反映,有的洗脸吧为了压缩成本,在使用材料和器械的环节“偷工减料”,店内环境也不尽如人意。
正是这些负面体验,对洗脸吧品牌形象的打击是巨大的。
不可否认,洗脸吧的确给美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市场赛道。
但纵观行业发展现状,不少人也批评洗脸吧缺乏护肤的理念和技术积累,很容易沦为纯粹的“现金机”而已。
事实上洗脸只是整个护肤流程的一个基础环节。
如果洗脸吧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多延展服务,那它很难与传统美容院或医美机构正面竞争,难以持续赚取客户的钱包。
洗脸吧真正要做大做强,还需要进一步整合传统美业和医美服务,为客户打造一个完整的“轻双美”生态体系。
有识之士指出,头部品牌洗脸猫和洗脸熊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已经开始谋求从“轻美容”向“轻医美”的延伸。
预计未来,这些品牌将会加大服务范围,覆盖皮肤管理、抗衰老等更专业的层级。
只有与传统美容业协同互补,打造一个全新护肤生态,洗脸吧才能最终走出现金牛角尖的囿地,避免被模式化同质化所淹没。
结语
这个新兴业态用极简的服务模式满足了群众对便捷高性价比基础护理的需求,再加上低成本的获客优势,成功撬动了美业市场的男性大军。
但同时,洗脸吧作为单一的护理环节,其增长也必然会遇到天花板。
如果固步自封,难免最终陷入内卷困局。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是在应对旧有格局的挑战。
洗脸吧之所以能在传统美业的高地上分得一杯羹,正说明人们对于效率和性价比的渴望正在不断提升。
正如洗脸吧创始人所言,“美业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是给油门不给刹车,迟早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