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南宁警方对发谣言者教育训诫11人次,罚款1人,行政拘留2人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梁乾胜实习生石春凤
核心提示
“横县人必须警惕!有5名人贩子跑到横县偷小孩!!……”
这个消息够吓人吧,幸亏是假的,南宁警方已证实没有此事,当事人已被处罚了。
两个案例
编造劲爆消息被处罚
“二小门口出现偷小孩的人贩子……”
“朋友的儿子,今天下午走失,走失时穿草绿色衣服,如果看到请收留,有重谢,麻烦朋友圈子转发一下……”
下面,我们来看南宁市公安机关破获的两起网络谣言案件,相信很多人都转发过吧。
案例一:
有5名人贩子跑到横县偷小孩
案例二:
武鸣三月三节日有恐怖分子
今年4月13日,南宁网警在工作中发现,某网友在“腾讯微博”称“现得到准确消息:恐怖分子是冲南宁武鸣的三月三节日过来的”,呼吁前往南宁武鸣的朋友提高警惕。后经公安机关核实,此条信息为虚假信息。公安机关随即找到就读于南宁市某职业学院的发帖人黄某,黄某承认所发帖文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只是自己胡乱编撰的。
这并非个案。今年以来,南宁公安机关发现的网络谣言案件多起,累计教育训诫11人次,罚款1人,行政拘留2人。
谣言横行
该负责人称,网络谣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谣言以网络为媒介,利用网络社交工具即时性、全球性的特点,使得网络谣言一旦发布,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形成浏览、转发、评价数量的几何式增长。方便快捷的发布方式,数量庞大的信息接收群体,都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更便利的载体和广阔的传播空间。
二是传播渠道多,扩散性强。随着各类即时通讯工具的成熟和普及,转发信息越来越方便,几乎没有任何成本的复制和粘贴方式使得一些网民无意中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大范围的传播强化了谣言的欺骗性,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接收者对谣言的迅速扩散。
三是迷惑性和破坏性强。许多网络谣言夹杂部分真实信息,或者利用与事件无实际联系的其他图片,移花接木来增强谣言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典型的例子就是朋友圈里经常会流传一些小朋友被拐卖的消息,这其实也反映了大家很缺乏安全感,担心自己的小孩出事的这种心态。
谣言特征
一是主要涉及网民普遍关心的儿童安全、食品安全、出行安全等领域;
三是经常用“某地检验检疫局公布”、“某权威媒体曝光”、“公安部凌晨发布”等“权威信息渠道”进行包装;
四是使用移花接木的照片渲染事件细节,以此来引发公众的恐慌情绪。
教你四招
新闻链接
转发谣言会造成哪些影响?
转发者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不构成犯罪并不等于不违法,根据转发谣言的具体情节和造成的影响后果,同样可能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其他法律法规,需要承担违法责任,给受害人造成损失的,还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