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有59家港股公司(剔除长期停牌公司)因未能公布经核数师同意的2022年业绩,需要停牌。
上述公告停牌的港股公司中,房地产公司数量最多,达19家;可选消费行业公司其次,达到12家。
除了自身经营上的不确定性之外,公司部门关键团队人员辞任、核数师空缺或来不及审计年报成企业年报“难产”主要因素。
近20家港股房企停牌
核数师辞任导致的空缺,是部分房企无法如约发布年报的一大因素。
大发地产于3月17日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仍正在落实委任新核数师,以填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辞任的临时空缺。公司可能无法于2023年3月31日前完成必要程序,以落实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4月3日,大发地产停牌。
核心人员离任,也是部分房企无法按时发布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祥生控股延迟刊登2022年年度业绩的公告显示,年报“难产”原因之一是多个部门(包括财务部及运营管理部)的关键团队人员近期辞任,人力不足,导致公司及其核数师难以对年度内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工作。
更换核数师是无法按期披露年报主因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房地产企业存在跨地经营,核数师需要往返多地进行资产盘点,之前因疫情原因,这些企业按期完成审计工作的难度加大。此外,一些房企更换了新的核数师,意味着需要对企业业务进行重新梳理,资产盘点工作便可能推迟。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若上市公司持续停牌18个月,港交所便有权将其除牌。4月6日,港交所宣布,自4月13日上午9时起,新力控股的上市地位将予以取消。
据了解,新力控股自2021年9月20日起暂停买卖,未能于2023年3月19日之前按照联交所制定的复牌指引完成复牌。
周鸿祎旗下花房集团停牌
4月3日,国美零售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未能在3月31日或之前刊发2022年度业绩,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公司正式于4月3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
国美零售在公告中表示,由于集团近期出现流动资金问题,公司核数师已要求进行额外审核程序,以确定集团的存货及债务。数据显示,截至停牌,国美零售股价为0.105港元/股,3月份整体跌幅为33.54%。
公司进一步解释称,董事会已决定于2023年3月30日呈交本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未经审核综合末期业绩(其尚未经本公司核数师同意)。
花房集团于去年12月12日上市,至今登陆港股资本市场不到半年。公开资料显示,花房集团第一大股东为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公司第二大股东为宋城演艺。
花房集团由六间房和花椒直播合并而来,为用户提供音视频直播娱乐及社交网络服务,旗下包括娱乐直播平台花椒、六间房等。
按未经审核的年度业绩,花房集团2022年收益约为5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约为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