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美容师是指能够使用工具及辅助设备,对各类宠物(可家养的动物)进行毛发/羽毛/指爪等清洗、修剪、造型、染色,使起外观得到美化和保护,同时具备宠物不良行为规范技能的人员。那么宠物美容师证如何考呢?
一、考证条件
考取C级证书:
1.年龄满十四周岁。
2.在正规的宠物美容培训学校修完所定课程。
考取B级证书:
1.具有宠物美容师C级证书一年以上者。
2.有一年以上的在正规美容培训学校或美容服务机构进行实务操作的经验。
考取A级证书:
1.取得宠物美容师B级证书三年以上者。
2.有三年以上的在正规美容培训学校或美容服务机构进行实务操作的经验。
二、职业职责
1、完成宠物美容工作,做到令客户满意。
2、参与宠物美容培训和比赛。
3、精进宠物美容技术,为宠物店的生意兴隆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职业使命
1、振兴宠物美容事业。
2、提高技能,传播宠物美容文化,为宠物美容深入人心不懈努力。
3、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提高自己,培养人才,为宠物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奉献青春热血。
四、具备技能
作为宠物美容师,应具备宠物美容修剪、犬只服从训练、犬只牵引、宠物摄影、宠物营养学、长毛犬护理、店铺经营学、宠物绘图等技能。
五、职业介绍
宠物美容师分C、B、A三级。其中A级最高,他们拥有专业培训资格,为该行业的权威人士;B级人员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赛级犬;C级人员的服务对象则是普通宠物。据了解,A、B级人员在国内相当少,大多为C级,各个中小城市的从业持证人员都是C级。宠物美容师在市场需求增大情况下,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虽然收入丰厚,但是对于从事宠物美容师职业的人员的学历要求并不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特级、大师级。初级相当于“小工”,要学会宠物的简单修剪及护理技术,如会正确地梳毛、洗澡等,熟知宠物健康护理用的产品知识,并具有基础的饲养常识及简单疾病防治常识。
中级要求美容师能独立完成宠物的造型修剪技术,并具有宠物行业基础经营技能,还要对国内外宠物行业的发展有深刻了解。
当今宠物美容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可以胜任的工作很多,从几个方面来说:1、宠物店的美容师为顾客的狗狗美容洗澡月收入大概在C级3000~500010%美容业绩提成,然后晋升阶段从美容师~美容主管~副店长~店长。2、犬舍的美容师一般日常工作是护理一些比赛的犬只,当然这个需要一定的技术,待遇也会随着你的技术增长,一般基本C级美容待遇应该在2000~4000左右。3、自己开店的一般开一个小店的话投入需要10~15万左右,收入是随着你顾客积累而增长的,一般来说这样的店积累到一定地步的话月收入应该在2万左右,如果想开店的话可以寻找宠物加盟连锁机构,会有专业的团队帮助你开店,给你提供技术支持,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专业的宠物美容师,要熟悉每一种宠物的特点,依据不同身材、骨架、习性,让宠物们享受到专业美容。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常见病的识别与护理,自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小动物的耐心与爱心的基础上。
三春晖的意思是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拼音:sānchūnhuī。
出处:
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字词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临:将要。
4、意恐:担心。
5、归:回来,回家。
6、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8、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9、报得:报答。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