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二等奖学金x2,校级优秀学生
科研经历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上海市二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海市铜奖)、课程设计、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实习经历
国企财务、500强外企财务、券商IBD
学生活动
学院学生会干事、大象上海之家志愿者、校庆志愿者等
指南君小贴士:
文末可免费领取香港大学纸质手册,独家整理最全申请信息,为你的申请助力!
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讲讲我在申请中遇到的问题和项目细节。
第一部分申请tips
1.申请前的准备
如果想准备想去的每一个项目,那就要努力成为六边形战士。虽然每个项目可能都有侧重点,但大三一年的背景提升需要全方位发展。
项目基本要求:
在港新越来越卷的趋势下,商科申请者具有极高的均分也是很常见的。一般情况来看,985院校GPA85分以上,211院校87分以上基本是普遍情况。
雅思基本7/7.5较好;GMAT700分比较有优势。
实习和竞赛等软实力方面,建议三段实习,两三段对应项目、竞赛等。
软背景要提前铺垫:
如果大三暑假前就把雅思、G考出来的话,其实暑假一直到大四申请都是一个“在实习但没有压力”的轻松状态了~
众所周知,香港的项目就是要尽早去申请,先占取名额机会很大。港大一个项目size普遍在300人以上,第一批发offer人数就有超过200人。
据我的经验来看,第一轮投递基本10月11月都可以有结果,早申请早解放!
香港院校的申请受理方式有所不同。如港中文和港科,这两所院校是滚动申请、滚动审理;而港大是在批次结束后统一审理,一个月后一起出结果。
·如果收到了一个项目offer后想等待另一个,可以带着已有offer发邮件去询问另一所院校的录取结果。
第二部分具体项目
接下来,我将分学校以及分专业方向来具体说说这些项目的特点、我的经历的适配度,以及我了解到的就读体验。
1院校:港大、港中文及港科
香港大学
QS排名就是稳稳的幸福,不会面临跌出前50的风险。如果考虑选调生或者体制内工作不会被卡。
感觉港大比较喜欢较全面的学生,硬实力软实力都要有G倒不是很看重。因此我G不高也不算劣势。此外,商学院人数确实比较多,大部分专业都有300多人,会分为几个小班上课,生源也比较好。
综合了很多方面之后,再加上我是放弃保研本校,因此我认为我最理想的选择排名最高的港大。如果是排名较低的学校,我认为有些得不偿失。
香港中文大学
一所可以爬山的大学,听说在中大上学非常幸福!
中大对于申请审理速度非常快,对于985的同学更是加速抢生源,基本面试完会普遍先发985offer再发211offer,最后才是双非学校。
虽然是我的保底院校,但是也是非常喜欢。尤其是finance项目面试的时候,有被教授的真挚与和蔼感染到,面试氛围体验非常好~
香港科技大学
虽然港科商学院比较强,学术氛围浓厚,但是workload确实大,修读的学分和课程是三所里最多的,学业压力也最大。再加上QS排名有所跌落,因此不能作为我的首选。
2分专业方向
会计
①港中文会计面试:
每个人先1分钟自我介绍一遍,然后看topic,接着每人一轮发言表达对这个话题的见解,之后就是自由发言。面试流程非常快,每个人说的话都不多。
面试前好好准备时非常有必要的!主要是做两件事:
二是培养英语语感。有点像雅思口语准备,多练练英语口语,让自己面试说流畅些~不过也不用过多担心口语,内地学生差别不大。
②港科会计面试:
面试是单人面试,一个教授和一个助教一起面试15分钟左右。教授比较严肃,在面试时候会一直看CV或者成绩单之类的文件,问的问题也很personal,与港中文快乐讨论面试相反,属于压力面。
我的面试准备和上述差不多,但最主要是根据往年面经来,很多问题也难以准备到,需要随机应变。
面试出结果非常快,隔天就会收到消息,被拒也会发邮件,这点真的特别好!我就直接进了waitinglist。我想可能是我的G不高,或者面试时回答的学校学习情况/未来规划/有无其他offer/注重求职等没有让面试官满意,可能不符合科大的学术氛围。
金融
我认为会计是向上兼容金融,向下兼容管理的学科,我们本科课程选修课中一半金融学院课程一半管理学院课程也让我有足够的经历/课设去充实我在金融项目中的申请。
港中文金融面试:
教授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两轮,会很积极和我们讨论,肯定我们每个人的观点,有的还会追加问题。最后在Q&A环节也是非常细心解答每个同学的问题,这一个小时非常充实。教授口音也很标准,不会存在听不懂的情况。
比较幸运的是,我们的话题和金融专业知识关联性不是很大,不会存在不懂具体术语而没话说的情况,对跨专业学生友好~不过有的组的话题就是关于“CAPM模型或者如何解释PEratio”,“是个好的indicator吗?”等等问题。
管理
虽然我自己没有非常想申请管理这个专业方向,但它bar相对较低,对于只想去好学校的人来说非常友好!
港中文MIM项目课程专业设置比较有趣,有专门培养演讲和社交技能,觉得这也是我比较心动的。港大的MGM项目则更注重管理在全球的应用,招生规模非常大。
港中文MIM面试:
真正面试的时候感觉就有些像做大厂实习秋招的VI面,只不过是英文版。属于是三场面试中较为简单的~
第三部分指南者老师的帮助
·前期咨询
看起来非常方便!是我前期咨询给我体验感最好的中介。
·申请阶段
申请阶段的时候,申请老师和文书老师也都非常认真负责。
·模拟面试
在接到每一场面试之后,指南者都会安排模拟面试,并且根据实际面试形式模拟,群面或者是个人面试。面试完还有反馈视频可以看自己面试表现。
希望学弟学妹们也能愉快地结束申请季。要有好的规划,也要加上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