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想要采访99位公关人的菜鸡公关。
我正在做一档播客,主题是:问99位公关,每人9个问题。
第15期嘉宾是初五,希望他的故事,能够给到你一些力量和感悟。嘉宾介绍:
初五,毕业3年,双非本科,法学专业,大厂实习,大厂工作;
后转乙方舆情做项目管理(什么都干);被裁,回到互联网从事舆情策略,随后裸辞;
现在某国产宠粮品牌从事品牌公关工作;
作为INTJ,追求高效与进步,对一切知识抱有好奇心,有一档自己的行业播客(小宇宙:抓点什么);
接纳矛盾,相信热爱的力量,抬头望月,低头赶路。
本期节目已在小宇宙、苹果播客上线@菜鸡公关上架,欢迎移步收听。
以下为部分内容整理版(共7914字,全程录制内容超2W字,更推荐去听播客完整版)。
菜鸡公关:为什么大学选择法学专业?
初五:虽然很多人都说劝人学法,天打雷劈,但其实法学专业的人挺多的。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法学专业能够培养人的框架和规则意识。当时选择专业的时候,我并不认为我一定要成为律师、检察官这种角色。
大学四年,我其实是玩过去的,但还是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学专业的熏陶,并且在现实生活里有所反馈。比如我刚到上海不久,就注意到在十字路口等着过马路的人,绝大部分在红灯剩下不到10秒时就准备起步了,这种现象在自行车和电动车车主身上更加常见。
我一开始是非常不适应这种现象的,这种不适应算是法学专业带给我的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可能非常微小,但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
另外,作为一名公关人,我对于新传科班出身的人还是挺崇拜和认可的,我认为他们在理论方面肯定要比我强一些。
初五:首先,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非常擅长学习课本知识的人。大学时期的各种实习尝试,我最初的动机都是,这些方向是可以去试一试的,因为我之前没接触过,包括考研也是,当然也有身边的人都在考研的氛围影响,有种随波逐流的感觉。
菜鸡公关:为什么大学毕业后选择的方向是就业,而且是在一家互联网大厂里做用户运营?
初五:在个人的成长路径上,我是一个非常追求独立的人,脱产二次考研这种事是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的。考研失败之后,我一定会选择就业,毕竟当时没有一个其他的渠道,能够帮助我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支撑自己独立生活。
加上我并不是那种一毕业就能拿很多offer的人,所以这个机会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对我来说,抓住这个机会,先好好干,然后再去想别的事情,就是最好的选择。
菜鸡公关:在互联网大厂做用户运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但那时候我毕竟是一个职场新人,我唯一的优势就是年轻。所以一边学习管理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我觉得那个阶段对于自己职场习惯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大厂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们的制度、文化建设、流程管理、领导者水平都会更好一些,对于我这样一个学历普通的人来说,收获很大。
对于用户运营这份岗位,我当时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在尊重用户的前提下,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转化。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中的实际体验,而非转化上,因为如果体验到位了,转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最初我对用户运营的理解,更偏销售转化一些,认为一定要让新用户成为付费用户,否则这个用户就没有价值,但其实我们还是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消费者。
菜鸡公关:从甲方用户运营到乙方舆情公司项目经理,为什么职业角色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初五: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二点,当时我所处的那座二线城市,用户运营岗的工作都大同小异,我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个岗位的专业能力,再往上发展,更多可能是管理能力的提升。我当时对于职级并没有特别大的渴望,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我不想一直做用户运营这件事。
找工作找了一圈之后,我认为那家乙方舆情公司的项目经理岗位还是不错的,它属于中台岗位,对每个客户的售前、售中、售后整个流程都会起到推动作用,这会涉及到制度和流程建设,我觉得这是我想要从事的工作内容。
菜鸡公关:在乙方舆情公司里做项目经理,你喜欢这份工作吗?
初五:老实说我做得非常开心,甚至比大厂还要开心。我觉得一份工作的好坏,和直系领导的业务水平、个人魅力有非常大的关系。
项目经理和客户经理还是不太一样的,客户经理也叫销售经理,他们属于前台人员,主要是根据销售线索联系客户,进行客户需求转化,由后台人员给出报价,最终拿下客户。成单之后,再由后台人员进行常规服务,从而使客户成为公司的长期客户。
作为项目经理,当我看到有销售获得了客户线索之后,我会需要帮助他们,我会作为一个辅助角色,解答他们的问题。比如我们目前的系统和数据库能够支持什么样的功能,承载多大的数据量,成本和利润具体是什么情况。
销售会根据我的反馈,再去和客户沟通。如果客户需要试用账号,那我需要保证这个试用账号使用的稳定性。如果最终签了年框,达成了合作,我也会指导我们的售后团队,如何组建团队、团队人数、团队的分工,以及如何提供服务。
另外,我们也有提高人效、降低成本的需求,比如如果有客户想要续签,并且希望价格低于前一年,那我们也会和销售进行复盘,争取双赢。
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对于项目前前后后的所有流程、成本和利润、行业竞品和客户的需求,都需要非常了解,这也是这个岗位的定位,我也是在我领导的带领下成长起来的。
菜鸡公关:在舆情公司做项目经理,你有特意去考PMP证书,结合你大学时期的经历,你认为你是一个目标感或者说自驱力非常强的人吗?
初五:前面提到,我对科班出身的人还是高看一眼的,我觉得能够学习到一些专业理论知识,是对工作有所帮助的,所以我去考了PMP证书。
我确实有学到一些知识,甚至到现在还有用。比如敏捷机制,如何以项目管理者的视角去指导研发人员,如何应对项目经理提出的开发流程上的问题。
菜鸡公关:因为疫情离职后,为什么会选择从二线城市前往一线城市?
初五:因为之前的工作经历,我得到了一些认可。当时有朋友内推,最后真的成功了。其实我之前没有换城市的想法,特别是在大家都说要逃离上海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进去。
后来又觉得,这是一座能够开拓视野和眼界的城市,虽然节奏快,生活成本高,但这种正面影响是能够削弱掉负面因素的,所以我最后就选择来上海了。
我其实做决定也挺盲目和冲动的,从二线城市来到一线城市,现实来说还是很累很苦的,而且还需要处理好一些关系,比如家庭、情感方面,也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个人生活,最开始还是很不适应的。
菜鸡公关:甲乙方的舆情公关工作,有什么不同吗?
初五:在平台做舆情公关的时候,我们需要监测很多品牌不会监测的内容。
最开始进去的时候,觉得挺高级的,后来做久了,发现我们部门十几个人,都是在重复的做同一件事,只是班次不同而已,也没有进步的空间。虽然我们需要根据世界形势去调整我们的内容,但本质上还是在做监测这一件事情。
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只是在不断地接收新的信息,所以我就选择直接裸辞了。
关于甲乙方舆情公关工作的不同之处,这也是第一点区别,甲方只做监测这一件事,而乙方是作为项目经理的角色,更锻炼人,而且覆盖的工作内容更广,对于成本把控、流程控制、人际关系维护、危机响应速度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需求,两者的复杂性是有区别的。
但相对于乙方,在平台做舆情公关的好处是不用对接客户,所以主动性会更强一些。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会主动帮助平台去消化掉这些内容。
菜鸡公关:在大厂光环和工作挑战性上,你认为后者更重要吗?
初五:因为我经历过大厂,所以现在就会觉得大厂光环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更多是一种虚荣感。我刚毕业的时候,能够有机会以一个双非本科的学生,进入到同学们都进不去的大厂里,其实是感到非常虚荣的,而且后面还成为了小组长,带领10个人的团队。
决定裸辞之前,我认为自己已经到头了,我必须要尝试新的东西,否则我就是在消极上班,这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所以我想赶紧裸辞,寻找新的机会,能够带给自己新的进步和成长。
所以在大厂光环和挑战这两个方面,我更看重后者。
菜鸡公关:非对口专业的职场新人,最初做公关是如何上手的?
在此之前,我只是对接过甲方公关,通过了解他们的需求点,从而思考他们平时工作会遇到哪些问题,我其实在业务上是非常熟练的,比如写一篇新闻稿。但一旦我换到甲方的视角,如何把一篇新闻稿写好就需要前辈们的提点了。
第三点,你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你可以去向其他同行学习,可以咨询领导,可以内部讨论,这些都是需要经历一些困难和挑战之后才能拥有的能力。
我觉得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进行角色转变。
菜鸡公关:你现在所处的这家宠物行业的公司,在品牌公关的工作上是如何划分的?
菜鸡公关:在宠粮公司做公关,加班强度大吗?
我最初进入这家公司时,品牌公关体系和框架都尚未完善,之前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公关岗位。所以,我那时候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加班也非常多,毕竟也是处于一个从0到1的过程。
618期间,每天会加班2-3小时,我们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社媒的舆情处理上,毕竟我们是宠粮品牌,接触更多的是C端的声音,大促期间消费者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支付问题、物流问题、宠物生病问题等。
那时候无论是在公司加班,还是在家里休息,每天基本上都要等到晚上12点之后才能稍微松一口气。白天会需要处理新闻稿、内部业务对接这类工作。
菜鸡公关:宠物行业的舆情主要集中在哪个渠道?
当然更多见的是直接发帖子或视频说我们家的产品体验不是很满意。反正我们要管的维度也蛮多的。如果有同样从事C端的公关人可能会更能理解,客服和舆情部门面对的消费者问题是非常复杂的。
菜鸡公关:不低的跳槽频率,并没有影响到你找工作的自信,你觉得你身上具有的哪些特质,或者说你做了哪些努力,让你具有这样的自信心?
面试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场合,你需要体现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我会觉得提前准备会更好一点,如果你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总结,把面试前的准备和平时的经验进行结合,那业务面试官一定能够感受到你是比较有经验的。
菜鸡公关:你职场上的同事对你的评价如何?
初五:我工作以来收到的评价还是蛮两极分化的,好的评价是觉得我非常靠谱,给人非常强的信任度和安全感,还有一种负面评价是我非常卷,别人不想干的活我抢着干,表现得过于积极,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我刚毕业的时候其实很在乎这些评价,因为我希望别人知道我是一个专注且愿意成长的人,是一个为了自己变得更专业而努力地配合同事工作的人。
最开始听到那些负面评价还是比较难过的,也会有内耗,也会去想各种办法去排解情绪。现在的话我已经不太在意了。在MBTI测试中,我们这种人格的人,情绪是最不必要的东西了,我们可以直接把情绪剥离开,专注于自己所想处理的事情之中。
在遇到让我破防的负面评价时,我会及时和领导沟通,因为即使周围所有人都不信任你,只要你的领导信任你,那你在职场上还是相对安全的。
菜鸡公关:从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到用户运营的实习,到乙方舆情公关,再到现在的品牌公关,回望这条路径,你觉得有百分之多少的因素,是你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
初五:五五开。
我之前确实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我只能凭第一感觉,我觉得主动和被动选择是对半分的,对我们广大的求职者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多选择的机会。
菜鸡公关:宠物行业品牌公关这份工作,你觉得是你可以坚定的走下去的一条路吗?
初五:是的,毫无疑问,我非常能够确认的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宠物行业是一个上升期的行业,随着生育率的减少,养宠人群会越来越多,到那个时候,国产宠粮和进口宠粮会越来越内卷。卷的时候,相当于这个行业还有增长的机会,相应地公司也会有成长的可能。我们都在拼如何用更低的预算去做更多的增长,那我们的部门会越来越壮大,我们应对的消费者人群会越来越多,我们的产品线也会越来越多。
可能到那个时候,我们需要面对的情况会越来越复杂,也需要向更多资深的前辈请教,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走在这条路上,我不会有以前那种已经走到头的感觉,我觉得自己的路还有很长。我自己在个人简介里也写了一句话,抬头望月,低头赶路。这也算是我经历过的第一家大厂的企业格言,我很认同这句话。
菜鸡公关:你在公关工作中,做过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失败的事情?
初五:我好像回忆不起来我在职场上有经历过最失败的事情,但我会有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在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提问时,会应对得不够好,我只有经历了充分的思考之后,才能把这件事情更有信心的表达出来,但在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时,我脑子可能没有嘴巴快,我觉得在这方面还需要多加修炼。
所以我才会选择去尝试一些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特别是我们公关人,会经历非常多的临时性、紧急性沟通,这非常考验人的各方面能力,我觉得我在这一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之前遭遇过的失败的案例,我前面也提到,我们这种特质的人对于失败的东西是想不起来的,我们只会想着前面还有什么事情等着我们,明天有什么事情要做,不会太拘泥于过去的事情。我觉得我现在充满着能量。
菜鸡公关:你想要问下一位嘉宾什么问题?
初五:当你在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舆情危机时,如何去疏解和平衡这种压力?
问答环节:
菜鸡公关:你对工作本身有很大的热情吗?
菜鸡公关:你认为品牌和公关有什么区别?
他们需要和品控、数据工艺、产品研发、供应链等各方面打交道,他们更像是品牌项目经理,养了一个孩子,他们可以决定这个孩子以什么样的方式长大,是否上补习班、穿什么衣服、留长发还是短发。
公关更像是一个维修工或大喇叭,兼顾了善后和宣发这两个大方向的职能,这是我个人对于品牌和公关的理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和品牌的交流会非常多,我们需要挖掘品牌故事,把品牌调性融入到我们的新闻稿件中。
菜鸡公关:你对于职业规划有什么想法?
初五:我觉得职业规划会和人生中想要做的其他事情有着紧密的联系。
比如当时换工作的时候,我会考虑我的伴侣是否介意,这些跟你的人生具体遭遇有关。所以职业规划是一个随机波动的状态,是不稳定的。但我会给它树立一个平均值,不要让它在这个基线之外有过多的偏移,我们还是要围绕这个基线走。
我只是希望不断尝试新的东西,我觉得人生是一个填充的过程。你可以是一个玩具小熊,你在一路上会遇到各种不同颜色的棉花,你把他们采摘填充到自己的身体里,最终你不断变得充实起来,你会快乐地走在这条大道上。
你能采到什么样的棉花,取决于你在路上遇到什么样的人,以及你自己的采摘方式和选择。有的人可能一直采摘绿色的,可能一直采摘红色,但是我喜欢采摘五颜六色的,我觉得这样的小熊才是与众不同的。
像我以前公司的老板,他就一直在一个行业里深耕,十几年都没换过公司,这也是一种职业选择。我的职业选择就是我会不断尝试新东西,不断扩张我的边界,获得更多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