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人加入养宠行列,人类生活改变着宠物的习性,宠物的陪伴与互动也改变着人类生活。人类与宠物到底是什么关系?片中,一位养宠人士说出了真相:“动物本质上是不需要人类的,它们可以自己生存。但是我们需要它们,才会把它们带进自己的生活。”
动物世界:有的独来独往,有的情路坎坷
片中,阿拉斯加犬“大千”遭遇了一段无疾而终的“乡村爱情”,让人倍感遗憾。来自城市的“大千”跟随主人搬到婺源乡下,它虽然尚未适应田园生活,却很快恋上了小镇流浪狗“阿布”。摄制组尾随大千,发现它跨越千山万水来到镇上,向心上人“阿布”表白,然而却惨遭拒绝。
宠物想要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其难度一点都不比人类小。片中记录了一段宠物相亲的经历:柴犬“光光”的主人带着它去相亲,没想到它竟然相中一条边牧犬。跨越品种的爱情注定被主人棒打鸳鸯,几经波折,光光在宠物相亲大会上与另一只柴犬“奶茶”相遇,寻爱之路终于修成正果。
当然,这些都市里的小动物中也有活得异常潇洒的。游荡在上海街头的田园猫Keks就是一位独身主义者。贵为街头猫王,Keks习惯独来独往,经常与其他“单身猫”为争地盘大打出手。专注“搞事业”,它的世界里不需要爱情。
该片还紧跟时事,记录了新冠疫情期间的一个侧面。两只英短猫“豆花”和“嬴政”是一对从小被定下“娃娃亲”的猫咪夫妇,但因为疫情,双方主人都无法回武汉,只能为他们找了一户临时寄养家庭。不料,寄养家庭中的公猫“马勺”也爱上了豆花,对它展开疯狂的追求,嬴政决定出面捍卫“婚姻”……武汉解封后,豆花生下小奶猫,看到小猫咪的毛色后,主人松了一口气:还是嬴政的崽!
人与动物:既可互相陪伴,又能互相治愈
因为有人,才有了“宠物”。《宠物一千零一夜》讲述了大量人类与宠物相处的故事,涉及动物救助、动物训练、动物治疗、动物实验等话题,引发观众共鸣。
《宠物一千零一夜》对动物的“导盲”职能做出了别样的呈现。盲人杨康在导盲犬“迪克”的带领下,每周都横跨160公里,从河北唐山前往北京与妻子相聚。而在另一个故事里,“萌萌”是一条患有青光眼而被迫摘除眼球、安装义眼的萨摩耶,主人苏醒特地养了一条柴犬,时刻牵引并帮助“萌萌”适应黑暗;萌萌同样也治愈着苏醒——萌萌曾由苏醒去世的母亲照顾,如今苏醒看着萌萌,便会想起母亲。
《宠物一千零一夜》中最励志、也最出圈的故事,当属流浪歌手罗凌与她的两只金毛犬“蹦蹦”和“爱玛”。罗凌搬了21次家,每一次都是因为养狗被邻居嫌弃。身患疾病的她,一边卖唱、一边卖宠物零食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再苦,她也从未想过与狗分离,她说:“我是在街上流浪的人,但它们不是流浪狗。它们永远不会嫌弃我,只有人才会嫌弃我。穷是穷了点,但是我快乐,有狗我就特别开心。”
【链接】导演手记
鞠晓甜:罗凌笑也很大声,哭也很大声,一切都很起劲儿很用力的样子。那辆红色三轮车是方舟,但也载满了残酷、困顿、茫然,被苦难的洪流裹挟着不知将被卷向何处。罗凌的故事其实要远比片子里复杂,我目睹着一切,帮她保守着一个秘密,但我什么都做不了。生活真的太糟糕了,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帮它开脱。(《禽兽超人笑笑笑》)
贾慧敏:比格犬们都做什么实验呢?药物代谢、医疗器械、疫苗、生物科技(以前还做化妆品实验,现在要停止了),其实很多实验犬是无法走出实验室的,像片中能被公益组织救助的实验犬,只是非常幸运的一小部分。其实不美好的真相一直都存在着。看见、说出来、反思。希望我们对自己、对所处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也希望我们更有勇气直面一些“无解”的困惑。(《后遗症之愈》)
王嘉伊:或许狗是转移视线的对象,在与孩子和教育的斗智斗勇中,给焦虑的家长一个放松的出口,缓解着因为学习日益紧张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爱和关切常常带着急迫而来,一只狗的存在能让人稍稍放慢脚步,把真正的感情温柔流露。(《成为冠军之前》)
广州旅游形象IP首次线下亮相,阿蛮和咩仔谁更应该当团长?
拥抱变革,重塑未来捷豹路虎全面推动电动化战略
快手招股:最高售价115港元,融资394.77亿港元
汕头市政府与中国戏曲学院签约,今年选送24名潮剧学子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