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业韧性强,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随着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各大线上线下消费场景逐步恢复,消费信心逐渐复苏,消费赛道重回风口,消费复苏成为2023年的定局。如何挖掘大消费复苏的机会?如何把握复苏牛的投资逻辑?
本期奉上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批零和社会服务业、家电、农林牧渔和轻工和纺织服装等研究领域新财富第一名分析师最新观点,以飨读者。
作者:新财富
01、食品饮料丨华创证券研究小组
董广阳、欧阳予、沈昊、范子盼、程航、彭俊霖等
食品饮料困境中逐步修复
02、医药生物丨海通证券研究小组
余文心、郑琴、贺文斌、梁广楷、朱赵明等
投资器械硬科技、消费复苏和创新
03、批零和社会服务业丨天风证券研究小组
刘章明、孙海洋、何富丽、吴慧迪、吴文德等
重启场景,重启消费,重启经济!继续坚定看多全消费板块β行情
04、家电丨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管泉森、孙珊、贺本东、崔甜甜、周振等
家电将从全面“逆周期”逐渐进入全面“顺周期”
05、农林牧渔丨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陈佳、顾熀乾、余昌等
2023农林牧渔:生猪养殖>饲料>疫苗
06、轻工和纺织服装丨申万宏源证券研究小组
屠亦婷、王立平、周海晨、丁智艳等
2023板块投资着重四条主线
董广阳/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14年食品饮料行业研究经验,现任华创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2010年新财富食品饮料第三名(团队成员),2012年第五名(团队成员),2013年第三名,2014、2020年第二名,2015-2017、2019、2021-2022年第一名。
年度代表作:《冬至阳生——食品饮料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波浪扩容,浪底淘金——千元白酒价格带深度研究报告》《复调行业深度报告系列一:从底料格局复盘,看复调演进》《复调行业专题系列二:从海外复盘,看路径终局》《珠玉在前,解码伊利后千亿时代——以雀巢、达能为鉴》《预制风起:预制菜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冬至阳生,食品饮料经历极致考验后,2023年终将迎反转。行业供需两端极致压力已传导至末期,年底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地产托底政策频出,利好消费需求的政策暖风不断,同时随着全球通胀回落,行业成本端,2023年将进入下行通道。总体而言,2023年初经历疫情高峰冲击后,供需两端均将迎来改善,板块终将迎来期盼已久的困境反转,预期商务社交需求的中高档白酒和年轻人社交需求的啤酒领先复苏,其后迎来大众品的全面改善。
白酒方面,先预期驱动,再业绩驱动。第一,白酒周期阶段看,行业已经历一年调整期,下行期后段的信号指标已显现,包括普五批价倒挂、行业库存提升、渠道预期低迷、部分中小酒企倒闭、酱酒泡沫破灭等,预计2023年上半年仍以消化前期库存、稳定批价为主,整体处于筑底阶段,而2023年下半年疫情影响切实降低、经济回暖,将利好行业需求好转,批价底部、库存出清后,有望成为新一轮扩张周期的起点。第二,业绩层面看,2023年酒企业绩分化将加剧,名优酒企战略定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今非昔比,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其中高端酒经营底牌足,业绩双位数增长确定性仍高,次高端及区域龙头考验基地市场的深耕能力,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扩张型三四线酒企或将面临下滑。第三,板块行情展望看,经历2022年10月极致的板块急跌,已经将板块的大部分风险反映,而经济底部回暖的阶段,白酒预期往往先行,历史类似2009、2014和2019年,白酒行情都从未缺席。当前白酒板块同样处于预期驱动阶段,2023年春节旺季检验后,随着基本面底部明确和基数降低,板块将有望开启经营边际改善的驱动行情,选择上高端白酒>区域龙头>次高端白酒。
余文心/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董事总经理。北京大学药学、经济学双学士,北京大学药事管理、澳门大学医药管理双硕士。2013年新财富医药生物第二名(团队成员),2014年第四名(团队成员),2015年第一名,2016年第二名,2017-2018年第三名,2019-2021年第二名,2022年第一名。
2022年医药板块波动较大,申万医药生物与上证指数,以及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与恒生指数震荡:2022/01/01-2022/12/23申万医药生物指数-20.1%,同期上证指数-16.1%;恒生医疗保健指数-18.1%,同期恒生综指-18.5%。2022/01/01-2022/12/23,医药细分行业走势呈现差异,线下药店表现相对较好仅下跌2.9%,其余板块:医疗设备(-10%)、化学制剂(-14%)、中药(-16%)、体外诊断(-16%)、原料药(-21%)、医疗服务(-12%)、CXO(-32%)、疫苗(-32%)、医疗耗材(-33%)。2009年至今,公募基金医药股持仓占比高于A股医药股总市值占比,但2020以来,随着医药股市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公募基金持仓医药股占比逐渐趋近医药股总市值占比,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募医药股持仓比为9.0%。
一、医疗器械
1、设备:设备贴息贷款预计超过1000亿元,相对于近3000亿医疗设备市场仍是重要增量,预期2023年上半年业绩确定性比较好。
二、消费复苏
三、创新药
四、其他
刘章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商贸零售和社会服务业首席分析师。2014年新财富批发和零售贸易第四名,2015第三名,2016、2017年第二名,2019-2022年批零和社会服务业第一名。
年度代表作:《度假游风口已至,看“小而美”跃迁“广而精”踏上新征程—君亭酒店(301073)》《拟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置换,携FESCO展翼进击人服赛道—北京城乡(600861)》《新东方在线:专题:直播电商超头缺位,东方甄选迎风而上,坚守初心大有可为—社会服务》《21年归母净利同增57%,短期疫情影响客流,未来新店开业+品牌扩容海南免税空间可期—中国中免(601888)》《锦江酒店22H1环比显著减亏,略超预期—酒店餐饮》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纲要从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地实现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顶层设计多次提出扩内需、促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2年12月6日召开的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消费对于经济重启的拉动意义不言而喻。
居民储蓄增加是消费重启的前提,疫情快速赶顶逐步退潮,消费基本面有望在春节开始表现。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存款比2021年底增加13.28万亿元,到年底有望突破16万亿,如何将居民的储蓄转换为消费和投资是2023年消费重启的核心命题。当前已经进入结束疫情的快车道,全国有望加速赶顶,随之而来的是入境边检政策调整,港陆通关,返乡过年乃至实质性退出。2023年或是三年来民众首次返乡过年,春节消费有望提前带动消费整体表现。2023年消费基数逐季下行,表观增速有望持续超预期,务必重视。重启场景下,将重启消费,重启经济!
出行产业链。①机场航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东航南航国航】【海南机场】【美兰空港】②酒店【君亭酒店】【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华住集团】【亚朵】③免税【中国中免】【王府井】④OTA旅行社【携程集团】【同程旅行】【众信/凯撒】⑤博彩【金沙中国】【银河娱乐】⑥景区主题公园【宋城演艺】【天目湖】【中青旅】【海昌海洋公园】【香港中旅】⑦医美【爱美客/雍禾】化妆品【贝泰妮/华熙生物/珀莱雅/巨子/水羊/家化/丸美/科思】
泛餐饮产业链。①餐饮连锁。【同庆楼】【九毛九】【海底捞】【海伦司】【奈雪的茶】【广州酒家】【百胜中国】【呷哺呷哺】②餐饮供应链。【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宝立食品】【立高食品】【颐海国际】③泛休闲食品。【绝味食品】【洽洽食品】【盐津铺子】【甘源食品】【良品铺子】【紫燕食品】【周黑鸭】④啤酒软饮料。【东鹏饮料】【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⑤白酒。【华致酒行】【顺鑫农业】【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舍得酒业】【洋河股份】【酒鬼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
服务业困境反转。①人力资源【北京城乡】【科锐国际】【外服控股】【BOSS直聘】②职业教育及教育信息化【中公教育】【国新文化】【佳发教育】③其他受益公司【倍轻松】【极米科技】【名创优品】【中国黄金】【周大生】④超市百货【永辉超市】【家家悦】【重庆百货】【天虹股份】
管泉森/长江证券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8年家电行业研究经验;复旦大学世界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硕士。2016-2018年新财富家电第一名(团队成员),2019-2022年第一名。新财富白金分析师。
年度代表作:《乌云上有晴空——家电行业2022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右侧渐启——当前时点如何看家电?》《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家电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白电的“逆袭”》《出口的边际:需求、运费与关税》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家电行业将从全面“逆周期”逐渐进入全面“顺周期”阶段,之前压制产业的疫情防控、成本、地产等因素,正在逆转,并且摇身一变,成为板块向上的推手。
盈利方面,家电公司营业成本中85%是大宗原材料,而上游原材料价格自2022年二季度见顶之后持续回落,幅度较大,汇率和海外也都有利于盈利,短期来看,板块主要公司已经进入盈利修复阶段,格局良好的情况下,“剪刀差”可期。中长期来看,考虑到过去几年,主要家电公司均进行了渠道扁平化和数字化变革,产业环境趋于稳定后,产业链利润回表,有望推动板块潜在盈利中枢上行。整体来看,板块处在短期盈利改善阶段,空间和弹性均较大,长期中枢有望提升。对于2023年家电,即便需求端的种种逻辑按极为谨慎的预期,盈利端的确定性改善也足以支撑头部企业稳健增长。
我们总结了疫情前,“家电下乡”政策后四轮家电行情,它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一,都出现在岁末年初;二,都是阶段性甚至是历史估值低点;三,地产政策,3次偏松,1次不紧,销售不一定正;四,原材料成本都处在同比下跌阶段,都有盈利回升预期;五,起点经营支撑并不强,有强支撑的是2016年后,相对有支撑的是2012年后,2014年和2019年都缺乏明显支撑。目前板块所处的位置完全符合上述五点,我们认为板块在2023年有望迎来一波久违的行情,初期以价值蓝筹估值修复为主,中后期可选成长类有望重焕生机。
陈佳/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长江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农林牧渔行业首席分析师,从事证券研究行业11年。2016年新财富农林牧渔第三名,2017-2022年第一名。
年度代表作:《对猪周期的再思考:变与不变》《长江消费海外复盘系列二:国际粮商何以引领每一轮农业变革浪潮?》《转基因专题系列之四:从孟山都看转基因种业的发展——技术与产品领先构建核心竞争力》《何以成就全球动保龙头硕腾:研发驱动,产品为本,一体化服务水到渠成》《宠物行业专题报告十:国内宠物食品企业突围路径探讨》
2023年农林牧渔板块的投资机会,细分板块推荐排序:生猪养殖、饲料、疫苗。
具体细分来看:生猪养殖板块方面,短期在大规模企业集中出栏以及消费端低迷背景下,猪价跌破行业成本线,周期位置正在向有利于板块投资的方向移动。而从股价位置层面来看,养殖板块见底信号已经出现。目前养殖板块估值均处于底部位置,在前期猪价大跌的背景下养殖股股价已经开始逐步企稳。从长期来看,生猪养殖板块具备成长行情。历史复盘来看,大部分企业随着出栏规模体量的增长自身市值也穿越周期实现成长,且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收益额外明显。背后的核心原因即在于行业空间足够大,万亿以上的市场空间足以容纳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目前养殖板块具备较好的风险收益比,当下值得积极布局。
屠亦婷/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轻工造纸行业首席分析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硕士,12年造纸及轻工行业研究经验。2012、2013年新财富造纸印刷第一名(团队成员)、2014年轻工造纸第二名(团队成员)、2015-2018年轻工造纸第一名(团队成员)、2019-2020年轻工和纺织服装第一名(团队成员)、2021-2022年轻工和纺织服装第一名。
年度代表作:《外部环境有望改善,龙头具备增长韧性-轻工造纸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寻找需求韧性,坚守长期成长赛道-纺织服装行业2022下半年投资策略》《裕同科技深度报告:多元化业务步入收获期,盈利拐点初步验证》《李宁深度报告:几经浮沉铸就运动龙头,厚积薄发加速内生增长》《比音勒芬深度报告:持续多年领跑行业,运动基因亮剑再续成长曲线》
轻工制造板块:
2023年我们围绕地产链、消费复苏、成本回落的利润弹性及高景气度消费赛道,梳理轻工四条投资主线:
一、家居:兼具地产后周期和消费属性,展望2023年,在地产强有力托底政策支撑下,竣工和交房维度的行业的Beta将显著优于2022年;同时,疫情管控优化,叠加对扩大内需及支持住房改善的强调,线下消费场景和消费力修复,2023年家居行业业绩和估值均有望底部向上。展望长期,庞大二次更新需求尚待激活,仍看好大家居融合趋势演绎,龙头凭借综合实力提升实现扩张,穿越低景气周期,盈利能力及ROE稳步扩张。企业升维竞争,注重周转与效率提升,商业模式迭代扩张边界:1)外部边界:展渠道,拓客群,扩品类;2)内部能力边界:信息化系统和高组织活力,将企业能力边界由制造向渠道零售拓展,提升全产业链运行效率,激活组织活力。
三、纸浆下游:2023年全球新增浆线产能释放,浆价预计高位回落。格局较优的特种纸,生活用纸,大宗纸及纸包装环节有望兑现利润弹性。
四、景气赛道:轻工板块中仍有渗透率提升的方向,如离焦镜、智能卫浴、宠物用品等。
纺服化妆品板块:
2023年我们看好疫情后消费复苏行情,纺织服装和化妆品医美都是具有较强弹性的子行业。我们认为有两条主线:一是国货崛起,继续看好运动户外、日化美妆等高成长性子行业。二是消费呈现分层特点,我们建议配置上兼顾高端品牌和大众性价比品牌。参考海外疫后复苏存在K型分化的情况,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高端与性价比品牌皆具复苏弹性。
2023年亚运会、2024年奥运会,有望催化中国运动户外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新高。中国运动市场规模达到3718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速超过10%,前十大品牌的市场集中度超过80%。中国运动品牌的成长性、竞争格局优于全球市场,近年来国货品牌崛起趋势显著。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化妆品医美行业也复苏在即。化妆品行业稳健增长,国货崛起也是大势所趋。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行业复合增速高于全球,未来增长主要来自于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随着兴趣电商等渠道传播,本土化妆品品牌市占率稳步提升,天猫双十一的前十大品牌榜单中,国货品牌占据三席,创历史新高。预计各大品牌将更重视研发实力,大单品成为国货品牌制胜策略。化妆品行业新规也进一步导致进入门槛提高,龙头公司研发实力强,产品储备多,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新财富》杂志于2001年3月创刊,专注资本市场深耕细作,“最佳分析师”“金牌董秘”“500创富榜”“最佳上市公司”“最佳投行”等权威专业评选和《德隆系》《明天帝国》《收割者》等经典研究案例影响深远。
新财富杂志社旗下主要新媒体平台包括:新财富杂志微博、新财富杂志公众号、新财富杂志视频号。
地址:深圳福田区华富街道莲花一村社区皇岗路5001号深业上城T1栋5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