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全球猎豹数量约为7100只,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成年个体约6517只,分布区总面积为310万平方千米。猎豹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以及猎物数量的减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自1986年起将其列为易危(VU)物种。猎豹还被列入《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CMS)附录Ⅰ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多数分布国将其列为保护动物,对猎杀和猎豹制品贸易实施严格限制。www.qwbaike.cn
猎豹的特征为头部小巧圆润,耳朵较小,吻部较短,前额宽阔,形成圆顶状。其头骨无明显的矢状嵴,咬合肌肉不甚发达。犬齿较小,裂齿轻薄如刀片,非常适合切割肉类。鼻腔宽阔,能有效提升空气吸入量,这是其适应高速奔跑的特性。www.qwbaike.cnwww.qwbaike.cn
猎豹除肩颈部有长达八厘米以上的鬃毛外,全身毛被较短且粗糙。背部通常呈现浅黄、黄或褐色,上面散布着均匀的实心黑点,总数约2000个。腹部为白色,喉部、下颏、上唇、眼周和尾端也有白色区域。耳背为黑色,从眼睛内侧至口角两侧有明显的黑色泪线。尾巴的后三分之一为黑色条纹,前三分之二则被黑色斑点覆盖。www.qwbaike.cnwww.qwbaike.cn
猎豹的爪子与猫科动物不同,无法完全缩入爪鞘,因此足迹带有爪痕,且常与地面摩擦,导致爪子较为钝。伸出的爪子在高速奔跑时有助于防滑,但较钝的爪子也使得其攀爬能力远逊于其他猫科动物。www.qwbaike.cn
然而,到了2014年,猎豹的分布范围仅占其历史分布区的约9%,主要集中在东非和南非。西非、中非和北非的分布范围已大幅缩减且破碎化,主要在撒哈拉沙漠,种群密度极低。在亚洲,猎豹几乎绝迹,仅在伊朗有少量种群残留。www.qwbaike.cnwww.qwbaike.cn
猎豹在追逐猎物时,会使用大而弯曲的悬爪钩住猎物,或用前爪击打猎物的臀部使其跌倒,随后咬住其喉咙。猎杀大型猎物时,它们会采用锁喉的方式,紧紧咬住气管,保持约5分钟,直至猎物窒息。捕杀小型动物时,猎豹会咬住其后颈,或对野兔及小型羚羊直接咬穿头骨。www.qwbaike.cnwww.qwbaike.cn
www.qwbaike.cn
猎豹食量巨大,进食迅速,仅需两小时即可摄入10千克肉。这种能力对生活在开阔草原且相对脆弱的猎豹来说极为有用,即使遭遇劫掠,损失也相对较小。www.qwbaike.cn
社会习性:猎豹的社会行为在猫科动物中最为复杂多变,除了狮子外,它是社会性最强的猫科动物。雌性猎豹在抚养幼崽时群居,而在没有幼崽时则独居,它们的领地范围广阔,但领地性不强,不会阻止其他同性个体进入。雄性猎豹社会性强,通常由2至4只个体组成终身联盟,这些联盟旨在更好地保护领地并争夺与雌性的交配权。雄性联盟通常由兄弟组成,但有时也会接纳无亲缘关系的成员。一些雄性选择终身独居,不结盟。www.qwbaike.cn
猎豹的社会行为很大程度上受猎豹数量和猎物迁徙情况的影响。在猎物迁徙的地区,如塞伦盖蒂草原,雌性猎豹的领地范围可达800多平方千米,表现为半游荡状态。一些雄性猎豹不建立自己的领地,而是终身流浪。在猎物丰富的地区,雄性联盟会建立较小的领地,大约30平方千米,在此等待雌性猎豹路过并寻求交配机会。在猎物不迁徙的地区,如克鲁格国家公园,雄性和雌性猎豹的领地面积相当且较小,约为185至245平方千米。在猎物稀少的纳米比亚中部,猎豹的领地面积可达到2160平方千米(554至7063平方千米)。www.qwbaike.cnwww.qwbaike.cn
猎豹全年均可繁殖,但在猎豹产仔期可能会有一个不明显的生育高峰,如在塞伦盖蒂草原的11月至次年5月。发情周期为12天,发情期为1至3天。雌性猎豹的妊娠期为90至98天,每胎平均产仔3至4只,偶尔有8只的情况。猎豹幼崽的成熟速度相较于其他猫科动物更为迅速。它们在3周大时便能够行走,5周大时开始摄取肉类食物,大约在8周大时便开始跟随母兽一同活动,并在3.5至6月大时断奶。www.qwbaike.cn
小猎豹的毛皮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头顶、后颈及背部长有银灰色长鬃毛,而身体侧面及底面的毛色为黑色。随着小猎豹的成长,其下半身毛色逐渐变浅,鬃毛亦逐渐消失。成年猎豹的鬃毛仅剩头顶和颈部的少量残余。关于小猎豹鬃毛的作用,尚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这是模仿凶猛的蜜獾以吓退捕食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鬃毛主要有助于调节体温或提高其在草丛中的隐蔽性。www.qwbaike.cnwww.qwbaike.cn
年轻猎豹在14至18月大时开始独立生活,与兄弟姐妹们一同扩散,形成一个亚成年群体共同生活。雌性性成熟后便会离开群体,而雄性则终身留在群体中,因此亚成年群体最终会发展成为雄性猎豹联盟。雌性猎豹在21至24月大时达到性成熟,通常在29月大时首次生育,之后每20个月生育一次,直至12岁。雄性猎豹则在12月大时便性成熟,但在3岁前很少有机会繁殖。www.qwbaike.cn
猎豹幼崽的死亡率非常高,在开阔的塞伦盖蒂草原高达95%,大部分是被狮子所杀,少量被斑鬣狗所杀。在环境较为封闭的地区,幼崽的死亡率会低一些,可低至30至50%。而在人类生活区附近,幼崽的死亡率反而较低,这是因为人类会消灭狮子和斑鬣狗。www.qwbaike.cnwww.qwbaike.cn
野生雌性猎豹的平均寿命为6.2岁,最高可达14岁;雄性猎豹的平均寿命为5.3岁,最高可达11岁。在动物园中,猎豹的寿命可达到21岁。www.qwbaike.cn
种群现状:截至2021年,全球猎豹数量约为7100只,成年个体约6517只,分布区域总面积达310万平方千米。其中南非地区有成年猎豹约3500只,东非地区约有2100只,西非、中非和北非共有400余只,亚洲仅伊朗有不足50只。www.qwbaike.cn
猎豹的自然密度相比非洲其他大型食肉动物较低,即使在保护良好的保护区中,其密度也只有1.3至2.5只/百平方千米,而在未受保护的地区,密度更是低至0.25只/百平方千米,在撒哈拉沙漠更是低至0.025只/百平方千米。www.qwbaike.cnwww.qwbaike.cn
截至2021年,全球猎豹种群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7至2021年间下降了约37%。www.qwbaike.cn
致危因素:猎豹由于自然密度低,更容易受到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的威胁。截至2021年,全球猎豹被分割成33个种群,其中仅有2个种群拥有超过1000只成年猎豹,三分之二的种群成年猎豹数量不到100只,有6个种群成年猎豹数量仅为个位数。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一些小种群可能在20年内灭绝。www.qwbaike.cn
在北非及伊朗地区,猎豹面临的生存危机主要源于猎物资源的匮乏。这些地区的有蹄类动物数量本就稀少,加之人类过度捕猎的威胁,使得猎豹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此外,猎豹在狩猎过程中有时会意外伤害到有蹄类动物。尽管猎豹的77%栖息地和66%的种群分布在保护区外,这些猎豹却因捕杀家畜而容易遭受牧民的报复性攻击,或是因具有捕猎能力而被提前清除。在保护区内,随着保护力度的提升,狮子和斑鬣狗的数量正在回升,这同样对猎豹构成了威胁。因此,对保护区外猎豹的保护显得尤为关键。www.qwbaike.cn
保护级别:自1986年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就将猎豹的受威胁等级评定为易危(VU)。www.qwbaik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