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某装甲团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大屏幕上一张张电子幻灯片呈现出祖国领土海疆美丽广阔的景象,一场以“牢记崇高使命,坚决听党指挥”为题的形势政策报告正在开讲。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任由列强肆意践踏;当代中国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日益强盛,任人宰割欺凌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在详细地讲解了几段近现代中国史后,该团政委谢天平总结说,唯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民族独立和主权领土完整最坚决的捍卫者。
事实胜于雄辩,真理颠破不灭。顿时,台下掌声雷动。
接着,一段段新闻视频把话题引到了近期的钓鱼岛主权争端上。谢政委抽丝剥茧,从地缘政治到经济格局,帮助官兵廓清迷雾,坚定信心。
“作为军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崇高使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官兵在讨论时纷纷表示,当前,一定要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苦练打赢的实际行动。
据悉,这一天,素有“铁军”之誉的某集团军有20多名团以上主官分赴基层一线,例行为官兵做形势政策报告。
一场形势政策报告,就是一堂生动的军魂教育课。该集团军领导介绍,作为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和军魂的发端之地,铁军从未忘记使命担当,特别是新形势下,无论风云变幻,任凭来风八面,铁军始终牢铸军魂,夯实官兵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
每年,广泛开展读三史(军史、师史、连史)、唱三歌(铁军之歌、铁军精神之歌、铁军传人之歌)、学四战(战史、战功、战例、战将)等活动,让光荣传统薪火相传。
集团军党委常委轮番走上“军魂讲堂”,解读党史军史;数百道创新理论考核题融入铁军政工网网上“闯关游戏”,日点击量达2000余次。
基层连队的床头上贴有“理论学习卡”,餐桌上有理论学习牌,战士身上装着“口袋书”;网上“3D军史馆”、原创“军魂”流行乐等也逐一出现……
铸魂励志常抓不懈,铁的信仰永葆青春。近10年来,铁军几乎每年一次大演、大考,每一次精彩亮相,都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卷,都向世人展示了信仰之“铁”的无穷力量。(梁申虎丁雅涵张本全)
驰骋海疆
战机空中盘旋,摧毁滩头据点;电子对抗伺机而动,不断编织电子迷雾;海监渔政列入编队,实施战伤救护;通信基站民为军用,传递战场信息;两栖坦克冲出舰艏,抢滩登陆势如破竹……
前不久,驻扎在东海之滨的海军某快艇支队与军内外友邻单位展开的一体化联合演习,场面令人振奋。
岁月的流淌,抹不去军魂的传承;时代的光芒,为英雄传人增添新的风采。该支队官兵在新军事变革浪潮中脱胎换骨,成为守卫祖国海疆的打击新锐。
然而,3年前,当一场跨兵种登陆演习箭在弦上时,“不合拍”的状况却不时出现:指挥员不熟悉军兵种指挥,陆空力量难协调;各自为战不协作,联勤保障难实现……
“多次遇难题,多次化险为夷”,该支队政委李志武说,这既与我们自身过硬的军事技能有关,更和各级临时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分不开。
为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动力,该支队围绕作战使命,与南京军区某集团军、海军航空兵、岸导团、电子对抗团等单位建立联训机制,提高部队体系作战能力。按照“信息主导、任务引领、集成融合、逐步规范”的思路,大力探索多舰艇要素集成,多兵种单元合成的战法,提高各作战要素依托信息指挥系统协同作战能力。
因为有了党的绝对领导,这支部队的每名官兵都懂得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始终秉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像闪电跳动,像迅风驰骋,我们是光荣的艇队,我们是瀚海雄鹰,浴战火,铸忠诚,攻必克,战必胜,叱咤海疆扫风云,蓝色国土建新功……”听着慷慨激昂的嘹亮歌声,看着枕戈待旦的舰艇编队,背负光荣使命的“海鹰传人”,像一只只搏风击浪的海鹰,时刻等待着祖国和人民的召唤。(叶文勇王珏)
神剑问天
若要问,军人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那无疑是忠诚。作为驾驭战车长剑的战略导弹部队,更是把忠诚使命系列教育贯穿全年,渗透到官兵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思想教育,润物无声。走进第二炮兵某基地,无时无刻不在聆听着一曲曲忠诚之歌:演兵场上,官兵神经绷得像满弓之弦,眼睛瞪得像铜铃,叫打就打,叫撤就撤,表现出绝对的忠诚可靠;深山沟里,官兵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大国长剑,有的虽然已是坚守阵地几十年的“老山沟”,却仍心无旁骛,无怨无悔;铁道线上,导弹押运兵饱尝孤寂之苦,风餐露宿,常年与铁轨车厢为伴,足迹遍布白山黑水荒漠戈壁,在和平的天空上写下火箭兵的忠诚。
忠诚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不断渗透和锤炼凝聚而成。该基地政治部主任周建波感触地说,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力量,将这种精神和品质像血液一样融入军人的生命,像钢铁一样嵌入军人的脊梁。
感悟该基地官兵崇高的价值追求,盘点他们开展忠诚使命教育的经验做法,一路采撷记录下诸多良策实招——
忠诚,源自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用力。官兵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感受理论光芒,营区“励志标语”、床头“战士格言”、本上“感悟心得”,长则千言,短则数语,字里行间可见官兵思想的交锋与转变。“思想不迷向、导弹不偏航”折射出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导弹我操作、我听党指挥”成为官兵忠诚使命的铮铮誓言。
忠诚,源自战斗精神培育的反复锤炼。砺兵砺胆,铸剑铸魂,“精神嵌入”锻造长剑锋刃。每一次军事任务、每一枚大国长剑、每一名导弹精兵,他们都通过战斗精神培育融入火箭兵旺盛的战斗豪情、坚毅的战斗意识和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自我加压炼钢、自抬门槛益智、自设险境铸勇”锤炼官兵越战越勇的战斗品质;为标兵精兵立功、为“功臣战车”披红“授星”等荣誉激励,化作火箭兵特有的“精气神”。
忠诚,源自英模典型引领的无形力量。英雄之师英雄辈出。该基地不仅涌现出被中央军委授称的“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杨业功、“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等英模人物,还有“常规导弹第一旅”、“导弹发射先锋营”等一批先进单位。典型是旗帜,英模如明灯,映照着雄师锐旅的导弹将士忠诚使命,奋然前行。
忠诚,源自军营文化熏陶的润物无声。他们坚持用主旋律文化奠基、革命传统文化铸魂、科技文化强智、特色文化育人、环境文化养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阵地文化、帐篷文化、车厢文化,蕴藏于无声之处,激励于无形之中,显威于九霄之上,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培养出官兵的浩然正气、英雄豪气和昂扬士气,成为官兵仗剑出征的无形利剑。(李永飞)
铁骨豪情
节日之夜,喧闹的京城。武警北京总队急电飞传:“部队紧急集结,武装开进,某时某分到达指定地域……”顷刻,营区内集合号声骤响。
3分钟,运兵车已在营房门前依次排列,武警官兵头戴钢盔,手持警棍盾牌,身背冲锋枪、催泪弹等各种装备冲出楼房。
9分钟,指挥员将战斗命令、作战部署传达完毕,并进行了简短的动员。随即,开道车、指挥车、运兵车、防暴车……携风挟电向预定地点疾驰开进。
“1号方案与现场不符。”
“2号方案展开受阻。”
魏哲总队长果断命令:“立即实施3号方案!”
……
这是武警北京总队模拟实战演练的一组镜头。类似这样的紧急演练,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作为保卫党中央、维护首都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武警北京总队更加注重官兵的思想政治建设,把拒腐防变和确保部队政治合格作为部队建设首要任务,让官兵在思想防线上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漫步在首都的大街小巷,时时处处都能看到武警战士的身影。官兵们不分昼夜,坚守哨位,在执勤护法中当尖兵,在抢险救灾中做勇士。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受了61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京城多处告急,武警官兵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首都人民哪里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22日凌晨,京港澳房山路段积水告急,十五支队官兵不顾个人安危,争先恐后跳进水中,经过近40个小时的全力奋战,抢通京港澳大动脉的决战告捷。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紧紧握着泥泞中官兵的手动情地说,感谢人民子弟兵!向人民子弟兵致敬!(李光印)
使命在翼
他们以蓝天为纸,取银翼作笔,描绘出“雄鸡版图”的唯美画卷。他们就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国家和军队航空摄影、航空重力测量、航空物探测量的兰空航空兵某团。
走进该团大门,办公楼顶“祖国高于一切”六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句话,他们不仅喊在了口中,更刻在了心里,落实到了行动中。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在几场局部战争中的使用,战场环境地理信息作用愈加重要。军事专家预言,谁在战前最先拥有最新、最详实的军事地理信息,谁就拥有了制胜的先决条件。
去年3月,王华机组进驻人迹罕至的西北某戈壁地区执行航测任务。对于久经沙场的航测兵来说,这次考验更加严峻。
茫茫戈壁地标难以寻找辨认,高温干燥人员体力消耗大,天气无常时刻威胁飞行安全。半吨重的相机也不像平常照相那样潇洒。高空缺氧、暴风雨随时都会“光临”,每次飞起来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生活保障条件十分简陋。一个个困难像大山一样横亘在他们面前。
再难也要征服这片“死亡之海”,为项目按期施工趟路。他们发扬老一辈航测人冒着生命危险飞越珠峰的精神,投入到战斗中。机长王华带头加班加点研究航测方案、计算偏流,寻找进入测区的最佳角度,把上百个航行数据,几套航测预案装进心里,最终拍摄出近万张高质量的照片,为项目建设科学选址提供了翔实的地理信息资料。
2003年10月的一天,一架航测机以1600米的高度出现在首都上空。飞机先由东向西飞行,在西山上空反转后再由西向东飞。可能是“老天”有意要考验航测官兵,飞机在西山上空转弯时,受到低空气流影响,飞机突然颠簸起来,由于飞行高度较低,摇摆的下侧机翼翼尖好像要与西山“亲密接触”一般……机舱内,机长张启耀双眼紧盯前方、双手紧握驾驶杆,全力保持飞机状态,飞机像黄牛般一层层“犁地”,清晰的影像资料不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