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末“阅读全文”进入投票页面进行投票
经过前期筹备、报名及初选,济南二建·桑乐集团杯2019“爱涌泉城”公益评选活动网络投票于15日正式启动。
经过各主办单位评委的仔细商讨、层层筛选,最终确定十佳公益品牌、十佳公益项目、十佳公益人物候选对象各20名(详细名单见下文),候选对象事迹在舜网公示。网络投票将于15日中午正式开始,投票结果作为最终评审的重要依据。主办方诚邀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投下您神圣的一票,为您心中的公益品牌、公益项目和公益人物点赞,为社会公益事业进步做出您的贡献。
据悉,为推动济南志愿之城、服务之城、公益之城建设,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今年5月份,市委宣传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济南慈善总会、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济南二建·桑乐集团杯2019“爱涌泉城”公益评选活动,通过发掘志愿服务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寻找公益典范,营造公益氛围,彰显公益力量,助推公益事业品牌化、社会化、规模化。
公益人物候选者事迹简介
李晓
李晓,九三学社社员,济南市长清区青益志愿服务中心主任。李晓常年驻村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工作,自2016年起在贫困村建立三所童善儿童关爱中心,筹集近佰万元用于困境儿童服务,受益儿童14400余人次,提升了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和综合素质。带领团队承担了省级留守儿童服务标准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编写了25万字《农村困境儿童关爱中心建设与服务指导手册》。2018年发起了“童善美育进乡村”项目,通过社会力量缓解城乡美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宋国红
山东润华出租汽车出租服务有限公司司机。多年来,宋国红始终热心助人、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看到媒体报道的贫困家庭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遇到有困难的人会提供免费用车服务,或为他们捐献钱款。每年一度的爱心送考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还定期接送老年公寓的老人出门转转,时常去济阳农村小学探望探望小学生……2012年,济南西部一市场着火,收车回家的宋国红挨家挨户敲门,叫醒熟睡的人们,并帮助他们转移财产,被济南市公交系统评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杨长寨
杨长寨,济南回民中学校长。自1985年从教至今,杨长寨从事教育事业已有34个年头。他先后任职的三所学校——济南中学、济南十一中、济南三中都获得了国际生态学校的牌子。其中济南中学是全国首批生态学校。这些年来,杨长寨带领的学生团队在国内外大赛中斩获200余项奖项。他还带领学生进行保护母亲河,监测大气酸碱度等实践活动,设计了“泉水浴场”、“教学楼错层节水系统”等实用的节能项目,组建全省第一个中学环境教育中心和光伏电站,用科技手段助力绿色校园建设。
吴秀兰
刘绍辉
朱玉德
朱玉德是济南市槐荫区张庄路街道景绣荣祥社区一名普通的党员,也是1小时公益的发起人。1小时公益多次开展捡拾黄河白色垃圾、公交让座劝导、为福利院孩子义卖义演、保护名泉、共植“心愿树”、母亲节及老人节到敬老院、老年公寓慰问演出、帮忙打扫卫生等,为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包水饺、送福字、送元宵等,为偏远山区困难儿童送书包、文具,走进部队慰问演出、走进济南消防特勤一中队参观、学习消防知识、到济南气象科普馆参观学习等爱心公益活动。
王善永
王善永自1992年当兵退役后,任职于济南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天桥分公司,他始终把“服务”二字看得很重,推进保安工作“由服务客户到服务社会”的延伸步伐。当时作为天桥分公司团委书记,他长期资助贫困儿童上学并将自己的婚礼办成了助学婚礼;他经常带领团员青年参加公益活动,组织开展了“无偿献血”“天桥保安情暖社区”项目,长期帮扶12户特困家庭。残疾少年贾晓蒙8年没有走出家门一步,2003年王善永用轮椅推着他游览了趵突泉等景观。
宁波
宁波,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匠心筑梦”志愿服务工作站站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余年来,他自学各种手艺,义务理发、维修家具、打磨道具、维修电器及水电管道样样精通,为居民跑蔬菜产销对接义不容辞。在南部山区坚持公益十年,为贫困家庭理发,帮助许多朴实憨厚的“农村兄弟”。成立社区“爱心理发屋”,每月定期给甸柳辖区的环卫工人免费理发,贴心的服务与关怀暖了人心。他开创的“匠心筑梦”品牌在吉祥苑社区落地生根。
李爱萍
李爱萍是一位退休军医,2005年“泉城义工在行动”推出后,她是第一批报名加入泉城义工的,是目前泉城义工队伍中服务工时最多的一位,迄今已义务奉献了超过6000个小时。每期泉城义工周日主题服务活动中,只要有医疗保健服务项目,就总少不了她的身影。从2007年5月起,她作为“爱心奶奶”,走进济南市社会福利院,成为“泉城义工亲情拥抱福宝宝”项目的一名骨干。如今,市民每天都可以在泉城广场的泉城义工小木屋内看到她的身影,她用默默无闻的奉献诠释了志愿者的本色,也成为了一批又一批泉城义工义工的榜样。
柳克民
从2008年汶川地震为灾区捐款一万元开始,柳克民就与公益结缘。2013年底,他牵头成立莱芜暖冬爱心公益服务队。为帮助贫困生与来自全国的爱心人士结对,他带领志愿者们到最偏远的地方,走访过近千家贫困生家庭,共为110名贫困生与爱心人士结成帮扶对子。每年要对贫困生做两次回访,每年公益历程超过4000公里。在他和团队的所有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暖冬公益参与全省大型灾害救助,还承接关爱老人的黄手环发放等众多公益项目,其中运营的“莱芜公益小天使”项目,注册人数超过600人,为志愿服务建立了后备军。
王新亮
王新亮,山东新亮律师事务所主任。作为声音的传播者,正义的守护者,他无愧于律师的称号。他是十几年来长期从事公益普法维权、为弱势群体权益奔走的公益律师,他成立了全国首个反家庭暴力民间组织——反家庭暴力建言暨维权联盟、全国首个专门的反家暴网站——中国反家庭暴力求助网,还通过拍摄宣传片、成立女性公益及法律援助户外维权岗、在济南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设立律师普法值班岗、组织“拒绝暴力,让爱回家”反家庭暴力高端论坛等方式开展反对家庭暴力工作,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王和新
王和新,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以身试险的阻泳人。正是因为他多年来坚持在黄河沿岸劝阻游泳和关爱留守儿童,才实现了黄河章丘段连续多年“零溺水”。摩托车是他忠实的伴侣,他用脚丈量着黄河沿岸的大地,劝不走的,他亲自下水以身试险,你问他图啥?他说就图个孩子们安全回家,咱黄河沿岸的家庭都能完整、幸福。他牵头从12个沿黄河的村庄中挑选24名贫困人员,成立了由贫困户组成的专职黄河阻泳队,在每年6月到10月开展巡逻,阻止青少年下水游泳,目前已经有300多名自愿者加入阻泳队伍。
刘成方源
刘成方源,济南慈善总会刘成方源艺术家义工团团长。自2001年以来刘成方源多次深入乡村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累积投入了30多万现金及书画作品。然而人生福祸相依,2016年底,刘成方源突发脑梗,右手活动受限,无法再提笔作画,身体受限但致力慈善的初心不变,重振旗鼓的他便在济南慈善总会成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刘成方源艺术家义工团专业慈善公益队伍,带领二三百名义工进社区、进敬老院、进医院,利用自身康复医疗的感受,为市民进行脑梗病预防宣传活动,誓为慈善事业殚精竭虑,奉献一生。
杨婷婷
周文来
作为桃李满天下的退休老教师,他不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不安于享受安逸的生活,多年来致力于对济南境内泉水的宣传和保护,踏遍济南的山山水水,是远近闻名的护泉使者。几十年来,周老师一直参与济南周边泉水的宣传保护,自行寻找济南大大小小的泉水。通过历史文献记载,向老百姓打听询问,在山上仔细认真反复寻找,共寻访大小泉水770处,清理半掩埋泉水几十处,拍照片,写记录并整理成册,无偿给济南市名泉保护协会和济南市名泉研究会提供使用照片和资料。
王淼
王淼,中移在线服务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的一名后勤管理人员。他的公益之路自1998年开始。2005年,他参加了济南“泉城义工”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并建立“乐天”公众平台。工作之余,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同时,带动周围员工、群众加入进来,为创建和谐社会积极奉献。2010年,王淼跟随“红十字会”走访活动中得知柳埠镇山根村的高强家的困难信息后,做了高强的“爱心爸爸”。他所创立的乐天公益组织,截至目前,共资助了15个贫困家庭的孩子。
李宝勇
李宝勇,济南市明星小学德育主任。带领“明星少年打击乐团”的孩子们为上千名孩子举办过慈善募捐、爱心义演、公益讲座等。李宝勇个人向按摩医院捐赠了一批非洲鼓,融合教育基地建立后,脑瘫孩子可以定期去明星小学进行学校生活体验,为孩子们将来入学和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李宝勇老师的号召下,许多志愿者加入到了此项目的公益活动中,解决了脑瘫家庭的一定的困难。
朱家迎
王聿珩
杨仲芝
杨仲芝,济南市莱芜区金桥服饰城总经理,济南市爱心妈妈协会副会长。她曾是一名下岗工人,经过艰苦创业,与其她六姐妹创立起金桥服饰城,帮300多名下岗女工重圆就业梦。自己富裕了,杨仲芝心中装的就是回报社会。2005年,她开始参加市妇联发起的“春蕾计划”行动,作为一名“爱心妈妈”,与8名困境儿童结成了长期帮扶对子,每年给孩子汇财物,10多年从没间断。2018年重阳节,杨仲芝夫妇为莱芜区雪野镇安子湾村15家特困老人,送去价值5000余元的新棉衣、新棉裤。
公益项目候选者事迹简介
爱心厨房
全国首个爱心厨房发起人李朋(泰安东平人),自己的孩子也是白血病患儿,为回报社会,2017年6月,他在山东省立医院附近发起了全国首个爱心厨房,为患者家属提供免费厨房和免费午餐。爱心厨房平均每年为2000个家庭提供免费厨房,使用人次约30000次,提供免费午餐约15000份。为患者减轻负担,得到社会关爱。2018年1月,在第三届济南榜样评选中,爱心厨房被济南市宣传委、济南市文明办授予“公益责任榜样”荣誉称号。
“无痕中国”无痕环境公益课堂
济南无痕环境文化中心(网站:无痕中国)是注册成立于2015年的国内第一个无痕环境教育机构,致力于推动公民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无痕中国创意研发了具有鲜明跨界特色的无痕环境公益课堂,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LNT无痕环境伦理、都市微旅行理念进行有机结合。2014年12月-2019年7月,无痕中国在济南、杭州、青岛、唐山等地开展无痕环境公益课堂、讲座、环境讲师培训等活动合计500余次,累积参加人次逾55000余人次,影响市民和游客数十万人次。
“韩都衣舍·无穷花开”公益项目
“无穷花开”公益项目,主要为偏远地区学校捐助校服及文体用品,并对优秀学生给予资金支持。韩都衣舍捐赠的每一件校服上都印有代表着坚韧、美丽的无穷花,寄托了韩都衣舍对贫困地区孩子们的美好期望。截止到2019年6月,无穷花开遍及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49个地市的127所贫困地区小学,共开展173次捐赠活动,资助成绩优异、家庭贫困学生221人,捐赠各类文具和教学设备21624套,校服47481件,社会各界参与的爱心志愿者人数超过2万人。
雪樱计划—益起来守望天使
快乐童年合唱团
“童善美育进乡村”项目
基层乡村小学存在着小学美术老师严重不足的现象,许多孩子们没有接受系统的美术教育课程,也缺乏开展美术教育的画材。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济南市长清区青益志愿服务中心发起了“童善美育进乡村艺暖包”项目,以向农村困境儿童提供美术教育画材和公益辅导课的形式,提升贫困农村儿童艺术教育方面的素质,通过社会力量缓解城乡美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让艺术照亮孩子的童年。截至目前,“艺暖包”项目已经募集资金22万余元,捐款4300余人次。
济南西部新城儿童教育与健康公益大学堂
认领微心愿共圆七彩梦
衡德法律服务助残
为更好保障残疾人权益,莱芜区残联自2007年与济南莱芜衡德法律服务所结对建立残疾人法律维权工作站,十二年来,济南莱芜衡德法律服务所作为一家开展法律服务业务的市场中介组织,以“提高残疾人法律意识,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为理念,积极参加助残志愿活动,共为200余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为残疾人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获得广大残疾人一致好评。
“女童保护”童心同护
他们以你我之心,守护着“童心”,让孩子们能抬头面对阳光,勇敢地对儿童性侵说“不”。“女童保护”童心同护公益项目将保护儿童,从我做起,真正让家、校、社区三方联合,形成区域性联盟,守护儿童美好童年。目前已在全市70所学校相继开课,培训志愿者数百人。通过与妇联、教育局、团委等合作,培训女志愿者授课,使得儿童防性侵教育覆盖面大大拓宽,覆盖儿童超过1万人,覆盖家长超过2万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女童保护”用众多女童保护志愿者们的爱心,汇聚成爱的河流,流经孩子们的心灵,呵护稚嫩纯真的童心。
艾之翼
拯救生命
“爱心之家”贫贫互助
“爱心之家”贫贫互助项目,总投入107.2万元,包括“贫困居家养老助残服务站、贫困留守儿童教育托管站、贫困户黄河阻泳志愿服务队和为农综合志愿服务站”四个部分,采取贫困户服务贫困户和扶贫公益岗的形式,将贫困户充分组织起来,为贫困失能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和心理疏导,为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假期辅导,在镇域内开展黄河防溺水志愿巡逻和溺水救援服务。“爱心之家”贫贫互助项目让贫困户滋生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人民日报评为“大国攻坚,决胜2020”扶贫典型案例。
重度残疾人精准康复
山东和孚养老服务中心是在山东省民政厅注册成立的居家养老服务单位,山东省4A级社会组织。2019年初,承接市中区残疾人联合会对七山街道重度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项目。该项目为辖区内重度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主要有送餐、康复按摩、家政、心理慰藉等居家托养服务为主。服务的残疾人里,有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精神残疾等。大多数是失能、半失能人员,生活比较困难。和孚根据他们的生活需求,提供个性化上门服务,给残疾人提供了很大的生活帮助和心理安慰。
“启明星“安宁天使赋能项目
手拉手烛光筑梦科普团
泉城记忆文化保育
泉城记忆文化保育项目,2019年获得历下区民政局支持,为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记忆断层,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保育公益活动,包括:培育老城居民、青少年成为讲解员志愿者;开展老城讲解,进行泉城文化传承传播;开展讲解员志愿者赋能培训;泉城文化进社区、进课堂,非遗技艺和民间手工艺传承讲座进社区进课堂。曾获2018年全省非遗微视频大赛优秀奖;济南市非遗纪录片征集展映活动一等奖;“泉城记忆我的城市”短视频大赛一等奖;2018年度济南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泉水大碗茶
“一碗泉水茶,礼敬天下客”!不但让游客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还要让游客免费品尝到泉水的甘甜。志愿者从黑虎泉等地取水,泡上茉莉花茶,笑容可掬地捧给游客。“泉水大碗茶”项目进一步擦亮了“好客山东、友善济南”品牌。目前在百花洲、灵岩寺、历下区创益园、石崮寨、五峰山等设立了供茶站,泉水大碗茶推广中心1处,在平时及节假日,供茶600多场次,8万人次以上游客体验免费泉水大碗茶公益服务。
济南环境教育公益课堂
“济南环境教育公益课堂”是国内形式首创、内容原创的公众倡导型环境教育公益产品,按照无痕“体验式、游戏化、在地化”的研发。内容包括公众无痕环境公益课堂、校园无痕环境课堂、小河长青少年爱水行动、WWF系列环境课堂、高校无痕环境行动、《公民十条》生态环境课堂、各地无痕环境课堂等7大部分。目前在济南市设立了多条线路免费向公众开放预约,培训督导了多个大学的志愿者和环保社团成员承担公益课堂的讲师和助理工作。2018年,活动共组织344场,参加人数达20322人次。2019年上半年,共组织活动59场,累计参加人数达5065人。
泉城公益小天使
公益品牌候选者事迹简介
泉城义工
“荔枝花开”公益品牌
“荔枝文创”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优秀残疾文创人才建立工作室,依托工作室开展残疾人培训和文创产品研发,并通过“荔枝文创”电商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增加残疾人收入;同时通过策划举办文创大赛、展览等活动发现人才,吸纳其进入工作室,接受专业培训。“荔枝花开”计划每年帮扶100名以上残疾人完成教育培训;建立10个以上残疾人文创工作室;每年帮扶不低于50人实现就业和创业;“荔枝电商”平台每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通过3年努力把“荔枝文创”打造成全国的亮点和品牌。
“济南市爱心妈妈协会”公益品牌
济南市爱心妈妈协会成立于2013年9月,是“春蕾计划”的提档升级,是爱心接力的加油站,为爱心人士和渴望得到捐助的困境留守儿童搭建起的一座爱心桥。截至目前,联盟会员达到3243人,募集款物287.88万元,捐助困境留守儿童7492人次。经历了6年善心汇聚,“爱心妈妈”已不单单是女性群体帮扶孤贫儿童的简单概念,而是对社会各界所有爱心群体的总称。“爱心妈妈”中,既有弘扬大爱精神的巾帼榜样,也有热衷公益事业的“暖男”。
济南市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
自2017年起,济南市总工会积极改建、联建开展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工作,重点解决环卫工人、出租车驾驶员、交警等户外劳动者就餐、饮水、如厕和休息等实际问题。经过1年多的持续建设,全市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标准化驿站已达155家,服务户外劳动者近10万人次。今后,济南市总工会将继续提升户外劳动者驿站服务功能和水平,争取到2021年底,将全市劳动者驿站数量扩展至500家,形成全市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服务网,切实把“户外劳动者驿站”打造成为工会服务职工的新阵地、展示工会形象的新窗口。
老年普法维权大篷车
莱芜蓝天救援队
莱芜蓝天救援队自2012年12月筹建成立,2016年正式注册。通过近年的发展,救援范围逐步扩大,工作重点也放在全力发展城市救援、水上救援,社会活动保障及全民救援培训上。自成立至今,主要是承担本市内及周边地区的溺水救援、山野搜救、应急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大型活动安全医疗保障等应急救援服务。在水域、山野救援85次,安全教育培训400余场。曾参与过2014年参与云南鲁甸地震救援、2018年参与潍坊抗洪救灾任务、2018年雪野国际马拉松安全保障。
房泽秋志愿服务站
张刚大篷车
济南张刚大篷车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是由知名记者张刚牵头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组织下设针对贫困农村儿童进行帮扶的百元助学、为贫困家庭冬季送温暖的寒冬送暖、宣传泉水知识呼吁保护泉水的保泉护泉活动、为贫困儿童送新衣过新年的新年新衣、为社区居民开展知识讲座的社区讲堂、协助社区党建工作、发动社区老年人参加文艺演出的艺养天年等十余个服务项目。中心成立以来,为全省各地尤其是济南农村的儿童送去了数十万册课外图书以及近万件棉衣。
“集福”助残
济南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全力打造“集福”公益品牌,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积善行德、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把慈善事业凝聚成一道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近年来,开展了集福“泉城光明行”白内障复明助视项目、“集福·优爱行动”关爱残障儿童项目、“集福精准扶贫救助项目”、集福文化助残行动等活动,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积善行德、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将奉献的精神不断放大,把慈善事业凝聚成一道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熊猫之家
济南慈善义工
济南慈善义工自2012年8月成立以来,秉承着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理念,积极开展了以“安老、扶孤、助残、助医、助学、助困、环保”等7类13个服务项目的义工活动1580余次,累计服务工时75000余小时,参与义工20300余人次。目前慈善义工工作制度基本健全、义工团体建设发展良好,义工服务水平逐步提高,服务对象的受益范围逐步扩大,在助老、助学、助残、助困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渐成长为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
紫藤花助学
网站注册志愿者和资助人达到4000余人,惠及贫困学子2000多人……公益助学12载,紫藤花香飘齐鲁,这是“紫藤花助学”多年努力的成果。“紫藤花助学”从2006年起开始实际运作,目前分站遍及省内十余个地市。一路走来,“紫藤花助学”汇聚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和团体。让大家感动的是,很多受过资助的贫困孩子,参加工作后又成为紫藤花助学的义工,甚至有的孩子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捐到紫藤花用于帮助其他的弟弟妹妹,展现出爱心的传递、担当的传承。
历下公益银行
将爱心存入银行,需要爱时取出来,让善意在“公益银行”形成循环……“历下公益银行”是一项新兴的爱心储蓄类项目,将银行储蓄的运作模式与公益服务相结合,以营造人人参与的历下社区志愿公益氛围为目标,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为历下区社区志愿者提供网络化、数据库管理,并搭建志愿者供需信息发布平台,既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又解决了社区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区已在13个街道发展社区储蓄所46个,发展志愿者7552人,志愿团队292支,志愿服务活动8661场。
济南旅游啄木鸟
济南旅游啄木鸟2016年4月组建,目前发展志愿者1011人,建立工作站、公益岗近50个,成立区县分队、联络处10个。三年来,开展了“百日巡访”等行业监督和旅游市场秩序维护类主题活动400余次;开展“与文明同行为济南加分”等创城公益主题行动上百次;推出了“泉水大碗茶”等各类爱心项目10个。提供了旅游行业社会治理的“济南模式”,为政府职能转变、减政放权做出了有益探索。曾获得“中国旅游志愿服务先锋组织”和省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济南市急救中心志愿服务队
济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
济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成立于2012年,由一群有志于从事户外公益救援并具备野外搜救、攀登、救护、通讯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组成,现有骨干队员45人,预备队员200余人。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建队宗旨,是一支在山地、城市、危险水域、灾害救援等方面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救援队伍,具备较强的灾害预防、现场救援和善后处置能力。自觉践行志愿服务承诺,以奉献社会、服务民众为己任,自觉践行志愿服务承诺。为应急、突发事件提供更有效的公益救援服务,传播更加和谐互助的社会道德行为风尚。
济南暖冬公益服务中心
自成立以来,济南暖冬公益服务中心先后走访了近千个困难家庭,一对一长期资助贫困生110余名,为莱芜区、钢城区近千名贫困孩子提供物质帮助,先后组织贫困孩子游风景区、参观纪念馆、看话剧等;为莱芜区、钢城区境内5所学校成立了“语馨图书室”,捐赠图书近万册。去年9月,试运营“莱芜公益小天使”项目,至今已正式注册600余名小天使。成功组织了“棒棒糖换香烟”等公益实践活动,小天使和家长的加入为暖冬公益注入了新鲜血液。暖冬公益纪律严明,财物透明,立志打造一个干净的公益组织。
“泉鑫全意”志愿服务队
市科协科普大篷车
站在科技的最前沿,用最强大的宣传方式对公众展开科普宣传,带动公众走近科学、参与科普,这就是“市科协科普大篷车”肩扛的使命。2018--2019年上半年,科普大篷车志愿服务队在山东省县域校园流动科技馆展出100场,受益学生86000多人次;山东省县域流动科技馆共展出20场,受益学生3000多人次;40余件“校园流动科技馆”科普展品,开展164场科普活动,参观学生48700多人次;“科普大篷车”进社区、校园、乡村常规巡展活动共136场,受益群众和青少年132000余人次。
泉诚农民工服务中心
做农民工与政府的“牵线红娘”,一方面引导引导广大农民工兄弟走进正规人才市场,帮助他们联系用工单位;一方面,可让政府有平台宣传劳动政策、基本法律知识以及一些事件案例,提高农民工防范意识和应对欺骗能力,并可以获得公益法律援助及纠纷调解。“泉诚农民工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中心由山东振邦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成立,2018年11月起,中心正式入驻槐荫区政府建设的槐荫农民工服务中心,至2019年8月,中心已通过法律援助和调解方式,解决79起劳动纠纷,帮助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500多万元,涉及农民工540余人。点击文末“阅读全文”进入投票页面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