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是人类的忠实伙伴,对于爱狗人士来说,“汪星人”不仅是一份陪伴,也是可靠的“朋友”和“家人”,为其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但是,如果在饲养过程中不对狗狗进行约束和管理,便会滋生噪声和环境污染、伤人等问题。
文明养犬,牵紧手中绳。
文明养犬是每一位养犬人的责任和义务,为建设优美、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维护城市公共秩序和市容形象,市民应从自身做起,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规范养犬行为,做一个文明、自律的养犬人。
文明养犬,要严守这些“规矩”
《贵州省城市养犬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19年3月1日开始施行。《规定》的颁布施行,规范了城市养犬行为,引导人们科学、文明饲养犬只,保障市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那么,根据《规定》,市民应遵守哪些文明养犬行为规范?
饲养犬只应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犬只饲养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携带犬只到所在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动物诊疗机构或者县人民政府指定的地点进行狂犬病的强制免疫,领取免疫证明和免疫标识。
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发现龄满三个月以上的犬只未进行狂犬病强制免疫的,责令饲养人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作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饲养人承担,并可以对单位饲养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饲养人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犬只饲养人违反上述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责令饲养人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单位饲养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饲养人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犬只外出排泄的,携犬人应当立即清除犬只排泄物。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饲养人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对单位饲养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饲养人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文明养犬,这些犬种禁止饲养
决定养犬前,市民不仅要慎重考虑自己是否能为犬只的一生负责,了解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养犬行为规范,还需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品种的狗狗都适合家庭饲养,一些犬种因体型较大、攻击性强等原因被列入“禁养犬”名单。
根据《规定》,省农业农村厅2019年制定印发了《贵州省烈性犬名录和大型犬肩高与体重标准》,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肩高60厘米及以上且体重30公斤以上的犬只为大型犬。被列为烈性犬禁止饲养的犬种有:伯恩山犬、罗威纳犬、英国斗牛犬、狼青、昆明犬、马犬、杜宾犬、恶霸犬、土耳其坎高犬、阿富汗猎犬、藏獒、比特斗牛梗、阿根廷杜高犬、巴西非勒犬、日本土佐犬、中亚牧羊犬、川东猎犬、苏俄牧羊犬、牛头梗、英国马士提夫、意大利卡斯罗、法国波尔多犬、俄罗斯高加索、威玛猎犬、雪达犬、纽芬兰犬、大丹犬、德国牧羊犬、意大利纽波利顿、斯坦福斗牛梗以及具有以上品种的杂交后代。
《规定》明确,饲养大型犬只应当在固定场所圈养或者拴养,禁止饲养烈性犬只。饲养人若违反规定,饲养烈性犬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责令饲养人改正,给予饲养人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捕杀烈性犬只。
按照《规定》,如果市民饲养的犬只伤害到他人,饲养人应当立即将被伤者送至医疗机构诊治,并先行垫付全部医疗费用。
没有立即将被犬只伤害人送至医疗机构诊治并先行垫付全部医疗费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责令饲养人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可以对单位饲养人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饲养人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文明养犬,从你我做起
规范养犬、文明养犬,不仅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市民人身安全的需要,而且还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人居品质和文明程度。如何让文明养犬成为一种常态,离不开宣传教育引导和法制的规范约束,更离不开养犬人的自觉行动。
在手机上看到楼栋管家发来的《文明养犬告知书》,唐女士表示:“爱狗人士更要倡导文明养狗。出门遛狗时给狗拴上牵引绳、戴上嘴套,这既是对周围人、对其他狗安全的保障,也是对自家狗狗的保护,还能避免狗狗跑丢,以及误食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小区里的“宠物便便盒”
在莱蒙帝景小区里可以看到,为了方便住户们及时清理狗狗粪便,每隔一段距离绿化带里就设有一个“宠物便便盒”,盒子下方的牌子上写着“文明养犬,从我做起”。
小区物业项目经理孙贺云介绍,为方便养狗的业主及时清理狗狗粪便,美化小区环境,该公司在小区里设置了21个“宠物便便盒”,里面提供一些清理狗狗粪便的物品,由各片区的保洁员负责管理,根据情况不定时地往里面补充物品。“平常我们也会宣传文明养犬,发现不文明遛狗行为时,工作人员也会进行劝导。在我们小区,大多数业主还是做到了文明养犬。”
市民龚先生家住飞洋华府小区一楼,购房时赠送的花园为其饲养狗狗提供了便利。只是当路人经过时,狗狗天性使然就会朝路人叫唤,这时龚先生立即予以制止,避免犬吠声影响到邻居们的日常生活。龚先生说:“狗狗的不文明行为,归根到底还是狗主人的不文明行为。作为养狗人士,我希望大家都按照规定文明养犬,营造人犬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养宠物,尤其是独自居住的年轻人,这时候,宠物就承担了家人陪伴的功能。市民常小姐养了一只比熊犬,每次带狗狗出门的时候,她不仅拴好牵引绳,遇到有人路过的时候,还会缩短牵引绳的长度,让狗狗和路人保持安全距离,包里也随身携带纸巾和一次性手套,便于及时清理狗狗的粪便。在常小姐看来,“养了狗就要对它们负责,这不仅包括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还要遵守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当犬只影响他人生活、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向公安、城管等部门投诉、报案、举报或者控告,有权依法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黔西南日报记者毛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