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贾春林(中)在坡里何庄现场调研指导。王延斌拍摄
科技日报记者王延斌
山东省郓城县坡里何庄村书记朱仰文没有想到,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工作组“贾专家”的一次调研,竟然催生出一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新模式,并将深刻地改变着坡里何庄村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坡里园区”)的未来。
“贾专家”是谁?他为坡里园区带来了什么?“科特派+创业者”组合又创造出什么的新模式?
爱笑的“贾专家”一针见血地提出三大问题
从济南出发,到达位于其西南方向上的菏泽市坡里何庄村,大概需要三个小时车程。今年六月初,“省里来的贾专家”应邀到坡里园区考察。
从一穷二白到初见规模,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坡里园区是朱仰文的得意之作。但在创办五年后,“未来将何去何从”问题摆到了朱仰文和乡亲们面前。彷徨之际,他遇到了“贾专家”,后者提供了答案。
朱仰文眼中的“贾专家”,是山东省农科院草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贾春林,也是在业内颇有知名度的科技特派员,更是山东省农科院“三个突破”挂职郓城坡里何庄第一村主任。初来乍到,贾春林留给朱仰文的第一印象是:贾专家爱笑却又严肃,专业精深却不失生动,给人诸多启发。
坡里何庄村是个好地方,外来者目光所及之处,绿树成荫,更让其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的“国家森林乡村”。不过,在贾春林眼中,美景不仅好看,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才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占地一千亩的坡里园区以种植苹果、梨、桃等果树为主,间作有花生、大蒜、大豆、高粱、小麦、玉米等作物,养殖猪、羊、鸡、鸭以及少量羊驼、矮脚马、孔雀等动物。
专家毕竟见多识广,目光独到。
一番考察下来,贾春林看出了问题。在随后的交流中,他直言不讳地提出三大问题:
园区以种养为主,没有加工、营销等二、三产业形态,这意味着投资大,效益低;园区内果树、蔬菜、粮食、畜禽、萌宠等各种资源要素齐备,但没有主导产业,给人“有高原、无高峰”的既视感;现代农业园区,但现代感欠缺,尤其是体现农业科技支撑、科技含量、科技水平的新成果、新模式、新业态尚未展示羽翼,导致其示范带动作用欠缺。
一个好的特派员,不仅要指出问题,更要解决方案。
科特派带资源入驻,推动需求与供给完美契合
坡里何庄村所在的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从地图上看,黄河流经菏泽北部。
对菏泽市来说,这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落脚点和发力点。同时,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山东省农科院提出了“三个突破”战略,坡里何庄村所在的郓城县是主战场之一,这也意味着该院将集全院之力将郓城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板。
作为村支书,朱仰文无疑对国家省市各大战略的背景了然于胸,但如何抢抓机遇,他需要解决资源问题——无论是内部资源的盘活,外部资源的引入,还是新旧资源的深度互动等等。
贾春林提出的新思路无疑解决了坡里园区提升亟需的资源问题。
当需求与供给对接好之后,一切工作变得顺畅起来。
7月份,贾春林团队编制完成《坡里何庄萌宠庄园建设规划》《郓城坡里何庄萌宠庄园建设方案》;经协调,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小动物团队捐赠的15只宠物兔到场;8月份,该团队邀请我国台湾生态农渔业产销合作促进会黄文祥会长现场指导园区规划,将其精致、休闲农业元素融入园区;9月份,苜蓿、猫尾草、猫薄荷等宠物饲草陆续种植。
赶在“十一”国庆节之前,山东省农科院草业创新团队执行专家王国良博士代表团队与园区建设单位郓城旺坡合作社签订技术入股合同,正式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这一新模式无疑让朱仰文倍感兴奋,因为它解决了专家积极主动、深度参与的问题。
火爆的“宠物经济”下,传统“种养基地”变身现代“宠萌庄园”
作为饲草界的资深专家,贾春林拥有一套成熟的种养经济提升解决方案。该方案囊括了草业技术中从种到收,到深加工,乃至后续的萌宠经济延伸链。
在他看来,坡里何庄多树,是“国家森林乡村”,发展林下经济具备着天然优势。他提出的宠物饲草林下种植模式,将猫薄荷、猫尾草、紫花苜蓿引入坡里何庄的林间。
猫薄荷,常常被猫用来清理肠胃,是养猫人士必备法宝之一;猫尾草,是宠物兔、龙猫、豚鼠等萌宠最喜食的饲草之一,也是赛马专用饲草;紫花苜蓿,更是草食幼宠的“奶粉”。
按照贾春林的规划,宠物饲草收获之后并不是“宠物经济”链条的终结,而只是开始——他设计了宠物草粮生产加工环节,将猫薄荷系列产品、猫尾草系列产品、紫花苜蓿系列产品统统纳入其中,它们的生产、仓储、包装车间乃至电商运营平台组成了一个链条。
对坡里园区和朱仰文来说,“宠物经济”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是否值得尝试?答案是肯定的。
贾春林深知,如果不抓住近年来以猫猫狗狗为代表的萌宠经济的“风口”,将会错失机遇。
由此,在上述链条上,他又将“萌宠动物特色养殖”引入其中,这意味着坡里园区将与亲子游、近郊游产生联系。贾春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性格温顺的羊驼,稀有的矮脚马,外表呆萌的“网红新宠”柯尔鸭,长相可爱的小香猪都将引入园区。
“将这些规划落地,需要630万元的投资。”贾春林给记者算了笔账:保守估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25万元,两三年便可收回成本。
记者了解到,贾春林的新规划已经在坡里园区落了地。“科特派+创业者”的组合,决心将新模式打造成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