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科创家云从科技姚志强:做人工智能的技术信徒证券要闻股票

(原标题:对话科创家|云从科技姚志强:做人工智能的技术信徒)

本期访谈人物: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部负责人姚志强

“我们这些技术出身的人,永远都对技术抱有一种信仰。”

▍个人介绍

云从科技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部负责人

▍第一标签

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的先行者

▍企业简介

云从科技(688327.SH)2015年孵化自中科院,是首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AI平台企业。

云从拥有自主可控全链AI技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和各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成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民族品牌骄傲。

依托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云从分别打造通用与细分领域平台,深耕多元应用场景,在智慧金融、治理、出行、商业等诸多细分领域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

但在热潮逐步褪去后,人工智能面临商用落地的严峻挑战。不少业内分析指出,AI产业正在经历泡沫期。对此,姚志强坦言,人工智能虽然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并没有如大众所期待的那样能够完全取代人类智慧,这也是技术发展的正常阶段。

对于人工智能如何走出成本困境而实现盈利,姚志强认为,落地不只是技术问题,还包括了行业理解。“需要真正能帮客户实现业务价值,即:从单点技术走向行业价值的闭环。”

展望未来,姚志强指出,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在于复杂的人机协同场景。

“随着人工智能和实体产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将以人机协同的方式嵌入到所有的业务流程中,连接线上线下各类数据,实现人类与智能的交互体验。到那时,可能就是我们如今热衷讨论的元宇宙时代。”

云从科技的故事,诞生于中科院的一间实验室。

“我们与周老师一起在实验室的时候,找到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乐趣,才最终坚定了要走这条路。但未曾想,后来AI技术突破以及软硬件的迭代会这么快。”姚志强回忆。

作为云从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姚志强为人低调、腼腆,寸头发型维持多年不变,是典型的技术类创业者。与周曦相识多年,姚志强的本硕博同样就读于中科大,是周曦的师兄。

虽然头顶“中科院孵化”、“AI四小龙”等光环,但“有技术却不太懂商业”,也曾让团队在创业中踩了不少坑。

在姚志强看来,令其在创业道路坚持走下去,除了兴趣驱动,更多源于对技术的信仰。

“我们这些技术出身的人,永远都对技术抱有一种信仰。总认为技术一定能产生巨大的作用,技术一定将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即使遭遇挫折,也不会影响我。对技术人来说,永远都抱有这样信念。”

2015年,周曦、姚志强把团队从实验室“解放”出来独立发展,云从科技就此成立。

即使拥有技术能力,但创业初期要想拿下订单并非易事。姚志强还记得当年跑客户的艰辛。

在创业初期,类似驻扎客户处的故事很常见。姚志强得到的最大感受是,做toB业务就要与客户绑在一起,深化在一起。

“从内心里一定要和客户站在一起,而不是在实验室内,自己想着怎么给客户做设计,这样距离实际场景会差很多,一定要给客户去做沟通、交流。”

随着2016年一场人机大战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热潮,以商汤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为代表的国内“AI四小龙”迅速成为了明星独角兽。2022年5月,云从科技成功登陆在科创板上市,成为“AI四小龙”中第二家上市的企业。

不过,与AI风口相伴而生的,还有AI商业化落地的瓶颈。姚志强坦言,人工智能虽然迅速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并没能如大众所期待的那样取代人类智慧。

“人工智能还无法做到在任意场景都可以完成任务。特别在更高深或更难的问题上,人工智能并不能完成得非常好,这也是业内提到的泡沫释放期。但实际上,这也是技术发展的正常阶段。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仍然在健康的发展轨道上,只是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无限智能的状态。距离要完全取代人类,依然差得很远。”

为了破解规模化商用难题,姚志强指出,人工智能需要从单点技术走向行业价值闭环,才有望逐步从亏损走向盈利。

“单点技术的时代,催生了人工智能在特定场景的初步应用,比如语音、视觉等等,爆发出了数千个人工智能的公司。云从科技也由此应运而生。但这些单点技术并不能够完全地解决复杂需求,对客户来说依然不怎么好用。要让人工智能真正具有价值链,需要对全业务的链条进行AI赋能,形成行业价值的闭环,这才能从弱智能到强智能。”

对于如何打造价值闭环,当前各家人工智能企业都在寻找不同的突破口。比如,商汤科技以AI大装置为切入点,旷视科技提出了AIoT战略,云从科技则选择人机协同的操作系统,以支撑更多行业平台和应用的通用化、智能化大脑。

“我们的理解是,操作系统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突破点,也是传统产业智能化的起点,将是实现通用AI的重要方向。”

姚志强判断,未来将是软硬件解耦的时代,软件和操作系统围绕硬件各自形成生态,在此趋势下,AI操作系统将成为软件定义硬件的关键。

“目前市场上的硬件标准化、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逐步成为各个行业打造差异化产品、服务的关键,软硬件解耦或是未来发展趋势。由AI操作系统作为连接和统一管理硬件、软件和用户的核心枢纽,决定着产业软件架构的稳定性。”

随着人工智能、5G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当前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创新发展的热点和焦点,吸引各方纷纷入局,云从科技亦不例外。

2021年10月,云从科技入驻芜湖高新区,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创新中心和AI展示中心。

姚志强称,公司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等领域将有更深入的布局。

在现阶段,云从暂时不涉足自动驾驶汽车。

“我们更多地选择中间的产品形态,比如封闭园区的智能小车作为落地,这样既保证足够的技术迭代,也能拥有一定的商业回报,以支撑后续的技术投入。我们选择技术跑在前列,同时也可以商业化变现的路径,从而不断迭代以实现终极目标。”

“像海康、大华从硬件起家,主要基于硬件能力提供配套AI服务,做AIoT。而云从的定位是平台加应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是开放的,打造核心软件,可以利旧,都可以链接,不需要特定的AIoT设备。”

在这场AI产业生态的构建过程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姚志强透露,云从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CWOS获得了华为昇腾平台的认证,将共同打造AI中枢管理平台,已经在广州、成都等城市数字化升级中落地。

“华为的优势在于纵向,凭借其硬件、5G以及边缘计算等优势,在智能制造上下游的供应链里进行深耕。云从则擅长做横向通用的视觉处理。这其中两家肯定会有交集,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最终大家还是会选择更合适的定位,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谈及未来发展时,姚志强指出,在经历单点红利期、业务闭环后,人工智能会迈向生态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和实体产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将以人机协同的方式嵌入到所有的业务流程中,真正地把用户体验的革命性提升上来,连接线上线下各类数据,实现领先的人类与智能的交互体验。那个时候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热衷讨论的元宇宙时代。”

届时,云从科技希望自己成为AI生态中的平台型公司。

“如果参照汽车产业链的话,云从未来希望在某些行业做一级供应商,在更多的行业做二级供应商。云从将只对图像、视频等少部分核心技术进行迭代,主要由三级供应商来提供单点技术。”

不久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宣称将发布人形机器人的消息,一度引爆资本市场。姚志强表示,其核心依然是机器和人的协同。

姚志强指出,未来社会,一定是人与机器协作的模式,但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其形态不一定是人形机器人,可能是存在于互联网的AI精灵,或者纯软件的数字人模式。但必然是与人进行协作,在C端帮助消费者来解决日常问题,在B端协助企业管理者来做好本职工作。可以说,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正是在于复杂的人机协同的场景。虽然当下受限于性能、成本等,还没有完全实现。但随着技术的迭代,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行业被拓展出来,这是个无限大的这样一个市场,这是我现在的观点。”

THE END
1.智能"萌宠小屋"首亮相丰田纺织与好孩子共塑携宠出行新体验上海2024年5月15日/美通社/ -- 近日,丰田纺织(中国)与业界领先的儿童与亲子用品提供商好孩子公司携手,共同研发了一款引领潮流的智能宠物座舱"萌宠小屋",该产品于2024年4月25日首次在2024年北京车展上亮相,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 丰田纺织(中国)与好孩子公司共同研发的智能宠物座舱“萌宠小屋” ...https://finance.sina.cn/2024-05-15/detail-inavhmat3469635.d.html
1.解决宠物出行的全部问题,极氪X真的做到了极氪X定位新奢全能SUV,在宠物车表现上十分优秀,同时在其他用车体验上也同样不容小视。喜爱性能体验的用户可以通过极氪X最大功率315kw的双电机,获得3.7S0-100km/h加速体验,同时各种智能安全配置,例如制动系统防滑系统一应俱全,全系L2+辅助驾驶更加匹配都市用户的用车模式。让用户在激情驾驶的同时,拥有更高的安全保障...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70395212449645091
2.下一代前沿技术:智能座舱监测系统汽车测试技术即使车辆处于停车状态,座舱监测系统同样能够挽救生命。在美国每年平均有38名儿童由于被遗留在车内而遭受到致命的中暑,每年因为宠物被遗留在车内而造成的惨剧预计也有数百起。 借助于座舱监测系统,儿童或宠物被遗留在车内会被第一时间发现,对应的一系列安全措施会及时响应。 https://www.auto-testing.net/news/show-117274.html
3.关于智能座舱的十个错误看法这两年随着新平台和新算法逐步产品化,“智能座舱”总算可以稍稍在热搜榜下来喘口气,而我终于可以用“不蹭热度”的理由冠冕堂皇来为自己拖延症做解释,提供一些我认为大众测评中认知有误或者偏离重点的看法。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懂车的不懂软件,懂软件的套模版。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10358983865697144204.html
4.一文了解智能座舱背后的技术支撑及市场情况其实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座舱很多人估计早就听烦了,智能驾驶估计还好点现在大家都明白了,也如之前文章ADAS以及自动驾驶市场趋势讲到很多人都期待他的到来,至于智能座舱当前国内鲜有文章系统和全面的介绍智能座舱,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发现车内的屏幕变得更大,更多,实体按键变的越来越少,类似于小鹏和蔚来的语音控制(汽车...https://m.36kr.com/p/1917430589841154
5.迷雾中的智能座舱:到底什么是“极致的交互体验”?智能座舱进入3.0时代,毫无疑问将继续“疯狂”进化:特斯拉正在筹划将包括增强现实类型的游戏加入车内;奥迪多款车型将在整个欧洲市场以及加拿大、美国、日本和中国市场中投放xr全息娱乐应用等。 智能座舱作为一项新技术,只有积累足够多的数据和经验,在螺旋中上升,最后才能有“行业标准”的出现与更新。作为用户,其实我们也和...https://export.shobserver.com/baijiahao/html/593488.html
6.一文了解智能座舱监测系统(IMS)之DMS和OMS座舱监测系统主要分为输入端(感知端)、控制端(规划端)、输出端(执行端),输入端主要由车内摄像头和雷达作为信息源,然后进行判断,最后输出信息显示终端。参考《汽车智能座舱分级与综合评价白皮书》,智能座舱定义为:座舱域控制器由一颗或者多颗主控座舱芯片以及外围电路,集成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液晶仪表、HUD等功能,接收传...http://cntransun.com/home/news/id/1013
7.一文了解智能座舱监测系统(IMS)之DMS和OMS座舱监测系统主要分为输入端(感知端)、控制端(规划端)、输出端(执行端),输入端主要由车内摄像头和雷达作为信息源,然后进行判断,最后输出信息显示终端。参考《汽车智能座舱分级与综合评价白皮书》,智能座舱定义为:座舱域控制器由一颗或者多颗主控座舱芯片以及外围电路,集成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液晶仪表、HUD等功能,接收传...https://www.eet-china.com/mp/a296843.html
8.满足欧盟法规要求的华锐捷智能座舱DMS&OMS简介面对国际法规和对舱内场景的高度“青睐”,华锐捷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打造了一系列智能座舱产品,全面赋能中国车企出海。 华锐捷智能座舱产品 华锐捷智能座舱产品分为DMS驾驶员监测系统和OMS乘客监测系统。 DMS驾驶员监测系统 其中,华锐捷DMS已率先通过GSR——DDAW(驾驶员睡意和注意力警告系统)和ADDW(高级...https://www.smartautoclub.com/p/85832/
9.科技改变生活北京车展这些智能科技别错过凤凰网汽车智能座舱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包括视觉、触觉以及听觉等一系列的人机交互体验。智能座舱历经多个时代的更迭,从最初简单的彩色显示屏和集控按键,发展成触控屏幕,并加入了语音功能和多场景生态系统,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系统,车机可以了解用户的想法,并且自动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智能座舱的形式多种多样,几年来比较流行的...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200927/1483181.shtml
10.汽车智能座舱60GHz仓内毫米波雷达若小孩或宠物等生物活体遗留在车内,系统会报警提醒,告知驾驶员或周围的人来解救车内的生命体,以保障车内生命的安全。 方式包括开启双闪灯、鸣笛、通过手机APP提醒驾驶员、开启车窗或空调等不同形式,以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作为生命体征检测传感器,毫米波雷达主要是安装在座舱内的车顶位置,可以感知整个座舱的所有区域...https://mp.ofweek.com/auto/a756714864227
11.国内首创商用车智能座舱二代系统下半年将在一汽解放试用“当有宠物或儿童被遗忘在车内时,汽车会自动闪灯并发出报警声,同时为车主手机上的APP发送警报信息。”5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平房区(哈经开区)的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泽说,公司目前正在研制的商用车智能座舱二代系统,不仅增加了国内首创的车内生命体征检测系统,还有卡车360度环视系统等创新功能,可...https://www.my399.com/p/336837.html
12.智能跃迁赋能美好生活东风全面发力智慧赛道智能座舱仅设置三个座位,主副驾驶座椅设有脚踏板和私域音箱,副驾座椅可躺平,后方设有宠物活动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座舱后方还有一块无人机专用停机坪,携无人机出游时,开启无人机一键跟车或一键探路模式,俯瞰画面在中控屏上一览无遗,让出行乐趣翻倍。 东风,让汽车不再是冰冷钢铁塑料的结合体,成为车主不可分开的“...https://www.whkfq.gov.cn/xwzx/yw/kfqyw/qnxw/202210/t20221007_2052486.html
13.宿豫北斗智能驾舱项目益和高端宠物食品项目等建设中据了解,益和高端宠物食品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生产宠物干粮、鲜湿粮、零食等。目前正在基础开挖,桩基施工。预计于2024年底建成投产。 除此之外,计划总投资20亿元的索智机器人项目,主要生产工业智能AGV运输、搬运设备及专用配件,目前正在主体施工;计划总投资10亿元的长时京浩项目,主要生产汽车转向、悬架、制动系统零部...http://share.suqian360.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485688
14.吉利领克与小米展开激烈竞争轿车座舱技术引关注近年来,汽车产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变化引起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在这一轮变革中,吉利领克与小米成为了焦点,两者在轿车座舱技术领域的较量尤为引人注目。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座舱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满足用户体验,成为了各大车企在市场竞争中的突破口。 http://m.cosscoss.com/guanwang/432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