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科研单位+救助站+公益社会团体+志愿者”
的联动救护模式
一起来看近年来
海南的“鲸”心守护之路
2024年
·7月18日
一头短肢领航鲸搁浅至陵水清水湾海滩,被现场公众推回大海后,又于当天晚上9时,漂至三亚海棠湾再次搁浅,被在海岸巡逻的救援队及时发现并报警。目前该鲸鱼已度过危险期,将被送往三亚海棠湾海昌海洋生物保育中心进行进一步观察与救治。
·7月6日
海南迎来首例瓶鼻海豚新生
精心呵育
海南海洋欢乐世界海豚馆为海豚宝宝营造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安排了专门的饲养池作为育儿池,不间断对池中海水进行循环净化,保持恒温控制,并安排专人轮班守护详细记录小海豚的成长情况。
重大突破
小海豚在海南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繁育成功,是海南迎来首例瓶鼻海豚新生,标志着该园区在繁育海洋动物技术上趋于成熟,也意味着国际海豚交流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首例EEP成员单位成功迎接海豚新生。
·5月26日
我国首次成功救治的野生短肢领航鲸“海棠”顺利放归大海
被发现
精心照料
4个月来,经过技术人员救助治疗及志愿者细心看护,“海棠”完全恢复健康,具备自主捕食、辨识同类等一系列独立生存技能,5月7日经评估达到放归标准。5月25日,短肢领航鲸“海棠”搭乘利洋358科考船从三亚踏上回家路。
回家后的“海棠”状态如何?
回访调查活动寻访到“海棠”的踪迹:它逐渐适应了野外的生活环境,游向了短肢领航鲸的常态栖息地,找到了族群的很多小伙伴;频繁下潜到300至500米范围,抵达这种深潜鲸类觅食的深海海底,生活状态良好。
2023年
·10月4日
在临高金牌东港附近,有一只海豚因海水退潮被困浅滩。经评估,海警救援人员一起将海豚转移到能在浅滩漂浮的泡沫板上,缓缓推送到较深海域时,再抬到驻地渔民的小型渔船上,随后火速送往深海放生。
·9月6日
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桃兰村海边,一只受伤搁浅的成年海豚被救助。
·7月14日
在万宁市和乐镇大花角海域,有一只海豚不慎搁浅,将其放生后又再次搁浅,受伤海豚已被送往救助站开展救护工作。
·4月29日
文昌昌洒镇月亮湾海滩附近发现一只海豚在浅滩搁浅。民警与渔政部门人员及热心群众、游客一同向海豚身上淋水,保护海豚生命的同时,将海豚顺势慢慢推向海滩深处。
·2月16日
救助三亚搁浅的侏儒抹香鲸“蓝宝”
2022年
·8月31日
东方市富岛附近海域1只海豚搁浅,救助人员利用泡沫箱将“海豚”送至深水区进行放生。
·6月23日
一只受伤的成年雄性海豚搁浅在三亚凤凰岛附近海域。救助站工作人员立即为海豚采取紧急输液治疗,并将受伤海豚转移到野生动物救助中心进行专业救治。
·4月7日
海南首例印太瓶鼻海豚被成功救治及放归
2022年4月7日,一头印太瓶鼻海豚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受伤搁浅在昌江棋子湾海滩上。
为了救治海豚,儋州海花岛海洋生物科研基地工作人员给海豚消毒、抽血、体检、上药,想方设法通过给海豚进行灌胃来保证营养供应。经过对海豚进行了长达11个月的救治,搁浅海豚的身体机能已完全恢复,经几个月的野化训练,它具备自主捕食、辨识同类、独立生存等一系列大海生存技能,于2023年3月1日重回大海怀抱。
2021年
·6月15日
一只弗氏海豚在乐东九所镇海坡村海滩搁浅,所幸得到及时救治,逐渐康复好转,恢复了昔日的活力。
一头受伤的鲸鱼在文昌市龙楼镇铜鼓岭海边的沙滩上搁浅。救援人员一边用湿布盖住鲸鱼身体,持续给鲸鱼身上泼水,保持鲸鱼体表湿润。因鲸鱼太重,工地的施工队开来一台铲车,小心翼翼地将鲸鱼搬到救援车上,送到蓝海保育救护中心做进一步救治。
2020年
·8月10日
一只长近2米的海豚体受伤后搁浅在大东海景区浅水区。现场群众将海豚翻过来,仔细清理海豚肠道堵塞物,每隔2分钟淋一次水,使海豚身体保持湿润,最终被转送到救助站进行专业救治。
2019年
·10月22日
凌晨2点29分,国内海洋公园首例人工饲育环境下自然分娩的点斑原海豚在三亚诞生。
这些鲸豚救助、繁育的暖心故事
源自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看见的是
海南一以贯之的生态环保理念
海南是海洋大省,热带海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平衡,是海南的自觉选择和重大责任。近年来,海南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加快推进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相继修订颁布了系列有关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珊瑚礁和砗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持续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科普工作,推动海洋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
海南近海
可谓“鲸”喜连连
2024年7月6日,海南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观测团队发现1000多头鲸豚动物。新华社发
科研人员在海南岛西南海域目击到中华白海豚。新华社发
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不只是抽象的理念
更是一个个真实而动人的行动
期待更多人加入
让保护成为常态
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鲸鱼”是鱼吗
“鲸鱼”不是鱼,而是一种形态像鱼的海洋哺乳动物,科学家通常称其为鲸类动物或鲸类。鲸为胎生物,总体上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很锋利的牙齿。全世界约有90种鲸类动物,我国海域有30多种。
在人们习惯的描述中,经常会出现三种对不同鲸类动物的称呼:鲸、海豚、鼠海豚。
鲸通常指那些体型较大(一般超过4米—5米)的鲸类物种,因此鲸包含了所有须鲸物种和一些大型的齿鲸物种。有一些海豚科动物也被称作“鲸”,例如虎鲸、伪虎鲸、侏儒虎鲸、瓜头鲸、短肢领航鲸、长肢领航鲸。除了它们,海豚包括海豚科的其他物种,通常指体长不到5米的小型鲸类动物。
鼠海豚则属于更小型的鲸类,全世界大约有6种鼠海豚物种,它们既没有像海豚那样的“喙”,体型通常比海豚更小,也无法发出海豚“哨叫声”,比较害羞,不喜欢集结大群体,会避船而行,较少跳出水面。
如何判断鲸类动物在排斥人类?
如果发现它一直背对着我们,那就说明它在回避我们,这时我们需做出让步,不采取激进的跟踪方式。否则,鲸类动物不高兴、不配合,科研人员也达不到研究目的。
鲸类动物亲近人类时是什么样子的?
船只航行过程中会推起一些浪花,热带斑海豚、弗氏海豚、长吻飞旋海豚就会游到船头,钻进浪花里跳跃、翻腾,短肢领航鲸则会停下来集体把上半身浮出水面围观人类,表现出充满好奇的样子。
关于鲸的冷知识
鲸中也有小个头
平均体长1.4米到1.5米的棘鳍鼠海豚是最小的豚类,也是最小的齿鲸;体长6米到6.5米的小露脊鲸是最小的须鲸。
弓头鲸可活到200岁
自然环境中鲸的寿命较长,大部分在20年以上。目前已知的一头雄性弓头鲸死时211岁,一般而言,弓头鲸可以活到200岁,长须鲸可以活到近100岁。大部分齿鲸的寿命为20年到60年。
鲸身保持恒温
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鲸也是恒温动物,体温保持在36℃左右。
抹香鲸可拉出香料
鲸也有屎尿屁。其中,抹香鲸的排泄物中可能含有龙涎香,即其肠内异物和其他食物残渣等刺激肠道而产生的分泌物。龙涎香是与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齐名的贵重药材和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