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导读:在这场零食大战里,品牌们靠着薄利多销以及和雪花一样多的小镇加盟商,硬生生把小生意做成了大买卖。
所以这些开遍十八线小城的零食店怎么到处都是?又是如何掏空了我们的口袋?
1
进了赵一鸣,是怎样走不出去的?
说赵一鸣是【县城拼多多】,除了把雷碧卖成雪碧,更多是因为学到了拼多多的勾人精髓:
一个喜欢用100块勾引人,一个用低价饮料让你欲罢不能。
路过一次零食店你就知道了,永远都有1.8元的可乐和3.9元的东方树叶。它们就像是拼多多的2元无门槛优惠券,只要把你勾引住就完成了使命。
因为只要你进门了,零食店“就赚了”。
就算不买也贡献了客流量,在近100平的零食店里散步,每走一步都在对抗想要减肥的心,边逛边看少说也得五分钟。
但只要你进门看一眼,就懂了古代皇帝选妃的快乐。中年男人面对的是回家的诱惑,你年纪轻轻20岁,就已经被【零食的诱惑】包围。一般一家赵一鸣的sku超1000个,每个月不断更新只为让你保持新鲜感。
重点是所有零食都散称,虽然你偶尔粗心没有注意到6.9元旁边的克数不是500,但价目表上显示的只要几个钢镚儿的价格还是会让你十分心动。
如今小红书和脉脉网友人均年薪50万,我等打工人赚着5000块上个网都要躲避这些刺眼的光芒。但只要到了县城零食店就不一样了,打工人也拥有了买买买的自由,即使一不小心就买了三位数。
“赵一鸣的卫龙魔芋爽19.8一斤,我随手拿了2个得2.38元。这辈子没吃过这么贵的魔芋爽,一般店里也就5毛或8毛一袋”,有网友觉得自己被赵一鸣刺了,“怎么感觉除了水以外的其他零食并不便宜。”
相比于同样来自县城的胖东来,每一款零食都明码标价并告诫你理性消费,在标签上除了写明白产地,连进货价、采购费和毛利率都给你算得清清楚楚,生怕多挣你1块钱。
如今的赵一鸣却把糊弄文学发挥到极致。大牌和白牌零食一个价,单价后面的“计量单位”越来越小,你以为的【500克/20元】早就一减再减到了100克。
赵一鸣的算盘都快打在了我的脸上,如此步步为营和每年做调休安排的人一样“聪明”。不过,在县城卖出大城市的价格,也不失为赵一鸣们让小镇青年见见大世面的方式。
目前赵一鸣已经开了超2300家店,主要盘踞在江西、安徽等地的二三线城市,甚至还有了莞莞类卿的版本——零食有鸣。
赵一鸣常常把店开在十字路口的最佳流量区,街头一家,街尾一家,红色照片一眼望去比红绿灯还打眼,就算不进门也能透过巨大的玻璃看到一排排整齐的零食。
而赵一鸣就显得“大气”许多,往往一家店就有个近百平。当我看到一堆小朋友在店里上蹿下跳搞接力赛,就懂了山姆是北上广中产的新家庭团建地,县城赵一鸣也能让年轻人拖家带口来遛娃。在这里我和朋友第一次实现了在零食店肩并肩,而不是屁股对脑袋。
“我不觉得这些零食店有多好,毕竟现在电商这么发达。但在我们这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杀死了街边夫妻店。”
上半年是瑞幸和库迪大战9块9,下半年赵一鸣和零食很忙又打了起来。“家附近原本只有零食很忙,后来赵一鸣开在了对面,此后天天打价格战”,有网友指出,以前是零食很忙7.8折,赵一鸣8.8折,现在大家都是7.2折。
本着不薅羊毛就是对不起自己窝囊费的心理,县城青年一边高呼“打起来打起来”,一边进店疯狂进货。导致既没有知名度又没有价格优势的夫妻店一退再退,在零食大战中成为第一个殉名者。
但是买着买着,问题就来了——
“怎么除了门口的低价饮料,里面都是一堆我不认识的零食牌子?”赵一鸣们做实了【县城拼多多】的名号,上千个sku怎么来的?品类不够,品牌来凑。
“豹变”采访一家县城零食店主刘威举例,他店里光是海苔这个sku就有接近10种,除了波力海苔和小老板等知名度较高的,剩余的都是不知名杂牌。“很多白牌零食虽然定价和大牌相差不远,有时却卖得比上好佳那些还好”。
大牌白牌混着卖,看着包装和产品都类似的零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联名款。小镇青年在这场来势汹汹的零食大战迷花了眼,毕竟谁能想到,如今买个零食还得用脑子辨真伪。
“认清了现实,以后只买1块8的饮料。”
2
开零食店:小镇青年破产新套路
一边是从老家小青年的钱包里扣钱,另一边赵一鸣也承载了小镇青年的发财梦。根据公开数据,赵一鸣在今年国庆新开108家门店。也就是说,平均1.5个小时就有一家赵一鸣破土而出。
看着家门口常去的那家赵一鸣总是人头攒动,每次进门都感觉热钱都甩到了脸上。小镇青年蠢蠢欲动,想着这一次富贵是不是轮到了自己。
年轻人总想着干净体面地挣钱,以前是开咖啡馆,现在是零食店,就想体验一把躺着钱就可以花花进口袋的爽文套路。
殊不知,加盟一家县城零食店,比起爽文更像是小镇青年的破产新套路。
这里的“小镇青年”可不是我这样口袋里没几块碎银的穷打工人,而是兜里揣个百八十万的【小镇贵妇】。
成为一个零食店主,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小梦想。小时候想在小学门口开一家零食店,长大以后才知道圆梦的前提是我得先成为校长的大姨。如今想开一家县城零食,前期的投入资金已经在宣称我不配。
“豹变”指出,加盟一家零食很忙最少需要准备50万,其中包含加盟费、保证金、设备、装修、备货等费用。
把钱花出去是简单事,但是要挣回来就难了。有亲戚认识赵一鸣店主的网友@如风如梦称,回本最少要2年半。“利润在15%左右,每月固定开支需要2万。在日均营业额能达到6万的理想情况下,回本要差不多3年。”
但谁能保证3年后的事情?
没想那么多的小镇青年疯狂入手县城零食店。几乎一夜之间,县城就被各种红红黄黄的零食店塞满。
以前县城零食店想要成为下一个蜜雪冰城,打通了市场就能早日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梦想然后挣大钱,如今的小小零食店们直接对标路口的红绿灯。
“500米的路上头上一家、中间一家、尾巴一家,红绿灯都没这么多。”
华泰研究估算,全国量贩零食店数量2021-2022年均有超100%的增长速度,截至2023上半年,全国量贩零食店数量或已超过1.6万家。
各个品牌像是土匪头子一样各占山头,江西赵一鸣、湖南零食很忙,浙江老婆大人,资本们快速瓜分下沉市场,疯狂下场跑马圈地。赵一鸣目前的目标是在2026年开到1.6万家,连冒牌都有了。
但是店开的越多,市场越红火,小镇青年们的生意就越难做。
原因很简单,复制县城零食店这条路实在没什么门槛,类似的装修风格、相似的选址策略,以及大差不差的产品售卖,盖住门口的招牌,你几乎很难看出赵一鸣和零食很忙到底有什么差别。
资本只需要躺着收加盟费就好了,价格战从品牌转移到了小镇青年身上。原本美美做着发财梦的小镇青年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才是这场零食大战的大头兵。
豹变采访的那家零食店主刘威说,自己所在的这个30万人的小县城,已经有11家县城零食店了。“以前每个月的利润能有3万,但在同行挤压下,9月已经下滑到1.9万。”
刘威还指出了一个加盟的潜规则:加盟商只能通过公司渠道备货,意味着只能够接受公司的定价。“但有时候公司给的价格虚高,不是工厂的出厂价,有时比网上拿货(价钱)还高。白牌零食是重灾区。”
所以建议赵一鸣直接开一个减肥训练营,【花钱找罪受】确实是当今诸多减肥方法的精髓。不过,“累死”加盟商不是什么大事,因为总有人会着急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毕竟,在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里,加盟县城零食店实在是一个好生意。甚至有一些生意认为,这些零食店犹如奶茶店,总会跑出下一个蜜雪冰城,“至少是千亿级的大赛道”。
再加上减少中间环节的经销商,零食看似售价低,实则品牌们早把定价权稳稳握在手里。零食很忙和洽洽、卫龙等品牌都是直接合作,而赵一鸣的零食直采甚至超过了90%。
所以在这场零食大战里,品牌们靠着薄利多销以及和雪花一样多的小镇加盟商,硬生生把小生意做成了大买卖。
就如良品铺子对赵一鸣的持股变化。今年4月投资4500万收购3%的股权,仅仅过去半年就以1.05亿元的价格清仓。一进一出,良品铺子就实现了半个小目标。
天要下大钱,这话没错,但不是对打工人说。小镇青年的零食发财梦或实现,或破碎,好歹有做梦的权利。而我看看自己兜里的几块钱,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