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共有4个万达广场,分别是楚河汉街全国旗舰店、菱角湖店、积玉桥店、经开店。
地址分别在武昌区沙湖大道与公正路交汇处、江汉区唐家墩路5号、武昌区公平路、蔡甸区沌口东风大道111号。
万达广场由国内著名地产企业万达集团在各地投资兴建的商业大楼,一般包括购物中心,娱乐中心以及城市公寓。所建之处,往往都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扩展资料:
万达广场是由全球商业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万达集团投资建设的巨型城市综合体。万达集团已在全国开业254座万达广场,持有物业面积规模全球第一,所建之处,往往都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万达广场内容包括大型商业中心、城市步行街、五星级酒店、写字楼、公寓等,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独立的大型商圈。
万达广场是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产生四大社会效益:一、提升城市商业档次;二、新增大量就业岗位;三、创造持续巨额税收;四、丰富群众消费需求。
万达的室内步行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万达的室外步行街就是没人疼的私生子,只是万达销售回款的工具。其商业规划也不用像内街一般过分考究,更多的是考虑怎样便于划铺销售。
商业外街两端出入口也是通向不同的城市道路,在中间部分节点有与室内步行街相连通的出入口,但是与主力店无法直接连通。如此一来,无主力店有效带动,散售后无法做到统一招商运营管理,无好的品牌店愿意入驻等诸多劣势,注定商业外街的经营状况比起内街有天壤之别。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万达广场
公交线路:24路→轨道交通2号线→轨道交通4号线,全程约11.4公里
1、从武汉市步行约360米,到达胜利街一元路站
2、乘坐24路,经过4站,到达中山大道地铁江汉路站(也可乘坐581路、电2路、408路外、w408路、711路)
3、步行约360米,到达江汉路站
4、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4站,到达洪山广场站
5、乘坐轨道交通4号线,经过1站,到达楚河汉街站
6、步行约560米,到达万达广场
武汉汉街万达广场
它是万达广场的全国一号旗舰店,是万达集团创新产品模式的辉煌代表作品。武汉汉街万达广场位于武昌区沙湖路东侧,位于楚河汉街以南,规划路以西。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达9.3万平方米。
武汉汉街万达广场商业特征:高档百货、万达集团首家奢侈品购物中心,建筑为国际顶级设计大师设计,国际奢移品集团品牌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其中五星级酒店和超高层写字楼面积15万平方米。
建筑特色
第一代:业态简单,交通组织简单,只有简单的沿街景观。
第二代:业态开始丰富,除了百货商业外开始出现了办公楼,公寓以及酒店并开始自运营模式。交通组织也开始趋于多样化,有人流、车流和货运。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二维状态。此时的万达广场具备一定的地域特征但并不明显。
第三代:业态多样化,出现了商业广场,商业街等并与社区融合。提倡“体验性”。交通场所完备。
目前武汉市共有4个万达广场,分别是楚河汉街全国旗舰店、菱角湖店、积玉桥店、经开店。万达广场象征着一个城市zui繁华的地带,据说王健林规划要在武汉建立十个万达广场,目前还在策划中,这也证明武汉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那么武汉现在的万达广场分别在哪里呢。
楚河汉街全国旗舰店
武汉汉街万达广场是万达广场的全国一号旗舰店,是万达集团创新产品模式的辉煌代表作品。建筑设计新奇绚丽,内部装修极为奢华。项目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全国zui大的万千百货店;将引进超过60个奢侈品品牌,成为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大集合。数据显示,正在修建中的武汉万达广场达6个,总投资400亿元,武汉将成为万达在全国投资规模zui大的城市。武汉汉街万达广场位于武昌区沙湖路东侧,位于楚河汉街以南,规划路以西。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达9.3万平方米。
菱角湖店
武汉菱角湖万达广场由国内知名商业开发商大连万达集团投资建造,位于武汉市江汉区,东临新华下路,西邻新华西路,南侧为规划道路、武汉新闻出版局,预计将规划为城市绿地,项目地块为净地,地势较为平坦,北侧为马场公寓、菱湖上品项目,东侧、西侧为现状多层居民楼,西北侧为武汉市十九中。项目的总规划用地面积9.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1万平米,由商业综合体、室外商业街、公寓、住宅及底商组成。
积玉桥店
积玉桥万达广场是万达集团在华中区域成功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该项目由商业广场、国际5A甲级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万达公馆、SOHO写字楼、室外街业态组成。
经开店
武汉经开万达广场是万达集团暨江汉路万达广场、菱角湖万达广场、积玉桥万达广场后在武汉投资建设的第四座万达广场,是万达集团大武汉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
4个。根据查询知乎网显示,武汉市共有4个万达广场,分别是楚河汉街全国旗舰店、菱角湖店、积玉桥店、经开店,地址分别在武昌区沙湖大道与公正路交汇处、江汉区唐家墩路5号、武昌区公平路、蔡甸区沌口东风大道111号。万达广场由国内著名地产企业万达集团在各地投资兴建的商业大楼,一般包括购物中心,娱乐中心以及城市公寓。所建之处,往往都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