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英国人在广州设立的“广州保险会社”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保险公司,该公司的创立也是为了给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运输提供保障。
1865年,中国人创建了第一家保险公司“上海义和保险行”。1875年李鸿章带头创办了保险招商局,相当于外交部长创办了企业,在当时的保险市场上形成了中外两方对垒的局面。1885年中国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又创办了“仁济和保险公司”一定程度上壮大发展的中国保险业,也正式开启了中国保险行业的一幕
数年来保险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也预示着经济实力的体现。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和独居人口增加的趋势下,宠物经济不断发展,宠物保险已经开始迅速扩大覆盖范围。
但网上对宠物保险的评价褒贬不一。
“在目前的这种环境下,我感觉是必备的,因为给宠物看病,实在是太贵了。”一部分用户认为宠物保险很好的解决了当下宠物看病贵的问题。
但也有用户觉得保险的理赔范围非常混乱,甚至客服自己都没有类似的案例参考。
《2020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宠物医疗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0%。从宠物消费结构来看,各细分品类中,宠物诊疗支出增长6.2%,是消费增速最快的品类,宠物的医疗健康需求显著增加。
而宠物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经成为大多数养宠人士躲不掉的困扰。京东金融统计,我国单只宠物犬就医的年平均花费为1557.2元,单只宠物猫为1446.1元。许多养宠人士告诉燃财经,养宠物以后最怕的事情就是宠物生病,去宠物医院治个感冒也要1000元起步,比人看病都贵。
而与巨大的医疗消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宠物保险的覆盖率还不到1%。而世界上宠物保险覆盖率最高的瑞典,参保率已经达到40%。
“宣传和保单的信息严重不符,理赔流程缓慢,一次理赔两个月,还是再三催促下才赔款。”
“检查费是不报销的,只报销治疗费。在确定治疗前检查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治疗费单次最高报销两千,保险的费用远远不够治疗。”
除了理赔难的问题,因为同类的宠物无法开口描述自身病症,并且外形相似度很高,所以也会出现许多骗保的现象。一些医院甚至瞄准了这个漏洞故意开出“天价”费用,以此谋私。
还有一些宠主,只给自己家两只猫买一份保险。利用相似的外形来骗保。
为了规避这些问题,所以国内的一些保险公司会把理赔的要求设置的比较复杂,但这一选择也让许多愿意买保障的宠主退却。
针对这样的现象,目前多家险企都引入了AI鼻纹识别验证技术,用于理赔时的宠物识别。虽然在出险流程上,技术手段也在帮助宠物保险产品不断优化,但目前许多宠物保险都与车险类似,需要投保人搜集齐各种文件资料才能申请理赔,并且还要投保人垫付整个费用,走完相应的理赔流程才可以拿到相应的报销额度。
而这些条条框框的局限,让国内的宠物保险推行起来非常复杂。国内市场对宠物险的认知程度依然停留在初期,无论是宠主还是保险公司,需要被教育的空间依然很大。
英国几家著名的宠物保险服务商,以Waggel、PetPlan、DirectLine这类成熟的保险服务商为例,Waggel推出了在线宠物保险,拥有明确的保险条款与保费列支,实现了保险透明化。用户可通过App,了解保费的用途,并在30秒内得到报价。同时,用户还能在线提交索赔并实时跟踪。除了核心保险产品,Waggel还提供奖励计划,通过提供优质的宠物食品折扣,让用户更轻松地为宠物提供预防性护理。
同时,waggel提出首月免费、7/24小时兽医视频服务、8周起即可享受每年最高可达10000英镑的保额、线上宠物行为和营养咨询服务、可选公益项目支持、覆盖宠物走失、偷盗和死亡等业务,极大的覆盖了养宠人群的需求。
PetPlan作为好评度高的一家宠物保险企业,在customerrating的网站排名第一,超过130万只宠物参保,有三个保险级别可以选择,分别是gold、silver
其次像Petplan、Nationwide、Royal&SunAlliance(RSA)和DirectLine保险集团这样的行业参与者是少数几个主导英国宠物医疗保险业务的公司。
宠物保险公司HealthyPaws曾在其网站上举了一个例子,一只名叫Lupa的德国牧羊犬治疗破伤风需要52021美元。考虑到2017年美国的人均收入是31786美元,大多数人不可能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负担得起Lupa的医疗费用。
除了破伤风外,平均每5只猫中就有1只可能在生命的某个阶段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而对于狗狗来说,这种风险会上升到1/4。在美国,宠物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可能花费超过1万美元,猫的急性肾衰竭可能花费15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