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锁定物流公司员工后,一个专门“卧底”物流仓管企业,窃取个人信息供给境外诈骗分子的团伙浮出水面。近日,经德清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4名犯罪分子相继被判刑。
44万条个人信息被泄露
熟悉的套路,一眼就被识破。宠物店因此被怀疑泄露了顾客的个人隐私,不仅频遭投诉,店铺也受到了平台警告。“我们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啊?客户的信息只有打印快递面单时用到,从来没给过其他人。”该宠物用品企业负责人无奈向警方报案。
警方随即对企业的物流部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部门打单室9台电脑均被植入了一种用来盗取数据的木马程序,至少44万条个人信息被泄露。
很快,曹某就被抓获归案,隐藏在背后的“内鬼”团伙也被一同揪了出来。
招募“小弟”
入职10家物流公司
事实上,在宠物用品企业窃取信息的曹某,只是下面的一个“小喽喽”。植入木马的招数,都是顾某教他的。
2022年年初,游手好闲、待业在家的顾某因手头拮据,一直在琢磨来钱快、赚钱多的路子。某日,在一个朋友的“点拨”下,他下载了一款即时通信软件,与上家取得联系。
在对方指导下,顾某应聘入职了德清县某快递仓管企业。利用职务便利,他在单位快递面单打印电脑上安装木马软件,爬取仓库快递面单信息提供给上家。“最终这些数据信息都被卖给了境外诈骗集团用于电信网络诈骗。”顾某落网后交代,在上家拿到信息后,他就借口薪资待遇不高火速离职。
之后,顾某又如法炮制,陆续招募“小弟”曹某、但某、王某,成功“渗透”到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等地的多家仓储物流企业,通过植入木马窃取信息。顾某、曹某被抓后,但某、王某也陆续归案。
为隐蔽分赃,顾某等人均通过虚拟币交易的方式支付报酬,德清县检察院介入后,在团伙架构、分级分工、交易分赃等方面引导侦查机关进一步取证。经查证,自2022年2月至10月期间,以顾某为首的“内鬼”团伙在10家公司应聘入职,共计获得违法所得32万余元。案件办理过程中,承办检察官还在快递公司内揪出了另一伙作案手段相似的犯罪团伙。
2023年4月以来,德清县检察院依法对该系列案中的顾某等4人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先后提起公诉,并依法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以“公益诉讼起诉人”身份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系列案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至今,4名被告人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均已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至4年不等,各并处罚金2.5万至6万元不等;另需支付公益诉讼赔偿金共计2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