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黄劼)近日,广州市荔湾区穆易宠物店因销售“星期猫狗”被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罚款51.5万元并吊销营业执照,此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宠物消费市场乱象丛生的现状——除了售卖染病宠物外,还存在售卖假冒名种宠物、商家售后扯皮、宠物店无证照经营等问题。
宠物交易常起纠纷
在宠物消费市场,有一群宠物猫狗被行业形象地称为“星期猫”或“星期狗”,它们在消费者选购时看上去非常精神、活泼,但买回家后7天左右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死亡,由此引发的交易纠纷时有发生。
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广州穆易宠物店已关门。黄劼/摄
记者了解到,“星期狗”“星期猫”交易纠纷频发,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没有完善的宠物交易规则,交易方式混乱,场地、渠道散乱不堪,缺乏监管;另一方面,由于宠物行业准入门槛较低,部分盲目入行的经营者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不顾市场规则进行恶意竞争,扰乱市场秩序,阻碍了整个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缺乏管理和服务标准,一些不规范的企业不追求商品品质、漠视服务信誉,以次充好,影响了宠物行业的总体良性竞争氛围。
服务质量问题突出
广州市消委会今年1月开展了宠物消费调查,结果发现,广州市内的宠物行业从业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由于投资支持,宠物行业高速增长,大量的就业职位也应运而生,但与之相配备的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尚未完善,导致从业人员素质、技术与行业发展要求极度不平衡,行业水准被迫降低。服务不到位、服务态度差等已成为宠物经营者遭受诟病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部分宠物经营者诚信守法意识薄弱,不顾市场规则进行恶意竞争,虚假宣传、售卖假冒名种宠物或染病宠物,扰乱了宠物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另外,宠物市场还存在无证经营、不提供销售凭证等行为,让消费者在遇到宠物消费纠纷后难以维权,在事后的调查取证、举报投诉等过程中步履维艰,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行业需要加强监管
针对宠物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广州市消委会基于宠物消费调查结果,从监管、行业、消费者三方面提出建议。
对于宠物消费者,广州市消委会提出,要普及科学养宠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养宠人群的自律意识,引导规范养宠行为,做到科学、文明、安全、友爱养宠,构建和谐的养宠环境。正确引导宠物消费趋势,确立积极的宠物消费文化,引导宠物行业的健康发展。出现宠物消费纠纷时,消费者要妥善保存好消费凭证,避免在维权过程中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