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楚天都市报记者王荣海郭文杰陈倩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魏铼
今日,政协武汉市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昨日,武汉市政协举行提案咨询会,市城管委、城建委、交委、民政局等20个部门“摆摊设点”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回答政协委员提问咨询。
1.城市建设
规划建设东湖绿道二期
2.城市管理
疏堵结合管理共享单车
随着摩拜单车和“小黄车”进入江城,不少市民习惯使用共享单车出行。但是,部分用车人将自行车随意停放在盲道、人行道甚至是医院的急救通道口上,妨碍了正常通行。不少政协委员就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提出建议。
对此,武汉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正在制定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的政策通知,通过扩建非机动车停车场等方式,让共享单车更有序地服务市民。武汉市城管委市政管理处处长涂峰表示,武汉市城管部门已经赴上海、广州等共享单车发展较早较快的城市“取经”,近期将下发关于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的通知,并约谈共享单车运营商,要求他们针对乱停乱放行为要有切实有效的处罚措施。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城管部门针对武汉市非机动车停车泊位少的现状,还将扩建非机动车停车场。涂峰表示,对共享单车,要“疏堵结合”,让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服务市民。
3.交通出行
呼吁加密武咸城铁车次
4.道路建设
建议拥堵路段不设绿化带
胡梁辉表示,金银湖南街只是一个例子,武汉很多居民区附近断头路多、微循环不畅通,严重影响出行,比如南湖片区等。对此,市城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武汉市路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三年前武汉市的微循环规划路网建成率只有46%,今年武汉也将继续加大打通微循环,争取提高至60%。
胡梁辉还建议,一些较为拥堵的路段,可以去掉绿化带,腾出空间给车辆通行。“其实没必要搞那么多绿化带,车辆通行是道路最重要的功能,其次才是绿化,国外很多城市拥堵路段都没设绿化带。”对此建议,市城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保证道路的功能肯定是第一的,其次才是生态。这个问题,需要与园林、交管等部门统筹协调。
5.居家养老
高龄津贴今年“送上门”
过去,老人办理高龄补贴曾出现需要拿着当天报纸照相证明健在的尴尬事,也反映了民政信息核实的难度。今年,武汉市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昨日,武汉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李剑华介绍,武汉市将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建设居家养老云平台,在街道一级实现人社、公安、卫计等部门提供的老人数据信息比对,完善老年证和高龄津贴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老年证和高龄津贴网上帮办、服务到人。
6.治安管理
扫码帮流浪狗寻找主人
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杜帆向武汉市公安局提出问题:小区里流浪狗越来越多,作为主管部门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管理?
杜帆说,如果流浪狗无序繁殖,四处游荡,肯定会影响市民生活。虽然小动物保护协会也进行了救助,但一来场地有限,二来也没有资金支持,他想与政府部门沟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武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张帆介绍,市公安局设立有留检所,负责流浪狗的收容和救助,但仅靠这个途径显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目前,省公安厅正在制定城区禁养的大型犬、烈性犬的名录,等名录制定好后,武汉市公安局将结合新的养犬条例,规范养犬。以前的养犬证通过植入芯片,可以查到犬主的信息,但这需要使用专业设备,较为麻烦。武汉市公安局已采购了一批新型芯片,通过宠物医院,在接种疫苗时就可将它植入狗的体内,市民再遇到流浪狗时,通过手机上的APP软件扫描,就可以读取到狗主人信息,从而方便寻找到狗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