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孩子”寄养“一窝难求”,宠物市场何时迎来百亿品牌?
今年春节宠物市场呈现出多元化消费趋势。宠物年夜饭和宠物春联销售量“异军突起”,宠物年夜饭节前销量猛增120%,宠物春联销售额增幅489%,各地的宠物美容、宠物寄养服务机构也热闹起来。
宠物年夜饭等销量猛增背后,体现了宠物经济何种发展趋势?哪些细分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行业的春天到来了吗?
视觉中国供图
“毛孩子”寄养“一窝难求”,春节宠物市场火热
春节临近,当“铲屎官”踏上归家旅途,宠物通常无法和主人一起乘坐汽车、火车等出行,很多人会选择将宠物寄养。近日,宠物门店寄养服务正面临“一窝难求”,其服务价格也“水涨船高”。
北京一宠物店店长说,店里现在已有8只猫和4只狗预约了春节寄养。“工作日一天80元,春节期间一天100元。洗澡单收费,需要看狗的大小情况。”作为近年宠物市场出现的一种新业态,宠物寄养服务并非只是让宠物“居有其所”,大部分门店还准备了饮食、卫生、运动、社交等一揽子服务。
今年春节期间宠物市场呈现多元化消费趋势。销售数据显示,狗春节衣服在年前数天内搜索暴增103%,宠物年夜饭节前销量猛增120%,宠物春联销售额增幅489%。除了宠物年夜饭,宠物春联、新年礼盒、服饰等具有节日特色的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这些产品的热销不仅推动了宠物食品市场的细分和创新,也带动了整个宠物产业链的发展。
宠物消费服务火热,反映出宠物经济出正在不断扩容、快速发展。《宠物行业蓝皮书:2023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宠物猫狗的数量已超1亿。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细分市场迎机遇
贝恩公司2022年的宠物调研显示,60%左右的宠物主把宠物猫狗视作家人,今年的调研显示,相较于两年前,该比例上升了超过10个百分点。伴随人宠关系不断加深,宠物消费也从满足宠物基本需求延展至生活乃至情感层面,使用场景日渐丰富,产品需求和定制化程度都有所提升。市场从早期的宠物食品类目一枝独秀到多个类目百花齐放,数个细分赛道正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宠物食品、用品在宠物消费中占比高达五成以上,而宠物医疗占比也接近30%。这些数据清晰地揭示了当前宠物市场的消费格局。其中,宠物食品和医疗服务作为最基础的需求,构成了宠物消费的核心部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市场缺乏多样性。事实上,宠物食品、用品及医疗领域内部细分出许多弹性需求,如零食、特色服饰、预防医学产品等,显示出宠物市场在满足基础需求的同时,也在向个性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同时,调研发现,近5年才开始养宠物的中国消费者占比达40%。随着这批宠物步入中老年,宠物营养保健品、宠物医疗、宠物保险,甚至宠物殡葬等细分赛道都将成为新的蓝海。
宠物市场多元化细分赛道增多,呈多元化态势发展,宠物企业如何脱颖而出?业内人士认为,对品牌而言,一方面需要抓住新入局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应积极思考如何发现并满足宠物存量市场的中老年期需求,为宠物提供更好的陪伴。
“钱”景可观、“王者”缺席,国内品牌如何破局
“中国的宠物行业在过去十年中迅猛发展,并于2021年达到千亿体量。然而,这样的利好环境却尚未见证百亿品牌的诞生,十亿品牌亦是屈指可数。”近日,贝恩公司全球专家合伙人鲁秀琼如此表示。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宠物(猫犬)经济产业规模达2706亿元,同比增长8.7%;2023年产业规模达2793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040亿元。行业逐渐发展出了覆盖宠物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国内宠物品牌崛起的机会就在眼前。
天元宠物表示,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提高、养宠人数增长,国内宠物行业拥有广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虽然近年来国内宠物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但是2019年我国城镇养宠家庭(犬猫)渗透率为23%,仍远低于美国等宠物行业成熟市场。
作为当下的黄金赛道,宠物经济还吸引了一众品牌跨界掘金,前有小米、三只松鼠、联合利华等头部企业入局,后有森马等品牌跨界入局。在无数品牌跨界聚焦宠物板块的背后,彰显了宠物行业无穷大的可塑造性。
专家认为,未来随着宠物行业整体走向成熟,渗透率持续提高,大赛道的领先品牌可通过拓展品类开发第二引擎,从而突破十亿乃至百亿元,大体量规模的明星品牌有望持续涌现。
张丽娅整理
本报记者季芳王亮陶相安
经销商、游客来义乌国际商贸城选购商品。影像中国
商家展示带有奥运标志的硅胶手环。吴峰宇摄(人民视觉)
外商选购体育用品。胡肖飞摄(影像中国)
义乌一家企业内,工人们赶制外贸订单。吴峰宇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随着巴黎奥运会的脚步临近,义乌日益忙碌起来。近来,“义乌又爆单了”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榜。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额达41.0亿元,同比增长44.4%;其中对法国的体育用品出口额增长显著,奥运经济持续升温。
经过一次次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历练,义乌商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方面紧跟赛事热点,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通过创新转型,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接到大量订单,商户们尝到奥运经济的甜头
“店里的乒乓球最近卖得非常好。”商户周坚尝到了奥运经济的甜头。在双鱼品牌乒乓球成为本届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指定用球后,作为经销商,周坚参加了双鱼乒乓球巴黎奥运球的启运仪式。看着乒乓球被运往巴黎,周坚自豪地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实力强,中国的乒乓球器材制造水平也高。”
“一季度,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30%—35%。订单不断飞来,我们有能力为巴黎奥运会提供丰富的商品供应。”王强说。
经过多次国际大赛考验,义乌逐渐赢得国际买家的青睐
赛事经济火热,为义乌注入发展新动力。除了巴黎奥运会,今年夏天举行的欧洲杯和美洲杯足球赛,也让商户们看到了商机。
为迎接欧洲杯、美洲杯,球迷服供应商温从见早早着手,完成设计和生产,收效明显,“今年,欧洲杯等赛事让我们的营业额增长了约30%。”
经过多次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考验,义乌逐渐赢得了国际买家的青睐。义乌国际商贸城汇集了7.5万个商位,26大类210多万种产品销往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义乌,小商品闯荡出大市场。
在各项体育赛事的历练下,紧跟赛事热点、回应市场需求,成为很多义乌商家的强项。
“之前没想到饰品销售也能乘上奥运会的东风。”商户盛锦超说。东京奥运会上,射击小将杨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枚金牌后,她头上戴的小黄鸭发卡受到人们喜爱。凭借敏锐的判断力,盛锦超在几个小时内收集了3万套原材料,抢占生产先机。很快,订单从各渠道涌来,货品被一抢而空。
“希望巴黎奥运会也能出现爆款产品。”盛锦超说,“你可以相信义乌的反应速度、供应能力。”
通过不断创新,让“世界超市”越来越好
为适应激烈的竞争,商家们越来越注重产品创新,以新颖设计、优良品质抢占市场。奥运订单涉及的品类繁多,除了体育用品,还包括纪念品、餐饮用品、酒店用品等。不少商家表示,巴黎奥运会为他们拓展欧洲市场提供了机会。
国内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义乌市场带来强大支撑,也增强了义乌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赛事红利具有周期性,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实力、开拓市场,考验着商家们的智慧。
如今,义乌市场加速转型,通过创新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跨境电商的兴起,也让不少企业从“埋头搞生产”变为“抬头找市场”,逐渐做到按需生产,提高了效益。点滴创新,是新时代义乌制造业和贸易模式转型升级的缩影。
“近年来,国际商贸城内经营体育用品的店铺不断增加,义乌制造的体育用品在全球市场中份额不断增长,义乌市场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王强信心满满,“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创新,让义乌好商品卖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