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三个短视频平台的宠物格局看潜在机会;
2.宠物企业的抖音玩法;
3.宠物类内容的商业化机会。
理由有四点:
沟通年轻用户。如果一家公司的主流消费者是年轻人,那就需要重视短视频平台。短视频用户30岁以下的使用率超过了80%。
触达转化用户。短视频受众超过5亿用户量级,抖音日均2.5亿的用户量,不容忽视。企业需要沉淀短视频内容资产,以往大都以图文方式沉淀,短视频时代也应该跟进。
抖音平台是内容的试金石,可以在这个平台训练培养团队网感。
抖音宠物号TOP10数据截至4月11日
根据抖音、快手、B站三站在宠物类短视频TOP20排行榜,看出了三站不同的画风。抖音是写意派,记录美好生活,快手是写实派记录真实生活,B站是美好的记录生活。
从内容类型来看:
抖音:以动物拟人化内容为主,宠物有着独立人设,讲故事、演剧情类内容。抖音也有记录人和宠物日常美好生活的内容,但没有排在头部内容。
B站:多以记录真实生活的vlog内容为主。和日常生活和宠物交流、出行、养宠心得体会等等。
快手:有人格化内容,也有偏向于原生态的记录,还有一些猎奇类内容。
从不同宠物类型的人气来说,有个小发现:快手爱狗、B站爱猫、抖音的用户兼容度更高。
每站的宠物类前三名
抖音:14只狗,6只猫。但刘二豆一只猫四千多万的量级,算影响力均衡。
B站:前20个宠物头部号,11只猫,6只狗。前十名里只有两只狗。
除了这TOP20的号,我请了一位在数据界最会写段子的朋友帮我爬取了抖音上的前400+个动物号list,发现其中500w以上的号5个,300w-500w13个,100w-300w以上的124个,230个50w-100w的号。
现在的内容为这几类:
整体扫完这几个短视频平台的宠物领域头部TOP20的号,感受到在短视频宠物内容有着很大的机会:硬核知识内容缺席宠物行业,行业细分内容有待挖掘。
谁在短视频领域孵化出自己的专家,就意味着在这个领域抢占了一部分话语权、占据了用户渠道。
在启动之前,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做抖音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定位自己?你希望吸引的用户是什么类型用户,团队有什么样的内容基因,能否给这个用户群体带来有用或稀缺内容价值。做内容是个长期需要投入,具有长尾效应的事,有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这里提供一个思路,当你身在蓝海,不知道如何定位,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对标”:
第一步,通过数据平台了解所在垂类行业头部和中腰部现状。
第二步,选择红海领域,跨品类对标,定位内容框架。
红海领域的内容会倒逼创作者进行内容和形式框架创新,更复合化,更具有参考价值。目前短视频领域的红海包括:美食、美妆、时尚。此外,跨平台从电视节目、网站栏目寻找对标的内容,也是个思路。
第三步,回归宠物行业,找到差异点。
比如,宠物+vlog+技术流=宠物版燃烧的陀螺仪:在下铁头阿彪。
在下铁头阿彪
再比如,喵铮铮宠物=专业知识类+vlog。
1.记录宠物感人瞬间;
2.讲解宠物日常小知识。
通过有温度的宠物故事,带来了上百万人点赞,又用知识的内容吸引沉淀精准用户进行留存。
我列了一个不完全的公式供你参考,你可以在公式基础上进行正向组合和反向拆解,打乱结构,增加关键词,寻找定位灵感。让内容框架组合更丰富具有想象力。
有人说,“爆款视频的秘密是让用户产生期待。”内容框架规划的秘密,也是可以通过人设、品类、视觉、剪辑形式等元素的创新组合,让用户持续产生期待。
短视频内容领域上半场是用户红利,下半场是考验内容原创的能力和变现力。内容逐渐走向细分垂直,也需要更加下沉到行业。总结一下几类变现可能性,如有疏漏,也请补充:
产业+垂类内容流量变现:
一些线上或者线下的宠物行业平台、实体店需要内容为他们吸引流量,精准消费群体。线上规模化获取用户,通过线下和产业融合变现。
IP变现:
是一种最常见且经过验证的模式,同时也考验内容创作者的商务能力。
知识付费变现:
电商:
柿子菌MEOW同名淘宝店开张一年多,已经做到三个皇冠。目前店里有307个sku,我按照销量排列,发现这一个月内,其中298个sku都产生了销量。随意点开了排在销量前几位的其中一款B站同款猫零食,月销量在1733件。千元的猫爬架。